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01749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苎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苎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苎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苎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苎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苎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苎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苎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苎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临床应用

常用药方

文献论述

形态特征

历史考证

主要病虫害

产地分布

生物学特性

生态条件

生态作用

种植技术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苎根始见于《别录》,《本草经集注》云:

“苎麻,即今之绩苎尔,又有

山苎亦相似,可入用也。

”《本草图经》云:

“苎根旧不载所出州土,今闽、蜀、江、浙多有之。

其皮可以绩布。

苗高七、八尺;

叶如楮叶,面青背白,有短毛。

夏秋间著细穗、青花,其根黄白而轻虚。

二月、八月采。

又一种山苎亦相似。

”《纲目》云:

“苎,家苎也;

又有山苎,野苎也;

有紫苎,叶面紫;

白苎,叶面青;

其背皆白。

”《纲目拾遗》云:

“野苎麻,生山上河堑旁。

立春后生苗,长一、二尺,叶圆而尖,面青背白,有麻纹,结子细碎,根捣之,有滑涎。

”以上记述,与本品原植物相符。

  苎麻属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高1~2m。

根呈不规则圆柱形,略弯曲。

茎直立,分枝,绿色,有短或长毛。

叶互生,阔卵形或近圆形,长5~16cm,宽3.5~14cm,先端尾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具粗齿,上面粗糙,下面密生白色绵毛。

花单性同株,花序圆锥形;

雄花序在雌花序下,雄花花被片4,雄花4,有退化雌蕊;

雌花序簇生或球形,花被管状,4齿裂,子房1室,内含l胚珠。

瘦果椭圆形,有毛,外被宿存花被,顶有宿存柱头,丝状。

花期5~8月,果期8~10月。

  

苎麻照片集锦(11张)

苎麻中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

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

中国是苎麻品种变异类型和苎麻属野生种较多的国家,中国苎麻栽培历史最悠久,距今已4700年以上。

苎麻较适应温带和亚热带气候。

  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一些地方就已有种植。

考古出土年代最早的是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苎麻布和细麻绳,距今已有4700余年。

苎麻为短日照植物。

昼夜长短不仅影响苎麻开花的迟早,也影响雌雄花的比率。

日长8-9小时能促进开花,但多生雌花;

日长为14小时时则多生雄花。

苎麻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25-30℃。

地上茎生长的适温为15-32℃。

早春气温低于3℃则幼苗受寒害。

茎皮纤维长,柔韧色白,不皱不缩,拉力强,富弹性,耐水湿,耐热力大,富绝缘性,为优良纺织原料,用途较广;

根供药用,为利尿解热药,有安胎作用,治腹痛、下血等症;

茎、叶可提苎麻浸膏,止血效果较好。

全草含丁二酸(琥珀酸)、原儿茶酸及酚类物质。

编辑本段药品简述

  药名:

苎麻根

汉语拼音:

Zhù

Gēn

  英文名:

RadixBoehmeriae

  学名:

Boehmerianivea(Linn.)Gaudich.

  别名:

家苎麻、野麻、白麻、园麻、青麻。

  性味:

性寒,味甘。

  归经:

肝经;

心经;

膀胱经。

  功能:

清热利尿,安胎止血,解毒。

  主治:

用于感冒发热、麻疹高烧、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孕妇腹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跌打损伤、骨折、疮疡肿痛、出血性疾病。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5-30g;

或捣汁。

外用:

适量,鲜品捣敷;

或煎汤熏洗。

  药材基源:

为荨麻科植物苎麻Boehmerianivea(L..)Gaud.的根。

  采收储藏:

冬春季采挖,洗净,晒干。

  炮制:

  1、苎麻根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苎麻根炭《医学正传》:

煅存性。

现行,取净苎麻根片,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呈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凉透。

  饮片性状:

苎麻根为圆形或类圆形厚片,木部淡黄色,中间有数个同心环纹,纤维性,皮部灰褐色。

周边灰棕色至灰褐色。

气微,味淡,嚼之略有粘性。

苎麻根炭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味微苦。

编辑本段用药禁忌

  无实热者慎服。

《本草经疏》:

“病人胃弱泄泻者勿服,诸病不由血热者亦不宜用。

编辑本段根的化学成份

  根含有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8-BETA-葡萄糖甙。

含绿原酸(chlorogenicacid),在稀酸中加热可生成咖啡酸(caffeicacid)及奎宁酸(quinicacid)。

编辑本段根的药理作用

  用野苎麻的提取物血凝浸泡大、小鼠尾端的人工创面,可使出血量减少,出血时间缩短;

如给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也可得到同样的效果。

家兔肌内注射血凝后,凝血时间缩短,但血小板计数未见明显变化。

用浸有血凝的药棉覆盖于大鼠的肝、肾伤口,未见明显的止血作用。

从对苎麻的成分研究过程中,发现咖啡酸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因此人工合成了血凝酸胺(咖啡酸二乙胺盐),给家兔静脉注射7mg/kg,或小鼠腹腔注射10mg/20g,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均显着缩短,血凝酸胺在试管内无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但对60Co照射的小鼠能使白细胞及血小板显着增加。

  毒性:

血凝酸胺毒性极低,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1583±

80mg/kg。

家兔静脉注射,对血压、呼吸无明显影响,连续静脉注射10日对心电图及肝、肾功能也均无改变。

编辑本段临床应用

  1、苎根散(《圣济总录》)治吐血不止:

苎麻根、人参、白垩、蛤粉各10g。

上4味

,捣罗为散,每服2g,糯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方中苎麻根止血,为君药。

  2、(《福建中草药》)治习惯性流产:

苎麻干根30g,莲子、怀山药各15g。

水煎服。

方中苎麻根安胎,为君药。

  3、(《梅师集验方〉)治妊娠胎动,忽下黄汁如胶,或如小豆汁,腹痛不可忍者;

苎根(去黑皮,切)15g,银1块,水9升,煮4升。

每服以水1升,入酒0.5升,煎至1升分作2服(一方不用银)。

方中苎麻根安胎,清热,为君药。

编辑本段常用药方

  1、治五淋:

苎麻根两茎,打碎,以水一碗半,煎取半碗,频服。

(《斗门方》)

2、治血淋,脐腹及阴茎涩痛:

麻根十枚,捣碎,以水二大盏,煎取一大盏,去滓,分为二服,如人行十里再服。

(《圣惠方》)

  3、治小便不通:

一苎麻根,洗,研,摊绢上,贴小腹连阴际。

(《摘元方》)二麻根半两,蛤粉半两。

上药,捣细罗为散。

每于空心,以新汲水调下二钱。

  4、治吐血不止:

苎麻根、人参、白垩、蛤粉各一分。

上四味,捣罗为散。

每服一钱匕,糯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圣济总录》苎根散)

  5、治肠风:

苎麻根四钱。

煎服。

(《浙江民间草药》)

  6、治习惯性流产:

苎麻干根一两,莲子五钱,怀山药五钱。

(《福建中草药》)

  7、治妊娠胎动,忽下黄汁如胶,或如小豆汁,腹痛不可忍者:

苎根去黑皮,切二升,一块,水九升,煮四升。

每服以水一升,入酒半升,煎一升,分作二服。

一方不用银。

(《梅师集验方》)

  8、治血热崩漏:

苎麻干根一两。

  9、治哮喘:

苎麻根和沙糖烂煮,时时嚼咽下。

(《医学正传》)

  10、治痰哮咳嗽:

苎根,煅存性为末,生豆腐蘸三、五钱食;

未全可者,以肥猪肉二、三片蘸食。

  11、治白丹:

苎根三斤,小豆四升。

水二斗,煮以浴,日三、四遍。

(《备急方》)

  12、治痈疽发背,或发乳房初起微赤:

捣苎根敷之,数易。

  13、治跌打闪挫:

大鲫鱼一尾,独核肥皂一个,胡椒七粒,黄栀子九个,老姜一片,葱头三个,野苎麻根一段,干面一撮,香糟一团,绍酒随数用,同前药合捣如泥,炒热熨敷患处,外用布包扎紧,次日青出。

(《纲目拾遗》)

  14、治跌扑:

野苎根一两,捣碎,好酒煎服,尽量饮醉。

(《百草镜,)

  15、治蛇咬伤:

鲜苎麻根,捣烂罨包。

  16、治鸡鱼骨哽:

苎麻根捣汁,以匙挑灌之。

(《谈野翁试验方》)。

编辑本段文献论述

  1、《草木疏》:

纻,亦麻也,科生数十茎,宿根在地中,至春自生,不岁种也。

荆扬之间,一岁三收,今官园种之,岁再刈,刈便生,剥之以铁,若竹刮其表,厚皮自脱,但得其里韧如筋者,煮之,用缉,谓之徽纻。

今南越纻布皆用此麻。

  2、《蜀本草》:

苗高丈已来,南人剥其皮为布,二月、八月采。

江左山南皆有之

  3、《本草衍义》:

苎如荨麻,花如白杨而长,成穗生,每一朵凡数十穗,青白色。

  4、《纲目》:

苎,可刮洗煮食救荒,味甘美。

其子茶褐色,九月收之,二月可种。

宿根亦自生。

  5、《三农纪》:

苎,植艺:

收子作种,头麻者佳,余不堪用。

霜降后收子晒干,以沙土匀拌,盛筐内,遇种时以水试之,沉者佳。

种宜春深,沙土为上,两合土次之,劚土三四遍,作畦阔半步,长四五步,成畦种之,随用润上半升,苎子一合拌匀,撒毕以帚扫,苗生,有草即拔去。

喜润,不宜燥,但干以水浇。

约苗高三寸,择肥土作畦移植,子生者三五年方可刈。

苎已盛时,宜于周围掘取新科移栽,则本科长茂。

或三五年移,将根科最盛者,间此一畦,移栽彼一畦,此畦既盛,又掘彼畦,若此更代,滋生无穷,月月可栽,但得土润为妙。

根苗宜收室下,停露地即用苫盖。

若根见星月,即变野苎,不堪用。

上以糠秕、烘,宜大粪和水,最忌猪屎,栽根,以刀截作半尺,卧栽,每穴二、三尺,各离尺五一窠,次年方堪再刈。

若岁久科根盘结,宜分植。

若欲致远,密裹封固,禁见天日。

  6、《植物名实图考》:

苎麻,《别录》下品。

《农政全书》谓苎徙丝,非苎,北地寒不宜。

考《救荒本草》,苎根味甘,煮食甜美。

许州田园亦有种者。

盖自淮而北,近时皆致力于棉花,御寒时久,而御暑时暂。

絺绤之用,唯城市为殷,故种莳者少耳。

野苎极繁,芟除为难,不任绩。

山苎稍劲,花作长穗翘出,稍异。

  7、《本草经疏》:

“(苎根)《别录》专主小儿赤丹,为其寒能凉血也。

渍苎汁疗渴者,除热之功也。

《日华子》用以治心膈热,漏胎下血,胎前产后心烦,天行热疾,大渴发狂,及服金石药人心热,罯毒箭、蛇虫咬,皆以其性寒能解热凉血故也。

  8、《医林纂要·

药性》“孕妇两三月后,相火日盛,血益热,胎多不安。

苎根甘咸入心,能布散其光明,而不为郁热,此安胎良药也。

  9、《本草便读》:

“苎麻根,甘寒养阴,长于滑窍凉血,血分有湿热者亦属相宜。

大抵胎动因于血热者多,或因伤血瘀者亦有之。

安胎之义,其即此乎。

  10、《本草衍义补遗》:

“苎,大补肺金而行滞血,方药似未曾用,故表而出之。

11、《本草述》“苎根,丹溪谓其大补阴而即行滞血,是以补为行也。

夫甘寒之药能泻火,此味止血淋,治丹毒,或入血分而泻热乎?

但就其安胎、治漏血尤效,则补阴活血之功,又岂徒以泻热与他味同论乎。

其和血者便在补阴,而能行能止之故可以思矣。

  12、《本草正义》:

苎麻根泄热通利而下行,非胎动者所宜张山雷:

“白苎性寒,古方多言其主治小便不通,五淋热结等证,则有泄热通利之力,是以《日华本草》谓其甘寒而滑。

乃近人偏以为妊娠安胎之用,盖以苎麻之质坚韧,取其坚固胎元之意。

实则既寒且滑,必非胎动者所宜。

且根主下行,尤为妊娠禁品。

考古今医药诸书,惟《梅师方》用以治胎动忽下黄汁,此外殊不多见。

丹溪且言其行滞血,则更与胎动大相刺谬,又何可为安胎套药耶?

  13、《医林纂要·

药性》苎麻根、葛根之异同汪绂:

“苎根亦如葛,皆能养心清肺散火。

但葛色白,入气分,散阳明之火;

苎色赤,入血分,散厥阴之火。

散火即以补心也。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苎麻属半灌木,高1—2米;

茎、花序和叶柄密生短或长柔毛。

叶互生,宽卵形或近圆形,表面粗糙,背面密生交织的白色柔毛。

花雌雄同株,团伞花序集成圆锥状,雌花序位于雄花序之上;

雄花花被片4,雄蕊4;

雌花花被管状,被细毛。

瘦果椭圆形,长约1.5毫米。

花果期7-10月。

由地下茎和根系形成强大的根蔸。

一般用营养体繁殖的苎麻没有主根,从地下茎上发生许多细根,其中一部分具有副形成层,膨大成萝卜状,表面光滑,它们的次生木质部薄壁细胞中含大量淀粉,有贮藏养分的功能,故称贮藏根。

根群大部分分布在30-50cm深的土层中,少数支根可入土深达1m以下。

地下茎各分枝的顶芽生长,伸出地面,成为地上茎。

地上茎丛生,直立,圆柱形,表面有毛,高1.5-2m左右,基部直径0.8-1.2cm,一般不分枝,绿色或带红色,成熟时皮层木栓化,变褐色。

初生纤维在韧皮部中的外侧,经济价值较高,由初生分生组织产生分化而成;

一般鲜茎出麻率为4-6%,鲜皮出麻率为10-15%,茎的木质部疏松或空心,容易折断。

苎麻单纤维长度为60-250mm,是麻类作物中最长的。

直径17-64um,横断面呈多角形、椭圆形。

叶互生,叶片卵圆形、椭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锯齿,叶片表面粗糙或有皱纹,绿色或黄绿色,背面有银白色毡毛,叶柄、叶身或托叶的主脉绿色或黄绿色,有时带红、紫色。

雌雄同株异花。

雄花花序在茎的中下部,雌花花序在上部,二者交界处往往同一花序上着生雌雄两种花。

雄花花被4片,黄绿色,雄蕊4枚,子房退化,花药黄白色,肾形,2室。

雌花花被壶状,有密毛,先端2-4裂、蕾期呈红、黄或绿色。

瘦果很小,扁球形或卵球形,长1-1.3mm,宽约1mm,厚约0.8mm,褐色,千粒重0.05-0.15g,含油量15-34%。

苎麻的宿根年限为10-30年,多至百年以上。

生育期头麻约80-90天,二麻50-60天,三麻70-80天,全年生育期230天左右。

冬季土温低于零下3-5℃的持续时间长,则地下茎受冻害。

  叶面积系数可达4-7。

由于蒸腾量大,同时营养生长快,需要充足的水分。

一般年雨量宜在800-1000mm以上,且分布合理。

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0%左右。

土壤含水量为20-25%。

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光照强度和每天日照时数对纤维产量有很大影响。

日照不足,则光合作用减弱,茎秆软弱,麻皮薄,纤维细胞壁薄,工艺成熟延迟,产量降低。

但阳光太强,高温干旱,也会使麻茎生长受到抑制,纤维细胞壁木质化,降低纤维品质和产量。

茎叶茂盛,根蔸发达,要求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良限。

土壤pH值以5.5-6.5为宜,低于4.5或高于7.6的,应加以改良。

在中国,苎麻一般都种在山区平地、缓坡地、丘陵地或平原冲击土上。

土质最好是砂壤到粘壤。

但地下水位在1m以内或易淹水的土地不宜种植。

编辑本段历史考证

  苎麻中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

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一

些地方就已有种植。

秦汉以前,苎麻已进入北方,故《诗经》中有“东门之池,可以沤苎”。

但长期以来,苎麻的主要产区在南方。

故王祯《农书》说:

“南人不解刈麻(大麻),北人不知治苎”。

不过在元代苎麻又有向北方扩展的趋势。

当时的农书也开始积极致力于苎麻栽培技术的总结。

元官修农书《农桑辑要》中就专门新添有“栽种苎麻法”,代表了当时苎麻栽培技术的最高水平。

后来王祯《农书》“农器图谱”还专为苎麻设立一门,备载治苎纺织工具。

  苎麻栽培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各有其利。

《农政全书》说:

“无种子者,亦如压条栽桑,取易成速效而已。

然无根处取远致为难,即宜用种子之法。

”元时农书,如《农桑辑要》,讲种苎由于旨在扩大推广苎麻种植,故对种子繁殖讲得较多。

种苎从苗床整地开始,要求土壤松细湿润,俾幼芽易于萌发;

要用蚕沙作为种肥;

选种要用水选,取其沉者,播种采用和细土拌匀撒播。

这些跟《齐民要术》中的大麻种植方法大体相同。

最大的不同在于苗床管理方面,为了防止幼苗遭干旱、大雨冲散或冲乱,《农桑辑要》提出了搭棚覆盖的方法:

即“可畦搭二三尺高棚,上用细箔遮盖。

五六月内炎热时,箔上加苫重盖,惟要阴密,不致晒死。

但地皮稍干,用炊帚细洒水于棚上,常令其下湿润。

遇天阴及早、夜,撒去覆箔。

到十日蝗,苗出,有草即拔。

苗高三拔,不须用棚。

如地稍干,用微水轻浇。

  种子繁殖的苎麻在正式移栽前,要经过一次假植。

《农桑辑要》指出:

“约高三寸,却择比前稍高壮地,别作畦移栽。

临移时,隔宿先将有苗畦浇过,明旦也将做下空畦浇过,将苎麻苗用刃器带土掘出,转移在内,相隔四五寸一栽。

”假植以后,“务要频锄,三五日一浇。

如此将护二十日后,十日半月一浇。

到十月后,用牛驴马生粪厚盖一尺”,以后再在“来年春首移栽”。

移栽时宜,以“地气动为上时,芽动为中时,苗长为下时”。

  《农桑辑要》中也提到了分根、分枝和压条等多种繁殖方法。

“分根,连土于侧近地内分栽”;

分枝“第三年根科交胤稠密,不移必渐不旺,即将本科周围稠密新科,再依前法分栽。

”“压条滋胤,如桑法移栽亦可。

”在实际使用中,中国古代常把多种繁殖方法综合运用于老苎园的更新和苎地的繁殖。

《群芳谱》载:

“苎已盛时,宜于周围掘取新科,如法移栽,则本科长茂,新栽又多。

或如代园种竹法,于四五年后,将根科最盛者间一畦,移栽一畦,截根分栽,或压条滋生。

此畦既盛,又掘彼畦,如此更代.滋植无穷。

  在苎田管理方面,古人主要抓了中耕、施肥、灌溉和保护麻兜越冬几个方面。

其中防

冻,使苎麻安全越冬是个关键环节。

多年生苎麻喜暖畏寒,冬季必须保护。

“至十月,即将割过根茬,用牛、马粪厚盖一尺,不致冻死。

”《农政全书》还对这段话作注说“如此厚盖,则栽得过冬,所以中土得种。

若北方未知可否?

吾乡三十度上下地方,盖厚一二寸即得矣”。

认为河南能种苎麻是由于厚盖粪肥而能安全越冬,更北的地区如厚盖一尺是否可行则不能肯定,而长江流域可以盖得薄一些,也能越冬。

冬季盖粪壅培,既是防冻,也是施肥。

《群芳谱》指出“十月后用牛马粪盖,厚一尺,庶不冻死。

二月后,耙去粪,令苗出,以后岁岁如此。

若北土,春月亦不必去粪,即以作壅可也”。

  古人认识到苎麻的适时收割很重要。

明代《菽园杂记》指出:

“若过时而生旁枝,则苎皮不长。

生花则老,而皮粘于骨不可剥。

”清末《抚郡农产考略》也说:

“早则太嫩,迟则浆干。

”古人主要是依据苎麻自身生长情况,如根旁小芽高度、根部颜色和麻皮色泽等来确定收割的时间。

《士农必用》:

“割时须根旁小芽高五六分,大麻即可割。

大麻即割,其小芽荣长,即二次麻也。

若小芽过高,大麻不割,芽既不旺,又损大麻。

”这是看根旁小芽高度的方法。

《农桑衣食撮要》提出“看根赤获刈”,根据的根部颜色。

《种苎麻法》和《抚郡农产考略》等说:

“视麻之皮转灰黑至梢,则可剥。

尽半月内须剥尽。

”这一方法依据皮色,比前两种更易掌握。

编辑本段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

根腐线虫病Pratylenchuspenetrans、白纹羽病Rosellinianecatrix、立枯病Rh

izoctoniasolani、青枯病Pseudomonassolanacearum,此外,还有炭疽病、角斑病、褐斑病、苎麻疫霉病、苎麻茎腐病。

  虫害有:

夜蛾Cocytodescoerulea、赤蛱蝶Pyrameisindica、黄蛱蝶Parebauesta、天牛Paragleneafortunei。

为害苎麻的金龟子,主要有铜绿多龟子、大黑金龟子、黑绒金龟子,此外,还有丑蛱蝶、银纹夜蛾、卷叶虫等。

  苎麻为荨麻科苎麻属,系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宿根年限可达10-30年以上。

苎麻叶晒干后含有20.5-23.8%粗蛋白质和较多的维生素,是良好的牲畜饲料,苎麻根可药用,有止血、散淤、解毒、安胎等功效。

苎麻杆表皮可加工制作苎麻纺织用苎麻纤维,其纤维中间有沟状空腔,管壁多孔隙,并且细长、坚韧、质地轻、吸湿散湿快,因而透气性比棉纤维高三倍左右,同时苎麻纤维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元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适宜纺织各类卫生保健用品,因此苎麻纤维具有良好的穿着服用性能,是一种优良的纺织原料,被公认为“天然纤维之王”。

苎麻织物具有粗犷、挺括、典雅、轻盈、凉爽、透气、抗菌等优点,其优越性与独特风格是别的纤维无法比拟的。

它与棉、丝、毛或化纤进行混纺、交织,可以弥补上述四大纤维的缺陷,达到最佳织物功效。

  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是我国国宝,我国的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在国际上称为“中国草”。

苎麻适宜种植在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土壤以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性好,PH值在5.5-6.5为宜。

我国主要产地分布在北纬19度至39度之间,南起海南省,北至陕西省均有种植苎麻的历史,一般划分为长江流域麻区(包括湖南、四川、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华南麻区(包括广西、广东、福建、云南、台湾等省、自治区)、黄河流域麻区(包括陕西、河南等省及山东省的南部)。

其中长江流域麻区是我国的主要产麻区,其栽培面积及产量占全国总栽培面积入总产量的90%以上。

苎麻一般每年收获3次,生长周期约为50-90天,这随气候条件不同而异。

苎麻为短日照植物,昼夜长短不仅影响苎麻开花的迟早,也影响雌雄的比率,日长8-9小时能促进开花,但多生雌花,日长为14小时,则多为雄花。

苎麻纤维成份是纤维素,光照强度和每天日照时数对纤维产量有很大影响。

日照不足,则光全作用减弱,茎秆软弱、麻皮薄、纤维细胞壁薄、工艺成熟延迟、产量降低。

但阳光太强,高温干旱也会使麻株生长受到抑制张细胞木质化,降低张品质和产量。

  据考证,早在四千年前,中国古民就利用苎麻通过手工纺纱织布,而用棉花纺纱织布则从汉代开始,使用苎麻纤维纺纱织布仅比古埃及用亚麻手工织布晚大约一千年左右。

其他麻类除大麻在四千多年以前已有栽培之外,黄麻则在宋代才开始利用,红麻、青麻和龙舌兰麻等应用并未象苎麻、亚麻如此广泛。

编辑本段产地分布

  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是我国国宝,我国的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

量的90%以上,在国际上称为“中国草”。

苎麻纤维成份是纤维素,光照强度和每天日照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