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导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9147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导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导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导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导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导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导案文档格式.docx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导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导案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导案文档格式.docx

“娜”(nà

)指导孩子读准鼻音。

一、合作识字

1、出示学习要求,指名读

合作学习要求:

我能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它们,能给它们组组词,还能用我喜欢的字说句子。

(生学习,师巡视)

2、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的识字方法?

(生汇报,师适时点拨)

(1)换偏旁识字:

慢—漫篇—骗

(2)偏旁归类识字:

哎、哄

(3)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

琳、娜

(4)联系学生生活识字:

朗读课文的“朗”

(5)编字谜识字:

士兵的心(志)

3、检查识字效果。

(1)抽读生字(齐读)

(2)抽读词语(男女各读一遍)

二、合作读文

1、组内学生轮流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

读不好的句子大家共同指正,多读几遍。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组内展示朗读,互相评价打等级。

3、分组展示,师适当点拨。

4、出示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小组讨论:

伊琳娜为什么生气?

她为什么又笑了?

三、写字指导

学写“哄、喝、另”三个字,,把重点放在总结“口”字作“旁”以及在字的上面时的变化规律上。

“口”字在作旁时要写得小一点,而放在字的上面时要大一点。

另外,要注意“喝”的笔顺。

1、出示生字,仔细观察,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师范写,生书空)

2、生描一个,写一个(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

3、给生字组词

训练反馈

完成学案上的当堂检测

形成能力

指名给生字组词、说句子

个性素养

回家给家长讲讲这个故事,并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1.会写6个字。

一、复习生字词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动手做做看》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

2、上节课大家读了课文,认识了几个生字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

出示生字词:

哄骗、漫出来等词语。

3、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出示问题:

一、合作学文

1、出示学习要求

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还能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默读思考

(1)课文中写了科学家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了一个什么奇怪的问题?

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2)伊琳娜在动手做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3)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

(4)伊琳娜为什么又笑了?

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这句话吗?

2、小组汇报学习情况(生汇报,师适时点拨,并指导朗读)

3、质疑

读了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提出来,先小组内讨论,不能解决的可以问其他组的,或者问老师。

二、拓展延伸

回读全文,交流:

你觉得喜欢伊琳娜吗?

你想向她学习吗?

想学什么呢?

自愿展示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或者师生合作采用引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形式进行读文。

学习“志、题、提、漫、骗、朗”重点强调“朗”字左边原来不是“良”!

“提、题”二字中虽然都有个“是”字,但两个字的结构不一样,“提”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

2、生描一个,写一个(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

3、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师生共同评选。

评教师:

老师写的字请学生评价。

学生互评:

学生田字格中的字,互相评价。

4、写得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训练

反馈

完成学案上的“当堂检测”。

形成

能力

1.妈妈说:

“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 

(1)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2)反复读这个句子,用它随时提醒自己。

2.“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1)用恰当的语气读这句话。

(2)结合上下文理解“哄骗”。

(3)假如你是伊琳娜,你能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吗?

个性

素养

积累科学家的勤奋的小故事。

   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伊琳娜

高兴生气

想一想做一做

导后反思: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材分析】这是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

阿切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那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被撕开。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把那个人的动作变成机器的动作,让所有的邮票都好撕开。

通过不断研究,他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

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已有了观察身边事物的意识,但还没有养成习惯。

在教学本课时,结合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孩子明白,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时时、事事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要多动脑筋多思考,做一个会学习、会思考的孩子。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导学重难点预测】

重点:

掌握生字新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留心生活”启发。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引入

孩子们,你知道哪些发明家的故事?

正因为有了科学家们的发明创造,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的多姿多彩,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的发明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板书课题《邮票齿孔的故事》。

指导书写“票”

二、检查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抽读课文。

3、抽读生字。

一.合作识字

1、小组自主识字

重点强调:

“政、仍”都是后鼻音;

“便”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bià

n,“研”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撕”是平舌音。

2、交流识字方法

结合语句认识生字:

伦敦、研究。

(1)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2)用加一加的方法记“究”“政”。

3、检查识字效果

(1)组内检查读——你指我认读——开火车读——对口形猜字。

(2)小组合作:

一人读生字,一人组词

二.合作读文

1、了解课文大意

自由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

你喜欢谁?

为什么呢?

先自己想想,再在小组内说说。

2、指导朗读

多种形式读文后,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想一想他们会想些什么?

三.指导写字

刀”字可以放手让学生临写,“仍、便”二字可以与“使”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

“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

“便、使”右边十分相似,可以在找到差别的基础上指导写美观。

指导的重点如下:

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

2、学生练习书写,交流展示,写得好的学生获得一个星星。

完成“当堂检测”

默读课文

个性

素养

想想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自己试着说一说。

1.会写7个字。

一.复习

1.生字词语卡片

2.读课后的词组。

二.检查自主学习

读句子,指名读阿切尔被那个人吸引的内容。

一.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内容

1.读完后,小组交流: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2.抓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①从“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划出重音字,指名读,范读。

②学一学他当时的动作和神情,你学得像吗?

比赛读。

③小组讨论:

从哪些句子能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善于动脑筋?

怎样读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

注意语气变化、练读、指名读

3.理解重点词句

(1)“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出什么?

看插图你能想像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和神情吗?

(学生表演)

(2)“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

”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哪些词?

通过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3)“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从“仍然”一词你能知道什么?

(用敬佩的语气读读第四自然的后两句。

4.快乐体验(让学生撕—撕有齿孔的邮票,体验方便之处)

二.总结全文

(1)带齿孔的邮票真方便,我们应该感谢谁?

(2)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想说点儿什么吗?

三.再读课文,感受发明的快乐。

(1)指名分段读;

分角色读;

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喜欢文中的哪些词句,说给大家听。

四.指导写字

1.要让学生注意“英”字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

“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

“整”字的结构要注意,要写匀称。

2.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范写指导,学生练写,全班交流评议。

完成课后的“读读填填”

自己去收集关于邮票的小故事。

并试着讲给小伙伴们听听。

   

15画风

【教材分析】“画风”,这个题目引起了课本中的小朋友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

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本来陈丹说:

“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看了赵小艺的画后,陈丹却说:

“我也会画风了。

”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结果他们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

让我们的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中,去体会课文中三个孩子的思想;

去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

想出别的、更多的画风的办法。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以人物对话的形式,讲了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

三个小朋友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鼓励。

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个人的相互交流,这样的课文还是第一次遇到,学生不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做法,在朗读感悟过程中首先要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弄清哪个小朋友是怎么画风的,在此基础上再练习朗读。

【导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导学重难点预测】重点:

认识课文中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在朗读中体会三个小朋友在面对困难时会动脑子想办法。

1.会认7个生字,会写6个字。

一、猜谜激趣,揭示课题

出示谜语“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

风看不见,摸不着。

我们怎么用手中的彩笔画风呢?

今天我们学习15课《画风》,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画风的?

请同学们拿出右手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生一边说一边板书:

画风)

一.自主识字 

1、组内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注意“宋”是平舌音。

2、师生互动,在活动中识字。

(1).粘贴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说说他们的名字。

学生读课文找答案,教师在头像旁写上他们的名字。

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

我叫×

×

,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过程中就会认识“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了。

(2).想一想、找一找:

“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3).用减一减的办法识字:

湿—显

3.教师充分利用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三、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

2.组长检查读书情况。

小组交流:

你读后知道了什么?

想说些什么?

3.再读课文,思考三个小朋友怎么画风的呢?

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可以拿起笔画出你自己的答案。

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

4.小结:

红旗在飘动、小树弯弯腰、风车在转动、雨丝斜斜,都是因为有风的缘故。

风虽然不能直接画出来,但可以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

1.讲解容易写错的字。

不要多笔画:

“丹”字只有一点。

“乌”字中间没有点,加点就成了“鸟”字。

“丝”字上边的两个绞丝没有点。

不要少笔画:

“忽”字下面有三点,不能少。

“眨”左边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横。

“涛”字左边三点,右下还有一点。

2.范写后,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一想,你还会怎样画风?

一、复习

1.认读上节课的生字:

开火车竞赛读——齐读

2.指名读三个孩子画风的句子,想想他们分别是怎样画风的?

3.检查自主学习

一.朗读、感悟

1.自由组合,分角色练习朗读。

小组内组合练读、分角色练读,竞赛读,争当“宋涛、陈丹、赵小艺”。

2.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谁能画风?

”要读出问句的语气来。

”要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读。

“我能!

”“我也会画风了。

”“我还能画!

”这些句子要带着兴奋的心情,用自信、肯定的语气读

3.小组推荐代表朗读。

4.评读:

用什么语气?

什么语调?

5.师生共同评价:

哪里读得好?

为什么?

哪里还需要改进?

二.拓展练习

1.你还有什么方法画风?

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写下来。

完成课后习题“读读写写”。

2.这三个小朋友你最喜欢谁?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二.指导写字

1.观察结构特点:

如,“显”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长;

“忽、丝”二字上长下短。

“杆、眨、涛”左窄右宽;

“杆”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

2.“艺”字草字头的横宜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弯”应写平,“钩”直上。

3.师范写,生自由练习。

形成能力

读句子:

“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

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仿说句子:

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得_____________。

启发想象:

声音、气味与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如果由你来画声音、气味,你会画什么?

请你们把自己的奇思异想用五彩画笔描绘出来

   画风

赵小艺旗子飘风车转

宋涛小树弯善动脑,勤思考

陈丹雨丝斜

16充气雨衣

【教材分析】小林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默读课文后,可让学生想一想,小林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呢?

我感觉他有些像前面出现的阿切尔,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

当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他就积极开动脑筋,连晚上躺在床上还在想“得把雨衣改一改”。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正因为小林“一直”在想,他才能从徐徐张开的裙子上得到启发,马上动手做。

但是发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解决了张开的事又出现了收不拢的事。

也因为小林“一直”在想,他才能从吹气的救生圈上再次得到启示,他又动手完善了雨衣。

在爸爸的帮助下,实用的充气雨衣终于做成了。

【学情分析】本文较长,要充分利用默读速度快的优势读书。

引导学生在默读中识字,在默读中感悟。

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小林遇到了什么难题?

是怎么解决的?

”这个问题,读书、思考、找答案,抓住“看”“想”“做”三方面,使学生了解到小林遇事能用心思考,不断实践。

【导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导学重难点预测】会认14个生字,学习默读课文的方法。

【导学准备】生字卡片、充气雨衣的图片、课件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一、导入:

1、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并学会动手做一做。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关于这一主题的。

  

2、出示课题:

《充气雨衣》,课题中有一个生字,你能读准它的字音吗?

 

3、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需要充气的?

教师出示充气蹦床、充气攀岩、充气水池等图片。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合作探究

一.读文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文,思考:

你读懂了什么?

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3、指名读文,正音评价。

提醒学生注意“充、粘、差”是翘舌音,“剪、旋、联”是前鼻音,“充、泳、棒、囊”是后鼻音,要引导学生读准。

特别是“膝”不要读成“qī”。

4、多音字“缝”和“假”,指导学生区分。

二、合作识字、游戏识字。

(1)互做监督员:

俩人合作,测测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2)“悄悄话”。

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3)“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三、初读课文

1、思考:

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2、交流:

说说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是从哪儿发现的,教师随机引导。

见此机会引导学习1、2自然段,思考:

“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

和“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

“嘿、泳、膜、胎、剪”指导学生分析形声字的特点。

1.复习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了解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复习导入

1、用多种方式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2、读读写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灵感的句子。

默读课文。

思考:

小林遇到了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小组内交流,汇报。

一.默读感悟后交流

1、小组内交流: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

2、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

读读有关句子。

⑵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1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②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

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

把它代进去读一读。

“一直”说明什么?

“……”表示什么意思?

(3)读好小林做的句子,体验发明过程的苦恼和快乐。

指导学生按照小林“看、想、做”的发明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发明的过程。

采取多种形式复述:

练习——指名复述——分组竞赛。

二.拓展延伸

1、复述“充气雨衣”发明的过程。

2、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3、你喜欢小林吗?

4、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

1、写出和“慢慢”意思相近的词语。

2、课文中有三个带问号的句子,看谁能最快找出来!

比较一下这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再照样子各写一句话。

把本课中优美的词语积累下来。

小组讨论:

你佩服小林吗?

为什么?

语文园地四

【教材分析】 我的发现这一项练习包括两大组词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都相同,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

第一大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因为颠倒了字的顺序,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

第二大组的第一竖行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就变成了表示动作的词。

日积月累这一部分包括三项内容:

一是“读读认认”;

二是“我会填”;

三是“我会会读”。

“口语交际”这是围绕本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