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0208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48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韩非子“以法为本”中的“法”与英国《权利法案》中的“法”对君权的作用

A.完全一致B.大同小异C.正好相反D.互为补充

2.一些史学家常称唐朝为“李唐”、宋朝为“赵宋”,由此可以判断发生在“元魏”时期著名的改革应该是

A.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的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

C.三国时曹魏政权的改革D.元世祖的改革

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

”这实质上是主张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限制君权

C.民主共和D.人民主权

4.古希腊语中的“民主”是指“人民的统治”或者“人民的管理”。

与该词

汇的形成无关的是

A.古希腊先哲突出人的地位和价值B.统治疆域的不断扩大

C.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国家D.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传统

5.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后世,梭伦素有雅典“民主之父”之称。

下列对他的改革

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颁布“解负令”,废除雅典的奴隶制度

B.使各等级的公民有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

C.设立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D.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6.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

“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

”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C.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D.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7.阅读下列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雅典人

口总数

雅典公

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

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慢神和蛊

惑青年

依据表格不能反映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的问题是

A.民主范围狭窄B.参政方式原始

C.国家权力滥用D.雅典社会衰落

8.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采用均田制消除了土地兼并B.易姓改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融

C.迁都洛阳,适应了游牧需要D.实行俸禄制,杜绝了官吏贪腐之门

9.下表各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梭伦改革

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B

王安石变法

只开源而不节流导致改革最终失败

C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内阁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D

惠特尼率先使用通用部件制造滑膛枪

推动美国机床工业的诞生和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10.俄国1861年改革以后,解放了的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这块份地的取得是

A.政府平均分配B.把土地分小块出售

C.自由买卖D.高于当时地价赎买

11.下列言论,符合马丁·路德思想主张的是

①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

②没有教会的传递,上帝的话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力量

③除了关乎上帝的福音以外,再没有比婚姻更重要的事了

④对于人类的救赎而言,上帝扮演的角色和圣经的权威都是独一无二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2.有人说:

“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

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宗教改革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B.宗教改革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

C.宗教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宗教改革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13.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

以下有关议会的正确叙述是

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

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

C.法国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选举总统

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立法权

14.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

两者“高明”的共同之处是

A.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借助传统文化外衣D.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15.一些学者认为,洛克撰写《政府论》是为一次已经成功的革命进行总结和辩护,而另有学者却认为,他实际上是在呼唤革命、设计革命后的政治体制。

判断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主要的依据应该是

A.洛克的家庭出身、学习经历和研究过程

B.专家对《政府论》的解释

C.《政府论》的写作背景、出版和发行经过

D.学者对《政府论》的评价

16.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

“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从而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的复辟之路。

以下条文也出自该宪法的是

A.“除经国会同意,平时在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

B.“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

C.“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D.“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高于各邦法律”

17.下列法律文献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是

①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②美国1787年宪法

③法国1875年宪法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①④

18.“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试图改革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极大动摇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新与革命是活跃在中国社会中的两种救国力量。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者都反对专制制度,主张建立民主国家

②两者的主要分歧之一在于是否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③都是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在政治领域的影响

④民国的建立意味着民主最终战胜了专制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

20.武昌起义以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规定实行总统制;1912年3月8日,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根据宪政原则,参议院的行为

A.变更了政体使社会动荡B.分散了权力导致效率低下

C.防止了专制维护了共和D.因人设法违背了法治精神

21.对《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理解最正确的是

①民主思想是近代社会的主流②深刻影响了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

③民主政治的一个特点是法制化④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2.美国历史学家J·卢姆说:

“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10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可能”的理由是因为北美的封建统治根深蒂固

B.“新型”指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共和国的国家 

C.“居然”的主要原因是北美殖民地有自由、自治的传统

D.“对人民负责”充分说明了美国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 

23.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曾发出呼吁:

“今天奉明治为年号的人,就是与政府订定契约,必须遵守政府订的法律。

因此法律一旦订定之后,即使有人觉得该法律对自己不利,也必须在法律修改之前,小心翼翼谨守法律的规定。

”这一呼吁倡导的基本理念是

A.诚信为本B.天赋人权C.法律至上D.和平改良

24.1871年,日本刊物《全译中学西校改定普学规则》中写道:

“且初学者未通其语言,未习其文学,故宜先就汉人所译人之书,加以研习,以得其略”。

这说明日本

A.从中国间接输入西学B.全盘接受西方新文化

C.向中国学习改造文化    D.坚守儒家文化主阵地 

25.1911年冬,天津《大公报》组织“君主立宪、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共16篇文章获奖。

这些文章中,主张君主立宪的有11篇,主张民主立宪的有2篇,观点不明确的有3篇。

据此,我们可以肯定

①获奖文章大多持有君主立宪论②应征文章大多数持有君主立宪论

③征文评选者大多持君主立宪论④当时的国人大多赞成君主立宪论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6.下列维新言论中,最令清末统治者触目惊心的是

A.“夫不兴民权则民智乌可得开哉?

B.“不受八股楷法诗赋所缚者,可以智矣。

C.“今以不缠足为富国强种根本,所见尤大。

D.“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

曰物竞,曰天择。

27.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

“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

这里有识之士应该是

A.民主共和的实践者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中体西用的倡导者D.民主科学的宣传者

28.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

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29.李敖在《纠对“五四”运动的错误的认识》一文中写道:

“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

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30.1942年陕甘宁边区某抗日民主政权共计15人开会,其中共产党占5人,非共产党左派与非左非右的中间分子共计10人。

据所学知识判断最能体现该政权的组建原则是

A.自由平等原则B.人民主权原则

C.民主法制原则D.三三制原则

31.“解放”一词在不同时期含义不同,如1949年新中国诞生,解放了全国人民;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是中国人民另一种意义上的解放。

前一种解放侧重于

A.民主政治的建设B.人民思想的解放

C.发展生产力D.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32.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