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桥梁工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06217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9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桥梁工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城市桥梁工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城市桥梁工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城市桥梁工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城市桥梁工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桥梁工程Word文档格式.docx

《城市桥梁工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桥梁工程Word文档格式.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桥梁工程Word文档格式.docx

现代城市中,大跨度桥梁通常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大多装置了灯光照明系统,构成了城市夜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3)相关常用术语

1.净跨径:

相邻两个桥墩(桥台)之间的净距。

对于拱式桥是每孔拱跨两个拱脚截面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2.计算跨径:

对于具有支座的桥梁,是指桥跨结构相邻连个支座中心之间的距离;

对于拱式桥,是指两相邻拱脚截面形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即拱轴线两端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3.拱轴线:

拱圈各截面形心点的连线。

4.桥梁高度:

指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指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距离,简称桥高。

5.桥下净空高度:

设计洪水位、计算通航水位或桥下线路路面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6.建筑高度:

桥上行车路面(或轨顶)标高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7.容许建筑高度:

公路或铁路定线中所确定的桥面或轨顶标高,对通航净空顶部标高之差。

8.净矢高:

从拱顶截面下缘至相邻两拱脚截面下缘最低点连线的垂直距离。

9.计算矢高:

从拱顶截面形心点至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点之间连线的垂直距离。

10.矢跨比:

计算矢高与计算跨经之比,也称拱矢度,它是反映拱桥受力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11.涵洞:

用来宣泄路堤下水流的构造物。

通常在建造涵洞处路堤不中断,凡是多跨径全长不到8m和单孔跨境不到5米的泄水结构物,均称为涵洞。

2、桥梁的主要类型

桥梁分类的方式很多,通常从受力特点、建桥材料、适用跨度、施工条件等方面来划分。

(1)按受力特点分

结构工程上的受力构件,总离不开拉、压、弯三种基本受力方式,由基本构件组成的各种结构物,在力学上也可归结为梁式、拱式、悬吊式三种基本体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组合。

1.梁式桥:

梁式桥是一种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的结构。

由于外力(恒载和活载)的作用方向与承重结构的轴线接近垂直,故与同样跨径的其他结构体系相比,梁内产生的弯矩最大,通常需用抗弯能力强的材料(钢、木、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等)来建造。

2.拱式桥:

拱式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拱圈或拱肋。

这种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桥墩或桥台将承受水平推力,同时这种水平推力将显著抵消荷载所引起的在拱圈(或拱肋)内的弯矩作用。

拱桥的承重结构以受压为主,通常用抗压能力强的圬工材料(砖、石、混凝土)和钢筋结构混凝土等来建造。

3.刚架桥:

刚架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梁或板和立柱或竖墙整体结合在一起的刚架结构。

梁和柱的连接处具有很大的刚性,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部主要受弯,而在柱角处也具有水平反力,其受力状态介于梁桥和拱桥之间,同样跨径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刚架桥的正弯矩比梁式桥要小,刚架桥的建筑高度就可以降低。

但是刚架桥施工比较困难,用普通钢筋混凝土修建,梁柱结合处易产生裂缝。

4.悬索桥:

悬索桥以悬索为主要承重结构,结构自身较轻,受力明确,能以较小的建筑高度经济合理地修建大跨度桥。

由于这种桥的结构自身轻,刚度差,在车辆动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有较大的变形和振动。

5.组合体系桥:

组合体系器由几个不同体系的结构组合而成,最常见的为连续刚构,梁拱组合等。

斜拉桥也是组合体系桥的一种。

(2)其他的分类方式

1.按桥梁多孔跨径总长或单孔跨径的长度,可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

具体分类见下表。

桥梁按多孔跨径总长或单孔跨径分类

桥梁分类

多孔跨径总长L(m)

单孔跨径L0(m)

特大桥

L>1000

L0>150

大桥

1000≥L≥100

150≥L0≥40

中桥

100>L>30

40>L0≥20

小桥

30≥L≥8

20>L0≥5

1 单孔跨径是指标准跨径。

梁式桥、拱式桥以两桥墩中心线长度或桥墩中线与桥台桥背前缘线之间桥中心线长度为标准跨径;

拱式桥以净跨径为标准跨径。

2 梁式桥、板式桥的多孔跨径总长为多孔标准跨径的总长;

拱式桥为两岸桥台起拱线间的距离;

其他形式的桥梁为桥面系的行车道长度。

2.按用途划分,有公路桥、铁路桥,公铁两用桥、农用桥、人行桥、运水桥(渡槽)及其他专用桥梁(如通过管路、电缆等0

3.按照主要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来分,有圬工桥、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钢桥、钢-混凝土结合梁桥和木桥等。

4.按跨越障碍的性质来分,有跨河桥、跨线桥(立体交叉桥)、高架桥和栈桥。

5.按上部结构的行车道位置分为上承式(桥面结构布置在主要承重结构之上)桥、下承式桥、中承式桥。

第2节模板、支架的设计、制作、安装与拆除

1、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与验算

1.模板、支架和拱架应结构简单、制造与装拆方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并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设计跨径、荷载、地基类别、施工方法、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及有关标准进行施工设计。

施工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和工程结构简图

2)结构设计的依据和计算书;

3)总装图和细部构造图;

4)制作、安装的质量及精度要求;

5)安装、拆除时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6)材料的性能要求及材料数量表;

7)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2.钢模板和支架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规定,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冷弯薄壁型钢技术规范》GB50018-2002的规定;

采用定型组合模板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T50214-2013的规定。

木模板和木支架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5-2003(2013版)的规定。

采用定型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架材料时,支架的设计应分别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或《建筑工程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5的规定。

采用其他材料和模板和脚手架的设计应符合其相应的专门技术规定。

3.设计模板、支架和拱架时应按下表进行荷载组合。

设计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荷载组合表

模板构件的名称

荷载组合

计算强度用

计算刚度用

梁、板和拱的底模及支撑板、拱架、支架等

1+2+3+4+7+8

1+2+7+8

缘石、人行道、栏杆、柱、梁板、拱等的侧模板

4+5

5

基础、墩台等厚大结构物的侧模板

5+6

表中代号如下:

1 模板、支架、拱架自重;

2 新浇筑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圬工、砌体的自重力;

3 施工人员及施工机具材料等行走运输或堆放的荷载;

4 振捣混凝土时的荷载;

5 新浇筑混凝土时对侧面模板的压力

6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冲击荷载;

7 设于水中的支架所承受的水流压力、波浪力、流冰压力、船只及其他漂浮物的撞击力;

8 其他可能产生的荷载,如风雪荷载、冬期施工保温设施荷载等。

4.验算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抗倾覆稳定时,各施工阶段的稳定性系数均不得小于1.3.

5.验算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刚度时,其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1)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

2)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

3)拱架和支架受载后挠曲的杆件,其弹性挠度为相应结构跨度的1/400;

4)钢模板的变形值为1.5mm;

5)钢模板的钢楞、柱箍变形值为L/500及B/500(L为计算跨度,B为柱宽度)。

6.模板、支架和拱架设计时应设施工预拱度。

施工预拱度应考虑下列因素:

1)设计文件规定的结构预拱度;

2)支架和拱架承受全部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

3)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处的挤压和卸落设备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变形;

4)支架、拱架基础受载后的沉降。

7.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模板时,应考虑施加预应力后构件的弹性压缩、上拱及支座螺栓或预埋件的位移等。

8.支架立柱在排架平面内应设置横撑。

立柱高度在5米以内时,水平撑不得少于两道,立柱高于5米时,水平撑间距不得大于2m,并应在两横撑之间加双向剪刀撑。

在排架平面外应设斜撑,斜撑与水平交角宜为45°

9.支架的地基与基础设计应符合所在地的现行地标规定,并应对地基承载力进行计算。

2、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制作与安装

1.支架和拱架搭设之前,应按《钢管满堂式脚手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要求,预压地基合格并形成记录。

2.支架必须落在有足够承载能力的地基上,立柱底端必须放置垫板或混凝土垫块。

支架地基严禁被水浸泡,冬期施工必须采取防止冻胀的措施。

3.支架通行孔的两边应加护桩,夜间设警示灯。

施工中易受漂流物冲撞的河流支架应设牢固的防护措施。

4.安装支架和拱架过程中,应随安装随架设临时支撑。

采用多层支架时,支架的横垫板应水平,立柱应铅直,上下层立柱应在同一中心线上。

5.支架与拱架不得与脚手架、便桥相连。

6.钢管满堂支架搭设完毕后,应按《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要求,预压支架合格并形成记录。

7.支架、拱架安装完毕,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模板;

安装模板应与钢筋工序配合进行,妨碍钢筋绑扎的模板,应在钢筋工序结束后再安装;

安装墩、台模板时,其底部应与基础预埋件连接牢固,上部应采用拉杆固定;

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8.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平整、接缝严密。

组合钢模板的制作、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T50214-2013的规定;

钢框胶合板模板的组配面板宜采用错缝布置;

高分子合成材料面板、硬塑料或玻璃钢模板,应与边肋及加强肋连接牢固。

9.当采用充气胶囊做空心构件芯模时,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胶囊在使用前应经检查确认无漏气;

2)从浇筑开始到胶囊放气止,应保持气压稳定;

3)使用胶囊内模时,应采用定位箍筋与模板连接牢固,防止上浮和偏移。

4)胶囊放气时间应经试验确定,以混凝土强度能保持不变形为度。

10.浇筑混凝土和砌筑前,应对模板、支架和拱架进行检查和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11.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施工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方案;

超过一定规模的还应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专家论证。

(工具式模板:

滑模、爬模、飞模;

混凝土模板及支撑工程:

搭设高度8米以上;

搭设跨度18米及以上;

施工总荷载15kN/㎡及以上;

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承重支撑体系:

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

脚手架工程:

搭设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架体高度20米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3、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拆除

1.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承重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结构棱角不损坏时方可拆除,混凝土强度宜为2.5MPa及以上;

2)芯模和预留孔道内模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能保证结构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拔出。

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支架应在混凝土结构强度能承受其自重荷载及其他可能的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

2.浆砌石、混凝土砌块拱桥拱架的卸落应遵守下列规定:

1)浆砌石、混凝土砌块应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卸落拱架,设计未规定时,砂浆强度应达到设计标准值的80%以上。

2)跨径小于10米的拱桥宜在拱上结构全部完成后卸落拱架;

中等跨径实腹式拱桥宜在护拱完成后卸落拱架;

大跨径空腹式拱桥宜在腹拱横墙完成(未砌腹拱圈)后卸落拱架。

3)在裸拱状态卸落拱架时,应对主拱进行强度及稳定性验算并采取必要的稳定措施。

4)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

支架和拱架应按几个循环卸落,卸落量宜由小渐大。

每一循环中,在横向应同时卸落,在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

简支梁、连续梁结构的模板应从跨中向支座方向依次循环卸落;

悬臂结构的模板宜从悬臂端开始,顺序卸落。

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

底模应在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第3节钢筋施工技术

1、一般规定

1、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钢筋的品种、规格、性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8、《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8和《环氧树脂涂层钢筋》JG3042-1997的规定。

2、钢筋应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配验收,确认合格方可使用。

3、钢筋在运输、储存、加工过程中应防止钢筋锈蚀、污染和变形。

4、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

当需要代换时,应由原设计单位做变更设计。

5、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不得以其他钢筋替代,且使用时的计算拉应力应不大于50MPa。

2、钢筋加工

1.钢筋弯制前应先调直。

钢筋优先选择机械调直。

当采用冷拉法进行调直时,HPB300钢筋冷拉率不得大于2%;

HRB335/HRB400钢筋冷拉率不得大于1%。

2.钢筋下料前,应核对钢筋的品种、规格、等级及加工数量,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钢筋长度配料。

下料后应按种类和使用部位分别挂牌标明。

3.受力钢筋弯制和末端弯钩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4.箍筋末端弯钩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箍筋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被箍主钢筋的直径,且HPB300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HRB335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4倍;

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5.钢筋应在常温状态下弯制,不宜加热。

钢筋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向两端弯制,弯钩应一次完成。

6.钢筋加工过程中,应采取防油渍、泥浆等物污染和防止受损伤的措施。

3、钢筋连接

1.热轧钢筋接头

热轧钢筋接头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

2)焊接接头优先选择闪光对焊,焊接接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的有关规定。

3)机械连接接头适用于HRB335/HRB400带肋钢筋的连接。

机械连接接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的有关规定。

4)当普通混凝土中钢筋直径小于或等于22mm时,在无焊接条件时,可采用绑扎连接,但受拉构件中的主钢筋不得采用绑扎连接。

5)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交叉点焊接宜采用电阻焊接

6)钢筋与钢板的T形连接,宜采用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

2.钢筋接头设置

钢筋接头位置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减少接头;

2)钢筋接头应设在受力较小区段,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3)在任一焊接或绑扎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规定。

4)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5)施工中钢筋受力分不清受拉受压的,按受拉办理。

6)钢筋接头部位横向净距不得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25mm。

4、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与安装

施工现场可根据结构情况和现场运输起重条件,先分部预制成钢筋骨架或钢筋网片,入模就位后再焊接或绑扎成整体骨架,为确保分部钢筋骨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可在钢筋的部分交叉点处施焊或辅助钢筋加固。

1.钢筋骨架的制作和组装

钢筋骨架制作和组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骨架的焊接应在坚固的工作台上进行;

2)组装时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考虑骨架预拱度。

简支梁钢筋骨架预拱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

3)组装时应采取控制焊接时局部变形措施。

4)骨架接长焊接时,不同直径的钢筋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

2.钢筋网片电阻点焊

钢筋网片采用电阻点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焊接网片的受力钢筋为HPB300时,如焊接网片只有一个方向受力,受力主筋与两端的两根横向钢筋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

如焊接网片为两个方向受力,则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

其余交叉点可间隔焊接或绑扎、焊相间。

2)当焊接网片的收了钢筋为冷拔低碳钢丝,而另一方向的钢筋间距小于100mm时,除受力主筋与两端的两根横向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外,中间部分的焊点距离可以增大至250mm。

3.钢筋的现场绑扎

现场绑扎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绑丝绑牢,必要时可辅以点焊;

2)钢筋网的外围两行钢筋交叉点应全部绑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绑牢,但双向受力的钢筋网,钢筋交叉点必须全部绑牢。

3)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

箍筋弯钩叠合处,应位于梁和柱的受力钢筋处,并错开布置(同一截面上有两个以上箍筋的大截面梁和柱除外)。

螺旋形箍筋的起点和终点均应绑扎在纵向钢筋上,有抗扭要求的螺旋箍筋,钢筋应伸入核心混凝土中。

4)矩形柱角部竖向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的夹角应为45°

多边形柱角部竖向钢筋弯钩平面应朝向断面中心;

圆形柱所有竖向钢筋弯钩平面应朝向圆心。

小型截面柱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不得小于15°

5)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

当钢筋受拉时应小于5d,且不大于100mm,当钢筋受压时应不小于10d,且不得大于200mm。

6)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确保位置准确。

4.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直线型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钢筋公称直径,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直线型钢筋不得小于其管道直径的1/2。

2)当受拉区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应在保护层内设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100mm的钢筋网。

3)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0mm。

4)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垫块,确保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错开布置。

第4节第四节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1.在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配和质量评定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测定。

试件以同龄期者3块为一组,并以同等条件制作养护。

2.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中规定了评定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包括标准差已知统计法、标准差未知统计法以及非统计法三种。

工程中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但优先选用统计方法。

3.对C50以上的高强度混凝土,当混凝土方量较少时,宜留取不少于10组的试件,采用标准差未知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

2、混凝土原材料

1.混凝土原材料包括水泥、粗细骨料、矿物掺和料、外加剂和水。

对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运输环节应执行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

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等各种原材料,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相应标准。

2.配制高强混凝土的矿物掺和料可选用优质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粉和磨细天然沸石粉。

3.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防冻剂、膨胀剂、防水剂、混凝土泵送剂、喷射混凝土用的速凝剂等。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1.初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相互间关系,用水灰比计算方法,水量、砂率查表方法以及砂石材料计算方法等确定计算初步配合比;

2.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材料质量的可能波动调整配合比。

3.基准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强度验证原理和密度修正方法,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

4.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实测砂石含水率进行配合比调整,提出施工配合比。

在施工生产中,对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施工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时应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并按规定留取试件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应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

4、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的施工包括原材料的计量、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和混凝土养护等内容。

(1)原材料的计量

各种计量器具应按计量法的规定定期检定,保持计量准确。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原材料的计量偏差。

对骨料的含水率检测,每一个工作班应不少于一次,雨期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根据骨料实际含水量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

(2)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和浇筑

1.混凝土搅拌

2.混凝土拌合物应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搅拌时间是混凝土拌合时的重要控制参数,使用机械搅拌时,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开始搅拌起,至开始卸料时至止,延续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混凝土拌合物最短搅拌时间表

搅拌机类型

搅拌机容量(L)

混凝土坍落度

<30

30~70

>70

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min)

强制式

≤400

1.5

1.0

≤1500

2.5

1 当掺入外加剂时,外加剂应调成适当浓度的溶液再掺入,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2 采用分次投料搅拌工艺时,搅拌时间应按工艺要求办理;

3 当采用其它形式的搅拌设备时,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按设备说明书的规定办理,或经经验确定。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

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

如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起至浇筑入模的时间不超过15min时,其坍落度可仅在搅拌地点检测。

在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

2.混凝土运输

1)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满足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要求,使浇筑工作不间断;

2)运送混凝土拌合物的容器或管道应不漏浆、不吸水、内壁平整光滑,能保证卸料及输送畅通。

3)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均匀性,不产生分层、离析等现象,如出现分层、离析等现象,则应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二次快速搅拌。

4)混凝土拌合物运送到浇筑地点后,应按规定检测其坍落度,坍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

5)预拌混凝土在卸料前需要掺加外加剂时,外加剂的掺量应按设计配合比通知书执行。

掺入外加剂后,应快速搅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