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选矿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00568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8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萤石选矿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萤石选矿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萤石选矿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萤石选矿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萤石选矿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萤石选矿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萤石选矿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萤石选矿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萤石选矿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本项目总占地15亩,日处理废水3000吨,并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及循环利用,循环利用规模为1500吨/日,满足企业选矿生产用水。

主要建设内容为:

废水治理、废水循环利用工程。

对萤石矿选矿产生的废水及尾砂库区雨淋废水进深度处理及循环利用,以保护宁都县城市饮用水源水质。

1.1.4项目总投资和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480.81万元,其资金来源为申请省级专项资金补助160万元,其余320.81万元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

1.2编制依据和范围

1.2.1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05.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04.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3.8);

(5)《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01.20);

(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年3月;

(7)《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1988年5月;

2、技术标准

(1)《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1-90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CECS61-94

(4)《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5)《再生水水质标准》SL368-2006

(6)《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

(7)《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8)《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11)《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1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1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1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

(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项目委托书及其他基础资料

(1)建设单位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2)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3)在建设项目现场调查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1.2.2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基本方针。

从全局出发,根据工程规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全面论证,做到确能保护环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2、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的原则;

3、采用工艺先进、稳定可靠、管理方便的污水处理技术,以节约投资,降低运行费用;

4、设计必须符合适用的要求,选择的处理工艺、构筑物(建筑物)形式、主要设备、设计标准和设计参数等,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的需要,以保证废水处理循环利用功能的实现;

5、设计所选用的原始数据必须可靠、准确,并保证必要的安全系数。

同时对于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的采用必须积极,但需慎重;

6、设计中一方面尽可能采用合理工艺降低工程造价,选用质优价廉的设备;

另一方面又必须保证在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运行费用最低,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果;

7、设计中必须根据生产的需要和允许条件,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

在机械化、自动化与仪表化程度方面,要从实际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及设备的供应情况,妥善确定;

8、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1.2.3编制范围

本研究是以环保节能为主要依据,为实现生产废水、废水资源化,节约用水,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结合宁都县中矿同发萤石有限公司选矿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

工程建设项目,优化设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主要内容如下:

(1)通过对拟建项目现场勘察和充分调查,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进出水质及处理程度。

(2)对废水处理工程的工艺方案进行论证分析。

(3)对废水处理工程的工艺和配套工程进行设计。

(4)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资金来源与筹措方案,拟定招标计划和实施进度安排建议;

(5)定性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和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等结论。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2.1县城概况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地处北纬26°

05′18″至27°

08′13″,东经115°

40′20″至116°

17′15″之间,东与石城、广昌县交界,南与瑞金市、于都县为邻,西与兴国、永丰县相连,北与乐安、宜黄、南丰县接壤。

南北长117.2公里,东西宽61公里,总面积4053.16平方公里,版图面积居江西省第三,赣州市第一。

县城驻地梅江镇,地处北纬26°

28′,东经116°

00′,系赣东北至赣西南的交通咽喉,又间闽、粤之要道。

县城距省会南昌市320公里,距赣州市160公里。

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约15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物流信息中心。

319国道和昌厦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昌厦公路纵贯南北长达69公里,与319国道在县城梅江镇交汇,县城距京九铁路兴国火车站80公里,鹰(潭)~瑞(金),石(城)~吉(安)两条高速公路自北向南,由东至西穿过宁都县。

根据《宁都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中提出,县城城市规划范围为:

南至高坑,北至七里,规划面积近期20平方公里,远期(2030年)40平方公里。

宁都县城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20万人,远期(2020年)23.5万人。

2.2自然概况

2.2.1地形地貌特征

宁都县属赣南中低山丘陵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

境内一般高程300-500米,最高点为西北部的凌云山,海拔1454.9米,最低点是南部黄石镇下车坪村,海拔154米。

2.2.2地质情况

宁都县地质构造处于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的东段北侧,地质基础系古生代震旦纪的浅变质岩构成,以震旦系和白垩系分成最广。

岩石主要有花岗石、变质岩、紫色页岩,以花岗岩居多。

土壤类型以酸性紫色土、冲积土和红砂岩、红色粘土发育而成的棕红壤为主,多呈中性和酸性反应。

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区》,区域内属地震动参数0.05g(地震烈度6度)区。

2.2.3气象情况

宁都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地区。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适宜于亚热带作物的正常生长。

冬季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入冬,宁都在蒙古冷高压东南侧,因而多吹北风或东北风。

这期间,有寒潮侵袭,并伴有霜、雪、冰冻天气。

正常年份是:

前冬冷晴多严霜,天气干燥;

后冬则多雨雪,天气阴寒。

俗话说“三九、四九,相见不出手”。

又说:

“大寒、小寒,滴水成团”。

1月中旬至2月中旬,是全年最冷的时节,大雪、冻雨多发生在这个时期。

春季3月中、下旬入春,蒙古冷高压强度逐渐减弱,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靠近县境,气温渐升,雨日渐多,有“春雨连绵”、“春无三日晴”之说。

但前期气温仍较低,常有较强的冷空气影响,有时天气较冷,俗语说“清明谷雨,冻死老虎”。

后期是南北气团在县境互相推移的时节,降水强度大,且较为集中,常有暴雨发生,使江河水位陡涨,山洪暴发,这是宁都的汛期,常有雷雨或冰雹。

夏季5月下旬入夏,汛期过后,进入盛夏。

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天气炎热。

又因地处高压北缘,故多吹南风或西南风。

有“小暑南风十八天

”之说。

当副高压加强或减弱阶段,容易形成热雷雨天气。

这种热雷雨,多发生在午后或傍晚,且地方性明显,有“夏雨隔堵墙,淋女不淋娘”之说。

这时期,常有台风影响县境,有降水、降温、大风、暴雨现象出现。

秋季9月下旬入秋,处暑过后,夏季风减弱,但气温仍高,俗称“秋老虎”。

不过这时的热与前不同,所谓“白露秋分节,夜寒白天热”。

即白天虽热,入夜转凉,秋意渐浓。

这时期,地面至中低空为冷性高压控制,中高空则仍为暖性高压影响,从地面至高空均为高压,且下冷下暖,气层稳定度大,不容易形成云雨,大部分年份天气晴朗。

晚秋时节,有“小阳春”天气促使草木开花,甚至结果。

气温年平均气温在14至19℃之间,极端气温也是南部高、北部低。

极端最高气温南北相差较小,而极端最低气温相差较大。

月平均气温,12月至2月平均气温都在10℃以下,其中一月气温最低。

从3月开始有连续9个月的时间,平均气温都在10℃以上,其中7月气温最高。

据县城稳定通过10至20℃,保证率80%的积温,起讫日期:

10℃最初出现在3月25日,20℃最终出现在9月28日,历时187天,总积温4723.5℃。

2.2.4水系水文

宁都县降水年降水量在1500至1700毫米之间。

大致北部多,南部少,东部多,西部少。

4至6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40—70%,比重较大。

若超过4至6月多年平均降水量30%定为特大水年。

自1939年

以来,有1944、1948、1954、1959、1962、1968六年为特大水年。

大的洪涝灾害出现在这些年份。

若低于4至6月多年平均降水量30%定为枯水年。

自1939年以来,自1940、1943、1951、1963、1971五年为枯水年。

较严重的干旱均发生在这些年份。

7至9月降水量与4月至6月降水量相比,明显减少。

这一时期,容易形成伏、秋旱。

10至12月降水量最少。

1至3月降水量次于7至9月降水量。

多年平均降水量1706毫米,最多的为1997年,达2791毫米,最少的为2003年。

多年平均年降水日数与无降水日数之比为18:

20,相差不大,农谚谓:

“有多少晴天就有多少雨天”。

1939年以来,日雨量最大的是1959年6月18日和1984年6月1日都为218.1毫米。

日照:

多年平均日照1938.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4%,太阳辐射的年平均总量为112189.9卡/平方厘米。

无霜期:

县城无霜期多年平均值为279天。

最长为319天,最短为224天。

平均初霜日期为11月30日。

最早的初霜日期是11月5日,高晚的是次年1月3日。

平均终霜日期为2月22日。

最早的终霜日期是1月16日,最晚的是3月28日。

初、终霜间隔天数(有霜日期)多年平均为85天。

最长128天,最短32天。

宁都县北部初霜早,终霜短,霜期料南部长,无霜期较南部短。

根据县气象局观测记录:

山顶出现霜的次数较少,山间盆地出现霜的次数较多。

2.3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

2.3.1人口

1、全县人口

宁都县辖24个乡(镇)299个行政村,2011年年末总人口81.6万人,人口构成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极小部分,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0人。

人口调查的各项指标见表:

人口指标表

年份

年末总人口(万人)

人口密度(人/K㎡)

人口自然增长率‰

2000

69.61

172

2001

70.32

173.5

10.25

2002

71.36

176

`14.84

2003

71.43

176.2

0.94

2004

71.45

176.29

1.2

2005

73.52

181.4

29

从表中数据可以算出,2000年-2005年,宁都县人口平均增长速度为:

人口增长率=人口平均发展速度-1=0.01095即10.95‰

2、城区常住人口预测

根据《宁都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提出,近期城市人口预计20万人,远期2020年城区人口预计23.5万人。

2.3.2资源

1、水土资源

宁都县域土地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折合607.97万亩,其中山地面积482.34万亩,占总面积的79.4%,耕地面积66.92万亩,占总面积的11.01%,有园地土壤1.69万亩,占面积的0.28%。

耕为冲积土,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以红色土壤为主,间有紫色土分布,土地肥沃。

宁都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县内的主要河流有梅川、平江,均属赣江二级水源。

梅川也称宁都江,主河长220公里,发源于宁都与宜黄县交界的王陂嶂,自北向南流入贡江。

平江亦称兴国江,发源于宁都猴子嶂,主河道长132公里,自东北流向西南于赣县江口塘流入贡江。

全县总水域面积278654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58%。

2、生物资源

宁都县气候优越,土质肥沃,生物资源极为丰富。

山地面积广,林木品种多,分布宽,蓄积量大。

全县乔灌木树种约有一百余科,一千二百余种。

大部分代山、丘附分布着马尾松和杉木群落。

森林资源虽比较丰富,但分布不均,主要分布边缘地带,其蓄积量占全县蓄积量的70%。

此外,有开发优势强的果茶品种资源;

珍贵的药材资源;

珍稀银杏、水杉资源;

鲜美的花卉资源和很有开发前景的猕猴桃、山渣、山梨等野生植物资源。

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还有品种繁多的薯类、豆类、瓜果、蔬菜类等21个科,61个品种。

宁都县森林面积大,植物资源丰富,是各种动物良好的栖息地,有国家级保护动物豹虎、猕猴、穿山甲等。

其他野生动物有600余种。

3、矿产资源

地下矿产资源主要品种有:

稀土、瓷土、钴砂、钨砂、水晶石、石英石、石灰石、云母、铜矿、铀矿及少量的金砂等22种。

据分析,稀土总储量可逾百万吨,磷矿石十万吨,石英石二千万吨,其他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4、旅游资源

境内有闻名国内外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翠微峰旅游风景区,凌云山原始森林和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易堂九子”遗址等,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常年平均旅游人数达30万以上,境内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是全国对外开放县之一。

2.3.3经济

2011年,宁都县生产总值实现89.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8%,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0.4%;

财政总收入突破6亿元关口,达到6.0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6%,同比增长27.2%,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9%,同比增长31.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8亿元,同比增长3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7.5亿元,同比增长16.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140元,同比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30元,比上年增加327元,增长9.9%。

2012年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县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实现103.5亿元,同比增长11%;

财政总收入达到6.37亿元,同比增长6%,力争10%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1亿元,同比增长3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3亿元,同比增长20%;

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016万美元,同比增长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54元,同比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93元,同比增长10%;

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47.5%;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第三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3.1项目的建设背景

3.1.1国内水质污染情况

我国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13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之一,严重的水环境污染使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更为突出。

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水危机”在我国已经成为严峻的现实,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造成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未能得到有效的处理。

2011年全国废水排放量为652.1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499.9万吨,氨氮排放量为260.4万吨;

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217.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404.3万吨;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2.5亿吨。

2011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平稳,但形势依然严峻,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全国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内陆诸河等十大水系469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61.0%、25.3%和13.7%。

西南诸河水质为优,长江、珠江、浙闽片河流和内陆诸河水质总体良好,黄河、松花江、淮河、辽河总体为轻度污染,海河总体为中度污染。

在监测的26个湖泊(水库)中,富营养化状态的湖泊(水库)占53.8%,其中,轻度富营养状态和中度富营养状态的湖泊(水库)比例分别为46.1%和7.7%。

在监测的200个城市4727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优良-良好-较好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45.0%,较差-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5.0%。

为深入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2011年以来,国务院对环境保护作出五个方面的重要部署:

一是审议通过并印发《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二是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三是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四是同意修订发布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五是召开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出席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环境保护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及政策措施。

3.1.2企业污水处理情况

宁都县城所在位于宁都县梅江镇,2011年县城常住人口20万人,饮用水源地为梅江河。

梅江河发源于宁都县肖田乡王陂嶂,自北向南流经12个乡镇,全长145.2公里,至于都县境内龙石咀注入贡江,流域面积3727.36平方公里,平均河宽250米,最枯流量2.88m³

/秒,最大流量2640m³

/秒,多年平均流量91m³

/秒。

梅江河是宁都县人民的母亲河,承担着县城12个乡镇的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和纳污的功能。

宁都县中矿同发萤石有限公司位于宁都县洛口镇严坊村焦坑,梅江河上游,排污口距梅江河2公里,距县城饮用水取水口22公里。

2002年宁都县中矿同发萤石有限公司设计年生产能力4.5万吨,日消耗萤石原矿400吨。

由于选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悬浮物、COD、氟化物均严重超标,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严重影响周围环境,为此

自企业生产以来,公司建有7000㎡的尾砂库、3000㎡的废水调节沉淀池、建设日处理1500吨的污水处理站,企业平均日处理污水1400吨,处理后出水水质基本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但经过几年的生产使用,调节池、沉淀池功能减弱,污水处理站逐渐老化,特别是由于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尾矿库及调节池面积扩大,集水面积加大,污水量增大,以及国家对污水处理后水质要求的提高,在污水处理高峰期处理的污水经常不能达标排放,存在较大的水质污染安全风险。

由于企业位于宁都县城水源地上游,污水治理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宁都县城20万人的饮用水安全,为此拟对萤石选矿污水进行综合治理,使出水水质按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同时通过循环利用,从根本上解决厂区废水对水体的污染,保护县城饮用水源,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3.2项目的建设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是保护县城饮用水源的必要措施

梅江河是宁都县的母亲河,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沿岸人们饮用水源的安全。

抓紧梅江河沿岸的水污染综合整治,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量,保证水质好转,是宁都县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

企业位于梅江河上游,排污口距梅江河2公里,距县城饮用水取水口22公里,为梅江河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的重点防治企业,所以该企业的废水治理情况对梅江河环境保护非常重要。

企业目前废水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排》(GB8978-1996)二级标准,平均日处理的水约1400吨,处理后的水质无法满足生产用水要求,无法回用,直接排放造成水资源浪费,随着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

老化,污水排放存在较大风险。

对现有工艺改进,使出水达到企业选矿生产用水。

对生产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生产,节约水资源,减少全厂的废水排放量,有效的改善了梅江河的生态环境。

所以说该项目符合国家和江西省的环保规划要求,是保护梅江河生态环境的必要措施,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

2、项目的建设是废水回用、节水降耗、减污、提高污染防治水平的有力措施。

江西省作为能源资源消耗大省,依然存在着产业结构片中,服务业比重较低,经济发展越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等问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尤其是节能降耗、治污减排、保护环境的任务十分紧迫,进行废水综合治理回用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

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

3、项目的建设是节能减排的需要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映强烈。

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

不加快调增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江西省“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到2015年底,江西全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含工业、生活、农业)分别比2010年减少5.8%(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7%)、9.8%(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9.8%);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7.5%、6.9%。

项目的建设能有效控制梅江河水源的污染情况,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的必由之路;

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4、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

根据《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中相关要求及规定:

在生产环节采用最新技术、工艺,实现高产值、高附加值;

在资源消耗环节坚持“物尽其用”原则,推行循环经济;

在污染物治理环节坚持“以废治废”原则,实现总量控制、达标排放。

本项目的实施目的在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因此,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总体要求和《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