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配对量词及英语配对单位词范畴化及其对比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00313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8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配对量词及英语配对单位词范畴化及其对比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汉语配对量词及英语配对单位词范畴化及其对比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汉语配对量词及英语配对单位词范畴化及其对比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汉语配对量词及英语配对单位词范畴化及其对比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汉语配对量词及英语配对单位词范畴化及其对比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配对量词及英语配对单位词范畴化及其对比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汉语配对量词及英语配对单位词范畴化及其对比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配对量词及英语配对单位词范畴化及其对比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配对量词及英语配对单位词范畴化及其对比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文化间的相似和缺失是同

时存在的。

名词和量词的选择是开放性的,随着社会和语言的不断发展,量词对名词的选择也在

不断发生改变。

尤其是当今社会东西方交流的频繁和深入,语言间的相互渗透也在进行,

从而形成了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对事物认知的统一性和趋向同一性。

人的一般认知方式,即

人的认识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客观报道到主观表达。

这一认知过程与范畴化过程是一致

的。

范畴化的动因在于转喻或隐喻。

修辞规则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转喻和隐喻更是频

频出现,这一现象在汉语和英语社会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汉英配对词在使用中主要的修辞

作用是暗喻,引申演变为与某一事物相关或具有某一事物特征的含义。

认知语言学认为,

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

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

在社会生活中的交流沟通,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从客观到主观,用具体的和熟悉的概念

表达抽象的和难描述的概念。

这种借用事物间的联系性,将一个事物概念投射或映射到另

一个事物的方法,就是隐喻。

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总结“隐喻不仅属于语言,而

i

且属于思想、行为和活动,是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系统映射。

”正是基于这个原

因,我们可以认为汉语和英语在配对意义上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存在一致性。

此外,由于隐喻受文化制约,人们因所处的社会环境、使用的劳动方式、观察和了解

事物的方法、思维角度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认知过程和结果存在偏差也是毫不意

外的事情。

特殊的语言文化背景形成了特殊的语言习惯。

通过不同语言间的对比,我们对词汇中蕴含的不同文化差异会有更深层的理解和更全

面的掌握。

这也有利于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除了语言本身的教学研究外,向超语言的层

面,即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探讨,包括社会历史、社会生活、思维方式和角度等等。

关键词:

语言对比配对汉语量词英语单位词范畴化类型学

ii

Abstract

Researchandcategorizationofpairingmeasurewords

inChineseandEnglish

NomatterChineseorEnglish,theselectionofthosemeasurewordsshowingpairing

meaningsortheselectionofnominalingredientbywordsofunitisacourseofcategorization.

Therenecessarilyexistsacategorizationcenterwhichbecomesthebasicselectionofthis

measurewordorthiswordofunit.Andtheotherselectionsextendfromthiscategorization

centre,whichincludingshort-rangeextensionanddistanceextension.Thecourseof

categorizationcangetthesupportsoflinguisticdiachronicdevelopmentandlinguistictypology.

CategorizationshowsusthecourseofChineseparingmeasurewordsandthecourseofthe

selectionofnominalingredientbyparingwordsofunitinEnglish.Inthecourseofrealizingthe

world,peopleareboundtoexpressthosethingsorconceptsthattheyhaveneverseen.The

solutionofthisistomakeadisplacementbyborrowingthethingsorconceptsthatarealready

existed.ThisanalogycausesthecoincidencesbetweennormandChinesemeasurewordorthe

coincidenceofselectionofnominalingredientinwordsofunitinEnglish.Wealsocallit

“Huyi”.

Besides,peopleareboundtohavecognitivedifferenceforthesamethingforthereasonof

differentsocietytheylived.Thedifferenceoflanguagecommunicationrangeand

communicationfrequencyofagriculturalpeople-basedlanguageandherders-basedlanguagewill

makethedifferenceofworld-realizingandexpression.Thewholeness-praiseofChinese

languagecommunitytreatsdiversethingsasawhole,emphasizingharmonybetweenmanand

nature.Onthecontrary,Englishlanguagecommunityemphasizingfunctionalityandexactness.

Andthesimilarityandlackbetweenthesetwoculturesalsoexist.

Theselectionofnormsandmeasurewordsisopen.Withthedevelopingofsocietyand

language,theselectionofnormbymeasureischangingtoo,especiallyinmodernsociety,forthe

deepeningandfrequencyofcommunicationbetweentheEastandtheWest,theinterpenetration

oflanguageisundergoing.Therefore,itwillformthesamecognitionforthethingsbetween

peopleofdifferentareasinsomeextend.Thegeneralcognitivestyleofhumanbeingsisfrom

concretetoabstract.Thiscognitivecoursecoincideswithcategorizingcourse.

Thecauseofcategorizationismetonymyormetaphor.Rhetoricrulesexisteverywherein

ourdailylife,metonymyandmetaphorappearfrequently.Thisphenomenonexistsbothin

ChineseandEnglishsociety.ThemainrhetoricfunctionofChineseandEnglishpairwordis

iii

metaphor.Cognitivelinguisticsconsidersthatmetaphorgnosiaisathinkingabilityofhuman

being.Itistheadvancedstageofcognitivedevelopment.Anditisthenecessarycognitiveability

ofrealizingtheworld,especiallyrealizingtheabstractthings.

Thecognitionofthingsofthingsofhumanbeingisfromobjectivetosubjectiveinourdaily

communication.Andweuseconcreteandfamiliarconceptstoexpressanddepictthoseconcepts

arehardtodescribe.Thismethod,whichutilizestheconnectionbetweenthingstoprojectone

concepttotheother,ismetaphor.CognitivelinguisticsLakoffandJohnsonconcludethat

metaphorisnotonlylanguagebutalsoathinking,behaviorandactivity.Itisaprojectionfrom

oneconcepttotheother.Forthisreason,wecanunderstandthatthereiscoincidenceofselection

ofnominalingredientbetweenChineseandEnglishinpairingmeaning.

Besides,itisnosurprisethatthereexistsdifferentcognitivecourseandresultofthesame

thingbydifferentpeoplefordifferentculture,society,wayofworking,wayofobservationand

thinkingperspectiveetc..Speciallanguagebackgroundwillformaspeciallanguagehabit.

Throughcomparingofdifferentlanguages,wehavedeeperunderstandingofthedifferent

culturewhichimbedsinwords.Thiswillgiveadvantagetolanguageteachingandlanguage

researchthatextendtoextra-linguisticlevelwhichistheexplorationofmaterialandspirituallife,

includinghistoryofsociety,societylife,wayofthinking,thinkingperspectiveandsoonbesides

teachingresearchoflanguageitself.

Keywords:

languagecompare,pairing,Chinesemeasureword,Englishmeasureword,

categorization,typology

iv

目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i

绪论……………………………………………………………………………1

0.1汉英配对单位词的研究现状综述……………………………………….1

0.2本文研究的问题和范围………………………………………………….2

0.3本文采用的理论和方法………………………………………………….2

1现代汉语配对量词的范畴化…………………………………………………..4

1.1现代汉语“对”的范畴化……………………………………………….4

1.2现代汉语“双”的范畴化……………………………………………….10

1.3现代汉语“副”的范畴化……………………………………………….17

2现代英语配对单位词的范畴化………………………………………………..19

2.1现代英语“acoupleof”的范畴化………………………………………19

2.2现代英语“apairof”的范畴化…………………………………………21

3对比差异………………………………………………………………………..26

3.1汉语一名双量现象……………………………………………………….26

3.2英语一名双单位词现象………………………………………………….27

3.3汉英差异对比…………………………………………………………….28

4产生异同的原因………………………………………………………………..33

4.1产生差异的语言原因…………………………………………………….34

4.2产生差异的社会原因…………………………………………………….37

5结论……………………………………………………………………………..40

参考文献…………………………………………………………………………..41

后记………………………………………………………………………….…….45

v

0绪论

0.1汉英配对单位词的研究现状综述

汉语从三千多年以前的甲骨文时代发展到现代汉语时代,是汉民族普遍使用的一类独

特语法规则,从而受到许多人的研究,如在大量收录量词的量词词典中,《现代汉语名词

量词搭配词典》(刘学敏、邓崇谟,1989)收录了400多个量词,《现代汉语常用量词词典》

(殷焕先、何平,1991)收录789个,《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郭先珍,2002)收录600

余个。

汉语语法研究的早期,正是由于对汉语量词研究的阶段局限性,导致了把量词看作名

词。

虽然量词源于名词,但在现代汉语中量词和名词已经属于没有共同语法特点的同源词

了。

在语法意义上,量词表示单位(计量),一般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在语法形式上,

量词必须跟数词结合,能重叠使用。

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认知语言理论对量词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石毓智

(2001)根据表物体形状量词的认知根据,揭示汉语量词系统设立的原则。

各维数之间的

比例和物质性是形状量词系统的认知根据。

他(2003)依据认知理论发现了定性和数量表

达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了语法标记系统中的有定性表达和单复数表达之间的相互制约关

系。

姚双元、樊中元(2002)从量词空间认知总结出56个量词具有空间意义。

宗守云(2005、

2007、2008)逐组对比分析量词“组”和“套”、双数量词(“对”、“双”、“副”)、

“对”和“双”在认知因素上对名词性成分的语义选择。

而从类型学角度的研究汉语量词甚至是配对量词的则更少。

根据类型学理论,很多语

言的定语从句标记都来自指代词,现代汉语和南方方言也存在类型学研究的价值。

(2001)根据类型学中的“有定性”概念,确定了汉语量词、指代词和结构助词的关系,

指出现代汉语中普通量词可以虚化成为结构助词,并具有指代词的性质。

石毓智(2003)

证实了现代汉语存在有定性和数量表达的关系,只有在定性成分的单复数表达中必须存

在,并由此解释了宋代以后独立使用指示代词和量词的搭配的原因。

另一方面,我国关于汉英语语言的对比研究始于《马氏文通》,并在二十世纪后半期

得到飞跃式发展,1994年还成立了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的范围涵盖

了词类、语法、语序、语义、句子结构、信息处理方式、修辞,影响语言使用的文化、心

理、社会因素和思维方式等。

研究角度包括语言习得、语言结构、语用现象、语言的社会

性和民族性等。

多语言对比研究出现了繁荣局面。

但随着当代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语言对比研究仍有待深入。

首先是汉英语言对比倾向

于语言外在形式的比较,通过描写异同,服务于语言教学和翻译。

但忽视了对语言的整体

研究,没有从现象的分类向深层机制的发现和解释。

其次是语言对比容易流于突出语言现

1

象特征的简单形式,不常构建理论框架。

语言现象的发现应更多地服务于验证、补充、修

正语言学中的某些理论、观点、方法和模型。

最后是汉英语言量词对比研究仍属于空白,

而配对单位词的研究更是有巨大的市场有待开发,在此基础上的对名词性成分选择对象限

定的原因及其文化根源也静候挖掘。

0.2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和范围

双数量词所选择的NP范围有:

表人NP、表动物NP、表肢体器官NP、表具体事物

NP、表抽象事物NP等。

而量词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是以其语义性质为基础的。

本文具

体讨论的是多语言中表示配对的名词的范畴化过程及其类型学研究,以及该类词在多语言

中的不对称问题。

本文的研究范围包括:

现代汉语配对单位词“对”和“双”的范畴化过程、现代英语

配对集合单位“apairof”、“acoupleof”的范畴化过程和与之相关的多语言类型学研究。

0.3本文所要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为解决汉语和英语中配对量词和单位词的语言深度对比问题,我们可以从语言的语法

化角度发展。

“语法化”指形成语法的各种因素(主要是语义因素和语用因素)逐渐“化”

为语法内容和语法形式的过程和结果。

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交流沟通的产物,必然与社

会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也是对人们在所处环境的认识的直接反映。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

言,受社会外部条件和语言自身发展的综合影响,其语法的形成和被大众广泛接受存在相

似和差异之处。

目前,“语法化”研究得比较多的是实词虚化。

但现有的语法化研究大多针对语法化

结束了的结果,即现存结构形态,并未对语法化的机制发展及其限制原理进行分析。

作为

分类词中的一员,汉语量词和英语单位词更是体现语法尤其是名词范畴化的一个入手点。

汉语中的量词“对”、“双”、“副”都可以表达配对的意义,而与此对应的英语中也存在配

对的集合名词“apairof”、“acoupleof”。

本文将从范畴化和类型学分析二者的异同及其原

因。

事实上,不同语言中的语法范畴,或多或少的总有相通的语法化轨迹。

这样的研究便

于归纳语言的普遍规律。

而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就是对语言结构和功能关系的解释,即结

构形式为何有对应的语法功能。

这符合乔姆斯基的“一种语言的语法要能说明什么样的句

子是合格句或不合格句”。

认知功能主义从人类认知规律观察语言运用问题,徐盛桓(1993)提出了语言中存在

和语用的“结构边界律”:

结构是有界的,移动不能破坏结构的边界,否则结构就会解体

无法成立。

这种理论既能解释同一语言的多种语法现象,又能解释跨语言的语法现象及其

共同的普遍规律。

有些语言规律在别的语言表面上看不出,实际上却仍然存在,因为语言

2

的表层形态可以存在差异,但是内部机制的基本规律是相同的。

语法、语义和语用相互制

约,三者的分析能够解释跨语言的语法现象。

世界上的所有语言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拥有一些可能符合某一种恒定模式的表达范

畴。

我们可以通过描写语法来找出这些模式,但是它们的功能只有放在语言真实环境中才

能区分开来。

法国的埃米尔·

本维尼斯特(2008)认为,其中“基本范畴不受任何文化限定

的约束,我们从中看到通过言语活动并在言语活动之中安身立命的主观体验。

”作为分类

词的量词或单位词,跟名词性成分的选择与被选择关系的互动可以看作是特殊形式的辩证

关系。

汉语配对量词或英语配对单位词需要依附相关名词性成分存在,否则是“只不过一

个空洞的形式,既不能与物体,也不能与其他概念相联系。

”它只不过表示一个双数的定

数概念,而且必须从与名词性成分的结合中得到自己的现实性和实体性。

根据这一理论,可以找到一个突破口来分析为何不同语系在认识和表达某一事物时采

取相同或相似的分类词。

因为我们认为人类观察事物、认识客观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存在一

致性:

从客观到主观逐渐扩展其范畴成员的内容。

本文的语料包括汉、英语本体语料,两种语料的主要来源如下:

1、汉语本体语料来源:

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以及相关语法著作中的例句。

2、英语本体语料来源:

北京大学现代双语语料库,朗文当代英语词典》1993年版)

以及相关语法著作中的例句。

3

《(

1现代汉语配对量词的范畴化

1.1现代汉语“对”的范畴化

1.1.1“对”的语义性质与畴中心

一、“对”的语义性质

量词“对”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是建立在“对”的语义性质上的。

量词“对”的语义性

质是:

表示相对。

宗守云(2007)认为“对”表示相对是与其他定数量词的区别特征。

“对”用于相对的事物,但不能说所有相对的事物都可以用“对”来修饰,这是因为

我们只能解释目前发现的现象,而不能决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情况。

我们称之为量

词范畴的可解释而不可预测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