河北省邢台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06438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4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邢台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邢台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北省邢台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北省邢台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河北省邢台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邢台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

”这说明:

A.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土地的大规模开发

B.生产技术的进步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C.生产技术的进步增加了地主的收入

D.生产技术的进步并不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5.《尚书·

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

“一曰食,二曰货。

”《周礼》记载:

“以九职任万民……六日商贾,阜通货贿。

”材料反映了当时统治者

A.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B.重视和鼓励商业发展

C.提倡“工商皆本” 

D.强调耕战以加强中央集权

6.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说:

“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

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A.表明明朝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 

B.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7.右图一所示的“长安市长”在当时的主要职责应是管理

A.行政 

B.手工业 

C.司法 

D.贸易

图一

8.明《闽小记》载:

“闽种荔枝、龙眼家,多不自采。

吴、越贾人,春时即入货(资),估计其园。

吴、越曰‘断’,闽人曰‘穙’……树主与穙者,请惯估乡老为互人……他日摘焙,与(互人)所估不甚远。

”这反映了

A.商业资本介入农村生产领域

B.当地荔枝、龙眼加工技术落后

C.树主与穙者存在雇佣关系 

D.吴、越与闽形成市场一体化

9.“厚往薄来”“倍偿其价”“宣扬国威”“友好交往”,与这四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古代中国历史现象是

A.闭关锁国 

B.民间贸易 

C.对外开放 

D.朝贡贸易 

10.自《汉书》以后,各封建王朝的史书都不再立货殖传。

这种变化表明

A.小农经济繁荣发展 

B.七国之乱影响巨大

C.史家思想受到限制 

D.商品经济日趋衰落

11.法国史学家波米昂说过这样一段话:

“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

它不再表示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一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

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

”以下历史事件中符合这种“革命”定义的有

①辛亥革命 

②十月革命 

③工业革命 

④邓小平改革开放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④

12.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其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

导致这一现象的决定因素是

A.君主专制 

B.小农经济 

C.文化政策 

D.闭关锁国

13.亚当·

斯密说:

“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巳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有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

”亚当·

斯密认为

  A.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B.清朝的法律制度阻碍了中国的进步

  C.中国的传统经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D.中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更利于经济发展

14.鸦片战争以后“洋棉每百斤需洋三十三元,印度棉也在三十元内外,而华棉每百斤需十二、三元,多至十七八元而止。

故近年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

”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国棉花价廉物美,畅销海内外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步取得优势

C.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 

D.中国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原料产地

15.下列材料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材料

结论

A

“东南各省所植甘蔗获利颇丰。

自通商以来,洋舶所带洋糖,色泽莹白,人咸爱之。

旧日之糖,销路日微,销数日绌,糖商折阅,无可挽回。

中国某些传统手工业行业受到冲击

B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该言论冲击了“中体西用”的理论基础

C

“从前的农户是自己植棉(或购入棉)、自纺、自织、自用……,1894年,土布生产中使用机纱的比重已占23.4%。

民族纺织工业迅速发展

D

“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洋务运动主张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16.1936年1月1日,蒋介石在中央电台元旦演说辞中,阐述了新生活运动的意义之后,又强调了  “大家务必从今天开始特别努力来做”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并说明了两种运动的相互关系。

6月3日,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总章颁布。

同日,蒋介石通电全国,号召“举国人民,急起直追,实行推动”。

关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是经济运动又是战前的经济动员运动  

B.直接目的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D.由政府组织的、各界人士踊跃参加的群众性的经济建设运动

17.图二是1652—1888年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变化示意图。

该图最能说明

图二

A.传统农业的解体 

B.近代工业的兴起

C.国际贸易的发展 

D.经济结构的优化

18.1895年12月《申报》刊出《论商务不宜掣肘》指出“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舟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处,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中国之大利归之于中国之民,而勿掣其肘”。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

A.体现了利益分配中“一体均沾”原则B.是对《辛丑条约》中相关条款的应对

C.是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列强商战的愿望D.迫使清政府实施新政、推行经济改革

19.1914年12月,民国政府农商部向各省发出饬文称,一战“未始非工商发达之转机,凡各省种种实业,俱应切实整顿,所有大小工厂悉予竭力维持,一面趁外货入口稀少之时,改良土货,仿照外货”。

政府发表该饬文旨在

A.反对世界大战 

B.倡导民主科学 

C.宣扬实业救国 

D.维护领土主权

20.在上海等地拆城筑路兴市模式和“总理遗嘱”影响下,1929年无锡地方政府提出拆城计划。

无锡国民党县党部认为城墙是封建落后象征,拆城即革命,以建设布新。

无锡民众包括工商教育界人物以影响治安、拆让房屋损害市民利益为由主张暂缓拆城。

最后拆城计划被迫停止。

这一事件反映了

A.民生主义实践探索中的问题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遇到阻力

C.私人资本与官僚资本之争激烈D.无锡近代工商业呈落后状态

21.1962年,我国县以上的工业企业减少2万个,加上1961年减少的2.4万个,共计减少了4.4万个,相当于1960年底工业企业总数的45%。

1962年工业总产值指标比1960年下降了47%,重工业下降了57%,轻工业下降了26%。

同时,还切实整顿了保留的工业企业的管理。

这些政策在当时

A.解决了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 

 

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使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D.纠正了党内“左”的错误

22.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

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

23.下列三幅漫画,反映了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变化。

有关漫画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上世纪60年代上世纪70年代上世纪80年代

A.图一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凭票供应

B.图二时期生活物资匮乏,商品供应不足

C.图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商品供应充足

D.图片说明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24.从1979年夏收开始,粮食统购价格提高百分之二十,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百分之五十;

生猪平均提高百分之二十六。

收购价格提高而市场销售价格不变,财政补贴达一百六十八亿元.到1984年,工农业产品综合比价缩小百分之三十。

政府的举措

A.平衡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B.导致城市居民生活成本增加

C.极大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打破了价格领域的计划体制

25.50年来,江南造船厂创造了近百项中国第一,江南人创造的“江南精神”,更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这里不仅是中国近代强国之梦开始的地方,也承载着无数中国人奋发图强的梦想。

材料中的“江南精神”

A.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标志 

B.是封建官僚中饱私囊的借口

C.圆了近代中国的自强梦想 

D.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6.据统计,1978年,我国总就业人员为40152万人,农业就业人员28318万人,占70.5%;

第二产业就业人员6945万人,占17.3%;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4890万人,占12.2%。

据此可知

A.此时的我国就业结构还是农业国家的就业结构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力的解决了当时的就业困境

C.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作用明显

D.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了市场经济体制

27.1890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

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

材料主要反映出

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

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

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

28.图3中的叙述是中共在某次会议前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宝贵探索,它有利于

A.“三大改造”的启动 

B.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展开

C.“八字方针”的实施 

D.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

29.梁治平在《市场·

国家·

公共领域》一文中指出:

“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

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作用。

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材料反映新中国成立后

A.商品贸易逐渐消失 

B.“左”倾指导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C.计划经济阻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D.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30.《人民日报》某篇社论指出:

“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材料中“新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是

A.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B.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有利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社会生产力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31.土地改革以后,少数农户上升为富裕中农,个别的已成为新富农,土地集中和雇工现象开始出现,党内不少同志产生忧虑,担心农民自发走向资本主义。

同时在城市,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时伏时起,对国家经济生活有很大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

A.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出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提出调整的“八字方针” 

D.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32.1980年,北京市工商局为李桂仙创办悦宾饭店颁发了中国第一份个体餐饮营业执照。

美国合众社记者尤步乐在报道中写道:

“在共产党中国的心脏,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气。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重新焕发生机

B.发展私营工商业成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格局形成

D.非公有制经济在繁荣社会经济方面的作用得到认可

33.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规定了“不许分田单干”和“不许包产到户”的“两个不许”。

1979年,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的《决定》则把“两个不许”改为“不许分田单干”和“不要包产到户”的“一个不许、一个不要”。

这说明

A.中共开始启动农村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

B.摆脱“左”的思想束缚历程艰难

C.十一届四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有所后退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党中央的一致认可

34.陈云同志说:

“市场与计划二者就像鸟与笼子的关系一样,要让鸟飞,但只能在笼子里飞,否则鸟就飞跑了。

如果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么笼子就是国家计划。

搞活经济、市场调节,只能在计划许可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不能离开计划的指导。

”上述说法与我国哪一时期的经济政策最为吻合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5.1984年,国家允许城镇居民个人出资兴办小手工作坊、小商店(不准雇工)劳动所得收入除向国 

家交纳一定的工商税外,全部归已,时称个体户。

当时的城镇个体户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的农民相比

A.都属于私有经济 

B.都获得经营自主权

C.都属于商品生产 

D.都获得相同的劳动所得

36.2013年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在自贸区将实施“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模式。

结合下图所示可知,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目标是

A.成为全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B.成为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

C.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基地

D.成为深化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37.(16分)环境、制度、政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时的社会稳定导致人口逐渐增加,人均占有土地下降。

人口增多保证了密集型农业劳动,使耕地、育种、除草、防虫、水利各环节都能细致处理,以提高农业单产。

农闲时,大量劳力转向生产有市场价值的物品,形成地区性的市场贸易网。

在地区性贸易网络基础上形成全国性市场。

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重商型农业模式。

——许倬云《汉代农业分析》

材料二宋初定天下,四川人因铁钱太重,行用不便,由富民发行一种纸币,叫做“交子”。

每张计钱一缗。

每隔三年,由发行的富民将旧票尽行收回,另发新票,称为“一界”。

……仁宗时改官家发行,禁民间私造。

……(后)把那种纸币改名为“钱引”,扩充推行的区域,当时除闽、浙、湖、广外全国通行。

然滥发滥造,没有相当的准备金,纸币就不能维持它的票面价格。

——王伯祥、宋云彬《开明中国历史讲义》

材料三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

……我们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时期。

——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

(1)根据材料一,分析汉代农业“全国性的重商型农业模式”的存在需具备哪些条件。

(4分)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述“交子”发行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

(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从农业与市场关系变动的角度分析我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产生的意义。

(4分)

38.(18分)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的发展同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样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材料一人口与政府管理

《商君书》记录了商鞅与其他法家的思想,其中《去强》一篇中说:

欲使国家富强,必须详细了解国内成年男女、年老和弱小者、官员和士兵、以游说谋生者及从事工商业者等的数量。

据《史记·

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对户籍制度进行了整顿: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摘编自游相录《秦户籍制度探究》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整顿户籍制度的措施。

(3分)

材料二人口分布

(2)依据图4—图6和所学知识,说明各时期江南人口分布的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7分)

(备注:

图4—图6每一幅图中,颜色越深表示人口密度越高。

材料三人口与职业

开埠以后,上海城市进程使各种专门职业相应出现。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上海出现了一些凭藉新式职业谋生的市民:

洋行雇员、进出口商店伙计、银行、海关、电报、邮局、铁路系统职员等。

19世纪七十年代后,随着缫丝、轧花、纺织工业的兴起,上海产业工人队伍迅速壮大。

1895年,在外商船厂的机器工人约5000人。

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在国内长期保持着最为集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摘编自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人口的职业结构所反映的近代上海经济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8分)

39.(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徽商是明清时最主要的商业集团,资金雄厚,雄踞中国金融界长达三、四百年之久。

材料二徽州山多地少人多,有限的耕地根本无法养活众多的人口,徽人只能“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

——许承尧《风土》

材料三新安商人的商业经营是以血族、乡党的结合为核心而进行的。

有力的徽商依靠乡族关系,对于围绕自己周围的子弟,贷予资金或配置各地从事商业,在业务上保持密切的联系。

——藤井弘《新安商人的研究》

材料四徽商集团扯起“贾而好儒”、“由儒入贾”几面大旗,儒贾并行,亦发财亦发身,令天下穷儒羡煞。

大儒王阳明早年不谈“利”,后来说“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贤”,而且肯定士、农、工、商在“道”的面前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

——参见余音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五(嘉庆年间)长公(程锁)中年客溧(地名),其俗春出母钱(出贷的钱)贷下户,秋倍收子钱(还贷的钱)。

长公居息市中,终岁不过什一。

细民称便,急赴长公。

癸卯毂(谷)践伤农,诸贾人不入。

长公独予平价,囤积之。

明年饥,毂价踊贵。

长公出毂,市诸下乎,价如往年平,境内德长公,诵义至今不绝。

——《太函集》

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徽商经营商业的状况。

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概述明清时期徽商经营商业的信息。

(不得直译或摘抄原文)

ACDCBBDADCCBDDCACCCACACCDADBDDADBCBD

37.【答案】

(1)相对宽松的经济政策、比较稳定的国家政治环境、农业生产水平提高、比较通畅的交通网络。

(2)演变:

发行主体从民间到官府;

发行地区从四川到多地;

发行状态从良好到混乱。

(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影响:

前期适应了四川当地商品经济发展的现实,后期成为政府敛财的工具,不利于人民生活与生产发展。

(3)意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注重农业的市场导向,发展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任答两点,4分)

38.【答案】

(1)措施:

清查户口,建立户籍制度;

实行连坐法;

成年男子必须分户。

(3分)

(2)

人口变化的状况

原因

西汉

长江以南人口极其稀少。

(1分)

北方是政治经济中心,江南地区未得到充分开发。

北宋

宋朝江南人口密度超过北方。

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地区。

明朝

江南人口密度最高。

手工业、商业居全国领先地位,出现很多工商业市镇。

(2分)

(3)情况:

近代商业、金融的出现;

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

近代工业的形成和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

上海在近代经济发展中居领先地位。

原因:

从事工商业的历史传统;

通商口岸的开放;

西方科技成果传入;

洋务运动的重镇。

(任两点,4分)

39.【答案】第一层信息:

徽州地少人多;

徽商成为明清时最主要的商团,资金雄厚,雄踞于中国金融界长达几百年之久,徽商以血缘关系和乡党为核心;

徽商重视儒家思想;

平贷平粜。

(6分)

第二层信息:

由于徽州地少人多,故徽人广泛从商,形成徽商;

徽商成为明清时期最主要的商团,资金雄厚,雄踞于中国金融界长达几百年之久;

并形成了以血缘关系和乡党为核心,以儒家思想为经营理念;

平贷平粜,亦儒亦商的双重身份来经营商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