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时的行政职能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99321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政府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时的行政职能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政府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时的行政职能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政府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时的行政职能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政府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时的行政职能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政府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时的行政职能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政府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时的行政职能Word格式.docx

《论政府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时的行政职能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政府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时的行政职能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政府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时的行政职能Word格式.docx

我国政府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权力。

人民的生存权是最基本的权力,危机管理和应急机制正是一种在社会非正常状态,即危机状态下保障人民生存权力的体制,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无论我们在经济转轨或经济运行过程中碰到怎样的困难,都应始终以此作为基本准则,用以确定政府必须具备的基本职能,用以安排各项改革与目标的轻重缓急,用以协调具体工作中的各种冲突。

(二)我国政府在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时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

2003年4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讲话,把“非典”定性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号召“全国必须进一步动员起来,坚决打好同‘非典’作斗争的这场硬仗。

”2003年4月20日,新任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坦承,卫生部的工作“确实存在一些缺陷和薄弱环节”,此时,北京已确诊的“非典”患者达到339例,疑似病例402例。

2003年5月12日,国务院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截至到5月19日,全国内地共有SARS病人5236例,共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SARS病例。

从疾病突发到万众一心抗击“非典”,中国政府和人民正从多个领域、多个层次进行着富有成效的努力和工作,可以称得上是举全国之力抗击“非典”。

国家的最高管理机构充分认识到了这次危机的严重程度。

4月14日在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建设和完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原则:

中央统一指挥,地方分级负责;

依法规范管理,保证快速反应;

完善监测体系,提高预警能力;

改善基础条件,保障持续运行。

在此基础上,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于4月24日成立,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任总指挥。

与过去不同的是,政策和机制方面的修补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步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迅速出台。

在国务院的统一指导下,中央各部委、地方政府相互协调,共同配合,组成了保障社会安全运行、全力抗击“非典”的联合战线,负责解决“非典”时期医药用品的生产组织、财力保障、物资供应、运输协调、市场监测、指挥调度、调剂余缺、资讯汇总和其它有关问题。

由于此次“非典”危机(或称为SARS危机)被定义为公共卫生部门的突发事件,国家卫生部成为受关注的焦点。

在认识到体制上存在的不足之后,卫生部会同地方各级卫生部门紧急出台各种措施,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预防和监测机制、疫情的信息系统和突发性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等等。

作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SARS危机虽然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与此前我国曾经发生过的大兴安岭火灾、1998年大洪水、1997-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等类似突发事件相比,我们在处理和解决这类事件上都采用了几乎相似的做法。

即在重大危机发生的一段时间内,紧急调动所有可能调动的人力(包括武警、军队和地方的一切人员)、物力和财力,力争在短时期内解决危机,然后在事后的反思中进行体制上的修正、完善。

这一方面说明了我们是有能力解决危机的。

由于惯性,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还发挥着作用,还保留着短期内迅速集中力量完成某一件事的能力。

①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经济和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随着传统政府职能的退出、市场为主配置资源方式的确立,政府在如何配置公共资源、解决公共问题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职能缺位。

体制上的缺位往往会导致我们在问题和危机发生的前期缺乏紧急应对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危机解决的时机。

具体反映到此次的SARS危机中,就是政府的应急处理能力不强,尚未建立一个独立和常设的危机管理协调机制,缺少专业的信息系统和危机的预警、处理机制。

尽管我们无法完全避免生态危机、疾病传染和一些人为的事件的发生,但依靠健全的信息系统和危机快速反应机制,可以以较小的代价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和解决危机。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职能的提供者,同时也是这一机制的建设者、投入者,在明确职能定位和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的基础上,需要长期、有效地进行相关资源的配置。

(三)国外的经验教训

从SARS危机看美国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

美国人口众多且流动频繁,是易受SARS感染的国家和地区。

但由于其公共卫生体系中疾病控制与预防系统完善,特别是在“9.11”事件和随后的炭疽恐慌中建立起来的公共医疗卫生防疫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到5月15日为止,美国仅出现63个病例,且无一例死亡。

美国政府在应对SARS危机时所采取的措施和政策如下:

1、及时发现,预警应急措施得当

美国政府非常重视SARS疫情,采取了极为审慎的态度对待这个病毒。

到目前为止,美国在对SARS的战役中创造的零死亡记录,这首先要归功于早发现、早治疗、隔离检疫和预警的应急措施。

3月14日,在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公布“非典”疫情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立即在以下三个主要的方面采取了应对措施:

研究,协作和信息发布。

3月15日,美国CDC向全美医院和医生发出SARS警告与防治指导方案,并向美国各地区卫生部门发出了加强对SARS监控的工作指导守则。

政府卫生官员每周至少举行一到两次电话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通报全球和美国的SARS疫情及防治进展;

各大媒体网站也可直通该中心的网址,网上不仅公开SARS病毒最新情况,并以问答方式向公众解疑,透明度极高。

3月中旬,在美国国内还没有发现SARS病例时,美国CDC就决定提早启用“紧急指挥中心”,开始24小时运转,中心可以调遣传染病学和专业处理人员帮助受到病毒侵犯的美国各地。

专家们一抵达事发地,便指挥建立地区监视系统、调查个人病例,并及时采取各种预防控制手段。

同时,也使美国各政府部门和各级地方卫生机构得以有效地互通情况,并及时与世界卫生组织交流信息。

2、公共卫生资源准备充分

为了抵御化学生物武器的袭击,美国在过去两年多时间内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构建原本已经比较健全的公共医疗卫生防疫系统,各大医院都备有应付生化武器袭击的方案和紧急疏散、隔离人群的场所;

不少医院之间也早已联网,彼此传递信息。

这些预先准备好的资源设施,使医院和医疗中心在面对SARS病毒时,可以有备无患。

目前,全美各大医院的急症室内到处贴着醒目的标语,要求曾经前往SARS感染地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们戴上防病毒口罩。

一些出现发烧、咳嗽症状的病人被送入隔离室。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还建议SARS病人的家属也戴上手套和防护面罩,频繁洗手,并且要避免与患者同床、共用洗漱品等。

各地区也建立了传染病监视系统。

如每隔24小时,波士顿的卫生官员可以接到该市11个地区急症病房的病例统计数据,有效掌握传染病的最新情况。

如果某种传染病人数超过正常发病率,卫生官员就会立即开始调查,并向当地政府和州一级健康部门通报。

有关卫生专家指出“如果医院接到的SARS病例少,我们就用应对肺结核病人的防治措施来隔离这些病人,如果感染人数较甚众,我们将借助反恐怖的一套防备措施来处理疫情”。

医疗中心用“早就准备好”的抗击生化武器袭击方案,可以帮助他们在需要时隔离大量的病人。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医疗协会发言人表示,两年前爆发炭疽袭击后,华盛顿各大医院就已经建立起紧急反应中心,后来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00多万美元,进一步加强防范措施。

目前,哥伦比亚特区的医院都有能力把数百名患者完全隔离治疗。

3、信息传递渠道畅通,信息系统完备

作为美国医疗的协调机构,CDC在获悉SARS疫情之后的数小时之内就决定提前启用新建的“危机行动中心”(EmergencyOperationCenter),而此时美国还没有确诊的“非典”病例出现。

该危机行动中心的建立原本是为解决2001年炭疽事件中暴露出的卫生部门信息传递慢的问题,但这一旨在防御生物恐怖袭击的高技术指挥中心在迎战“非典”中派上了用场。

目前危机行动中心已成为一个世界级的行动中心,可应付任何公共卫生危机,不管是生物恐怖袭击还是某种新型疾病的爆发。

该中心运作经费高达710万美元,这使得美国卫生官员能够建立SARS传播的信息库,同时可以和欧洲、亚洲的同行相互交流,该中心的启用明显增强了SARS危机中美国各政府部门和各级地方卫生机构、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等的实时信息交流能力。

在信息发布方面,CDC除了发布新闻简报和在网上提供信息,还发布健康警告,通知那些从疾病感染地区进入美国的人士,建议他们监控健康,并提供症状清单。

4、科学研究实力雄厚

在CDC的众多研究工作中,最著名的是实验室研究。

CDC和世界卫生组织以及世界上许多其它实验室一道,确定了SARS的致病源这为冠状病毒,着手开发抗滤过性病原体的药物,合成疫苗的主要成分,并展开诊断性试验,使得疾病在初期就能够被发现。

同时,CDC配置医疗官员、流行病专家和其它专门医师,在世界范围内协助现场调研,并在国内帮助各州和地方卫生部门调研潜在的SARS病例。

5、部门协调运作,反应迅速

除了美国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正常运作,美国政府对SARS的预防和控制也表现出绝对的重视和警觉,通过全方位的立法增强应对能力。

美国总统布什2003年4月4日颁布行政命令把SARS列入“可检疫流行病”名单,在法律上为预防SARS的扩散作好了铺垫。

这是近20年来美国在此名单上首次添加新型流行病。

同时,还签署总统令,赋予医疗卫生工作人员隔离嫌疑病毒携带者的权力,如果一个体格健康尚无病兆的人被怀疑带有SARS病毒,隔离中心工作人员可随时将他们带走。

(四)政府职能的改进

根据新时代的要求,2007年10月,胡锦涛对我国今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做出了整体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和新措施。

其一,

强调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其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职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依、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其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五)反思

1、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机制有着巨大的外部社会效应,其明显的公共产品特性使得这一体系的建设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来实现,因此,解决突发性公共事件必须以政府为主,通过政府配置公共资源来完成。

2、政府应急能力的建设并不是某一个具体部门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投入问题,而是由政府应急职能、应急体制、应急投入等构成的一个系统,并且其基本的统筹次序应该是“确定应急职能范围→构成应急体制框架→安排应急投入资源”,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整体应急处理能力达到最大化。

3、政府应急职能的界定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危机管理的划分和主要内容应该是准确的;

二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各个部门在体系中的职能分工应是相对独立、相互信任、相互协调的;

三是服务于职能发挥的基本的资源储备、信息体系建设应是配套的。

4、应急体制的构建主要包括三部分:

(1)危机爆发前的预警,危机管理的知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危机管理的计划系统建设,在此基础上建立危机管理的预警系统,提高对危机的预见。

(2)危机爆发后的应对,要建立危机管理的指挥系统,专门的反危机基金储备,危机管理的监测系统。

(3)危机结束后的考评,需要建立危机评估系统,危机复原系统,危机管理学习、创新系统。

5、公共管理投入,特别是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和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投资周期长、投入总量大,建成后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公共资源配置上往往不能作为优先发展的目标。

但是考虑到在无准备情况下一旦危机爆发后的成本,这样的投入还是应以事前安排更为经济。

更为重要的是,提前应对所体现出的体制优越性、政府信任度、国际影响力等都将是无法用数字计算的。

但是作为一个处在转轨中的发展中国家,倾一国财力去建立一个“美国版”的应急机制显然又是不可取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发展和公共事务管理水平才是适宜的、最佳的,因此,尽管应急机制的建设十分必要,但建设的速度、程度又必须是量力而行的。

6、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解决和管理来源于运行高效、配合紧密的危机管理机制,这一机制的构成包括有效的行政运行体制,资源充裕的医疗体系以及多元化的信息系统。

美国建设这一应急机制花费了近30年的时间,我们可能需要更长的过程。

此次SARS危机对我国的应急机制建设是一个促动,对我们每个身在其中的人也是一次残酷的教育,相信在每一次痛苦的经历后,我们都能够更快地成熟起来。

【参考文献】

1、黄念,《美国:

防恐用来防SARS》,《南方周末》

2、胡永华,《我们的公共卫生体系亟待改革》,《21世纪经济报道》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第376号令。

4、叶国文,《预警和救治:

从“9·

11”事件看政府危机管理》,《国际论坛》第3期。

5、郭晓聪,《行政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