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事故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02804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事故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自然灾害事故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自然灾害事故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自然灾害事故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自然灾害事故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事故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x

《自然灾害事故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事故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灾害事故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x

将13名受伤群众转入医院治疗,并专门安排医务人员进行精心医护。

4.采取各种方式,及时做好灾民转移安置。

在第一时间内设置临时安置点3处,搭建帐篷153顶,转移安置直接受灾及涉灾群众,入住98户、346人,其余以投亲靠友的方式进行初步安置;

在第一时间内向受灾群众发放粮食2620公斤、衣物1919件、煤150吨、救济款18105元。

保证涉灾群众有住、有吃,人心稳定。

5.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在全面排查核对,摸清了死亡和失踪人员及其家庭有关情况的基础上,对39名死难者,按每名死者8000元的标准发放安埋补助费,对停止搜救未找到的5名失踪人员,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受伤住院人员每人每天补助15元生活费,共计发放补助费38.7万元。

安排专人精心照顾遇难者亲属,防止意外发生;

组织50余名干部,动员各种力量,向受灾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工作,稳定灾民情绪;

在村委会设置接待室,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增强他们战胜灾害、搞好灾后重建的信心。

6.及时发布有关信息,搞好宣传报道。

现场指挥部宣传报道组及时召开抢险救灾情况通报会,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贵州人民广播电台、贵州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由省委宣传部把关,对抢险救灾情况作了客观公正的报道。

7、落实后续处置措施,防止次生、衍生事故发生。

为防范现场可能再次发生灾害,省国土资源厅根据国土资源部、民政部领导、专家和省领导的要求,及时制定发布了《纳雍县中岭镇左家营村岩角——箐角岩体崩塌防灾预案》和《贵州省纳雍县中岭镇左家营村岩角——箐角岩体崩塌危岩体应急治理方案》。

与此同时,为举一反三做好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省政府责成省国土资源厅着手制定对全省地质灾害进行调查的实施方案。

三、主要经验

1.信息畅通。

灾害发生后,从地方到中央的灾害信息报送,从中央到地方的领导批示传达,渠道畅通、快捷高效。

通过政府值班系统,将救灾过程及进展的有关信息每日续报有关领导,为领导作出处置决策、组织指挥救援工作提供了保证。

2.应对迅速。

灾害发生后,从当地党委、政府,到省委、省政府,再到党中央国务院,应急反应十分迅速,各环节都做出了有效的反应。

3.处置及时。

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等及时作出批示,国家有关部门、省政府主要领导、当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以及省有关部门人员,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组织指挥或参与抢险搜救工作。

4.处理有序。

此次灾害遇难和需安置转移的人员多,抢险、转移、安置、新闻、思想、善后、后勤等工作头绪复杂。

抢险救灾指挥部分别设立10个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并取得较好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淮河抗洪救灾情况

2003年,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家防总果断决策、正确指挥,沿淮各级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广大军民团结奋战、顽强拼搏,确保了沿淮城市和交通干线的安全。

淮河干支流堤防无一溃决、水库无一垮坝,群众情绪稳定,社会秩序井然,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夺取了淮河防汛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

  一、应急准备情况

2003年,淮河防汛工作动手早、准备充分。

4月4日,国家防总召开2003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对全国防汛抗旱工作做出部署。

5月底,又在安徽省蚌埠市召开豫、鲁、苏、皖四省负责同志参加的淮河流域防汛工作会议。

沿淮各省也分别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国家防总会议精神,部署防汛工作,组织开展了防汛检查,从防大汛、抗大洪的要求出发,落实各项度汛措施,在组织、工程、预案、队伍、物料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

在汛前都制定了详细的防洪预案,各类防洪工程都制定了调度规程。

尤其是对沿淮22个行蓄洪区的调度预案,包括行蓄洪区的调度运用规定、安全撤离与组织、报警与通信、安置措施、生活保障、卫生防疫等都做了补充修订。

针对当年讯情,6月1日,国家防总批准成立淮河防汛总指挥部,沿淮各省、地(市)、县各级政府均设立的防汛抗旱指挥部,形成了淮河流域防汛抗旱应急指挥体系,为2003年淮河流域防汛实施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汛前,沿淮各地按照国家防总的要求,重点抓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的落实工作。

国家防总向社会公布了大江大河、病险水库、重要城市、主要蓄滞洪区防汛行政责任人名单。

沿淮各地逐级签订防汛责任书,并在主要媒体上公布了重点防洪工程的防汛责任人,接受社会监督。

  二、应急响应措施

2003年6月,淮河洪水发生后,国家防总、淮河防总和地方各级防汛指挥部根据不同阶段的汛情,启动了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1.分级响应。

国家防总多次召开会商会,加强值班力量,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和工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预测预报,做好重点工程的调度,并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

国家防总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了有关工作。

淮河流域防汛指挥机构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发展变化,做好洪水预测预报,派出工作组、专家组,支援地方抗洪抢险、抗旱,组织领导流域防汛抗洪工作,为国家防总提供调度参谋意见和建议。

安徽、江苏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依照《防洪法》的规定,先后宣布淮河进入紧急防汛期。

江苏、安徽、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同志主持会商,安排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据预案组织加强防守巡查,及时控制险情。

2.应急措施。

面对淮河汛情,国家防总和各级防汛指挥部加强会商,及时分析雨情、水情、工情和灾情,系统地考虑淮河防洪工程运用时机和运用方案,提早研究,及时部署。

(1)充分发挥水库的拦洪错峰作用。

按照国家防总对防汛抗洪调度的总体要求,为减轻淮河干流堤防防洪压力,淮河防总会同河南、安徽两省,充分利用淮河上游水库拦蓄洪水,为淮河干流拦洪错峰。

河南省鲇鱼山水库在水位已超过历史最高水位的情况下,关闭溢洪道28小时,减少淮河干流洪峰流量400立方米每秒;

安徽省梅山水库入库洪峰7400立方米每秒,最大泄量975立方米每秒,削减洪峰86.8%,为下游拦蓄洪水2.7亿立方米;

安徽省响洪甸水库拦蓄洪水3.5亿立方米,降低正阳关洪峰水位0.15米。

据统计,淮河水系18座大型水库在2003年防洪调度中共拦蓄洪水20.2亿立方米,直接减免农田受淹487万亩,减免受灾人口87万人。

(2)运用茨淮新河、怀洪新河分泄洪水。

茨淮新河和怀洪新河是为实现“中畅”目标,减轻淮河干流防守压力而开挖的与其平行的两条人工河道。

根据淮河干流汛情,茨淮新河三次开闸行洪,最大分洪流量1500立方米每秒,累计分洪9.86亿立方米,降低干流正阳关水位0.3米。

怀洪新河四次开闸分洪,最大分洪流量1530立方米每秒,累计分洪16.1亿立方米,最大降低干流蚌埠河段水位0.5米,为确保淮北大堤和蚌埠城市圈堤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3)适时运用行蓄洪区蓄滞洪水。

7月2日,国家防总决定运用蒙洼蓄洪区蓄洪。

在淮河第一次洪峰到达王家坝前3.5小时,及时开启王家坝闸向蒙洼蓄洪区分洪,减少下泄流量1630立方米每秒,降低王家坝河段水位0.2米,将29.30米以上高水位持续时间缩短24小时,并有效降低了下游洪峰水位。

为了掌握防汛主动权,迎战可能出现的更大洪水,在蒙洼蓄洪区开闸分洪2天、蓄洪2亿立方米时,国家防总、淮河防总与安徽省防指通过会商果断决定关闭王家坝闸,预留5.5亿立方米的蓄洪能力。

11日,在淮河干流第二次洪峰到达王家坝之前,再次开启王家坝闸分洪,持续开闸60小时,蓄洪3.5亿立方米。

蒙洼蓄洪区两次共蓄洪5.5亿立方米,有效地减轻了中游的防洪压力。

4日,随着汛情的迅猛发展,安徽省防指下令连续启用了洛河洼、上六坊堤、下六坊堤、石姚段4个行洪区,扩大行洪断面。

6日,正阳关水位突破26.5米大关,果断启用了唐垛湖行洪区。

上述行洪区的启用,使润河集、正阳关、淮南三站水位分别降低0.8、1.13和1.27米,增加河道过洪流量1500-2000立方米每秒。

随着洪峰向蚌埠推进,蚌埠(吴家渡)水位超过1991年,淮北大堤、蚌埠城市圈堤面临严重威胁。

7月7日,及时启用荆山湖行洪区行洪,降低蚌埠水位1.27米,使淮北大堤、蚌埠城市圈堤的防洪压力得到缓解。

7月14日,在淮河第二次洪峰推进过程中,正阳关水位涨至2671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16米。

安徽省防指启用了城东湖蓄洪区和邱家湖行洪区,使润河集、正阳关、鲁台子站水位降低0.24~0.32米,有效地遏制了正阳关水位上涨势头,确保了淮干堤防的安全,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在建的临淮岗工程的损失。

(4)加大下游洪水排泄,减轻中游和洪泽湖防守压力。

为迎战淮河洪水,6月28日在洪泽湖水位低于汛限水位情况下提前运用入江水道预泄,腾库迎洪。

洪水发生后,加强湖区防洪工程联调,充分利用入江水道、入海水道、分淮入沂和灌溉总渠加快泄洪。

2003年,洪泽湖最大出湖流量达到12400立方米每秒,有效控制了洪泽湖水位,大大减轻了淮河干流和洪泽湖大堤的防洪压力。

特别是启用了6月28日刚刚竣工的入海水道,结束了淮河800年来没有独立通海水道的历史,于7月4日在洪泽湖水位仅13.07米时提前启用泄洪,最大泄量1870立方米每秒,至8月6日关闸,共泄洪33天,累计下泄洪量44亿立方米,实际降低洪泽湖最高水位0.4米。

据测算,如果没有入海水道排洪入海,洪泽湖最高水位可能达14.77米,洪泽湖周边300多个圩区将被迫行洪,影响110多万人和200多万亩耕地。

豫皖苏三省以淮河流域整体防洪安全的大局为重,克服自身困难,相互理解,密切配合,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全力支持国家防总和淮河防总的工作。

3、抢险救灾。

由于淮河干支流堤防多为砂基砂堤,经过长时间、高水位的浸泡,部分堤防出现了一些较大险情,淮河干支流堤防累计出现较大险情400处,其中管涌74处,渗漏90处,散浸66处,其它险情170处。

这些险情都及时得到有效控制。

不仅确保了淮北大堤、洪泽湖大堤、蚌埠与淮南城市圈堤等重要堤防、大中型水库、交通干线的防洪安全,而且干支流堤防无一决口,水库无一垮坝,有效地减轻了灾害损失。

各级政府始终把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不仅及时转移准备运用的行蓄洪区内群众,而且将可能运用的行蓄洪区、生产圩和低洼易涝地区的群众全部提前转移,以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据统计,沿淮三省共转移安置207万人。

各级政府对转移出来的群众作了妥善安置,通过投亲靠友、借住公房、搭建帐篷和庵棚等方式,努力解决基本生活保障,保证受灾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医治。

虽然群众转移工作时间紧,人员多,工作量大,但是由于各级政府组织有力,工作到位,整个人员转移快速有序,做到无一人伤亡,财产损失也减少到最低限度。

4、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

淮河大水发生后,各级人民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高度重视应急人员的安全,调集和储备必要的防护器材、消毒药品、备用电源和抢救伤员必备的器械等,以备随时应用。

组织卫生部门加强受影响地区的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工作,落实各项防病措施,并派出医疗小分队,对受伤的人员进行紧急救护。

  三、组织领导保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淮河流域的防汛救灾工作。

2003年7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对淮河防汛抗洪工作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党政和部门负责同志要继续加强领导,靠前指挥,依靠群众,科学调度,周密安排,为迎战可能发生的更大洪水做好准备,夺取防汛抗洪救灾的胜利。

”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有关地区、各有关部门、各级防汛指挥机构,要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靠广大干部群众顽强拼搏,依靠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大力支持,依靠科学指挥和调度,切实做好2003年的防汛、抗洪和救灾工作,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障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

7月9日,回良玉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家防总第二次全体会议,传达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研究部署淮河防汛救灾工作。

7月12日至13日,在淮河防汛抗洪的关键时刻,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赴苏皖抗洪一线,慰问干部群众,指导抗洪救灾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战胜洪涝灾害的决心和信心,为夺取淮河抗洪救灾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四、应急保障工作

淮河防汛期间,中央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积极采取措施,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工作。

洪水刚发生,国家防总商财政部紧急下拨了一批防汛救灾经费。

随着灾情的发展,7月11日,民政部启动了应急救灾预案,进入紧急应对状态,部领导先后四次到淮河灾区,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财政部领导深入淮河流域检查防汛工作,灾情发生后,及早对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工作作了安排。

国家发展改革委及早对淮河流域灾后重建作了部署。

铁道部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开通绿色通道,向灾区抢运抢险救灾物资。

农业部领导多次主持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灾区农业生产自救工作,并派出四个工作组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

卫生防疫部门启动救灾防疫预案,迅速向灾区调运药品,并派出医疗小分队赶赴灾区巡诊,部领导深入灾区,指导防疫工作。

中国气象局加强预测预报,主动及时提供重要气象信息。

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解放军、武警部队承担了大量急难险重的任务,发挥了突击队作用,共出动12万人次,救助群众76万多人。

国家防总和水利部密切掌握汛情变化及发展趋势,加强会商。

水利部领导分别率有关司局负责同志组成工作组赶赴抗洪一线指导地方做好抗洪救灾工作。

这一系列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充分体现了政府应急管理水平和处理应急突发事件能力的提高。

在抗洪抢险工作中,各级防汛责任人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担负起指挥防汛抗洪和救灾的重任,靠前指挥,现场解决问题,自觉地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保证了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有序进行。

淮河大水期间,新闻报道遵循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原则,精心组织,为抗洪救灾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国家防总加强了与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新闻媒体的配合,实时把握舆论导向,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汛情和抗洪抢险动态。

  五、善后处理工作

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及时调配救灾款物,组织安置受灾群众,作好受灾群众临时生活安排,保证灾民有粮吃、有衣穿、有房住,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各级政府及时安排资金,对水毁工程修复工作做了统一的部署和安排。

根据《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发出通知,对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

淮河干流、洪泽湖水位回落后,安徽、江苏两省积极组织力量,加大排涝退水工作力度,全力为受灾群众的生产自救创造条件。

新疆伽师-巴楚6.8级震灾情况

2003年2月24日10时03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巴楚发生6·

8级地震,这次强烈地震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新疆境内最强烈的地震。

地震波及喀什地区巴楚、伽师、岳普湖、麦盖提、莎车县及克州阿图什市,共计6个县(市)、37个乡镇、931个村(场),灾区面积21498平方公里。

极震区烈度达到九度,九度区面积268平方公里,八度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七度区面积4300平方公里。

受灾人口达51万多人,共造成268人死亡,4853人受伤,其中重伤2058人;

19899户民房倒塌,22101户民房有不同程度的损毁;

死亡牲畜70958头(只)。

423所中小学不同程度地受到地震灾害的影响,其中103所学校严重损毁,倒塌校舍3.2万平方米,造成无维修价值的危房9.2万平方米;

34所乡镇医院受到损毁,损毁面积2.4万平方米;

乡镇政府、村委会、七站八所等基层组织用房损毁11.6万平方米。

灾区的供水、供电、通讯、桥梁、公路、水利等公用设施也遭到严重破坏。

根据国家地震灾害评估委员会的评估,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71亿元。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3月28日,温家宝总理亲自到灾区视察,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地震当天,国务院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灾民。

国务院调派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赴灾区实施紧急救援。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也启动了应急预案,及时组织调运救灾物资,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其他省(区、市)政府和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有序、高效地开展地震应急和抗震救灾工作,迅速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组织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应急措施

1.应急决策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根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的结果,按照预案立即将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报告中央和国务院。

中国地震局会同总参谋部派出由搜救队员、医护人员和地震专家共46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连夜飞赴灾区实施紧急救援。

在应对这次震级高、烈度强、危害大的地震应急过程中应急决策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务院有关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启动了应急预案,应急决策指挥机构完备,职责明确,信息互通,协调有力。

2.现场应急处置

根据应急预案,震区的党委、政府为应急指挥主体,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部队、武警官兵和各方支援人员为主要力量,相互协调、配合行动,形成了高效的现场处置工作机制。

(1)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在灾区发挥了强有力的领导作用。

震后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并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应急行动。

(2)基层政权在应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震发生后不到两个小时,喀什地委书记就到达了受灾最严重的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并根据预案成立了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

在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下,有近千名干部夜以继日地进行着救灾的组织协调工作,震后2小时,解放军、武警、公安干警及兵团等方面共4000余人组成的救援力量赶到灾区现场,由于指挥得力,抢救及时,这次地震中被压埋在废墟里的6000多人,绝大多数在两三个小时之内便被救了出来,10小时内,受伤人员全部被抢救出来,遇难人员全部被清理出来并在当天顺利安葬。

24小时内,水和食品等第一批救援物资送到灾民手中。

在全力抢救人民群众生命的同时,基层党委、政府在上级援助尚未到达之际,不等不靠,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妥善抢救伤员,迅速组织周边单位和部门向灾区运送粮食、衣物、饮用水、燃煤等各类生活用品,以解灾民燃眉之急。

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震发当晚,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临时安置,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遇难人员按照民族习俗得到安葬。

3.应急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方面。

针对地震灾害的特点,中国地震局于1988年开始编制地震应急预案,近年来,中国地震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4次修订了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各有关部门也制定了地震应急的专项预案。

新疆自治区政府及各部门和各地区有比较完备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

(2)物资资金方面。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自按照部门职责采取了应急行动。

民政部派出现场工作组赴灾区开展救灾工作,并于2月24日晚,从湖北紧急调拨6000顶帐篷,3月4日晚,又从郑州紧急调运第二批7000顶帐篷,后又向灾区调运7000顶帐篷。

铁道部安排了向灾区运送救灾物资的专列。

卫生部于2月27日启动《全国破坏性地震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防病应急预案》,并派出防病专家赶赴灾区现场指导救灾防病工作。

财政部根据受灾情况,于2月25日向灾区下拨1100万元中央救灾应急资金。

自治区各有关部门紧急调运帐篷、燃煤、粮食、被褥、衣物等救灾物品。

(3)人员保障方面。

解放军、武警部队先后派出解放军官兵2000余人、武警300余人、兵团民兵和公安干警共2000余人及时赶到灾区,参加抢救被压埋人员和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等工作。

新疆自治区有12支医疗队从各地赶到灾区,后来迅速增加到36支,医务工作者达400余人。

他们在灾区一线日夜奋战,救治伤员4000余人,其中伤势较重者2000余人。

在地方、部队各大医院,广大医务人员忘我工作,救治危重伤病人员500余人。

同时,卫生防疫人员及时进行疫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加强对饮用水的消毒和环境卫生监测,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发生。

电力部门在震后组织精干人员昼夜奋战,很快恢复了重灾区的电力供应。

当地电信企业全力以赴,迅速向灾区调入应急设备,派出骨干力量,确保灾区通讯畅通无阻。

全国50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及时赶赴抗灾第一线,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宣传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弘扬正气,鼓舞斗志,为国内外迅速全面了解灾情、援助灾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4)技术保障方面。

“九·

五”期间建设的国家和新疆地震数字监测网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疆数字地震台网在震后7分钟就初步判断出地震参数,为迅速采取应急行动争取了时间,正在建设中的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为初步判断灾情发挥了一定作用。

(5)专业紧急救援能力保障方面。

国家地震救援队在地震灾害现场紧急救援战斗中,行动迅速、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勇敢顽强、善于攻坚,为灾区社会稳定、恢复家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6)其他技术保障方面。

中国地震局和新疆地震局拥有的大量专业仪器设备,在现场开展的地震现场震情监测预报、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次生灾害源险情排查、房屋安全鉴定、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等工作中起到了技术保障作用。

4.预警预防

(1)地震中期预测较为成功。

在2003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上,中国地震局就将乌恰和喀什地区列为6级-7级地震危险区。

新疆地震局于2003年年初向自治区政府报告,明确提出年内在新疆随时有发生6级地震的可能,并采取了强化监测等措施。

(2)预防措施方面。

距震中仅20公里的伽师县龙口村,房屋因采用了木框架结构和木板夹土砖作墙的建筑方法,抗震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