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0496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讲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10讲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10讲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10讲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10讲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0讲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

《第10讲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讲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0讲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docx

第10讲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第10讲 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一、小题对点练

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B.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会逐渐变暗

C.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D.金属钠着火时,可以使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解析 Na燃烧生成Na2O2能与CO2反应生成O2,Na与H2O反应生成H2,H2能燃烧,O2能助燃,因此Na失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答案 D

2.(2014·温州一中期中)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

A.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会生成两种不同的氧化物,则Li与氧气反应也能生成Li2O或Li2O2

B.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则Na2O2与SO2反应也生成Na2SO3和O2

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则Fe与I2反应可生成FeI3

D.Al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则Al与MnO2也能发生铝热反应

解析 A项中Li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一种氧化物Li2O;B项中具有氧化性的Na2O2与具有还原性的SO2反应可生成Na2SO4;C项中Fe与I2反应生成FeI2,因为碘的氧化性不够强。

答案 D

3.一定量的Na2O2与CO2反应后的固体物质41.8g,恰好与1L1mol·L-1的稀盐酸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1.8g固体物质为Na2CO3

B.41.8g固体物质为0.1molNa2CO3和0.4molNa2O2的混合物

C.41.8g固体物质为31.2gNaHCO3和10.6gNa2CO3的混合物

D.一定量的Na2O2为78g

解析 如果41.8g固体全为Na2CO3,即0.39mol,则其不可能恰好与1L1mol·L-1的稀盐酸完全反应,A错误;根据钠离子守恒,知B符合题意;Na2O2与CO2反应不可能生成碳酸氢钠,即C错误;根据钠离子守恒,可求出一定量的Na2O2为0.5mol,即39g,所以D错误。

答案 B

二、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4.(2014·杭州质检)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等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试剂X为稀硫酸

B.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CO2+AlO+2H2O===Al(OH)3↓+HCO

C.反应Ⅰ、Ⅱ、Ⅲ、Ⅳ的反应类型完全相同

D.反应Ⅰ所得的沉淀无任何价值

解析 选项A,试剂X应是NaOH溶液。

选项B,溶液乙中含有AlO,AlO与过量CO2、H2O反应生成Al(OH)3沉淀,正确。

选项C,反应Ⅰ、Ⅱ是复分解反应,反应Ⅲ是分解反应,反应Ⅳ是电解Al2O3生成Al,该反应有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

选项D,反应Ⅰ所得沉淀的主要成分为Fe2O3,经提纯后可用作颜料或冶铁等。

答案 B

5.(2014·合肥联考)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生成沉淀Al(OH)3的量随AlCl3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a点对应的溶液中:

Na+、Fe3+、SO、HCO

B.b点对应的溶液中:

Na+、S2-、SO、Cl-

C.c点对应的溶液中:

Ag+、Ca2+、NO、F-

D.d点对应的溶液中:

K+、NH、I-、CO

解析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时,发生反应Al3++4OH-===AlO+2H2O,3AlO+Al3++6H2O===4Al(OH)3↓。

a点时溶液中有大量的OH-,A项中的Fe3+、HCO不能大量存在。

b点时溶质为NaCl和NaAlO2,B项中的所有离子可以大量共存。

c点时溶质为NaCl,C项中的Ag+不能大量存在,且F-和Ca2+因能生成难溶的CaF2也不能大量共存。

d点时溶质为NaCl和AlCl3,Al3+与D项中的CO因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 B

三、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6.(2014·丽水中学检测)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B.两者的单质都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C.常温条件下,两种金属都能溶解于浓硝酸中

D.制备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其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解析 Cu放置在空气中可生成Cu2(OH)2CO3,A项错误;铜为不活泼金属,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B项错误;常温下,浓硝酸能够使铁钝化,C项错误;直接蒸干FeCl3、CuCl2溶液得到的固体分别是Fe(OH)3、Cu(OH)2,D项正确。

答案 D

7.(2014·衡水二模)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g,经如下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

B.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为2.24g

C.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g

D.V=896mL

解析 根据题意,3.2g滤渣一定是铜,而铜与Fe3+不共存,故A中无Fe3+则A项错误;最后的3.2g固体为Fe2O3,其中Fe元素的质量为2.24g,B项正确;样品中Cu元素和O元素共5.76g-2.24g=3.52g,则C项错误;2.24gFe元素不可能全是单质,故标准状况下生成的H2的体积小于896mL,D项错误。

答案 B

二、大题冲关练

8.(2014·金华市汤溪中学测试)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如下探究:

向300mL1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发结晶,得到一定量的白色固体。

(1)该兴趣小组根据NaOH与CO2的反应,认为该白色固体的组成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CO3和NaHCO3。

(2)当通入标准状况下CO2的体积为2.24L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及对应质量)。

①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限选实验试剂:

1mol·L-1HCl溶液、1mol·L-1MgCl2溶液、0.5mol·L-1BaCl2溶液、1mol·L-1Ba(OH)2溶液、甲基橙试液、酚酞试液。

(步骤可不填满也可增加)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②将该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1mol·L-1的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________。

(3)若该白色固体为Na2CO3和NaHCO3,则白色固体的质量范围为________。

解析 

(1)分析NaOH与CO2的反应,知该白色固体的组成可能有NaOH和Na2CO3、只有Na2CO3、只有NaHCO3、Na2CO3和NaHCO3四种情况。

(2)n(NaOH)=0.3mol,根据2NaOH+CO2===Na2CO3+H2O,通入标准状况下2.24LCO2,NaOH有剩余,固体组成为0.1molNaOH和0.1molNa2CO3。

①验证白色固体为NaOH和Na2CO3,实质是检验混合物的溶液中同时有CO和OH-存在,向混合物的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检验CO,可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滤液中再加入酚酞试液检验OH-,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

②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发生反应:

OH-+H+===H2O、CO+H+===HCO、HCO+H+===H2O+CO2↑,则开始产生CO2时消耗的n(HCl)=n(NaOH)+n(Na2CO3)=+=0.2mol,V(HCl)==0.2L,产生CO2最多时n(CO2)=n(Na2CO3)==0.1mol,当NaOH、Na2CO3完全反应时,继续滴加盐酸不再产生CO2,参加反应的n(HCl)=n(NaOH)+2n(Na2CO3)=+×2=0.3mol,V(HCl)==0.3L,C对。

(3)假设白色固体全部为Na2CO3,则白色固体的质量为0.15mol×106g/mol=15.9g,假设白色固体全部为NaHCO3,则白色固体的质量为0.3mol×84g/mol=25.2g,故白色固体的质量范围为15.9g~25.2g。

答案 

(1)NaOH和Na2CO3 只有Na2CO3 只有NaHCO3 

(2)4gNaOH和10.6gNa2CO3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0.5mol·L-1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白色固体中含有Na2CO3

步骤2:

过滤,取2mL滤液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说明白色固体中含有NaOH

②C

(3)15.9g~25.2g

9.单质A与粉末化合物B组成的混合物能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A单质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2)化合物B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与G两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下,D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10.8gA单质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氧化剂的质量为________g。

(6)用碳棒、稀硫酸、气体E和气体F组成燃料电池,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以该电池为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100g8%的C溶液,电解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5%时停止电解,则电解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在准状况下的体积共为________L,电路上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解析 沉淀H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D、G两溶液混合可以生成沉淀H,故推测H为两性氢氧化物Al(OH)3。

故A为Al,B为Na2O2,C、D、G分别为Na2SO4、Al2(SO4)3、NaAlO2。

气体E、F为O2和H2。

(5)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氧化剂是水,0.4mol铝转移电子数为1.2mol,消耗水的物质的量为1.2mol,则水的质量为18g·mol-1×1.2mol=21.6g。

(6)电解Na2SO4溶液,实际上是电解水,溶质质量不变,8g/12.5%=64g,则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36g(2mol)。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即消耗2molH2O共生成3mol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67.2L,共转移4mole-。

答案 

(1)三 ⅢA

(3)Al3++3AlO+6H2O===4Al(OH)3↓

(4)< Al3++3H2OAl(OH)3+3H+

(5)21.6

(6)O2+4H++4e-===2H2O 67.2 4

10.(2014·杭州质检)铁、铝、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生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Fe3C)。

X在足量的空气中高温煅烧,生成有磁性的固体Y,将Y溶于过量盐酸后溶液中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