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0076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docx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docx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希望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

这是(B)A.生活领域中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D.社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2.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这从总体上指明了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规定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D)

A.爱国主义的未来目标B.爱国主义的永恒要求C.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D.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D.人道主义

4.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三元里人民抗英,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爱国壮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B)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C.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D.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5.“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B)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6.人生观的作用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价值观

7.在人生旅途中,既可能遇到顺境,也可能遇到逆境。

对待顺境的正确态度是(B)

A.麻痹大意,得意忘形B.居安思危,自制自励C.怨无尤人,自暴自弃D.玩事不恭,虚度光阴

8.“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

”这段话的意思是(D)

A.不实现个人抱负,就不会创造社会价值B.实现自我价值是因,创造社会价值是果

C.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不相关的

D.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9.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A)

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B.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1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集体主义原则有着多层次的要求,包括最高层次的要求、较高层次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

其中,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D)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无私奉献、一心为公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11.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以(B)

A.个人主义为原则B.集体主义为原则C.实用主义为原则D.享乐主义为原则

12.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是(A)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

13.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的是(B)

A.保护环境B.爱岗敬业C.尊老爱幼D.勤俭持家

14.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

“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

”他的意思是,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B)A.人的姿色和容貌B.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风貌

C.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需求D.人的金钱、权势和社会地位

15.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举止端庄文雅。

这是良好个人品德中(C)

A.敬业好学的表现B.正直无私的表现C.文明礼貌的表现D.勇于进取的表现

16.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D)A.道德发展B.道德认知C.道德规范D.道德修养

17.“四有”是社会主义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下列关于“四有”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A.有理想、有智慧、有文化、有纪律B.有理想、有道德、有意志、有文化

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D.有道德、有文化、有才能、有纪律

18.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C)

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服务大局

19.人们进行法律行为所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定时间或空间上的步骤和形式,称为(A)

A.法律程序B.法律适用C.法律执行D.法律运行

20.在下列各种规范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是(A)

A.法律规范B.政策规范C.道德规范D.宗教规范

21.法是一种带有价值判断的行为规范,是评判、衡量他人行为合法性的标准。

这体现了法的(A)

A.评价作用B.预测作用C.教育作用D.制裁作用

22.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一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称为(C)

A.法律体系B.法律渊源C.法律部门D.法律规范体系

23.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程序法的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24.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各级人民法院属于(C)

A.立法机关B.执法机关C.司法机关D.法律监督机关

25.因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人身伤害的案件,当事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是(D)

A.过错责任原则B.过错推定原则C.公平责任原则D.无过错责任原则

26.政体是指政权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政体是(D)

A.多党合作制B.社会主义公有制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7.行政机关依法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属于(C)

A.非行政行为B.具体行政行为C.抽象行政行为D.行政执法行为

28.民法根据权利主体是否为物的所有人,将物权划分为完全物权和不完全物权。

下列民事权利中,属于完全物权的是(C)A.质权B.抵押权C.所有权D.留置权

29.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主体是(B)

A.当事人B.人民检察院C.上级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

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是(D)A.原告B.被告C.第三人D.诉讼代理人

31、思想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A)

A思想道德与法律是互不相关的两个学科领域,遵循不同的规律

B思想道德和法律虽然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但遵循不同的规律

C思想道德和法律既具有各自的领域,但又彼此相联系D思想道德和法律是相互对立和排斥,两者水火不容。

32、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创制的程序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步骤是(C)

A、法律方案的提出B、法律草案的讨论和审议C、法律草案的通过D、法律的公布

3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D)A勤劳勇敢B团结统一C自强不息D爱国主义

34、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B)

A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保卫祖国、抵抗侵略D为祖国统一、主权完整贡献力量

35、从本质上说,法律所体现的是(B)

A、社会成员的普遍意志B、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

C、统治阶级执政集团的意志D、国家立法机关的意志

36、“等价有偿”是我国(D)的基本原则。

A、宪法B、刑法C、民法D、继承法

37、刑法中“对犯罪分子决定刑罚应依本法有关规定判处”体现()

A、罪行法定原则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教育原则

38、拘役的期限为(A)

A、15天以上6个月以下B、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C、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D、6个月以下

39、下列情况不适用于紧急避险(C)

A、来自于动物的侵袭B、业务上负有特定义务的人避免本人的危险

C、来自于自然力的袭击D、损害另一合法利益并非是排除危险的唯一方法

40、关于财产所有权,表示正确的是(D)

A、占有权一般不能与财产所有权相分离B、使用权一般不能与财产所有权相分离

C、处分权一般不能与财产所有权相分离D、财产所有权的四项权能不能与财产所有权相分离

41理想的核心内容是(C)。

A.生活理想B.道德理想C.社会理想D.个人理想

42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

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C)。

A.实实在在的实践B.随心所欲的想象C.坐而论道的空谈D.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43保持心理健康的最根本的方法是(B)。

A.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B.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C.成养健康的生活方式D.出现问题及时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

44心理保健的核心内容是(A)

A.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B.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C.加强自我心理调节D.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

45道德评价的标准是(A)。

A.善与恶;B.我与你;C.情与法;D.知与行;

46.下列所举,属于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的是(C)。

A.文明礼貌B.爱岗敬业C.男女平等D.服务群众

47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B)。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人道主义

48“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才是最难的哪!

”这句话主要说明(C)。

A.竞争中有合作B.合作中有竞争

C.人个修养是一个不断的、长期的实践过程D.修养的好坏决定做事的好坏

49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A)。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民法规则

50.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是(B)A.18周岁B.14周岁C.16周岁D.10周岁

51.区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标志为是否(B)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较大损害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C.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较大损害

52.紧急避险强调避险所造成的损害要(A)所要避免的损害,

答:

A.小于B.大于C.等于.D.小于或等于

53.甲被乙打成轻伤,则甲要求乙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A)

A.1年B.2年C.3年D.4年

54.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行为是(C)

A.犯罪既遂B.犯罪预备C.犯罪未遂D.犯罪中止

5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以外,都适用本法。

”这说明了我国刑法的(B)A.时间效力B.地域效力C.对事的效力D.对人的效力

56.评价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是看他(A)

A.对社会做出的贡献B.从社会中获得的满足C.在社会上名声的大小D.社会生活中的思想动机

57.从内容来说,理想可概括为四大类,其中居于核心地位并规定和制约着其他方面的是

(D)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

5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A)

A.诚实守信为重点B.思想教育为重点C.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