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农村科普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02992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阳市农村科普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德阳市农村科普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德阳市农村科普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德阳市农村科普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德阳市农村科普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阳市农村科普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

《德阳市农村科普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阳市农村科普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阳市农村科普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

有半数以上农户收看过电视科普节目,有近10%的农户免费得到过赠送的优良品种、肥料、药品等生产资料.据对近些年来科普统计资料分析,各种情况表明,农村科普工作覆盖超过70%以上的农户,比上世纪九十年代初50%左右的覆盖面有了很大提高.

二是农村科普使群众普遍受益.调查表明,几乎所有农户都认同科技对产业发展、增产增收、农产品质量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

农村运用新品种、新技术的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达到90%以上,新的种养殖、加工技术,新农药、肥料、农机推广应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农户参加实用技术培训的积极性很高,科技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近40%.

三是农村科普推动了农村社会进步.农民科技意识普遍增强,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更易得到农户接受,农户对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更加愿意投入;

农民安全生产、健康生活、食品安全、优生优育、节能环保意识普遍增强,接受新的生产经营和生活理念有较大进步;

抵御邪教和封建迷信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是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村科普更加广泛.社会各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农村和针对农民的科普工作,除利用科协、科技等部门的大型科普活动平台外,还充分利用各自工作渠道和手段,开展农村科普工作,为扩大农村科普覆盖面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已形成了共同推进农村科普发展的工作格局.

(二)农村科普内容丰富,形式载体多样.

科普内容更加丰富.与现阶段农村发展需求相适应,目前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普及仍然是农村科普工作的主体,但近年来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医药卫生、质量技术标准、环境保护、知识产权、防灾减灾、节能降耗、维权保障、政策法规、公民道德素质、交通城建等知识也进入科普内容.实用技术中除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仍是主要内容外,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技术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农村科普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科普形式更加多样.过去主要以科技赶场、科普下乡为主要形式,发放技术资料、活动现场咨询是主要方式.现在除大型综合性科普活动举办场次更多外,专家讲座、技术培训、生产现场技术指导、参观示范点、培训技术骨干是经常性的科普形式;

放映科普电影,播放科普音像资料、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广播和电视节目、应用科普网络也成为重要的科普形式,形式和手段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科普载体更加广泛.除了传统的以人为载体的知识传授、传播和印制科普资料、图书、挂图等平面载体仍为科普的主要载体外,近年来大量采用声像资料、网络传媒、广播电影电视、车载科普实物等载体进行科学普及.这些科普载体中,网络传媒时效性好、资源丰富、容量极大、互动性强,但因成本较高,对网络和农户素质要求较高,虽然很有发展前途,但目前使用还不普遍;

车载科普实物互动性、参与性强、直观易懂,群众很感兴趣,但其资源较少、针对性不够、更新较慢,对农村科普影响不大;

电视覆盖面宽、生动直观,但针对性不够,不容易和需求结合,选择性不强;

电影的局限性也比较大,资源较少,因而用得最多的科普载体主要是专家、技术人才的传授传播、编印科普资料、图书、挂图和利用广播、播放声像资料等开展科普.

(三)农村科普组织发展,队伍不断壮大.

农村科普组织领导体系较为健全.市及县(市、区)都成立了由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科普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和“三下乡”活动领导小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其办事机构分别设在科协、科技、宣传等部门;

科技、科协都设有专门的职能部门承担科普特别是农村科普工作,科普领导机构每年举行会议或活动,研究和安排部署辖区科普工作;

党政领导经常参加科普活动,农村科普工作纳入科技进步、“一抓一”等工作考核,农村科普的工作氛围和环境较好.

农村科普组织不断发展.一是承担农村科普主要协调、组织和实施工作的县(市、区)及乡镇科协巩固发展.在机构改革中,6个县(市、区)科协单独建制,122个乡镇科协得以保留,全部配齐了乡镇科协主席、秘书长,健全了组织体系.每年每个县(市、区)科协、乡镇科协都要牵头组织大型科普活动2次以上,编印数十种科普资料,对科普工作进行安排布置、落实检查,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作为农村科普主要载体和平台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稳步发展.2008年全市农技协414个,主要承担农民技术培训、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服务.据调查,受访农户中有50%从农技协举办的培训班中学习技术,得到新品种和农技协的技术服务;

有20%的农户接受过农技协通过现场指导、广播等形式的技术指导,农技协会员户年收入普遍高于当地农户1000元以上,对农户有较强吸引力;

三是在农村科普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农民专家科技服务团不断发展.2005年,德阳市成立了农民专家科技服务团,以农民拔尖人才为主体,将农村人才中业务精、影响大的技术骨干组织起来,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其成员由2005年的20人发展到2008年的50人,由市科协组织征集服务需求,安排到急需技术的乡镇、村、社开展服务.近两年,市科协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安排农民专家服务团成员外出服务200余次(天),举办培训250余期,培训万多人(次),生产现场指导800余次,提供新品种新技术100余项,指导建立生产基地5个,协助农副产品销售近亿元;

四是科普志愿者队伍、科普服务小分队不断发展.全市农村有科普志愿者队伍50余个、科普服务小分队30多个.农村科普志愿者队伍主要在农村学校和乡镇,主要协助举办大型科普活动、承担一些专题性较强的科普工作和科普文艺表演、放映等活动现场服务等;

科普小分队主要在灾区板房安置区,承接组织和发放资料、科普咨询、科普宣传阵地维护等工作.五是其他科普组织不断发展,主要有科普文艺表演团体、科普电影队,为近年来新发展的科普组织;

六是乡镇的农技推广机构、成人学校,通过乡镇科协的组织协调,承担农村科普任务.据了解,其大部分都依托农技协组织开展培训和技术推广,工作效果较为明显.但成人学校力量逐渐减弱值得注意.

农村科普队伍不断壮大.一是科协科普工作队伍稳定,主要是市及县(市、区)承担科普工作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其队伍基本保持稳定;

二是乡镇科协队伍比较稳定.虽然兼职做科协工作,但都认真履行职责,若人员工作变动都能及时得到调整补充;

三是农村科普员队伍发展壮大.随着“一村一个大学生”计划和“中国科协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我市近80%的村配备了科普员,这支队伍比较稳定;

三是农村科普带头人有了一定发展.近年来,获中国科协、省、市、县命名的科普带头人近百人,他们在农村科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是农村科普中的技术骨干、农村技术人才,全市有500人左右,承担了大量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工作;

还有农技协中的部分会员,在技术知识传播中作用明显;

五是乡镇农技人员、成人学校教师,承担了经常性的农村科普工作,队伍比较稳定.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热心科普工作的志愿者等,对农村科普作出了贡献.

(四)农村科普条件逐渐改善,能力明显增强

条件设施逐渐改善.一是2008年中国科协为德阳配备了科普大蓬车,市委、市政府拨出专项资金购置了车载设备;

在中国科协支持下,什邡市将配备科普专用车及数字电影设备,旌阳区委、区政府已为科协配备了科普专用车及数字电影设备;

二是借助中国科协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站、拦、员”建设(每村建1处科普宣传专栏、1个科普服务站、配备1名科普技术员),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将在这几年完成配备;

三是近三年中国科协、财政部和省科协、财政厅采取以奖代补形式,为获科普惠农兴村项目表彰奖励的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惠农兴村先进个人提供支持,购置了一些电教设备;

四是近年来各级科协加强对乡镇、村和农技协的资助,不少乡镇科协、村及农技协建立了专门的培训教室,配备了音像设备和科普书籍;

五是借助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资源,农村网络培训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六是除德阳市外,由科协提供技术资料,各县(市、区)都开办了科普大蓬车电视栏目;

七是部分农技协开通了信息网络,购置了网络终端设备等等,改善了科普条件设施.

科普能力明显增强.一是科普活动的组织、动员能力明显增强.每年可组织大型科普活动200场左右,每场参与单位一般30个左右,每次可组织动员科技人员200-500人参与活动,为农村服务;

二是科普资料编印、配送能力有所增强.每年可自行编印科普资料30余种、10万余份,为每个村配送科普宣传挂图10余期2万余套,制作、翻印科普音像资料20余种、2000余套,录制技术资料5种左右.抗震救灾期间,通过各科普组织发放各类科普宣传品40余万份;

三是宣传、培训、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每年可举办各类培训2000多期,有的农技协每年举办培训20多期;

每年可开展现场服务1000多次,引进新品种、新技术100多项,放映科普电影300余场,播放科普大蓬车节目600余期;

四是机动能力、针对能力明显增强.科普宣传栏内容更新周期从半年一次变为2个月左右更新一次,科普宣传品在一个月内可配送至村、社,过去需2-3个月;

农民专家服务团具有每年开展针对性服务3000次(天)以上的能力;

五是对科普的调控、筹集资金、物资和资助活动能力也有一定提高.

(五)农村科普投入不断增加,管理不断规范.

农村科普投入渠道增加.一是财政对科普投入稳定增长.市及县(市、区)科协科普专项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市本级科协科普经费人均为0.1元;

县(市、区)中科普示范县2009年人均科普预算0.3-0.5元;

人口大县中江2008年达到人均0.1元,以前长期不足0.03元;

近年来科普经费总体上增加是比较快的,科协科普经费中有70%左右用在农村科普上;

二是除科普专项经费外,市财政对科普设施等专项给予了大力支持.市财政为“站、栏、员”建设匹配建设资金15万元,为购置科普大蓬车配套资金约15万元;

2009年为农民专家科技服务团安排专项资金5万元、为科普大蓬车进校园活动安排5万元,有的县(市、区)财政也为“站、栏、员”建设安排了配套资金;

三是乡镇对农村科普工作投入加大.据了解,旌阳区和新镇每年安排资金10多万元、双东镇6万多元、东湖乡6万元左右、其他乡镇2-5万元不等,主要用于农村科普的培训师资、资料和参训人员误工补贴,支持农村科普;

四是机关各部门对农村科普投入不断重视.其主要通过参加活动、编印发放资料、赠送物资等方式投入,每年投入0.5-2万元不等;

五是农技协投入科普资金明显增加.主要是承担资料费、专家授课费、交通费、接待费和部分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应用试点补贴等费用.此外,近年来党和政府发展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通过乡村办公场所建设农村科普培训场地、农村图书室等的投入也很大,增强了农村科普实力.

对农村科普的管理不断规范.一是对财政科普专项经费进行项目管理.每年安排重点科普项目,通过立项程序,加大项目管理,增强农村科普实效;

二是对农村科普工作进行单独部署专项安排,有计划、有检查督促和专项总结、专项报告,建立了工作管理体系;

三是加强对科普活动和项目的跟踪,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了解;

四是除搞好大型科普活动外,坚持推进农村科普工作的经常化、常态化,把活动造声势与日常科普增强效果有机结合,深化农村科普工作.

(六)农村科普示范工作加强,发挥作用良好.

一是开展创建科普示范县(市、区)活动,促进了科普条件能力建设.目前我市旌阳、罗江、什邡已先后成为省级科普示范县(市、区),科普投入增长很快,条件能力得到较大改善;

目前旌阳、什邡已先后申请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

二是建设科普示范基地.目前,全市有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市级第一批命名的科普示范基地23个,县以下科普示范基地200多个.科普示范基地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成为了农村科普培训的重要场所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载体;

三是加强科普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工作.全市有科普示范乡镇30多个、示范村100多个、示范户2000多户,对推动农村科普,带动农民学习、引进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农村科普资源整合加大,力量明显增强.

一是场地、设施等整合趋势明显.农村科普培训、活动场所、设施设备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场所及设施、乡镇、村、农技协的场所设施设备、农村示范教育场所及设施设备共用共享,提高了利用率;

二是农村科普力量协作加强.乡镇科协干部、农村学校教师、成人学校工作者、乡镇农技推广工作人员、农技协技术骨干和农技人才、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人员形成合力,在工作上互相协作、配合、集聚成农村科普的骨干力量;

三是部门工作整合明显增强.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科协搞好运作、管理和统筹协调,农村科普纳入了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各部门各自承担相应的科普工作,共同搞好农村科普,增强了农村科普力量和影响力.

二、农村科普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任务非常艰巨.农村科普工作面广量大,对象复杂、需求多样,目前农村科普所取得的成绩仍然是非常有限的,农村科普工作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一是科技知识普及任务很艰巨.调查表明,农村掌握的基本科技知识十分不足,不仅是现代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十分不足,就连一般的健康安全,种植养殖、节能环保、生活常识、一般技术知识普遍也十分欠缺,对科技知识、生产技术真懂、会用的尤其少;

二是农村科普的组织管理任务艰巨.目前农村被动接受科普的较多、主动接受的少,在学习科技知识上不愿意花时间,参加科普活动主要是想拿些资料、物资、看病、看文艺表演之类,参加培训需要给误工补贴,增加了科普工作成本;

三是对农村现有群体的科普任务很艰巨.由于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很多,针对农村老、妇、弱这些群体的科普难度更大.这些群体成为不少村、社的生产经营的主要劳动力,其参加科普难、接受科普难;

四是有针对性的农村科普任务艰巨.由于需求的多样性、农户生产生活的多样性,科普工作的效果取决于对农户个体、对知识的掌握,而目前科普工作还无法做到面对千家万户的个别需求;

五是适应知识变化更新的农村科普任务很艰巨.新技术、新品种、新知识、新理念越来越多,不断发展变化,科普工作难度也相应增加,科普组织、科普队伍自身也面临培训和知识更新等问题.

(二)重技术轻素质仍较突出.由于农村经济仍然不发达,增收致富仍然是农户的主要愿望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因而在科普中主要仍是农村实用技术的普及.近年来,农村科普加大了对健康安全、防病治病、生活常识、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但农户对生产技术、新品种等的兴趣、意愿仍然十分强烈.由于对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抓得不够,因而农村封建迷信、落后的风俗文化习惯、落后的生活生产方式仍十分浓厚.农民科学素质不高,对提高农户科技意识和农村科技水平影响很大,这是搞好农村科普和科技工作的关键,但目前这方面工作十分欠缺.当地对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有许多人对科学素质工作还不了解,把科普工作与科学素质工作等同起来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做好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工作还未纳入重要内容,抓好农民科学素质工作任务异常艰巨.

(三)农村科普设施、条件不足.一是现在已建的科普设施水平还比较低,覆盖面不够,不少设施还用得不太好,特别是“站、栏、员”管理维护困难;

乡镇、村及农技协的培训设施、图书室等水平也比较低、不太配套,大多数农技协还缺乏必要的培训设施.二是不少县(市、区)科协还缺乏科普设备,作为科普主力军的科协装备水平很低,包括制作、放映、配送科普资源必备的工具和装备很缺乏;

不少地方广播、网络等还不能对科普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市级科普大蓬车节目还未开设;

网络上还没有科普网页;

科普器材普遍缺乏;

三是科普示范基地普遍设施条件落后,缺乏必要的扶持、培育,其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四是对农村科普设施、条件建设缺乏统筹考虑.

(四)农村科普能力不足.一是对当地科普资源的开发能力不足,很多适合当地的技术、品种等资源未能组织开发;

二是科普资源集散、处理、开发利用能力不足,每年全国、全省及当地有许多好的科普资料、图书图片、音像光碟制品、科普器材缺乏收集、整理、开发利用,能力很不足;

三是科普资源配送能力不足.科普资料、图书挂图、音像光碟等配送时间长、更新慢影响科普的时效性;

四是科普资源整合能力不足.农村学校及各部门在乡镇、村形成的科普资源缺乏有效利用.

(五)农村科普力量严重不足.一是农村科普没有专业队伍,市及县(市、区)科协人员逐渐减少,人少事多,人员缺乏;

二是乡镇科协工作人员全是兼职;

三是科普组织或科普队伍也是兼职搞农村科普工作,还没有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

四是市、县没有科普事业单位,缺乏对农村科普的研究、科普资源开发、集散、整合、配送的力量;

五是乡镇、农技推广人员、成人学校教师等严重减少,兼职做农村科普工作的人员也不断减少;

六是科普力量的组织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无论是农民专家科技服务团、农技协技术人员、农村人才、科普志愿者,这些力量组织起来困难,开展活动也必须考虑误工补贴.

(六)科普投入严重不足.一是科普专项经费标准严重偏低.市级科协科普专项经费人均仅0.1元,而绵阳、成都、攀枝花等人均1元左右,沿海多在2-5元/人,省“一抓一”考核要求科协科普专项经费人均0.3元以上;

县(市、区)科协科普经费普遍在人均0.1~0.3元左右,这点经费只能搞点领导和群众看得见的科普活动、印点资料、买点挂图、光碟之类,其他工作根本无钱开展;

二是科普设施、能力条件建设等普遍没有投入,致使农村科普设施、能力条件建设长期得不到改善.“站、栏、员”建设的投入仅是科普宣传栏的投入,建站、聘员的投入没有,栏的管理、维护运行经费没有;

科普资源开发、集散、配送所需经费缺乏;

市及县(市、区)、乡镇、村和农技协的培训设施缺乏配备和更新资金;

县(市、区)科协缺乏必要的装备、设备,这些都缺乏资金支持;

对开展科普活动所需的培训师资、资料、器材、误工补贴等成本没有适当的考虑;

科普示范基地设施及技术引进、示范等所需经费没有稳定来源;

三是科学素质工作经费十分缺乏;

四是大部分乡镇科普工作所需经费还未列入乡镇预算,没有稳定来源;

五是目前已敖预算的经费数量严重偏少,不能满足活动的开展;

六是部门对科普的投入仍然很少.各部门都有一些宣传经费,但用在农村科普上的还不多.

(七)抓农村科普力度不够.一是农村科普在党委、政府农村工作中的地位非常薄弱,在党委、政府涉农文件中很少提及、很少强调农村科普工作问题,专题研究农村科普、专项出台支持农村科普的政策文件就更为不足了.科普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更多关注的是科普活动开展问题,对农村科普的指导方针、统筹规划、相关政策涉及很少;

二是为农村科普营造氛围、环境不够.国家、省也多次召开全国、全省科普工作会议和农村科普工作会议,出台了不少文件、意见,开展了评选、表彰等工作,但我们很少有这些,形成相应的声势、氛围不够;

三是体制机制支撑还不够.农村科普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激励、管理机制和工作体系,各相关部门在农村科普中的职责还不够明确,缺少相应的监督管理评价机制,工作力量缺乏有效整合,相关部门大多是借助科普活动平台开展自身工作宣传,形不成较强实力;

四是科协的推动作用发挥不全面,在深入调查研究,向党委政府提出政策措施建议、制定规划、加强对农村科普工作作用和地位的宣传上主动性不够.同时由于科协自身实力较弱的影响,对农村科普的支撑缺乏相应力度和调控手段及能力.

三、推进农村科普的政策措施建设

(一)大力提高农村科普工作地位.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科普工作,充分认识农村科普工作对于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其作为党和政府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举措和党委政府抓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重点,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增强农村科普工作地位,推动农村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研究制定农村科普工作政策.党委、政府要专项研究农村科普工作问题,尽快出台支持农村科普工作的政策措施,明确农村科普工作的指导方针、目标要求、体制机制、投入扶持、队伍建设、组织领导等重大问题,适时召开全市科普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将农村科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能力条件建设,建立长效推进机制,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为农村科普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三)加大对农村科普工作的投入.科普是社会公益性事业,直接受益的是广大群众,必须加大政府对科普的投入,为科普开展创造良好条件.一是财政要大幅度增加对科普的投入,提高科协科普专项经费标准,力争2010年市级科协科普专项经费达到人均0.3元,2015年市级科协科普专项经费达到人均1元,并建立科协科普专项经费增长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

二是要加大对科学素质工作的投入,将科学素质经费按人均不低于0.2元纳入预算;

三是要将科普设施建设、维护、管理运行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当前要特别解决好已建科普宣传栏的维护、运行需用,让其发挥良好作用,建议按已建科普宣传栏每个400元的标准安排管理维护运行费用;

四是要大力支持县(市、区)科协加强能力和条件建设,增强工作手段,为其配备必需的科普工作专用车辆、设备、器材,提供运行维护所必需的经费支持;

五是乡镇财政也要加大对科普工作的投入,将科普经费、乡镇科协经费、农技协经费、科普示范基地经费列入预算,为活动开展提供资金支持.

(四)大力扶持农技协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技协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是农村科普最重要的载体和力量,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推广普及和提高农村科技进步水平有巨大作用,是最能持续开展农村科普的场所、设施和阵地.把农技协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做强做大做实,对巩固农村科普阵地,实现农村科普的常态化、规范化意义十分重大.由于农技协是农村专业技术组织,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理应得到政府的资助;

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具有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教育培训等功能,其公益性十分突出,且承担较大风险,因而也应得到政府扶持.为此,建议对经市农技协领导小组按相关标准和程序认定的农技协和市级以上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每年给予1万元的工作经费,用于其培训、办公、资料编印、设备设施添置更新支出,扶持共发展,支持其开展农村科普工作.

(五)建立德阳市科普资源中心.科普工作意义重大、工作量巨大,没有专职人员从事这项工作是难以搞好的.中央书记处近几年年年要求把科协建成科普资源的开发中心、集散中心、配送中心,这些年来科普资源的开发、整合工作量越来越大,每年编印、制作、翻制的东西越来越多,科普资源配送量很大,《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求开展的工作越来越多.科协除了科普工作外,还有学会学术、青少年科技教育、技术创新、科技咨询、科技工作者调查、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