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村改厕项目效益评价方案0719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98716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农村改厕项目效益评价方案0719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省农村改厕项目效益评价方案0719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省农村改厕项目效益评价方案0719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甘肃省农村改厕项目效益评价方案0719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甘肃省农村改厕项目效益评价方案0719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农村改厕项目效益评价方案0719文档格式.docx

《甘肃省农村改厕项目效益评价方案0719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农村改厕项目效益评价方案0719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农村改厕项目效益评价方案0719文档格式.docx

6.1.2粪便无害化卫生学评价3

6.1.3寄生虫感染率评价4

6.1.4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评价5

6.2环境效益5

6.2.1家庭和所在村环境评价5

6.3社会效益6

6.4经济效益6

6.5农村改厕工作质量评价7

7评价流程8

8项目支持9

9质量控制9

10评估工作进度9

11调研准备工作10

12附件10

1评价背景

农村卫生厕所的推广和普及应用是我国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农村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均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指出,将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列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在以往中央转移支付改厕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农村改厕工作力度,通过补助资金鼓励农户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并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居民健康水平。

2005-2008年,甘肃省共争取中央转移支付农村改厕项目专项资金2921万元,建造卫生户厕8.35万座。

2009-2011年,甘肃省共争取到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改厕项目补助资金1.7816亿元,建造卫生厕所41.79万座。

截止2011年底,全省卫生厕所普及率和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65%和25%。

甘肃省农村改厕工作初步形成了以点带面、整村推进的良好局面,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评价目的

农村改厕是一项革命性工作,积极评价2009-2011年全省农村改厕工作所取得的卫生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探究农村改厕工作实施过程中具体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对进一步推进我省农村改厕工作迈向更高水平和更高层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制定全省农村改厕工作相关规划和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评价依据及标准

(1)《中国农村卫生厕所技术指南》2003版

(2)《农村户厕卫生标准》(GB19379)

(3)《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全国爱卫办发〔2009〕4号)

(4)《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1987)

(5)《甘肃省农村改厕项目管理与技术规范》

4评价地区

评价范围:

在2009-2011年期间已实施并完成甘肃省农村改厕项目的全省各改厕项目县。

选点原则:

在充分考虑代表性的原则下,按照改造户厕主要类型(改厕类型以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为主的2个样本县、改厕类型以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为主的2个项目样本县)、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好、中、差)和地理气候环境,选取三个样本县,每县各随机抽取2个实施并完成改厕项目的行政村作为评价组,抽取1个未实施改厕项目的行政村作为对照组进行现场调查。

对照组的选择原则:

尚未进行项目改厕或改厕普及率在30%以下,且应与评价组(村)启动项目前的经济情况、生活习惯、自然条件等尽可能接近,使具有可比性。

评价样本县:

选取张掖市高台县、平凉市镇原县、定西市渭源县和陇南市成县4个县为样本县。

5评价对象

改厕项目利益相关方:

包括项目实施地区相关领导、项目实施地区改厕户、项目实施地区居民等。

改厕项目建成设施:

户厕构筑物等。

6评价内容及方法

6.1卫生效益评价

6.1.1户厕建造卫生学评价

(1)评价指标及标准

户厕构筑物情况

依照《中国农村卫生厕所技术指南(2003版)》、《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评价厕屋建设结构(厕所建造材料,厕所地坪高度,有无厕门、厕屋墙、厕屋顶、厕窗等,厕屋使用面积和空间,储粪池容积,厕所便器位置,厕所的便器水封,厕所内有无防蝇设施、排气设施、照明设施等);

厕所的位置(厕所离饮用水源的距离,厕所离厨房的距离,厕所处于常年主导风向的位置等)。

厕所使用管理

厕所内是否具备地面卫生设施(水桶、水勺、废纸篓、扫帚、刷子等);

厕内卫生状况(臭味、苍蝇密度、积水、垃圾、便器内卫生状况);

厕所贮粪池的粪渣是否定期清淘,粪皮、粪渣清淘的间隔时间;

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贮粪池内粪便是否及时用灰土掩盖。

(2)评价方法

样本选择

评价组(改厕率高于70%):

在4个样本县中随机抽取已实施并完成改厕项目的2个行政村,每村抽取15户改厕户,共计120户。

对照组(改厕率低于30%):

在4个样本县中选取与改厕组经济情况、生活习惯、自然条件等具有可比性的行政村,村内抽取15户未改厕户,共计60户。

方法

观察和测量厕所建造结构、位置;

观察记录厕所管理使用状况。

填写《居民户厕调查记录表》,见附件1。

6.1.2粪便无害化卫生学评价

依照《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1987),检测评价粪大肠菌群值和寄生虫卵死亡率和沉降率。

粪大肠菌群值:

粪大肠菌群值≥10-2

寄生虫卵死亡率和沉降率:

寄生虫卵死亡率≥95%,寄生虫卵沉降率≥95%。

评价组:

在4个样本县中随机抽取已实施并完成改厕项目的2个行政村,每村抽取15改厕户,在所抽取的改厕户厕所内采集粪池粪便样本。

三格化粪池厕所采集贮粪池第一格和第三格粪稀样品,每个厕所采集2份样品;

粪尿分集式厕所采集贮粪池样品,每厕所1份样品。

三格化粪池厕所为主的样本县采样120份,粪尿分集式厕所为主的样本县采样60份,共计180份。

对照组:

在4个样本县中选取与改厕组经济情况、生活习惯、自然条件等具有可比性的行政村,村内抽取15未改厕户,于未改厕户厕所内采集粪池粪便样本,每户1份样本,共计采样60份。

样本采集:

堆肥的表层(距表面10cm以上)和中层断面各采集三点,用无菌镊子检出样品中石块、木屑、玻璃等块状物,充分混合后取500g。

样品保存:

滴加3%福尔马林溶液或3%盐酸溶液少许,加盖放置冰箱保存待检。

实验室检测:

检测粪大肠菌群值,寄生虫卵计数(死亡数和活体数)。

记录检测结果,见附件2《农村户厕粪便无害化检测记录表》。

6.1.3寄生虫感染率评价

寄生虫卵计数:

检出为感染,计算感染率。

在4个样本县随机抽取实施并完成改厕项目行政村2个,每村现场调查20人。

共160人。

在4个样本县中选取与改厕组经济情况、生活习惯、自然条件等具有可比性的行政村,每村现场调查20人。

共80人。

用粪便采样瓶采集粪便样本。

对采集的粪便样本采用改良加藤氏粪检法(一粪三检)进行粪便病原学检查,进行寄生虫卵计数,计算感染率。

记录检测结果,见附件3《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检测登记表》。

6.1.4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评价

被调查县提供2005年1月-2011年12月以村为单位全县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伤寒及副伤寒、甲肝、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等)发病资料;

2009-2011年改厕地区与未改厕地区的肠道传染病发病资料,包括发病人数、人口总数等基本资料。

汇总统计填《农村传染病、寄生虫病发病情况调查表》,见附件4。

对样本县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进行回顾性调查。

统计样本县2005-2011年各病种及肠道传染病总数的年发病率;

改厕前(2005-2008年)与改厕后(2009-2011年)各病种及肠道传染病总数的平均发病率;

改厕地区与未改厕地区2009-2011年各病种及肠道传染病总数的年发病率。

进行全县各病种每年发病率的趋势比较,改厕前与改厕后平均发病率的比较,以及改厕地区与未改厕地区每年各病种发病率的比较。

6.2环境效益

6.2.1家庭和所在村环境评价

农户庭院卫生、厨房卫生、圈舍卫生状况。

观察村庄街道路面是否硬化,有无绿化带,三堆问题,公共垃圾与污水处理设施,公共厕所卫生状况等。

在4个样本县中随机抽取已实施并完成改厕项目的2个行政村,每村抽取15改厕户,共计120户。

在4个样本县中选取与改厕组经济情况、生活习惯、自然条件等具有可比性的行政村,村内抽取15未改厕户,共计60户。

对评价组与对照组的家庭卫生和村容村貌情况进行比较。

观察农户庭院卫生、厨房卫生、圈舍卫生状况,厕所的位置及与水源、厨房的距离。

记录表见附件5,《农村改厕项目行政村整体环境效益评价记录表》

6.3社会效益

(1)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

①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院内户厕占有率、室内户厕占有率。

②目标人群相关知识知晓率,目标人群相关卫生行为形成率。

③健康教育评价标准:

目标人群相关知识知晓率(%)≥80%

目标人群与环境相关卫生行为形成率(%)≥70%

目标人群传播健康教育材料享有率(%)≥95%

在4个样本县随机抽取实施并完成改厕项目行政村2个,每村现场调查40人。

共320人。

在4个样本县中选取与改厕组经济情况、生活习惯、自然条件等具有可比性的行政村,每村现场调查40人。

核查改厕统计报表、项目本底调查记录表。

核查健教计划与总结。

入村入户观察、访谈,完成目标人群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问卷,附件6《居民改厕相关卫生知识、行为及满意度调查表》,计算目标人群相关知识知晓率和相关卫生行为形成率。

6.4经济效益

(1)评价指标

建厕投资费用、因肠道寄生虫病和肠道传染病所致医药费用支出。

改厕项目带动的相关消费:

太阳能热水器、淋浴器的普及率,改厕建材、卫生实施的购买和使用增长情况等。

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访谈,完成附件7《居民肠道传染病医疗相关费用调查表》、附件8《农村改厕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情况调查表》。

6.5农村改厕工作质量评价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项目改厕工作总体推进情况及覆盖率。

总结各项目县在农村改厕项目推广、项目管理、技术创新、健康教育等方面采取了哪些工作措施,有哪些工作经验与教训,并对各县工作质量与实际效果进行相关性因素分析。

7评价流程

8项目支持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机构。

省爱卫办为项目主管单位,省健康教育所为项目主持单位,兰大公共卫生学院为项目技术支持单位。

省卫生厅主管厅长担任课组研究委员会顾问,省爱卫办、省健康教育所和兰大公共卫生学院及各项目县负责人为课题委员会委员。

下设成立课题研究组,主持研究工作。

2、分工负责。

综合协调小组,具体负责现场调查、访谈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质量控制小组负责评估方案的设计、调查员的培训,相关调查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及报告。

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安排落实调查员食宿、车辆等,确保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3、经费支持。

甘肃省农村改厕项目配套资金提供9万元资金支持,完成甘肃省农村改厕项目效益评价项目。

4、调查员的选择。

选择县区爱卫办、健康教育所能胜任调查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的人员,每县5人。

9质量控制

1、在调查开始前对调查员进行采样、记录表填写、访谈及问卷调查的统一培训。

2、记录表填写按照统一填写格式和方法;

按照环境卫生学方法进行布点、采样和保存运输;

调查问卷收回后由调查员审核后签字,然后由调查员互相复核,确认无误后签字。

3、收集的全部有效信息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人员录入,并采取随机抽查的方法,由专人抽取10%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核实,以控制和降低信息录入误差。

10评估工作进度

结合省健教所整体工作安排,2013年9月底前完成评估方案。

2013年8月初,调研前人员培训;

准备调研问卷访谈资料、器材以及入户礼品等;

协调各方做好调研最后准备工作。

2013年8月期间,对个项目县(市、区)进行现场调查,开展改厕后无害化厕所的采样检测和相关资料收集

2013年9月,完成数据录入、资料整理分析,形成效益评价报告并提交。

11调研准备工作

1、调研人员确定、分组及交通方式

确定调研人员名单,对调研人员分组;

兰州至调研地区乘坐火车,调研地区由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安排落实调查员食宿、车辆等。

2、岗前培训

对现场调研人员进行统一培训。

3、调研材料

确定问卷、访谈提纲、记录表等相关附表的印刷量;

准备采样需要采样器材等;

确定入户调查礼品的价位及购买量。

12附件

见附件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