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电路》复习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01920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了解电路》复习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了解电路》复习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了解电路》复习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了解电路》复习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了解电路》复习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了解电路》复习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了解电路》复习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解电路》复习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了解电路》复习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问题:

如何使用验电器?

用带电的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由于接触使金属球带电,通过金属杆传递到金属箔,金属箔也带与金属球同种的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原理,金属箔角度张开越大,说明带电越多。

6.中和: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

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等量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7.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①看能否吸引轻小物体;

②用验电器。

【例题讲解】

【例】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为什么带有正电荷?

丝绸上应该带何种电荷?

为什么?

如果它们摩擦后,再使它们接触会出现什么现象?

思维分析:

用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上带有正电荷,这是由于玻璃棒上的原子核外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了;

因此玻璃棒上出现了多余的正电荷,因此带正电荷,而丝绸上得到了多余的电子,因此带负电荷,如果使玻璃棒和丝绸接触,接触后,丝绸上得到的多余电子。

又回到玻璃棒上,出现了电的中和现象,所以它们均为中性,不带电。

答案:

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失去了电子。

玻璃棒上带的负电荷数少于正电荷数,所以玻璃棒带有正电荷。

丝绸上应该带负电荷,因为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时,玻璃棒失去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丝绸上负电荷多于正电荷,所以丝绸上带负电荷。

将摩擦后带电的玻璃棒和丝绸相接触,玻璃棒和丝绸又都恢复为不带电状态。

因为玻璃棒和丝绸接触时,丝绸上多余电子又回到玻璃棒上,发生了电荷的中和现象,二者都不带电。

【例】甲物体带正电,乙物体不带电,当甲、乙两物体接触后,乙物体带上正电,是因为( 

A.甲物体多余的电子转移到乙物体上

B.乙物体多余的电子转移到甲物体上

C.甲物体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乙物体上

D.乙物体上的质子转移到甲物体上

物体带电的:

实质是由于电子的得失即电子的转移。

当一不带电的乙物体接触带正电的甲物体时,因为甲物体缺少了电子,乙物体上的部分电子就转移到带正电的甲物体上,与甲物体上的部分正电荷中和,而乙物体则因失去了部分电子,所以带上了正电。

B

【例】已知验电器带正电荷。

用一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验电器的箔片先闭合后又分开,则物体一定(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无法判断

由题目中可知箔片先闭合又张开。

而箔片闭合时应不带电,即由原来张开变为闭合的过程中应发生电荷的中和现象,验电器原来带正电,物体必带负电,箔片闭合又重新张开是由于物体带有足够多的负电荷,与验电器上的正电荷中和后还有剩余,使箔片又带有负电荷而重新张开,但必须明确箔片先后两次张开虽然都带有电荷。

可是验电器所带电荷的种类是不同的,应选B。

【例】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图甲)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

B的金属箔张开(图乙)。

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思维分析:

用金属棒把A、B两验电器连接起来,A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减小,说明A验电器上的电荷减少,B验电器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则B验电器由不带电荷变为带电荷。

故A验电器上的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转移到B验电器上,即这个过程中电荷转移是沿一定方向的。

即金属中有能够移动的电子。

该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可以通过金属杆从验电器A流动到验电器B,使验电器B也带了电。

也就是说金属杆中能够发生电荷的定向移动。

即金属杆中有可以移动的自由电子。

【例】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

这主要是因为穿着化纤布料的衣服时。

容易产生现象。

从而轻小的尘埃所造成的。

这是的性质。

在人运动的时候,化纤衣服和其他物质产生摩擦,容易起电这是摩擦起电现象;

带电的化纤布料容易吸引轻小灰尘。

摩擦起电;

吸引;

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显电性.说明物体内不存在电荷

B.发生中和现象时,正负电荷都消失了

C.中性就是中和

D.当中性原子失点电子,就显示出带正电

所有物体都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它们内部都有电荷;

发生中和现象时,只能说正负电荷数量相等,实际电荷并没有消失;

当中性的原子失去电子时,负电荷数量减少。

所以就显示出带正电。

正确选项为D。

D

【例】用手拿玻璃棒通过摩擦可以使玻璃棒带上电荷,而用手拿铜棒无论怎样摩擦。

也不能使铜棒带上电荷。

这是什么原因?

怎样才能让铜棒通过摩擦带上电荷?

因为玻璃棒中几乎没有自由电子,摩擦带的电荷不能向外转移,因此摩擦使玻璃棒带上了电荷。

而铜棒在摩擦时需要用手握住,铜棒和人体都是导体,所以摩擦后的铜棒虽然带上电。

但是铜棒上的电荷很快就会发生转移,通过人体到达地面,所以这样铜棒是不可能带上电荷的。

要想让铜棒通过摩擦带上电荷,在摩擦时应该避免铜棒上的电荷通过其他导体发生转移。

在摩擦铜棒时人的手要带上绝缘手套或在铜棒一端加木制手柄。

防止电荷向外转移才能使铜棒带上电荷。

玻璃棒是绝缘体,摩擦带的电荷不易转移,因而用手拿玻璃棒摩擦,可使玻璃棒带电;

而铜棒、人体都是导体,用手拿铜棒摩擦的电荷很快转移到别处,故铜棒摩擦带不上电荷。

在铜棒和手之间隔有绝缘物体,就可以使铜棒通过摩擦带上电荷。

【同步练习】

1.用带木柄或塑料柄的小刀削铅笔时,木屑常会附在小刀上,这是现象。

2.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3.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这一带电体带的电荷

是电荷。

4.有些化纤布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这主要因为化纤面料容易发生现象,从而细小的灰尘而造成的。

5.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

6.实验研究发现,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

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种电荷。

7.用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泡沫塑料小球时,小球被吸引,此现象说明该小球(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正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二、电路

1、电池有正负两个极。

在电路中,电池的正极用“+”表示,负极用“—”表示。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物理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根据这个规定,电路接通时,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导线,用电器等流入电源的负极。

2、电路:

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就称为电路。

电源:

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

是利用电能来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开关:

是用来控制用电器工作的。

导线:

是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电流流经的通路。

3、几种电路: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开路——在某处或者几处断开的电路

短路——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电路。

短路时,电流很大。

会烧坏电源和导线。

在生产和生活中若发生短路,轻则用电器不工作,重则会引发火灾。

这里的短路称为电源短路,除了电源短路,还有用电器短路。

4、短路情况:

①.电源短路是绝不允许的.因为这将烧毁电源和导线。

②.用电器被短路在有些情况下是允许的,

比如:

在图1中当开关S2闭合后,电流将不再通过电灯L2,而这时电灯L1仍然可以工作.我们经常将电源短路称为“电源短路”,而将用电器短路称为“局部短路”.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正确的是( 

A图中缺少用电器,闭合开关发生短路,B图出现短路,D图缺少电源,正确选项为C

C

1、图中各个电路图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并改正。

下列所示电路图,正确的是()

3、如图,若只需灯L2发光,则用导线连接()接线柱,若要L1、L2都亮,则连接()接线柱。

三、电流

1、电荷量:

定义: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用符号Q表示。

单位:

库仑(C)

2、电流的形成:

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

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补充:

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说明:

电流只与电荷量、通电时间有关,与导线的粗细,即横截面积的大小无关。

3、电流的定义

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的量来表示电流的强弱,叫做电流。

①公式:

I=Q/t

(I表示电流,单位是:

A;

Q表示:

电荷量,单位是:

C;

t表示时间,单位是:

s)

②电流的单位:

安培(A),毫安(mA),微安(uA)

换算关系:

1A=1000mA,1mA=1000uA

③方向的规定:

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内部为负极到正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4、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中有电源;

②电路为通路

两者缺一不可。

5、测量方法:

仪器:

电流表,符号:

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②使用时规则:

“两要、两不”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电流表指针会打弯。

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Ⅰ危害:

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Ⅱ选择量程:

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选用适当量程的电表可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会烧坏电源,也会烧坏电表。

6、电表的读数:

电表读数时都应等指针稳定或者左右摆动角度很小的时候才能进行读数。

电表分为10分度,5分度,2分度的电表。

那什么是10分度,5分度,2分度的电表呢?

如果最小刻度X10可以为1或者0.1的为10分度,最小刻度X5可以得到1或者是0.1的为5分度,最小刻度X2为1或者是0.1的为2分度的。

①10分度的电表读数:

读到精确值的下一位,下一位按十分之一估读.最小分度是0.1A的电流表(量程为3A),读到小数点后两位。

②5分度的电表读数:

读数读到精确值同一位,同一位按二分之一估读。

比如在0.50到0.52之间(精确刻度之间),中间刻度为0.51,靠近0.50读0.50,靠近0.51读0.51,靠近0.52读0.52.

③2分度的电表读数:

电压表若用0到15V,其最小刻度为0.5V,为2分度仪表读数,所读数值小数点后只能有一位小数,也必须只能有一位小数。

这是因为2分度的电表,同一位按五分之一估读。

7、电流的三种效应

①电流的热效应。

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②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③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

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某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所用电路如图图甲所示,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并接通开关S后,电流表A1、A2的计数如图13—27乙,则A1读数是_____A;

A2的读数是_____A。

解析:

由图甲可知,A1测量的是支路电流,A2测量的干路电流,那么A2比A1大,所以可以判定A1电流表接的是量程为0—0.6,那么最小刻度为0.02,根据0.02X5=0.1判定该表为5分度仪表,读数应为0.50A,A2电流表接的是0—3,那么最小刻度为0.1,为10分度仪表,读数应为1.60A.

1、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测量的是[]

A.通过灯L1的电流B.通过灯L2的电流

C.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之和D.电源供给电路的总电流图4

2、某同学在按图7所示a的电路测灯泡L的电流的实验中闭合开关S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到如图b所示的位置,于是立即断了开关,问:

①测量时产生这种现是:

②为了完成实验应采是:

图7

3、有甲、乙两条导线。

10秒内通过甲导线某横截面的电量是40库,20秒内通过乙导线某横截面的电量是60库。

哪条导线中的电流大?

4、用电流表分别测量通过电路中两盏电灯的电流,结果测得两灯的电流相等,由此判断两盏电灯的连接方式是[]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串联、并联都有可能;

D、无法判断.

5、某同学使用电流表时,估计待测电路中的电流应选用0~0.6A的量程,但他误用0~3A的量程来测量。

这样做的结果是[]

A、指针摆动角度大,会损坏电流表B、指针摆动角度小,会损坏电流表

C、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比较准确D、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不够准确

四、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识别电路串联、并联的方法:

方法一:

分析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接在电路两点的是并联。

方法二:

串联电路中,经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全部经过另一个用电器;

而在并联电路中,经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不会经过另外一个用电器。

也就是说,电流经过用电器时,如果分成了几部分,分别流过用电器,这种电路是并联电路。

如果不出现分流现象,则是串联。

注意:

根据电流的分合去确定电路的方式,是确定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常用的方法。

2、串、并联电路特点

串联电路特点:

电流路径只有一条,开关只需一个,开关的作用与位置无关。

并联电路特点:

电流路径有多条,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3、由电路图连接实物的方法

①串联电路:

按电路图摆好元件位置,开关S应断开。

从电源正极出发,逐个顺次连接所有元件,然后回到电源负极。

②并联电路:

首先任选一条支路与开关、电源等元件按串联方法连成回路,再把与该支路并联的各支路依次并在该支路上。

4、设计电路的方法:

设计电路就是按照要求确定电路中各元件的位置。

其方法是:

先将开关和用电器对应地连接起来,要能分析出开关是控制哪个用电器的。

在电路中起到什么作用(是控制干路还是控制支路),若开关在干路中,应与电源串联。

开关在支路中,应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出用电器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

在分析的基础上正确画出电路图。

最后根据题中要求,按照所作出的电路图,逐项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

【例】如图所示,找出下列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与不足。

(a)图中电流由电源正极流出后,由开关S可直接流回电源负极,这会造成短路是不允许的,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会烧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

(b)图中电池只接入一个,另一个没接入电路;

(c)图中出现的错误尤其要引起同学重视,在连接实物图时,导线是不允许交叉的。

(a)图中电源短路;

(b)图中有一节电池没用上;

(c)图中导线有交叉。

【例】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只连通S1时灯亮;

只连通S2时灯亮;

同时连通S1、S2、S3将发生事故。

只连通S1时,从正极的电流经S1、L2回到负极,

所以灯L2亮;

只连通S2时,从正极的电流经L1、S2、L2回

到负极,则灯L1、L2都亮;

同时将S1、S2、S3闭合。

则电源

的两极被导线直接连通形成短路。

L2 

L1、电源都 

短路

1、画出实物电路对应的电路图

2、在一个电路中有两盏电灯,将开关断开时()

A、若两盏电灯同时熄灭,两盏电灯一定是串联的

B、若两盏电灯同时熄灭,两盏电灯一定是并联的

C、若其中一盏电灯熄灭,另一盏电灯仍然亮着,两盏灯一定是串联的

D、若其中一盏电灯熄灭,另一盏电灯仍然亮着,两盏灯一定是并联的

3、一商品仓库,后门进货,前门取货。

现有红、绿两只灯泡和一个电铃装在一块木板上,另有一个电池组,两个开关,还有若干条导线。

利用这些材料,请你为仓库值班人员设计一个电路:

电铃响同时红灯亮,表示取货人在前门按开关;

电铃响同时绿灯亮,表示送货人在后门按开关。

4、如图所示电路,如果同时闭合开关S1S3,且断开S2,则灯L1、L2为联;

要使灯L1、L2组成串联电路,只要闭合开关。

5、如图4的四个电路中与右边实物图对应的是[]

图3

ABCD

图4

6、小明准备在前后门安装两只声音不同的电铃,希望能从铃声分辨出是前门来客还是后门来人,设计的电路图5中,正确的是[]

图5

五、电压

1、电压的作用: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单位:

国际单位:

伏(V);

常用单位:

kVmV、μV

换算关系:

1Kv=1000V 1V=1000mV1mV=1000μV

(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3、电压测量工具:

电压表,符号:

(1)、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2)、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六、串联和并联的电流和电压关系

电流关系: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I=I1=I2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I=I1+I2

电压关系:

串联电器两端的电压等于它的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U=U1+U2

并联电路中各并联支路的电压相等.U=U1=U2

三、用“地图法”实现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换

初中电学中根据实物连接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或者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一直是一个难点。

而这之中主要又难在并联电路。

但在转换过程中若能适当运用“地图法”,使之一目了然,或许对电路图与实物连接图的转换将不再困难。

本文试图通过几个实例针对并联电路对这一方法加以说明。

串联电路的画图和实物连接相对简单,此处不作赘述。

一、将实物连接图转换为电路图。

例题一、根据图1所示的实物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第一步,在图1中标出两个分叉点,即节点,并分别标为“甲”、“乙”。

第二步,将电路图看作“地图”,将“甲、乙”两点看作两地,将连有器件的导线看作路线,可以看出从甲地到乙地有三条线路可以通达。

这三条线路分别为“甲→电源→S→乙”、“甲→L1→S1→乙”、“甲→L2→S2→乙”

第三步,将三条线路用相应的三条平行线画出,并标明线路上的各个器件的名称,如图2所示。

第四步,将三条平行线的两端分别用竖线连接起来,如图3所示。

这样电路图就画成了。

初学时,往往将对应的电路图画出和实物图相似的布局甚至不能做到电路图横平竖直,对于稍复杂的实物图又时常出现不能正确判断各个器件所处的相对位置,诸如某个开关究竟处于支路还是干路上,处于哪条支路上等。

用这种方法画电路图可以有效地防止上述错误,且画出的图简洁、美观、明了。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三条平行的线路间的相对位置可以调换,因为这对并联电路的实质没有影响。

二、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例题二、根据图4所示的电路图将图5中的实物用笔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

图4

图5

第一步,由图4可知此为并联电路,于是将电路图看作图4’样式,得出三条“线路”

图4’

S1

L2

L1

S2

图5’

第二步,依据图4’,将图5中对应的器件分别连接成三“串”,如图5’所示。

第三步,取三“串”线路的任一“串”将其两端分别标为“甲”、“乙”,如图5’’所示。

第四步,将另外两“串”的两端分别连到甲、乙两点,如图5’’’所示。

注意连线不要交叉。

第五步,实际连接电路时接线头通常都是连在接线柱上,图5’’’的接法显然不妥。

于是将“甲”、“乙”两点分别“滑动”到与各自连接的三个接线柱中的任意一个接线柱上,如图6所示。

这样,实物连接图就完成了。

连接完成之后,再用“地图法”检验其正确性,方便而有效。

还要交待一点的是,实际应用中如连有电压表则往往因为分叉点超过两个而给这一方法的应用带来困难。

此时,可以事先认清电压表的测量对象,然后将电压表“擦去”不看,等电路图或实物图的基本框架完成后再将电压表“补”回来即可。

电流表总是串联在电路中,一般不会造成额外的分叉点,当作普通器件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