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楼屋顶钢结构垂直运输方案.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0413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楼屋顶钢结构垂直运输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大楼屋顶钢结构垂直运输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大楼屋顶钢结构垂直运输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大楼屋顶钢结构垂直运输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大楼屋顶钢结构垂直运输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楼屋顶钢结构垂直运输方案.doc

《大楼屋顶钢结构垂直运输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楼屋顶钢结构垂直运输方案.doc(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楼屋顶钢结构垂直运输方案.doc

.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1000号大楼顶

牡丹花钢结构桅杆吊装及垂直运输工程

上海瀚太钢膜结构建筑有限公司

二00七年十二月四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1

二、编制说明和编制依据…………………………………………1

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3

四、施工机械配备计划……………………………………………3

五、劳动力计划……………………………………………………4

六、施工方法及计算………………………………………………4

七、起吊就位时的劳动组织及管理………………………………16

八、安全技术措施…………………………………………………21

九、施工进度计划…………………………………………………23

十、附件

A.现场平面布置图

B.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交底记录表

C.按工种安全操作规程交底表

D.按工种安全操作规程交底表

E.按工种安全操作规程交底表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1000号大楼顶装饰膜结构工程

建设单位: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现场地点:

洛阳市解放路凯旋路口

(二)工程特点

本工程主体结构属轻钢结构及桁架体系。

所有的钢构件必须全部堆放在施工现场的指定位置并按吊装顺序放置到位,以便在吊装时直接起吊,防止二次倒运。

本工程工期短,质量要求高,必须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并建立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和质量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体系,以确保工期和质量、安全目标的最终实现。

本工程最重的构件为3.9吨,由于塔吊已先期拆除,所以需要用桅杆进行钢构件的垂直运输及吊装就位。

二、编制说明和编制依据

(一)编制目的:

1、编制此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在于:

(1)科学地组织施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工期、确保工程质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降低成本、文明施工以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从施工的全局出发,根据具体条件,拟定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程序、施工流向、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劳动组织、技术选择、组织措施,安排施工进度和劳动力、机具、材料、构件与各种半成品的供应,对运输、道路、场地利用、水电能源保证等现场设施的布置和建设作出规划。

(3)缜密地预计施工中的各种需要及可能发生的变化,以便事前做好准备,把设计和施工、技术和经济、前方和后方、企业的全局活动和工程的施工组织,把施工中各单位、各部门、各阶段以及各项目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协调起来,使施工过程牢固地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从而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优质、低耗、高速度地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适用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适用于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1000号大楼顶牡丹花钢结构桅杆吊装及垂直运输的工程施工。

(二)编制依据

1设计图纸;

2《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3《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1—2001

4《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J218-2002

5《钢结构制作工艺规程》DBJ08-216-95

6《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ES24-90

7《上海市膜结构技术规范》DGJ08—97—2002J10209-2002

8《中国膜结构技术规程》CECS158:

2004

9《工程测量规范》BG5026-93

10《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JS15-90

11公司质量标准文件及标准化现场施工管理的有关细则现场实地勘探

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见现场平面布置图)

四、机械配备计划

桅杆吊装主要工器具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桅杆

Φ219×10

2

卷扬机

5吨

1台

3

卷扬机

2吨

1台

4

滑轮组

5吨

4组

5

滑轮

5吨

10个

7

缆风绳

6×19+1

150米

8

溜尾绳

麻绳

9

吊装绳

6×19+1

200米

10

手拉葫芦

5吨

1部

11

水准仪

1台

12

经纬仪

1台

五、劳动力计划

钢结构安装施工人员配备计划

第一个月

起重工

4名

电焊工

2名

安装铆工

4名

无损检验

2名

测量工

2名

电工

2名

总计

16名

六、施工方法及计算

(一)、施工方法:

1、桅杆的竖立

在四把刀构件的对角线上拉一根钢丝绳,并在桅杆竖立的位置安装一组滑轮,用卷扬机、钢丝绳及滑轮以板吊的方式竖立桅杆(见下图)。

.

2、施工流程:

首先在128.6米高度把直立单桅杆安装于④-C轴的混凝土柱顶。

直立单桅杆安装完成后,要检查桅杆底座的电焊合格后方可使用。

然后依次安装回转桅杆、滑轮组、手拉葫芦、钢丝绳、吊具等,全部安装完成后,先用已在128.5米平台的2t卷扬机进行试吊。

将桁架构件吊至离地面0.5米至1米高度,并检查桅杆构件的受力情况。

确认无误后,再将5t卷扬机吊至128.6米平台,然后将2t卷扬机换装成5t卷扬机进行钢柱体的试吊,并进行正式吊装。

3、待所有钢构件吊至128.6米平台后,将桅杆构件移至134.52米平台,并安装在东南角的一块预埋件上,进行试吊及吊装。

先将底部工字钢安装就位,然后安装钢柱就位,通过经纬仪校正后焊接。

4、二节钢柱安装完成后,将直立桅杆加高,用缆风绳拉紧、固定,进行另二节钢柱的安装。

现场安装准备

测量放线复核

桅杆就位安装

校正安装

桅杆安装检验

缆风绳定位、安装

卷扬机安装检验

钢柱起吊

桁架梁起吊

次构件起吊

构件进场验收

桅杆制作验收

平台桅杆吊装

(二)施工计算:

1、桅杆整体示意图

2、计算式

桅杆受力计算

    桅杆受力情况于下图    

(1.)计算载荷P

 P=(Q+q)K

=(39200+490)×1.1

=43659(N)

(2.)滑车组出绳端拉力S

S=KP

=1.1×43659

=48024(N)

(3.)起重滑车组上部吊具受力Pd

Pd=P2+S2+2PSsinα

=436592+480242+2×43659×48024×sin70°

=90375(N)

式中α——回转梳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4.)变幅滑车组受力Pf

              

Pf=

(P+G)cosα

sin(α+γ)

=

(43659+5051)×Cos70°

Sin(70°+10°)

=16917(N)

式中γ——变幅滑车组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5.)变幅滑车组出绳端拉力S2

S2 =KPf

=1.1×16917

=18609(N)

式中K——荷载系数。

(6.)变幅滑车组上部吊具受力Pd′

Pd′=P2f+S22+2PfS2sinγ

=169172+186092+2×16917×18609×sin10°

=27236(N)

(7.)回转榄杆所受轴向力Pz

Pz=(P+G)sinα+S+Pfcosθ

=(43659+5051)×sin70°+48024+43659×cos10°

=136791(N)

式中Ø——变幅滑车组中心线与回转榄杆中心线的夹角。

(8.)缆风绳受力Pt

Pt=

Pcosγ

cosα

=

43659×Cos10°

Cos70°

=125711(N)

(9.)主榄杆所受轴向力Pz′

Pz′=Pfsinγ+S2+G1+Ptsinα+t

=16917×sin10°+18609+5051+125711×sin70°+(4-1)×125711×sin10°

=210215(N)

(10.)回转棍杆支座所受的垂直压力Pc

Pc=Pzsinα

=136791×sin70°

=128541(N)

(11.)回转桅杆支座所受的水平推力Ps

Ps=Pzcosα

=136791×cos70°

=46785(N)

3、桅杆主杆及回转桅杆的选用

4、本工程选用Φ219×10无缝钢管作为桅杆主杆及回转桅杆的构件

钢管桅杆的规格和性能如下表

5、桅杆底座的选用:

如下图

6、缆风绳的选用:

(1)设置缆风绳的一般原则

缆风绳也称拖拉绳、浪风绳,它是形成桅杆起重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稳定桅杆作用,并承受桅杆起重吊装中的部分载荷。

设置缆风绳时应遵守以下一般原则,但由于诸多吊装条件的千差万别,也应视情况的差异,作具体处置。

可是,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必须使其起到缆风绳应起的作用。

        a缆风绳必须保证桅杆在元载和有载状态下的稳定。

        b缆风绳的根数,应视桅杆的种类、高度、起重量和受力状态而定。

原则上桅杆均匀受力缆风绳可少些,偏向受力多些;桅杆高度低、起重量小缆风绳可少些,反之,桅杆高、起重量达则多些,一般在4~13根中选择。

       c一般情况单桅杆缆风绳不少于4根,回转式桅杆不少于6根,人字桅杆和门式桅杆不少于4根。

       d回转桅杆(包括系缆式桅杆)、直立单桅杆双侧吊装等缆风绳应均匀分布,门市桅杆的缆风绳常对称分布,其余情况可不均匀分布。

       e如吊装场地开阔平坦,多个缆风绳的地锚应在距桅杆同一个半径的圆周上。

       f利用厂房车间柱子或吊装现场其他设施为锚点时,其缆风绳的分布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但要合理得当。

       g缆风绳的长度一般是桅杆的2~2.5倍。

缆风绳与地平面的夹角规定为30°,因具体条件不同,可适当加大些,但不得大于45°。

       h在全部缆风绳中有主要受力的主缆风绳和次要受力的缆风绳以及偶尔受力的平衡缆风绳。

因此,在布置缆风绳时,应尽量增加受力缆风绳占总缆风绳的比例。

       i在桅杆立起后,应对全部缆风绳施以预紧力,并达到适当的数值。

可用测力计进行定量计量。

也可以手捺压缆风绳,凭经验用手感估计其紧度。

       j缆风绳和串于其间的索具旋扣、手拉葫芦、滑车组等均应有足够的安全裕度,必须达到规定的安全系数。

       k选取缆风绳的直径,可按计算法得出的最大总拉力,用力学分解法分配到各缆风绳上,取其中受力最大者为决定缆风绳直径大小的依据。

(2)本工程缆风绳的设置

本工程选用直径为20mm,规格为6×19+1的钢丝绳作为缆风绳,缆风绳的安装示意图如下:

b-缆风绳 

(3)缆风绳的预紧力

在设置桅杆时必须对缆风绳施以适量的预紧力,其目的是在桅杆负载后仍可基本保证预定的吊装参数,如直立桅杆不产生超出允许范围的歪斜,斜立桅杆仍可基本保持预定的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