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病虫害考试题精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01918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病虫害考试题精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园林病虫害考试题精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园林病虫害考试题精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园林病虫害考试题精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园林病虫害考试题精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病虫害考试题精文档格式.docx

《园林病虫害考试题精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病虫害考试题精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病虫害考试题精文档格式.docx

桔膏药病、杜鹃饼病、苹果根朽病等。

(5)半知菌亚门病状类型主要包括斑点、腐烂、立枯、炭疽、

萎蔫和畸形等;

病征类型主要是在病部产生白粉、霉层、菌核、小颗粒状物等。

真菌5个亚门的主要特征

营养

无性

繁殖

有性生殖

原质团或没有隔膜

游动

休眠抱子囊或

毛菌

的菌丝体

抱子

卵抱子

合菌

菌丝体,典型的没

有隔膜

抱囊

接合抱子

囊菌

有隔膜的菌丝体,

少数是单细胞

分生抱

子等

子囊抱子

知菌

有隔膜的菌丝体或

单细胞

没有有性生殖,

但可能进行准

性牛殖

3、园林植物病原细菌包括哪些类群?

其引起的病害症状上与真菌病害有什么不同?

假单胞杆菌属、黄单胞杆菌属、野杆菌属、欧氏杆菌属、棒杆菌

属。

园林植物真菌病害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病害症状类型。

除具有

明显的病状外,其主要的标志是在被害部位出现典型的病症。

物细菌性病害的共同特点是病状多表现急性坏死型,病斑初期呈

水渍状,边缘常有褪绿的黄晕圈。

气候潮湿时,从病部的自然孔口及伤口处溢出黏稠状菌脓。

4、了解病害的侵染循环对植物病害的防治有什么意义?

一种植物病害侵染循环的分析,主要牵涉到三个问题:

(1)初次

侵染和再次侵染;

(2)病原物的越夏和越冬;

(3)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初次侵染的作用是引起植物最初的感染。

全株性感染的病害,除少数例外,只有初次侵染而没有再次侵染。

只有初次侵染的病害,只要防止初次侵染,这些病害几乎就能得到完全控制。

许多植物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可能发生若干次再次侵染。

病害在生长季节中的蔓延,必须通过不断的再次侵染。

许多植物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可能发生若干次再次侵染。

潜育期短的再次侵染可重复发生,造成病害流行。

病原物越冬和越夏的场所,一般也就是初次侵染的来源。

越冬或越夏后的病原物,必须传播到可以侵染的植物上才能发生初次侵染,在植株之间传播则能引起再次侵染。

(不是标准答案,是论述点)

5、简述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诊断的方法。

答:

包括病情调查、症状观察、病原物显微镜观察、致病性测定、非侵染性病原鉴定。

6、什么是潜伏侵染?

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和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而潜伏在寄主体内不表现症状,但当寄主抗病性减弱,有利于病菌生长,病菌可继续扩展并出现症状,这种现象称为潜伏侵染。

7、比较各种病原物的侵入途径与传播方式?

各种病原物的侵入途径:

1真菌大都是以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者以菌丝从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有的真菌还能从角质层或者表皮直接侵入,高等担子菌还能以侵入能力很强的根状菌索侵入。

2植物病原细菌主要是通过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而有的只能从伤口侵入。

但也有一些特殊的事例,如豆科植物的根瘤细菌可以侵入表面没有角质化的根毛细胞,而一般植物病原细菌是不能从角质层或表皮细胞直接侵入的。

3植物病毒的侵入都是从各种方式造成的伤口侵入的。

虫媒传染的病毒是通过虫媒口器取食时才能侵入寄主植物。

汁液和嫁接传染的病毒也可通过其它媒介造成的伤口侵入寄主植物。

4线虫可以穿刺和进入末损伤的植物细胞和组织,

传播方式:

①真菌主要是以孢子随着气流和雨水传播;

②细菌多半是由雨水和昆虫传播;

③病毒则主要靠生物介体传播;

④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种子可以由鸟类传播,也可随气流传播,少数可主动弹射传播;

⑤线虫的卵、卵囊和胞囊等一般都在土壤中或在土壤中的植物根系内、外,主要由土壤、灌溉水以及水流传播,人们的鞋靴、农具和牲畜的腿脚常常作近距离甚至远距离传播,含有线虫的苗木、种子、果实、茎秆和松树的原木、昆虫和某些生物介体都能传播线虫。

8、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有哪些?

(1)种子、苗木和无性繁殖材料;

(2)病残体;

(3)田间病株;

(4)土壤;

(5)粪肥;

(6)昆虫或其他介体。

1、综合治理的含义是什么?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很多,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依靠某一种措施往往不能达到防治目的,我国确定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

提出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的目的。

2、综合治理的观点有哪些?

(1)生态学观点;

(2)经济学观点;

(3)环境保护学观点。

3、植物检疫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防止外来危险性病虫侵害,防止本国危险性病虫外传,防止国内植物检疫对象的扩散,保障植物性商品的正常流通。

4、确立植物检疫对象的条件是什么?

必须是我国尚未发生或局部发生的主要植物的病虫害;

必须是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价值,而防治又是比较困难的病虫害;

必须是容易随同植物材料、种子、苗木和所附泥土以及包装材料等传播的病虫害。

5、园林栽培技术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一、选用无病虫种苗及繁殖材料二、苗圃地的选择及处

理三、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四、合理配施肥料

(一)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

(二)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施(三)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五、合理浇水六、球茎等器官的收获及收后管理七、加强园林管理

6、生产上常用诱杀害虫的方法有哪些?

1灯光诱杀②食物诱杀(毒饵诱杀,饵木诱杀,植物诱杀)③潜所诱杀④色板诱杀

7、生物防治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四个方面:

①以虫治虫②以菌治虫③其它有益动物④昆

虫激素

8、化学防治法的特点?

(1)防治对象广;

(2)见效快、效果好;

(3)使用方法简便灵活;

(4)易生产,成本低。

缺点:

(1)引起病虫产生抗药性;

(2)杀害有益生物,破坏生态平衡;

(3)对环境的污染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9、常用的农药加工剂型有哪些?

各有何特点?

我国常用的农药剂型有:

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颗粒剂四大剂型。

其他还有乳粉、胶悬剂、超低容量油剂、可溶性粉剂、水分散剂、气雾剂等。

特点:

1)粉剂特点:

使用方便、工效快且不受水源的

限制。

2)可湿性粉剂:

①使不溶于水的农药经加工后可兑水作喷雾或泼浇使用。

②药剂有较好的润湿性能,能较均匀地展着在作物或杂草的茎叶上,提高了药效。

③包装、运输简便,节省溶剂。

3)乳油:

1药剂兑水后喷洒在作物上,能很好地粘附于作物表面,

不易被水冲刷,残效期较长。

2药剂很容易浸入或渗透到病菌、害虫体内或浸入到作物

表皮内部,大大增强了药剂的防治效果。

4)颗粒剂:

能控制农药释放速度、残效期长、用药量小、使用方便且不易发生药害。

10、农药为什么要混合使用?

混合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农药混合使用的好处

(1)减缓有害生物对药剂的抗性

(2)弥补某些药剂的不足

(3)延长新农药的使用时间

(1)要明确农药混合使用的目的。

(2)农药混合后不应发生不良的化学和物理变化。

(3)混合后混合药液对作物不应出现药害现象,如出现药害,就不能相互混合使用。

(4)药剂混合后,应该是提高了混合药液的药效,至少不应降低药效,也就是说,混配后要增效。

(5)药剂混合后,其混合液的急性毒性一般不能高于各自原来的毒性,也就是说不能增毒。

11、如何才能做到安全使用农药?

1正确选择农药:

在了解农药性能,保护对象,掌握病虫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正确选用农药品种,浓度和用药量,避免盲目乱用。

2适时用药,用药必须选择最有利的防治时机,既可以有效地防治害虫,又不杀伤或少杀伤害虫的天敌。

3交互或混合使用农药:

一种为避免病虫产生抗药性,可使用几种性质不同的农药交替使用,另外,在生产上往往需要防治多种害虫,可把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农药混合使用。

4防止产生药害。

1、昆虫纲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1成虫体躯分头、胸、腹三段;

2头部有口器,1对触角和1对复眼,0-3个单眼;

3胸部有六足四翅

4腹部包藏大量内脏,末端生有外生殖器和1对尾须;

5具有变态。

2、简述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及类型。

触角分为柄节、梗节、鞭节。

常见的触角类型有刚毛状、丝状、念珠状、锯齿状、栉齿状、球杆状、锤状、羽毛状、鳃片状、膝状、具芒状、环毛状等。

3、比较咀嚼式口器与刺吸式口器构造上的特点,分析其危害症状以及施用药剂进行防治的不同之处。

咀嚼式口器构造:

上唇(1个),上颚(1对),下颚(1对),下唇(1个),

舌(1个).为害特点:

空洞、缺刻等,造成明显的机械性损伤。

刺吸式口器构造:

长针状;

上颚,下颚延长成口针.为害特点:

呈现斑点、皱缩、畸形等,造成生理伤害。

前者是需要刺到植物体内吸食的,所以要用能够进入植物内部的药剂。

后者是直接咀嚼的,把药洒在植物表面即可。

4、简述昆虫足的构造及类型。

足的构造:

由6节组成,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

足的类型:

步行足、跳跃足、捕捉足、开掘足、游泳足、携粉足、抱握足。

5、简述昆虫翅的构造及类型。

翅的构造:

昆虫的翅一般近似于三角形,具有:

3条边—前缘、外缘、内缘;

3个角—肩角、顶角、臀角;

3条褶—基褶、臀褶、轭褶;

4个区—腋区、臀前区、臀区、轭区。

翅的类型:

翅主要有鞘翅、复翅、半鞘翅、膜翅、鳞翅、缨翅、毛翅、平衡棒等。

1、根据体壁的结构和特点,如何加强对害虫的防治?

药剂的触杀作用是使药剂穿过体壁到达体内使之中毒的。

要使药剂进人虫体,首先药剂必须接触虫体,若虫体多毛,药剂就不易与之接触。

至于药剂进人虫体的难易,则与体表构造有关,蜡质厚的、体壁坚硬而厚的,药剂难以穿透。

体壁各部分厚薄不一,骨片比膜片厚,药剂较易由膜区透人。

感觉器最薄,其下连神经,因而,感觉器成为药剂进人虫体的通道。

许多药剂都属于神经毒剂,药剂进人虫体后,直接与神经接触,昆虫很快中毒。

上表皮的蜡层能阻止体内水分向外蒸发,阻止体内水分、药剂进人体内。

施用惰性粉剂可磨损昆虫表皮,使昆虫因体内大量水分丧失而死。

使用油剂或脂溶性药剂,可通过蜡层进人昆虫

体内,达到防治目的。

2、了解昆虫内部器官的构造与生理功能在害虫防治上有何实际意义?

昆虫的生命活动和行为与内部器官的生理功能,关系十分密切。

昆虫的消化、呼吸、生殖、神经等内部器官的特性和生理功能与害虫防治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了解昆虫的内部器官的生理,是科学地制定害虫防治方案的基础。

1,了解昆虫消化器官的构造、功能,特别是中肠液的酸碱度对害虫综合防治和选择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2,昆虫的呼吸作用强度与环境温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用熏蒸剂防治害虫时可利用这一特点来提高防治效果。

在仓库熏蒸害虫时,空气中加入少量二氧化碳,可减缓昆虫体内二氧化碳向体外的扩散速度,体内二氧化碳积累

增多,促使呼吸作用增强,便于有毒气体大量进入虫体而提高熏蒸效果。

另外,由于昆虫气门的疏水性和亲油性,油剂以及一些辅助剂如肥皂水、面糊水等,可以堵塞气门,使昆虫窒息而死。

3,大多数杀虫剂都是神经毒剂,是通过阻断昆虫的神经传导来发挥作用的。

如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可以抑制乙酰

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水解消失,从而在突触间结聚,害虫就会产生无休止的神经冲动,并处于长期的兴奋状态,导致虫体过度疲劳而死亡。

4,了解昆虫生殖器官的构造及交配受精的特性,对于害虫防治和测报,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

(1)利用性诱法防治害虫许多昆虫是通过散发性外激素,招

引异性前来交配。

(2)利用绝育法防治害虫(3)进行害虫预

测预报

3、为什么说防治害虫提倡“治早、治小”?

刚刚孵化的幼虫和低龄幼虫,表皮较薄,抵抗力弱,有些还群集

栖居,而且食量较小,对植物尚未造成严重危害,是药剂防治的

最佳时期。

1、昆虫有哪些行为习性?

如何根据昆虫的行为习性来加强对害

虫的防治?

昆虫的行为和习性有休眠和滞育、食性、趋性、假死性、群集性、

迁飞和扩散、拟态和保护色、时辰节律等。

根据昆虫的行为和习性来加强对园林植物害虫的防治(选择3—4

点回答):

(1)了解昆虫休眠和滞育的特性及害虫的越冬、越夏的虫态和场所,可以预测害虫的发生和危害时期,对开展害虫的越冬(夏)期防治有直接指导意义。

(2)了解昆虫的食性可以通过改变耕作制度,合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不利于害虫而有利于天敌生存的食物环境,从而有效地控制害虫。

(4)

(5)杀。

(6)

(3)根据昆虫的趋光性,可以利用灯光诱集昆虫来采集标本,或灯光诱杀害虫,或用于调查害虫的发生期和种群数量消长。

根据昆虫的趋化性,可以利用食饵诱杀、性诱杀、驱避等方法来防治害虫,通过化学诱集法采集标本,并通过对诱集种类和数量的分析进行预测报告。

利用害虫的假死性进行人工扑杀和虫情调查等。

了解昆虫的群集特性可以在害虫群集时进行挑治或人工捕

了解昆虫的迁飞与扩散规律,对进一步分析虫源性质,设计综合防治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7)了解昆虫的时辰节律,对在哪一个时段采取防治措施如施药、灯诱、性诱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环境条件对昆虫的生长发育有何影响?

害虫的生长发育受气候、生物环境、种内及种间(天敌)的作用所制约,特别是人类的农事活动对害虫的影响很大。

影响农业昆虫的气候因子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雨水、光照等。

这些因素既是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必需的生态因素,也是昆虫种群发生发展的自然控制因子。

由于昆虫的体温取决于外界环境温度,因此,外界环境温度能直接影响昆虫的代谢速率,从而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速率及其生命活动。

所以温度是气候条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

昆虫因种性不同,或同种昆虫的不同虫态对温度的反应存在着差异。

农业昆虫的分布区域、在各地的发生世代数及发生期、季节性种群消长型、年度间种群数量的变动以及越冬或越夏的虫态等,都因虫而异且主要受温度因子所制约。

由于昆虫发育是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故常将其发育的最低温度,称为发育起点温度。

湿度对昆虫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湿度不但与昆虫体内水分平衡、体温及活动有关,而且可直接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

各种昆虫的生长发育也有适宜的湿度范围,湿度过低或过高可抑制昆虫的生长发育。

例如,飞蝗从蝗纷发育为成虫,以相对湿度75%为最快,80%以上或60%以下发育缓慢。

昆虫多趋向650〜750的短光波,特别是对330—400的紫外线有强烈的趋性。

但不同昆虫对短光波的选择性是有差别的。

土壤是昆虫特殊的生态环境,与地面条件相比有其特殊

性。

有些昆虫终生生活在土壤中,有些昆虫有若干个虫期生活在土壤中。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其它生物因素对农业害虫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食物和天敌两大类。

1、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是什么?

1、城市内绿化因其地理条件复杂,小环境、小气候多样化,绿地通风透光性差和密集的灯光引诱,生态系统中一些生物种群关系常被打乱,以致造成病虫害的高密度发生。

2、部分绿地内园林植物品种单一,种植密集,病虫害易流行,防治难度大。

3、城市部分部门、单位因其绿化是附带的一种事业,普遍缺乏园林养护的一般常识,管理上常常不到位,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各种生理性病害(如黄叶、干尖等)时有发生,加重了侵染性病害及虫害的发生。

4、城市人口密集,不适合用常规的、污染性大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2、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研究园林植物的病害症状识别、发病规律及害虫的形态特点、生活习性、预测预报和防治方法。

同时研究在外界环境条件作用下病虫的消长规律及园林植物对病虫危害的反应,进行综合防治。

1、食叶害虫的发生特点有哪些?

1以咀嚼式口器取食叶片,造成缺刻、孔洞等;

2种类繁多,它们往往以幼虫或成虫为害健康植物;

3大多营裸露生活,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种群数量消长比较明显;

4

很容易暴

大多种类繁殖能力非常强,且有主动迁移、迅速扩散为害的能力,发成灾。

5一些食叶害虫危害有周期性,种群数量常经历初始、增殖、猖獗和衰退4个阶段。

4、吸汁害虫的为害特点有哪些?

(1)吸取植物汁液,掠夺其营养,造成生理伤害,使受害部分褪色发黄、畸形、营养不良,甚至整株枯萎死亡。

(2)有的会引起煤污病,有的会传播病毒病、类菌质体病害。

(3)一般个体小而发生的数量很大。

5、蚧类害虫的发生特点有哪些?

蚧类害虫种类繁多,已有文献报道的达6000种以上,生态型也多,是木本花卉苗木的重要害虫,也为害一些草本花卉秧苗。

许多种木本花卉苗木可遭受不同种类的蚧类为害,多数蚧虫以成虫、若虫在幼芽、嫩枝、叶片上营固着生活;

也有的可终生爬动,如草履蚧;

还有的随蜕皮而迁移,如日本龟蜡蚧。

1、园林叶花果病害侵染循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主初侵染源:

病落叶

2.一般情况下,有多次再侵染。

再侵染来源单纯,均来自于初侵染所形成的病部。

3.叶、花、果病害的潜育期一般较短,大都在7〜15天左右。

4.风、雨、昆虫等是叶部病害病原物传播的动力和媒介,多数通过气流传播。

人类活动在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5.侵入途径:

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和伤口侵入几种。

2、叶斑病类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1及时除去病组织,集中烧毁。

2轮作(温室内可换土)。

3不宜对植株喷浇。

4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止病害扩展蔓延。

常用药剂有20%

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38%恶霜嘧铜菌酯800-1000倍液或4%氟硅唑1000倍液,50%托布津1000倍,70%代森锰500倍、80%代森锰锌400-6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

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3、园林植物茎干病害的侵染循环的特点有哪些?

初侵染来源:

感病植物的病斑、病植物残体、转主寄主及土壤病原入侵途径:

因病原而异。

大部分真菌及细菌通过伤口;

植原体通过微伤口;

寄生性种子植物直接穿透皮层入侵;

线虫通过媒介或直接侵入病原物的传播:

借风雨和气流、媒介昆虫及带病的繁殖材料潜育期:

比叶、花、果病害时间长,多在半个月以上,少数病害达1-2年或更长时间有潜伏侵染的特点病害的发生与植物生长势有关

4、园林植物茎干病害的防治原则有哪些?

寄生性强的病原物:

①植物检疫;

②建立无病苗圃;

③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寄生性弱的病原物:

①加强管理,提高植物生命力。

提高植物抗病能力,是防治腐烂和溃疡的主要措施。

②加强管理,减少各种伤口。

树干涂白、避免茎干冻伤;

防治蛀干害虫,减少虫伤。

5、园林植物根部病害的发生特点有哪些?

(1)分布广,食性杂,危害重。

常造成缺苗断垄,地上部分叶片枯黄,甚至植株死亡。

(2)取食根部、茎基部、种子等;

(3)在地下串土危害,造成根土分离(4)发生时间长,为害较隐蔽。

(5)防治困难。

6、简述苗木猝倒和立枯病的症状特点及防治措施。

症状1、种芽腐烂型2、茎叶腐烂型3、幼苗猝倒型4、苗木立枯型

防治措施1选好圃地2细致整地3土壤和种子消

毒4合理施肥5精选良种,及时播种6化学防治7生物防治

7、花木白绢病的发病规律如何?

白绢病菌在土壤中植物残体上存活,形成的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在低温干燥条件下存活的时间更长。

该病菌喜高温高湿,在南方6-9月为发病期,7-8月为发病盛期。

在北方的温室中高温、高湿、通风透光差很容易发生此病,特别是连续种植易感病植物,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病菌,土壤贫瘠缺肥,粘重,排水不良的情况,苗木生长不好,很容易发生此病。

8、根结线虫病的发病规律如何?

病原线虫在土壤中,或以附着在种根上的幼虫、成虫及虫瘿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

线虫为害的根部易产生伤口,诱发根部病原真菌、细菌的复合侵染,加重为害。

6〜9月发生。

9、海棠锈病的发病规律如何?

菌丝体在针叶树寄主(转主)体内越冬,次年春雨后冬孢子

萌发产生担孢子,借风传播,侵染海棠,在海棠上生出性孢子、锈孢子,再由风传播到桧柏等针叶树上,没有重复侵染。

春季多雨,气温偏高则发病重。

10、月季枝枯病的症状特点?

病害主要发生于枝条及嫩茎上,初期为红色或紫红色圆斑,后逐渐扩大成较大的病斑,病斑中心灰褐色,稍下陷,边缘紫褐色,略隆起,周围常有一红色晕圈。

后期病部表面有时有开裂缝隙或圆孔,病组织产生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发病严重,病斑包围枝条一周时,致使病部以上的枝叶全部枯死。

12、试述开展植物病害防治工作思路。

1)寄主植物的健壮栽培是病害防治的基础和关健,积极向广大终端用户和生产管理者推广健

壮栽培技术和产品。

植物健壮是抗性基础,健壮的植株个体可减少发病的机率。

健壮栽培从根开始。

从种子下地的育苗期做起。

(2)调整病害防治思路,由对病原菌的杀灭调整为减小其影响。

利用微生物的拮抗作用,采取生物防治措施,诱导植物的系统抗性。

使病原菌危害减小到不能产生危害或轻度危害程度,而不是完全彻底杀灭病原菌。

(3)改善环境条件是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

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内容。

棚室的主要病害都与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