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非选择题部分答题技巧点拨冲刺突破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11911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非选择题部分答题技巧点拨冲刺突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非选择题部分答题技巧点拨冲刺突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非选择题部分答题技巧点拨冲刺突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非选择题部分答题技巧点拨冲刺突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非选择题部分答题技巧点拨冲刺突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非选择题部分答题技巧点拨冲刺突破版.docx

《高考地理非选择题部分答题技巧点拨冲刺突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非选择题部分答题技巧点拨冲刺突破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非选择题部分答题技巧点拨冲刺突破版.docx

高考地理非选择题部分答题技巧点拨冲刺突破版

非选择题答题模板

一、确定中心词

A、中心词往往是地理学科中的核心概念。

上述两例中的中心词(大洋环流规律、洋流的性质、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和社会区位因素)都属于重要地理概念。

正确解题的前提是准确把握地理概念,形成概念体系。

我们学过的重要地理概念体系如下

1、地理位置

可从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经济和军事位置;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等方面来分析

2、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

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名称及分布。

(2)地势特征:

地势起伏状况(如西北高、东南低),地势高(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

(3)地表环境特征:

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

3、河流的水文特征从以下角度分析

可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等要素分析

(1)流量:

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

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

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

有无及其长短

(4)水位:

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

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

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

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6)凌汛

4、水系特征:

可从支流、流程、流域、流向等方面描述

5、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

决定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昼长

(2)海拔高度:

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青藏高

原、德干高原、巴西高原、东非高原等)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如我国西北地区、

中亚、西亚、北非、美国西部内陆、澳大利亚中西部等)

(4)大气清洁度:

城市和乡村

6、洋流:

包括性质、成因、分布、影响等方面

7、自然资源:

要从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方面考察

8、自然灾害:

可从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暴雨、洪涝、干旱)、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类型考虑。

人文地理部分

1、人口问题:

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劳动力数量、劳动力质量、人口变化趋势、人口迁移、人口分布等方面

2、区位分析:

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商业、旅游条件、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等的分析

二、关注中心词的限定词

限定词对中心词的限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定具体事物

(2)限定位置

(3)限定地理事象发生的时间(季节、时刻)

(4)限定分析问题的方向(自然/人为因素;有利/不利;)

(5)其它限定(限定某方面的特点或功能)

三、答题方式的指令词

A类提示回答问题所要借助的知识、材料,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指令词可能出现在分问题中,也可能出现在题干中,如例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此类指令词是解题的“友情提示”,务必要认真揣摩,按提示去做。

B类指令词对答题形式提出具体的要求。

常见的此类指令词及其具体要求如下:

1、描述:

详细描写;先总体大概描述、后具体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2、简述:

概要描写;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必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3、说出:

相当于“罗列”要素;各要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4、阐述:

“分析+叙述”;既要有原因,又要有结果和观点;语言格式:

因为…所以(导致)..

5、例析:

“实例+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实例,从这个例子分析其具体做法

6、评价:

“有利+不利”;语言格式:

有利:

1、2、3..。

不利:

1、2、3..

7、分析:

“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语言格式:

有利:

1、因为..所以(导致)..2..。

不利:

1、因为..所以(导致)..2..

8、比较:

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

语言格式:

因为A..,所以A比B...

9、意义:

所谓地理意义,是指某事物所产生的地理方面的影响。

意义实质上是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意义、积极影响、作用三者划等号。

正面意义+负面意义;本地区(事物)意义+其它地区(事物)意义

10、影响: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本地区(事物)影响+其它地区(事物)影响;

现在的影响+将来的可能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

境影响

11、措施:

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当地措施+合作措施

12、判断:

理由+结论。

语言格式:

正确(合理)或错误(不合理)、因为..所以..

13、结构:

所占比例;主要组成;适当评价其合理性

例一、(09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

39、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令答题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三角贸易示意图

(3)指出(指令答题方式)三角贸易涉及海区(指定位置)的大洋环流规律(中心词),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指定位置)洋流的性质(中心词)。

(4)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

说明(指令答题方式)该船队到达里斯本时(指定时间),那里(指定位置)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中心词)。

例二、(09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二)

36.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

同期,图4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1、简述(指令答题方式)该国(指定位置)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中心词)。

2、说明(指令答题方式)该国(指定位置)有利于(限定方向)花卉生长(指定事物)的自然条件(中心词)。

3、概述(指令答题方式)该国(指定位置)发展花卉产业(指定事物)的社会经济条件(中心词)。

B

地理试题中的关键词分为三类:

中心词(地理概念)、中心词的限定词、答题方式的指令词。

而准确把握试题中的关键词,则是顺利解题的保证

类型1特征类设问

一、设问形式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

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图中沙尘暴多发区地表环境“特点”,“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或地形区“分布状况”,“简述”图中某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河流的“主要特征”等。

答题模板

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要正确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就要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

即从哪些方面去分析:

(1)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

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名称及分布。

(2)地势特征:

地势起伏状况(如西北高、东南低),地势高低

(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

(3)地表环境特征:

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

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

(4)河流的水文特征:

水量、汛期(长短、次数)、结冰期、凌

汛、含沙量、水能蕴藏量等。

(5)河流的水系特征:

发源地、流向与注入海洋,长度与流

域面积,支流(多少、对称与否)及河网形状,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的省区、重要城市、主要地形区。

(6)气候特征:

气温(季节变化、积温、生长期)——热量条件,

降水(季节变化、干湿变化)——水分条件,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

(7)农业生产特征:

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

农业部门及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

(8)工业生产特征:

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

技术水平。

(9)区域特征:

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水文)、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

(10)等值线特征:

等值线数值高低、延伸方向、弯曲趋势、疏

密变化等。

2.描述语言的组织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主要是将地理问题和地

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2)描述的全面性,即描述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

(3)描述的专业性,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学科

术语而不能口语化等。

[例](2010·上海高考)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

20XX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

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

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1)从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2)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势特征,并根据地势判断该国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

[解析] 第

(1)题,地理位置一般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2)题,地势特征包括地势起伏状况、地势高低等。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答案] 

(1)位于热带,东濒红海,非洲东北部。

(2)中部高,东、西部相对较低;东南地势低气温高,中部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西北部地势下降气温随之升高。

1.(2010·重庆高考)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

根据图和下表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

并指出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

(2)简述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云南省的气候特征、农业区域问题等,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云南省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东部地势较高,四季如春;西部地势高低悬殊,气候类型多样。

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是品种丰富。

A地位于云南省的东南部,发展中药材的社会经济条件应该从原料的供应、土地和劳动力价格、民族传统方药、市场、政策等方面分析。

答案:

(1)主要气候特征:

①纬度位置较低;地跨热带、亚热带,热量丰富(年均温较高);②地处我国西南部;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③东部高原地形;光照充足,气温年较差小;④西部地势高底悬殊;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

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

种类繁多。

(2)①原材料丰富;②土地、劳动力成本低;③民族传统方药(药方、偏方)丰富(制药历史悠久,医药经验丰富);④靠近国际国内市场;⑤优惠的政策

类型2原因类设问

一、设问形式

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考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非选择题的常见设问类型。

命题形式上,本模块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二、答题模板

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三、部分常考地理要素的相关因子分析

要正确回答原因类试题,同学们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下面是部分常考地理要素的相关因子分析。

2.地理灾害的综合成因分析:

多以“天、地、人”三角度综合采点分析

例:

说明淮河夏季洪涝多发的原因?

成因

(1)天(气候因素)——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2)地(地形、地貌因素)——扇形水系、汇水快;下游地势

低平又曾为黄河的洪泛区,河床高悬。

(3)人(社会因素)——不合理地利用资源,破坏植被引起水

土流失,河床变浅;围湖围滩造田降低了河湖的调蓄能力。

3.地理事物时空特点成因分析

应锁定使用的地理原理,以大气运动原理,季节变化原理—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河水补给原理最为重要,应注意进行逆向推理,

(1)气候的变化、天气的变化:

多从近地面的热力环流(风

压流原理)进行分析,用“热(高温)低(压)升(气流上升)雨(成云致雨);冷(低温)高(压)沉(气流下沉)晴(干燥晴朗)”进行逻辑分析。

(2)海上什么时候出行多与风浪有关。

其逻辑关系为“温差大(如冬季)―→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海浪大,出行不便”;“温差小(如夏季)―→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海浪小,出行方便”,

回答时倒推。

如:

美英在二战中没有在11月而是选择在6月实施“诺曼底登陆”作战的原因:

6月中高纬间的温差小,气压梯度差异小,风力小,风浪小,可减少渡海作战的非战斗伤亡。

我国首次三大洋科考选择在20XX年4月2日出航考察西北太平洋的理由是:

4月份西北太平洋上,因东亚与北太平洋间温差小,气压差异小,季风弱,风浪小,可方便、准确、科学地采样。

(3)河水的补给。

对于教材的知识点应知各个典型地区的

主要补给类型,特别是我国各个大区的补给类型。

先定地区——南北半球、大气环流纬度带、海陆位置。

根据材料定补给类型。

我国东北是春季雪水、夏季雨水补给。

江南是春雨降水适量、夏季雨水大量补给。

西北部是夏季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华南是春季锋面雨、盛夏台风雨补给。

地中海气候则是冬雨补给。

[例]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某地理研究性

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A、E两处最晚,C处最早。

据此分析图示河谷的成因。

(2)同学们沿A~E线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

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呈“之”字形。

分别说明其原因。

[答案] 

(1)河谷地带为背斜构造,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疏松,易被侵蚀成谷地。

(2)沿线相对高度不大,水热状况垂直分异不显著。

(3)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平原,地势较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淤积有肥沃的土壤,比较适宜聚落的发展。

(4)乙村到甲村地势平坦;乙村到丙村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大部分路段与等高线平行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

2.读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mm)分布

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为    (1、7)月等温线,该月我国气温分布有何特点?

简要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比较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3)比较图中①③两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4)图中④⑤两地适合晒盐的是    地,原因是 。

答案:

(1)7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南方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北方虽然纬度高,太阳高度小,但白昼更长,因而气温也较高。

(2)①地大于②地。

 ①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②地位于台湾山脉的雨影区。

(3)③地高于①地。

 ③地的海拔、纬度都低于①地,且③地降水少于①地。

(4)④ ④地处背风地带,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地形平坦,有大片泥质海滩

类型3比较类

一、设问形成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

高考题中比较类试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

比较图中×和×的差异(不同或异同),分析×和×的共同特点(问题),说明图示×和×的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等。

二、答题模板

比较类设问一般有两类:

1.名词比较类。

其基本思维模式是:

首先搞清名词的含义,包括的主要内容,然后针对内容进行分析、对比。

例如,

比较两个海域的海水性质,首先要明确海水性质包括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海水温度大体上从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而海水盐度大体上从副热带海区向低纬海区和高纬海区递减;然后根据两个海域分布的纬度进行比较即可(如果是同纬度的海域,要考虑寒暖流对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的影响)。

2.区域特征比较类。

其基本思维模式是:

先对区域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要求对分析内容选择性地列举比较。

这类试题重在分析,次在比较。

所以,区域的综合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区域的综合分析主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进行。

三、要正确解答比较类试题同学们应掌握如下秘诀:

四步审题、三项联系、二定要点及格式。

1.四步审题是关键。

第一步审比较对象,审准对象可以在很

大程度上避免答题时张冠李戴。

第二步审比较要求,即审准题意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还是异同点都找,或者要求通过比较进一步找原因。

第三步审比较考点,如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的异同点,其比较的考点是气候类型及特征,此步骤可避免跑题。

第四步审比较角度,审准题目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此步骤可避免漏掉答题的要点。

2.三项联系是答题依据。

首先,联系题中图表和材料,它们是解决比较类问题最直接的依据。

其次,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即能迅速地理解题目设置的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所学知识建立准确的联系,并从中提取出需要的知识点。

最后,联系生活经验和常识,当学生实在想不起所学教材知识点时,根据题意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来答题往往也是很有效的。

3.二定是指根据分值定要点,根据内容定格式。

根据分值定要点,要求学生养成要点化答题的习惯,看分给点,只有给足正确的要点,才有可能得足分。

根据内容定格式是指采取要点纵列化或者采取列表比较,这要根据答题的内容来定。

一般来说,比较异同时列表比较更直观些。

[例]图1和图2是某两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局部示意图,图2中饼图是C城市的工业结构图,A、B是两个水资源调入区代表性城市。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A、B两城市多年月均温(单温:

℃)

城市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A

-3.5

-1.3

4.9

13.1

18.8

23.5

B

7.2

9.5

11.3

14.2

18.2

22.7

 

城市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A

25.9

25.9

21.4

14.8

5.5

-1.0

B

26.7

26.7

23.6

18.5

11.2

7.3

(1)与A城市相比,B城市的气温有何特点?

(2)分析图中的两个水资源调入区缺水自然原因的异同点。

[解析] 第

(1)题,本题属于“名词比较类设问”。

结合表中的气温信息,从气温的高低和气温的变化上进行比较。

大多数月份B城市的气温比A城市的气温高,B城市的气温年较差比A城市的气温年较差小。

(2)题,本题属于“区域特征比较类设问”。

解题的关键在于成因分析,两个区域气候特征不同,缺水的自然原因要结合气候特征来分析。

[答案] 

(1)年均温高;年较差小。

(2)共同点:

年降水总量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不同点:

图1调入区春季升温快,蒸发强烈;春季降水少;降水年际变化大。

图2调入区夏季降水少;地处背风坡,

加剧干旱。

3.甲、乙两国历史悠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析A地区沙漠广布的成因。

(2)①②两城市分别为甲、乙两国的首都,对比分析其不同的区位条件

解析:

(1)题,A地区位于印度半岛西北部,虽然距印度洋不远,但是由于西南季风难以到达,该地降水很少。

另外,历史上这个地方也曾经植被繁茂,但是由于人类破坏植被,改变了这里的水分状况,加剧了该地的干燥程度。

(2)题,城市区位条件比较要结合当地情况从气候、地形、水文、资源、交通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位于南亚内陆地区,西南季风难以到达,故干燥少雨。

另外,历史上原始森林遭到破坏,也加重了其干燥程度。

(2)①城市位于高原地区,气候凉爽,交通便利;②城市位于河口三角洲,靠近河流,交通便利,地形平坦,雨热同期等。

题型4评价类

一、设问形式

  评价类设问词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常见问题有评价大型工程(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带来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优劣,评价工农业、城市区位等。

二、答题模板

评价类设问一般有两种情况:

1.要求直接评价某个地理事物或者现象,包括评价地理事象

的影响、区位条件或发展条件等。

此类设问一般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①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②要从多角度分析利弊。

影响类的问题可以从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加以分析;而区位问题或发展条件评价类问题,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给出限定条件,比如“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

足”或“从××方面进行评价”。

这类设问分析思路同第一种,但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是评价利还是弊,是对比分析还是没有限定,是从哪方面进行评价等,这样就缩小了答题范围。

“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就要先注意前者的优势或者不足,然后对比分析要评价事物的优势或者不足

三、常见评价类问题的答题思路总结如下

评价类问题

评价要素

评价参考方向或指标

水利工程(水库)

利弊评价

有利影响

经济效益:

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提高水质

水利工程

(水库)

利弊评价

不利

影响

上游地区(库区):

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

水利工程

(水库)

利弊评价

不利影响

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

河流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

河流航运

条件

自然条件

地势落差大,则航运不便;径流量大,水位深,则通航能力强;结冰期长的河流航运价值较低

人文条件

河流流经地区的经济水平、人口和城市密度均可以通过影响河流航运的货源和客源流量而影响航运的经济效益;配套设施完善的水运网络有利于提高河流航运的价值

城市化影响

正面影响

利于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发展;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便于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负面影响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地面下沉和环境污染等;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

区域发展

条件

优势

自然条件主要影响农业、旅游业;社会经济条件影响三大产业

劣势

自然灾害会影响农业发展;劳动力素质低不适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交通不便不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等

[例]甲、乙为世界两条著名大河尼罗河、黄河的干流纵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河下游均几乎无支流汇入,原因分别是什么?

(2)与乙河相比较,甲河航运价值较小的原因是什么。

(3)从河流源头到距源头3000千米之间,两河流水能资源差异明显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乙河上最著名的水利工程建成后,给所在国家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解析] 读图可知,甲河发源于海拔5000米的地区且流程约为5500千米,因此判定其为我国的黄河;乙河发源于海拔约2000米的地区,落差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