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我们家的男子汉》同步练习I卷Word文件下载.docx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我们家的男子汉》同步练习I卷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我们家的男子汉》同步练习I卷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当前全国中小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B.当前生产急需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C.天气晴和、春光煦煦的雁回山是少见的好天气。
D.飞倦了的几对小燕子闲散地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
6.(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妈妈再三解释,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B.这样做会拖延培养人才的质量。
C.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D.等到他不用牵也能走的时候,他却珍惜起那两条腿儿,不愿多走,时常要抱。
7.(2分)下列几组词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恍惚(huǎng)
嘱咐(zhú
)
B.嗫嚅(rú
倔强(jià
ng)
C.嘹亮(liāo)
镇静(zhēn)
D.无聊(liá
o)
螺旋(xuà
n)
8.(3分)读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表面上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教女有方。
体现在()
A.严格要求孩子,不能养成懒惰的恶习。
B.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C.故意不去参加女儿毕业典礼,锻炼女儿。
D.自己生病,让女儿担当起整个家的责任。
9.(2分)选出下列加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倔强
B.坚强
C.强大
D.顽强
10.(2分)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读音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倔老头
B.倔巴
C.倔头
D.倔强
11.(2分)下列加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嘴馋chá
n
风靡mí
恍惚hū
B.倔强qiá
ng
胆怯qiè
嘱咐zhǔ
C.沮丧jǚ
打量lià
轮廓kuò
D.拌嘴bà
嘹亮liá
o
不堪设想kān
12.(2分)选出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A.不堪设想
倔强
恍惚
B.嗫嚅
胆怯风靡
C.人头济济
潦草嘹亮
D.伴嘴
轮廓嘱咐
13.(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走的前一天,他对外婆说:
“外婆,你不要我了,把我扔出去了。
”
B.有一次,我给他写信,信上说,“你真臭啊!
C.“那么棒冰可以吃吗。
”他小心地问。
D.他不爱吃青菜,可是我对他说:
“不吃青菜会死的!
14.(2分)下列句子加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的班长德高望重,他被选为学生会主席。
B.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继部队赶上来了。
C.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终生难忘。
D.他在课堂上说错了一句话,结果搞得声名狼藉。
15.(2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我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
可是如果我仍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
B.这时我联想起许多事情:
我似乎见到父亲每星期一拐一拐地走上足球场,膝盖肿得像西瓜那么大。
C.教师们嫌他“生性孤僻,智力迟钝”,责备他不守纪律、想入非非。
D.它使我卸下了一个思想包袱——从此可以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件更重要的事--即将来临的1970年世界杯赛。
二、填空题(共5题;
共21分)
16.(5分)《琵琶行(节选)》的作者是________。
诗题中的“行”是________。
17.(1分)《爸爸的花儿落了》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________的人。
18.(4分)填写关联词语:
这不怪阿尔伯特,他________不笨,________他喜欢思索,不能立即回答出来;
________老师只求现成的答案,________不要求他的学生去独立思考。
19.(5分)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图书活动。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
(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
20.(6分)发挥想像,仿写句子。
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
少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题;
共25分)
21.(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玉瑛子
①不曾可以寻觅,也不曾有任何准备。
似乎是猝不及防,它撞进了我的视线。
②在那方柜台的一隅,它静静地、安详地、自然地停留着,姿势优美。
四周的喧闹,仿佛和它没有任何关系。
那些来来去去的目光,被形形色色的宝石的光华吸引着,而忽略了它的存在。
它于自己的世界孤独地美丽着,有些傲气,有些不屑,有些与世无争。
那一块冰凝的翠色,那一缕剔透的晶莹,那一掬澄澈的水灵,那一抹温馨的柔润,于繁华之中,于喧嚣之中,碰疼了我的心。
③哦,那一块天然的翡翠,一块美玉。
④那一天滂沱大雨。
我为避雨无意中躲进那间小店,无意回眸之间,就那样与它相遇。
⑤尽管小心翼翼、呵护有加,意外还是发生了。
⑥或许因为之前没有佩玉的经验,而致使佩戴方法有失正确;
或许因为过度喜爱,从而太过频繁地摆弄……正如它猝不及防地闯入我的生活,意外在那一日猝不及防地降临。
⑦那美丽、珍稀的翠色之间,出现一道小小的裂隙。
很小,但很清晰。
发现它受伤的那一刻,我的心脏仿佛和它一同开裂。
我感受到它的疼痛。
它受伤的样子,令我的心血流不止、肝肠寸断。
尽管裂隙很小,可它毕竟存在着。
它妨碍了它的美丽,影响了我观赏它的心情。
可摆在眼前的它,已然不再是那个完美无暇的玉,它无法回到从前。
⑧只好把它从胸前摘下。
⑨扔掉吗?
实在是舍不得;
退还给卖玉的人吗?
那几乎没有可能。
留着它,触景生情。
我只好选择了逃避。
把它封存起来,紧锁于抽屉,长时间不打开,避免碰触,任凭岁月将它埋葬。
⑩又一个阴雨天,雷同的天色让我情不自禁想起它的到来。
想起初拥它的激动和欣喜。
怀念它在我怀抱的那美丽时光。
⑪我重新走进那间玉店。
我问卖玉的人: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使玉的伤口复原?
卖玉的人拿出一块又一块的玉给我看。
它们每一块都身价高昂。
但几乎每一块,放在聚光灯和放大镜下仔细琢磨,都能发现它的明显缺陷。
你看,这一块晶莹剔透,它的水很好,水好自润,不易出裂,但易有杂质,看见这个小黑点了吗?
就像美人的身体上长了颗痦子,你能因为她长了一痦子就不是美人了吗?
再看这一块,这片绿色娇艳欲滴,它的翠真是太喜人了,可惜水不足,缺水就干燥,干燥就多絮,这是天然石头自身携带的绵絮,你能因为几团绵絮的存在就贬降它的价值吗?
⑫我无言以对。
⑬卖玉的人告诉我:
天然的石头,十石九裂。
正如同人,世间没有完美无缺的人,这世上,完美无瑕的翡翠,也是少之又少,如果有,那一定是稀世罕见、无价之宝了。
翡翠虽然质地坚硬,但它也是有生命的活物。
既有生命,就需要拥有者用情感、用爱心去浇灌它,去呵护它,去滋养它。
⑭我问:
这世上就没有不怕磕碰、不怕摔打的翡翠?
卖玉的人笑了笑:
如果有,一定是人造的,是假的。
⑮我问:
受了伤的玉,还有收藏价值和增值功能吗?
⑯卖玉的人回答我:
当然有。
那要取决于什么样的伤,伤的程度。
你的这块,只是一个浅表性的小小的纹隙,不是根本性的致命伤,你要经常佩戴,不过要吸取上次的教训,一定使用正确的佩戴方式……你把它当成身体的一部分,好好地养它,好好地珍爱,但不能因为珍爱就无时无刻过分地关注它……相信只要经过一定时间,就像人的皮肤受了点小伤,伤口自然会愈合。
⑰哦,能养好它?
⑱我顿觉惊喜:
那需要多长时间?
一月?
一年?
⑲卖玉的人又笑了:
玉毕竟是石头。
养玉,需要几十年,或者一辈子。
如果用一辈子的时间把它养好了,也不失为一块传家宝。
就像人的情感,那历经无数坎坷挫折、经过了漫长岁月水与火的淬炼,那最终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有改动)
(1)仔细阅读全文,体会作者对玉的情感变化过程,并填空。
欣喜→________→怀念→________
(2)请说说你对文中第⑬段画横线的“翡翠虽然质地坚硬,但它也是有生命的活物”句子的理解。
(3)试简析“卖玉的人”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4)文中的对话描写,为何不用双引号?
请简析这样写的好处。
(5)第②段“那一块冰凝的翠色,那一缕剔透的晶莹,那一抹温馨的柔润”,这句话中的划线词可否删掉?
为什么?
(6)文章耐人寻味,请记录下你在阅读中的疑问或思考(不能与第
(1)﹣(5)题的问题重复)。
同时,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22.(10分)请认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江声浩荡
①“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
②第一次读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第一句话时,我极为震撼。
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还在笼罩,还在奔涌,如血液,从脚趾直达头顶……
③对一个平原深处的孩子来说,虽然离黄河才30里,但初中以前一直没有机会亲临,何况大江的涛声。
但那刻,它就在我心中奔腾起来。
④那是30多年前发生在故乡的事。
1980年的春天,我正读初中二年级。
一天,我在镇上供销社的玻璃柜台看到一套四册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⑤我怯怯地让女售货员拿出来,翻开书页,第一眼,“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破空而来,一下击穿了我。
对一个乡间的孩子,一个在快板书和民间故事中成长的人来说,我知道外面还有一种有别于我们组合习惯的文字,还有一种有别于我们生活的别样的人生。
⑥那时农村僻陋偏远,是没有多少闲书可言的,父亲不识字,母亲不识字,哥哥有一本绣像本的《三国演义》,快要被我吃下了,那种精神的饥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更加让人窒息。
⑦那天在课堂里老师讲些什么我一点都没听进去,晚上在家也只是草草吃点东西。
细心的母亲看出我的不对劲,我的倦怠,问我:
冻着了?
凉着汗了?
接着母亲又问:
和人怄气了?
被谁欺负了?
⑧我摇摇头,就早早躺下睡了。
当时家境贫寒,我和父母还在一个床上睡觉。
床的下面,拴着的是一群羊,而屋子的梁上则是宿窝的鸡。
⑨我想到“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但只是想像那大江的模样,那震撼的声音。
⑩我知道父母的不易,父亲靠半夜起来在集市上扫街,半劳作半乞讨地和来赶集的人一次要上两分钱补贴家用,有时还要遭到斥骂和白眼。
五天一个集,每次下集,我就看见父亲在家里一分一分地点钱,然后交给母亲。
那时哥哥刚结婚,姐姐也要出嫁,家里有时就断盐。
⑪一次母亲上集,被小偷偷去了五块钱。
当时我中午正放学,同学说:
你娘哭了,在街上走呢。
⑫我悄悄地跟着母亲,看她从集市上哭着走过,那泪从她的眼里流到嘴角,流到脖子里,流到衣襟上,母亲用手去擦,眼泪又流到了她的手上,我怯怯地抓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泪也在我的手背上流。
我也哭了,我们母子哭着从集市到供销社,到水煎包铺,到鸡蛋市场。
人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哭,很多人窃窃私语“这娘俩,哭得像泪人似的”。
⑬后来,我想,“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样的句式可以用来形容我们贫寒的母子——“哭声浩荡,在母子脸颊上升”。
⑭黎明,屋梁上的鸡开始鸣叫。
母亲早早唤我上学,问我身体好点没有,我没言语。
⑮在学校晨读的课堂上,我撕破喉咙喊:
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
⑯放学吃晚饭,在端碗的空隙,我对母亲说:
老师要我交学费,两块钱!
⑰母亲没问,从衣裳的口袋里,在手巾包裹着的里三层外三层的中间,找出一块五,然后又去邻居家借了五毛。
⑱我到供销社的玻璃柜台前,买下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是我骗母亲的唯一的一次,30年来,我一直压在心底。
母亲去世多年了,我还常常想起我们娘俩哭泣走过的路:
哭声浩荡,在母子脸颊上升!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9月14日,有删改。
作者耿立)
(1)第⑤段中说:
“‘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破空而来,一下击穿了我。
”请仔细阅读全文,概述“我”被“击穿”后的种种表现。
(2)第⑤段中说:
(3)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那泪从她的眼里流到嘴角,流到脖子里,流到衣襟上,母亲用手去擦,眼泪又流到了她的手上,我怯怯地抓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泪也在我的手背上流。
(作者这样写母亲流泪,有什么好处?
)
②在学校晨读的课堂上,我撕破喉咙喊:
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撕破喉咙喊”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情感?
(4)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5)第⑩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6)第⑩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7)作者为什么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8)作者为什么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
参考答案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