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关中方言中的俗语研究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04333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关中方言中的俗语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品关中方言中的俗语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品关中方言中的俗语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品关中方言中的俗语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品关中方言中的俗语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关中方言中的俗语研究文档格式.docx

《精品关中方言中的俗语研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关中方言中的俗语研究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关中方言中的俗语研究文档格式.docx

(一)关中自然与人文环境3

(二)关中方言俗语发展历程4

1、西周时期关中方言4

2、秦朝时期关中方言5

3、汉朝时期关中方言5

4、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中方言5

5、隋唐、五代时期关中方言6

(三)关中方言俗语的特点6

1、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6

2、雅俗共赏6

3、带有外来文化的影响7

4、借用它音,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7

三、关中方言常见俗语举例7

(一)生产、生活类俗语7

(二)称谓、情绪类俗语10

(三)时间、季节类俗语11

四、关中方言俗语的传承12

(一)方言俗语的价值12

(二)传承方言俗语方法13

结语14

参考文献15

谢辞16

前言

方言俗语,是一个地域人民群众的思维结晶,透过浅显易懂,甚至粗俗的话语来渗透深刻的道理。

关中地区俗语形成于浩荡的历史长河中,从西周建都镐京开始,关中方言就被称为雅言,体现着关中地区语言发展的历史,有独特的风俗人情和语言魅力。

学术界对于关中方言俗语的研究已有很多著作,如阎成功《关中方言俗语解析》、孙立新《户县方言研究》,《西安方言研究》、等,同时方言俗语的研究也出现专门的机构,如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宝鸡文理陕西方言研究所,且研究内容不局限关中方言俗语的共性意义与差异的归纳,也注重方言俗语与古代俗语的差异和读音的地区差异。

立足关中,感悟关中方言俗语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从探讨俗语的来源与定义出发,给出概括的定义,探讨促使关中方言俗语形成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及发展过程,总结关中方言俗语的特点,最后通过列举常见的方言俗语例子来领悟关中方言俗语的精髓,及思考在如今社会背景下如何传承方言俗语。

一、俗语的来源与定义

(一)俗语的来源

俗即习,《说文解字注》:

习者,数飞也。

引申之凡相效谓之习。

”[1]《淮南子》:

“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

”[2]《周礼·

大司徒》:

“六曰以俗教安”。

[3]语指言论,因此俗语的字面意思是流传下来可以进行效仿的言论。

俗语最早组合出现在《史记·

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这篇文章中,“民人俗语曰:

‘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

”[4]而涉及俗语来源问题,每个人都有看法,而我认为俗语是来源于生活的,体现生活的各个方面,包含了人民的生活智慧与思维结晶。

早在先秦时期,方言俗语已经产生,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是贴合人们情感价值取向。

关于俗语的来源,我归结为三个方面:

1、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口头创作广泛流传的俗语

这一部分是俗语的主要来源,人民群众是生产实践的主体,依靠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特色的语句,并通过广泛口耳相传而定型。

俗语反映了确定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历史,向我们传递了当地人的价值情感。

普通的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平等地位,在生产生活中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因此通过口头创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情,无论富贵贫贱,不需要任何的辅助工具都可以进行创作,不受限制才能广泛流传。

由劳动人民创作的方言俗语是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真实写照,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包含了许多深刻有价值的人生道理与社会经验。

方言俗语是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传承文化,“为人民群众所创造,具有群众性”。

[5]

2、各民族之间相互沟通与融合后创造出来的俗语

从古至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化,不同地区沟通交往越来越多,因此历史上的民族迁移融合是创造新的方言俗语的一种方式,民族交往必然会带来新的语言、文字、生活生产习俗等,经过长时间的沟通融合,就会创造出新的方言俗语。

如“嘎达马西”就是从维吾尔族的语言中借用而来。

同时商业贸易与战争也是促进新方言俗语产生的途径,鸦片战争后,列强纷纷利用坚船利炮迫使清政府屈服,与清政府进行不平等贸易,但侵略的同时也带来的民族的商业用品,促进新事物的产生。

如在陕西关中地区,很多机器生产的用品都必须加上“洋”字,“洋火”、“洋蜡”、“洋瓷盆”等,最后宗教传播需要也是俗语产生的途径,宗教传播促进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学习借鉴,带给人们全新的思想价值。

阿弥陀佛,是佛教的常用语,天官赐福是道教的用语,如今也当作惯用语流行在百姓中间,成为民众的口头用语,这些惯用语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盼,祈求幸福与平安。

3、从古代社会流传下来的俗语惯用语

如今,社会上流传的许多俗语都体现着古代社会的印记,借用了古书典籍的典故,吸收了其中的精华而衍化出了俗语。

“一个巴掌拍不响”形容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联合他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如今也包含吵架原因不是由一个人引起的含义。

这句俗语来源于韩非子《韩非子·

功名》: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6]唇亡齿寒来源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7]这些俗语都是由古典籍典故,成语演变而来。

(二)俗语的定义

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而甲骨文之前先民们就有了交流沟通的刻画符号,就表明在文字产生前,语言就已经产生。

因此在文字产生之前,语言中的俗语也已经产生。

俗语产生之初有很多名称,如“土语”、“俚语”、“鄙语”、“俗谚”等。

并且典籍中也有了俗语的名称。

汉代刘向在《说苑·

贵德》中记载:

“故俗语云:

‘画地作狱,议不可入;

刻本为吏,期不可对。

’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

[8]《颜氏家训·

教子》有“俗谚曰: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9]对于俗语的定义学术界有许多说法,众说纷纭。

屈朴认为“俗语与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俚语等各类俗语品类,是种与属的关系”,是包括口语性成语等俗语品类在内的“定型化或趋向定型化的简练习用词汇和短语”。

[10]张清常《常用俗语手册》中认为“只要是言语通俗,道理深刻,意思鲜明,形象生动,说的简明扼要,被广大群众广泛使用的语句都是俗语,包括了谚语、格言、警句和俚语中成句话的一些说法等。

”[11]温端政和张书祥共同编著的《忻州俗语志》这本书中认为:

“俗语是一种广泛流传在群众口头上、结构相对固定的通俗语句,它包括俚语、谚语、歇后语、习(惯)用语及口头上常用的成语等。

”[12]吕洪年却指出俗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俗语指“流行于民间的一切通俗语句,包括谚语、歇后语及口头上常用的成语、格言、名句、惯用语、俏皮话等”;

狭义的俗语指“谚语、歇后语等并称,除谚语、歇后语之外的来自民间的定型化短语”。

[13]同时符淮青先生认为:

“我们把流传于群众中表达某种意义的形象精炼的语句叫俗语,它不像谚语那样内容深刻,总结有斗争经验”。

[14]

每个人对俗语都有自己的看法,而在我看来,俗语应该是确定区域的普通人民群众在自己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囊括各个方面的通俗易懂的话语,包括了谚语、、成语、歇后语以及惯用的话语等。

透过方言俗语,可以了解到确定地域内通俗的语言习惯,社会习俗、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内容,了解到群众生产生活中最本真的内容。

俗,一定程度上指的是通俗,而不是俗气,鄙俗,这些通俗的语句是广大人民群众易于接受和理解的。

俗语是一个地区语言中最接地气的话语,与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

俗语不俗,用通俗的言语来传递为人处世的道理,言语简练,道理精辟,易于传诵,因此得以广泛流传

二、关中方言中俗语形成过程

(一)关中自然与人文环境

关中,即陕西省关中地区,因东倚潼关,西靠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得名。

关中地区包括西安、咸阳、渭南、宝鸡、铜川五个大市及杨凌区。

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3°

35′—35°

51′和东经106°

19′_110°

36′之间。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比较,位于陕西省的中部,总面积达55623平方公里,占陕西省的19%。

南北有秦岭山脉和陕北黄土高原环绕,地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地势平坦。

土壤质量优越,古书《尚书禹贡》把土地质量归为九等,把属于雍州的关中土地质量归属为上上等。

主要水源有渭河、泾河、浐河、灞河等,水源丰富。

关中地区的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气温温和,年均温在6—13度之间,夏季炎热多中雨,冬季寒冷少雨,年降水量在550—700mm左右,季节分明。

关中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人类在关中居住历史长达115万年,而建都史达2177年。

关中北部有陕北高原,南部有巍峨的秦岭,易守难攻,是历史上兵家必争地。

如今关中地区交通十分便利,关中环线长480公里,西安、渭南、咸阳、宝鸡4个城区,14个区县、68个乡镇被环绕。

,同时宝中、宝成、同蒲、陇海兰新铁路及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都促进了关中地区交通发展,有力的带动了关中与外部的经济交流。

关中地区的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地势平坦,降水充足,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各种豆类等,且熟制为一年一熟,是全国重要的产麦、棉区。

关中矿产资源有金、鉬、非金属建材和地下热水,储量可观且质量高。

森林覆盖率较高,常住人口达2385.06万人。

关中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佛教圣地法门寺,大雁塔,道教圣地楼观台,华清池及大型古代皇家陵墓等,又有险峻华山,秀丽的翠华山等景点。

关中地区自然与人文景观众多,因此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

关中地区的居民以汉族为主,有少量的回族及其他民族居民聚居。

(二)关中方言俗语发展历程

关中方言的起源,最早的启蒙源头可以追溯到西安半坡与临潼羌寨遗址发现的少许刻画符号,虽然这些文字并未被我们所识别,但这些刻画符号至少说明了我们的先民已经有了可供他们交流的一种言语沟通方式,并用符号记录下来,代表了关中方言的最原始状态。

1、西周时期关中方言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掉商王朝,建立周朝并建都于镐京,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

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前,镐京都是周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而关中又处于关中地区,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当时的周代语言就是天下人认可的雅言.《论语·

述而第七》中记载: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15]同时孔颖达也认为雅言就是正言,刘宝楠《论语正义》中记载:

“周室西都,当以西都音为正。

平王东迁,下同列国,不能以其音正乎天下,故降而称风。

而西都之雅音,固未尽废也”,[16]这就意味着西周时期的京都方言就是雅言,并且在东迁后,京都方言的地位并未完全落下。

虽然在武王时期,关中地区的居民并非完全是周王朝及其部族,但从当时来看,周王朝对其他的部族有完全的能力去控制他们,周王朝是当时众多民族中经济,政治文化发达的部族,因此我们认为周代雅言就是当时关中通行的方言。

周王室推行宗法制,分封制来巩固统治,根据血缘的亲疏,功劳的大小把同姓诸侯王分封各地,实现周人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这种方式无疑促进了京都方言向其他地区的扩散,扩大了方言的使用范围,促进了方言的发展。

《周礼》中有记载各地区的部族言语不通,周王朝就采取措施来推广雅言。

《周礼·

秋官·

大行人》:

“七岁,属象胥,谕言语,协辞命;

九岁,属瞽史,谕书名,听声音”。

[17]周王室中负责掌管其他部族朝见和出使其他部族传达周王命令的官员会每隔七年或九年召集各部族的负责掌管言语,文化的人员来王室学习文字,语言,音乐等其他的文化知识,从而加强与周王室的联系,因此雅言就是当时周王朝通用的语言。

2、秦朝时期关中方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齐国,统一六国,由此建立了历史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定都关中咸阳。

为了巩固秦王朝的统治,秦始皇采取严厉措施:

统一秦法度、度量衡为半两,车同轨,书同文字,聚兵器于咸阳等措施。

在文字上采用小篆为秦朝官方文字,这就必然推动关中方言的发展且得到广泛应用。

秦王朝采取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并行措施巩固皇权。

同时,秦始皇迁六国富豪于咸阳,使关中方言与其他六国的语言进行交流与结合,促进文化间相互借鉴发展。

秦朝后期,部分关中人迁移到燕地和朝鲜半岛地区,使关中方言使用范围扩大,为关中话注入新的活力。

秦朝统一六国,书同文的措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关中方言的地位,逐渐成为秦鼎盛时期的通行话语。

3、汉朝时期关中方言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建都于长安。

西汉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繁荣的王朝。

它延续了秦王朝创建的一统阵势,加之西汉帝王励精图治,因此经济繁荣国力昌盛。

西汉时期的典礼规定,语言文字,文化教育,风俗礼仪趋于开放,利于沟通交流。

西汉及王莽时期在长安建都时间长达225年,无疑提升了关中方言的地位,西汉杨雄在《蝤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中就以关中方言为标准对其他的语言进行校释。

周祖谟在《方言校笺》中写到:

“汉代普通话的标准恐怕是以秦晋语为主的”,[18]即使到了东汉时期定都洛阳,但洛阳与咸阳西安距离很近,语言较为相近,并且三地属于黄河流域,语言也可以进行传播,因此关中方言依旧维持着共同标准语的地位。

4、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中方言

魏晋南北朝整体上是长期分裂,政权经历了多次交替的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很纷乱的阶段,因此关中方言也经历了一个衰败期。

公元311年,胡汉矛盾尖锐,永嘉之乱爆发,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后五湖乱华动乱频发,使人口减少,经济残破,文化事业毁于一旦。

社会动荡,中原居民大量南迁,最后形成了金陵,洛下南北两种标准音。

但值得庆幸,我们的民族并没有在灾难浩劫中沉沦,没有被胡化,因此关中方言也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取代。

5、隋唐、五代时期关中方言

隋唐时期,是关中方言的一个发展阶段。

公元581年,关陇贵族杨坚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定都大兴城。

在杨坚统治期间,他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妥善处理与突厥的关系,制定灭陈统一计划,先后于公元581和589年废梁国、灭陈国统一南北方。

开创此后近300年国家统一局面,为唐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隋时期,秦音逐渐形成,融合金陵雅言、洛阳雅音、南北朝官音,使关中方言进一步发展。

唐时期,定都长安,经济上更加繁荣,文化上更加多元,国力昌盛,注重与外国交流,因此成为当时世界中心地区之一,关中方言正式成为官话通语。

隋唐时期中心在关中,音韵典籍繁多,编《切韵》,加之科举制发达,文章语言有统一的撰写规范及共同的标准音,因此隋唐时期长安话还有较高位置,并且长安话还融合了南北方音,显示了唐王朝的雄风。

五代时期,唐帝国衰落,关中地区失去了中心地位。

少数民族人口大规模迁移出关中,关中方言地位开始降落,让位于汴洛方言和北平方言,由此只能屈居一角。

之后经历了宋元明清各朝,关中方言俗语失去了通用语的地位,但一直都存在。

(三)关中方言俗语的特点

1、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关中地区是中国历史上十三朝的建都地,有长久的历史,因此语言的表现形式也体现着关中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人们的价值观念。

方言俗语是情感价值的表现体,是关中人民经过长时间的体验感知而总结出来,自生自长的语句,而且“地区方言俗语同时也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19]关中方言俗语是关中人的创造,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关中方言俗语通俗简练,有劝诫、修身、诙谐搞笑。

“蓝田的老爷—马卡”是流行于关中蓝田县的俗语,“乾州有三宝—锅盔、挂面、豆腐脑”,体现了乾县地区的饮食习惯以小麦为主。

而咸阳地区流行“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咸阳原上埋皇上”这句俗语,咸阳地区作为秦汉建都之地和古长安的京畿重地,优越的自然环境,自然就成为我国秦汉帝王陵墓礼制建筑的密集区。

这俗语让我们感受到咸阳地区荣辱兴衰,了解到咸阳地区的古陵寝文化。

通过这些俗语我们可以看出关中方言俗语带有地域特色,发展与关中地区的环境密切相关,来源于人民大众,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值得传承。

2、雅俗共赏

关中方言俗语得益于先民的创造,有几千年的发展流传历史。

很多俗语中包含着深刻的为人处世准则和情感价值理念,值得人们借鉴学习。

“有理不打上门客”这句俗语体现了关中人性情憨厚,淳朴。

关中地区有习俗,如有喜事必然宴请朋友,乡亲,不仅朋友要来,而且跟主家有矛盾隔阂的人也会前来做客,这时关中人不会把客人拒之门外,反而会亲切的迎进门来。

这就启示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亲和,放低姿态与人不计前嫌的交往。

“人要旧的好,衣要新的好”,这句俗语告诉我们要珍惜友情,感情千金不换。

“将心比,都一理”,启示我们处事待人要从别人的立场上考虑。

这些俗语都包含积极的成分,教我们为人处世。

但同时关中方言也有许多通俗的话语,骂人话是其中的代表。

往往涉及到祖宗等,“瓷马二楞”指人呆板,不知变通。

“羞先人”,“死狗烂娃”等,这类俗语较野蛮,粗俗。

3、带有外来文化的影响

关中地区交通便利,与外界交往密切。

因此方言俗语中也就多多少少含有外来文化的影响。

铜川市耀州区的小坵镇,这里的居民都是从山东迁移来的人而这里的话就受到了移民的影响。

克里马擦就来自于蒙古语,表示快点。

这类词比比皆是。

4、借用它音,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

这类俗语在方言俗语中常见,如“五州加一州,溜(六)走(州)”,“锤子打磨扇,石(实)打石(实)”,“六月的萝卜,少教(窖)”,“木匠带枷,自作(做)自受”等。

三、关中方言常见俗语举例

(一)生产、生活类俗语

撕不长扽不展:

扽音dè

n,但在关中地区读dù

n,形容人做事情犹豫,优柔寡断。

扽,意为拉伸。

扽古通作顿,有拉断、扯断的含义。

在关中地区组成的俗语还有胡拉单子乱扽被,话说的很多,但说不到点子上,胡扯,胡说的含义。

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在关中俗语中比较常用,而它的起源出自清朝皇帝的祭祀。

清王朝建立,为显示国家对农业农民的重视便划出一片称作演练田的土地,由皇帝本人每年在确定的时间内亲自下地耕做,皇帝乘龙辇从宫门出发到演耕田进行耕作,借此来告诫民众该耕作了。

随着时间发展,在关中地区便有了两层含义,一种是指注重私人利益,另一种指不能越界。

两眼一黣黑:

读音为meí

,指没文化的人。

如“我啥都不懂,两眼黣黑,吃了没文化的亏了”!

憭恔捣鬼儿:

指特别聪明能干,但就是不干正事的人。

如:

小张聪明是聪明,但就是爱胡饰诡,憭恔捣鬼儿,把他爸都气病了。

打发:

这两字在关中地区很常用,不同语境下含义不同。

第一种指关中地区女儿出嫁,如:

“陕北地区的人打发女子,要的彩礼可多了”。

第二意思是指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从外地逃荒来的乞丐为讨口饭吃站在门口请求施舍的现象。

而第三种是人无聊,通过找点事干来打发消磨时光。

第四种是指指派任命别人去做事情。

豇豆一行,茄子一行:

关中人在长时间的生产中总结了很多气候规律,干农活时要根据气候时间合理的适时耕作,从而提高土地的肥力,让作物增产。

现在关中地区引申为做事情要井然有序,按照规律办事,就事论事不胡搅蛮缠。

三跪九叩首都过去了,就差最后这一哆嗦:

形容一个人做事情经历了许多坎坷,到了最后的紧要关头却有了放弃的想法。

踅是行行,顺是样样:

关中地区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时讲究规范,能够横竖纵横完整。

如今引申为做事情要井然有序,有模有样。

挂面调盐,有言在先:

言即盐,这是一句采用了谐音的字来表达含义的关中俗语,意思是不论说话做事情都要提前说明,当面说清。

《白鹿原》中写:

“不结亲是两家,结了亲是一家。

我这人话短言缺又不会拐弯,日后咱们无论谁和谁有啥成见,都当面讲清,不许窝在肚里,我是挂面调盐,有言(盐)在先。

”[20]

酟格哾哾:

酟音yuē,即添加掺和,哾即尝,指饭菜因为调料不够多尝起来没有味道。

推磨绕圈子:

指说话做事情与驴拉磨转圈一样,一圈一圈绕,不能直奔主题,与成语转弯抹角的意思较相近。

如“这么重要的事情却在像驴推磨绕圈子,不说重点,肯定是在日弄你哩!

得风扬碌碡:

音lò

u zoú

又叫辘轴,关中地区的一种用石头铸成的农具。

主要是把小麦收割晒干后,用辘轴来碾压小麦使它脱壳。

一般来说重量重的辘轴是不可能拿起来的,比喻人善于利用优势来做事情,借用有利条件来完成。

经是好经,让歪嘴和尚念歪了:

指所有事情初衷都是好的,但有的人在半道上不按规矩办事,慢慢发展就变了味道。

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

字面的意思是好媳妇、乖巧的媳妇是丈夫用武力打出来的,而有韧性筋道的面是经过多次揉而形成的。

关中地区主产小麦,面食在关中人心中的地位是十分崇高的,筋道的面食肯定是经过和面、醒面、多次揉搓而形成的。

指不论干什么事情,只有经过多次的磨练才能取得期望的成功。

而如今关中地区年轻人只注重前半句,而没有真正领悟真正内涵。

把暮囊当细详:

细详形容人做事情过于周密,指人们做事情把自己做事效率低归于自己做事周密,含有贬义。

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

与笑面虎意思相近。

表面上对任何人都很和善,在背地里却无恶不做,使尽缺德的手段害人。

《红楼梦》:

“一辈子别见她才好。

嘴甜心苦,两面三刀;

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都占全了。

”[21]

从小麦蒸馍,啥事都经过:

关中地区盛产小麦,因此面食是主要的。

在上个世纪则有卖蒸馍天天推车卖馍,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