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说明海榆西线二所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98688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路面说明海榆西线二所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路基路面说明海榆西线二所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路基路面说明海榆西线二所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路基路面说明海榆西线二所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路基路面说明海榆西线二所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路面说明海榆西线二所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路基路面说明海榆西线二所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路面说明海榆西线二所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路面说明海榆西线二所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K31+000~K180+565,标段长130.748km。

主线和路线交叉的全部交通安全设施工程。

本施工图设计标段为沥青路面施工标的A标段。

三、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加宽及超高

㈠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

标准段路基宽度为12.0米。

路基设计各部分宽度为:

0.75m土路肩+1.5m硬路肩+7.5m路面+1.5m硬路肩+0.75m土路肩=12.0m。

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详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通过乡镇的路段,路基路面宽度结合乡镇规划及现状进行设计。

白莲镇、福山镇、多文镇按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设计宽度分别为16m、18m、16m;

南兴墟、谭城墟、美亭墟、大拉农场按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设计宽度均为12m。

美亭墟下穿黄竹水利渡槽路段,采用设分隔带进行分离的方案,以减小路线偏角,提高线形指标,同时在分隔带中设置有效的防撞设施,确保安全。

上下行路基宽度各为7.5m,中间带宽度0~4.8m。

㈡加宽

根据本改建工程的使用性质及行车的需要,结合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的要求,本路段路面加宽采用第3类加宽值,路面加宽详见《路基加宽表》。

㈢超高

在一般路段按一般情况设计,在城镇路段参照城建规范的标准结合现状进行设计。

超高按绕未加宽前的路面中轴转旋方式设计,各断面的超高值详见《路基横断面设计图》,各路段的超高主要尺寸、横坡及超高方式等详见《路线纵断面图》及《超高方式图》。

四、路基设计

㈠路拱横坡

本标段路基设计标高为行车道中心的标高,双向路拱,路面、硬路肩横坡为2%,土路肩横坡为4%;

黄竹水利渡槽路段路基设计标高位于距左侧路缘石外缘50cm处,单向2%路拱,土路肩横坡为4%。

考虑植草的影响,为利于排水,土路肩比硬路肩边缘低2cm。

㈡边坡坡率

本标段公路填方边坡坡率一般采用1:

1.5,挖方边坡高度较小,均小于8m,坡率除高液限粘土路段采用1:

1.5外,其余路段均采用1:

1。

详见《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有条件时尽可能放缓边坡,以吻合地形,做到与公路沿线自然景观相协调,与公路自身景观相匹配,尽量不破坏沿线原有自然景观的连续性,并与周围地形、地物、周围植被及沿线人文环境相协调。

㈢公路用地范围

本标段公路用地范围为填方护坡道、挖方坡顶及填、挖方的排水沟、截水沟外侧1.0m,详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各断面数值详见《公路用地图》。

公路常养边界宽于公路用地图范围时,用地范围按常养边界。

㈣特殊路基设计

⒈软弱地基

主要分布于部分缓丘浅沟的水田、鱼塘地带,软土规模及厚度大都较小,软土厚度均小于2.5m的地段,采用清淤换填碎石砂处理;

具体软弱地基段落详见不良地质地段表。

⒉低填及挖方路段高液限土路基

本段从K31+000至K95+374老路沿线高液限粘土分布较广泛,存在高液限粘土填筑路基,局部路基稳定性差,路面病害较严重。

针对这一情况,设计首先对老路全线作强度检测和病害调查研究,要求检测时选择在不利季节进行,并根据需要取芯试验,分析原路基填土的物理性质,对路面破坏较严重的低填及挖方路段的高液限土路基进行换填砂砾土处理,换填原则为挖方或原路填高小于原路利用路面结构厚度时,路床顶面下40cm范围采取换填40cm厚砂类土、砾类土或指定取土场填料的处治方法,具体处治措施详见特殊路基处治设计。

⒊半填半挖路基

本项目位于平原区,半填半挖路基形式较少,多为低填浅挖,为了减小路基纵向、横向的不均匀沉降,挖方路基部分在路槽下超挖80cm后再以优质填料回填。

为减小地下水对路基的破坏,在填挖交界处设置横向渗沟以排除地下水。

⒋陡坡路堤

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的路堤段,设计中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边坡高度等进行综合考虑,路基填筑前将基底挖成台阶,台阶宽1m,做成向内倾斜2%~4%的反坡,并进行路堤稳定性分析;

因地制宜设置路基下挡墙等支挡构造物及加设高强聚酯土工格栅。

⒌老路加宽路基

根据类似公路施工经验及其它公路边坡的测试结果表明,普通填料路基边坡表面在自然气候的长期作用下密实度较差,老路基土路肩范围CBR值较低,首先应进行削除。

由于新老路基在填料性质、压实度等方面的不同引起沉降、变形和刚度等方面的差异,会造成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易导致拼接工程路基、路面产生纵向裂缝等破坏。

为了缓解新老路基拼接部位的应力集中,调整新老路基拼接部位的应力状态,保证新建路基与旧路基的良好衔接使其成为一个较好的整体,避免或减少横向错台和纵向裂缝的发生。

对于高路堤,在填筑新建路基前应首先削除30cm厚坡面表土,再开挖台阶(向内倾斜2%),自下而上,开挖一个台阶及时填筑一级,同时提高新路基的压实度等级,以减少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详见《路基搭接处治设计图》;

对于低填路基,考虑到有效性和施工便利,可直接垂直挖除松散边坡土,无需开挖台阶。

㈤原路面碎石基层

沿线开挖出来的原路面碎石基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通过试验充分利用作为路床顶面以下40cm的填料。

㈥特殊路基处治设计

1、高液限路段(括号内为福山后路段的数据)

Ⅰ、挖方或填高<55cm(49cm)的路段,路床顶面以下换填40cm砂类土或砾类土,采用新建路面结构,换填前需进行填前压实;

Ⅱ、填高55~67cm(49~61cm)的路段,清理破损、开裂、松动的原沥青面层,采用原路利用路面结构;

Ⅲ、填高67~100cm(61~94cm)的路段,深67~100cm(61~94cm)范围的原路面硬土和全范围的3cm沥青表处均需挖除,路床顶面以下换填40cm砂类土或砾类土,采用新建路面结构,换填前需进行填前压实;

Ⅳ、填高>100cm(94cm)的路段,清理破损、开裂、松动的沥青面层,填筑路基后,采用新建路面结构。

2、地质较好路段(括号内为福山后路段的数据)

Ⅰ、挖方或填高<55cm(49cm)的路段,采用新建路面结构,铺筑路面前需进行压实;

Ⅲ、填高67~80cm(61~74cm)的路段,深67~80cm(61~74cm)范围的原路面硬土和全范围的3cm沥青表处均需挖除,路床顶面以下换填20cm砂类土或砾类土,采用新建路面结构,换填前需进行填前压实;

Ⅳ、填高>80cm(74cm)的路段,采用新建路面结构,一层土填高的段落需挖除3cm沥青表处后再填筑路基,两层土以上填高的段落清理破损、开裂、松动的原沥青面层后即可填筑路基。

3、原路面当量回弹模量36~53.3MPa的路段

根据原路基路面检测试验数据,结合沿线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分析,原路面当量回弹模量小于53.3MPa的路段位于K111~K180。

原路利用路段,如纵断面设计填高满足要求,级配碎石底基层厚度按计算成果采用10~20cm;

原路利用纵断面设计填高不满足要求的路段和非原路利用路段,路床顶面以下换填40cm砂类土或砾类土,采用新建路面结构。

4、原路面当量回弹模量<36MPa的路段

根据原路基路面检测试验数据,结合沿线的实际情况,路床顶面以下换填60cm砂类土或砾类土,采用新建路面结构。

五、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

㈠压实标准

本工程采用重型压实标准,详见表1。

路基压实度表1

填挖类型

路面底面以

下深度(cm)

压实度(%)

上路床

0~30

≥95

下路床

30~80

上路堤

80~150

≥94

下路堤

150以下

≥92

零填及路堑路床

㈡填方路基与构造物衔接处压实

填方路基与构造物衔接处是压实的困难点,在施工中,应用内摩擦角值较大的砂类土或碎石砂填筑,加强压实控制,以达到压实度的要求。

㈢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料最大粒径

在施工中,当路床填料CBR值达不到表2要求时,可采取掺石灰或其它稳定材料处理。

挖方地段的路床为岩石或土基良好时,可直接整平、碾压密实后作路床。

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表2

路面底面

最小强度

填料最大粒径

(cm)

项目分类

以下深度

(CBR)

(%)

6

10

4

3

15

2

六、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

㈠边沟

在路堑段均设边沟,排泄路面及边坡泾流。

在边沟纵坡纵坡大于4%或流量较大时,用浆砌片石加固,以防冲刷。

边沟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相同。

终点接急流槽或桥涵点或天然山沟,把汇流引向路基之外。

㈡路面排水

路面泾流由横坡向两侧边沟汇流排泄,对超高路段的弯道内侧土路肩进行硬化处理,并对部分设超高路段边坡顶部进行镶边加拦水带汇流处理,以防冲刷。

㈢跌水及急流槽

在路基的填挖交界处,设急流槽把边沟的汇流引出路基以外,急流槽底施工中应做成粗糙面。

㈣路基防护工程设计

为保证路基稳定、保护生态平衡,全线填方或挖方路基均根据实际需要采用适当的措施进行防护。

防护工程主要有植草、护墙、镶边等。

七、取土、弃土设计方案,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

㈠取土场设置在荒坡、山包上,取土完成后应及时种草、种树绿化。

㈡沿线开挖的土方,经试验、鉴定合格后可用作填筑路堤材料。

㈢施工时,弃方必须在弃土坑位置堆放、压实,压实度要求≥80%。

不得就地弃土,严禁随意在路侧弃土,弃土场用后应植草绿化或复耕或还林,以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

㈣本路段挖除的沥青表处层的材料,对生态影响较大,施工时要在荒坡集中堆放,且用土覆盖后植草绿化。

八、路面设计及路肩加固

根据《海榆西线海口至三亚段公路改建工程第1标段两阶段初步设计》及专家评审意见,结合本路的实际,一般路段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型式,路肩为硬化路肩和土路肩,过镇路段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型式。

1主要设计依据及参数

1、主要设计依据

⑴《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⑵《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⑶《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

⑷《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

⑸《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⑹勘察设计基础资料及相关试验、检测成果资料。

2、主要设计参数

⑴沥青混凝土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采用双圆均布垂直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层状连续体系理论进行计算,根据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进行设计。

标准轴载: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BZZ-100)为标准轴载;

设计年限:

12年;

累计当量轴次:

7596730次(福山前路段)、3315776次(福山后路段);

交通等级:

中等交通等级;

设计弯沉值:

福山前路段27.8(0.01mm)、福山后路段32.8(0.01mm);

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详见表3。

 

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表3

路面结构层

材料名称

20℃平均抗压模量(MPa)

15℃平均抗压模量(MPa)

劈裂强度

(MPa)

容许拉应力(MPa)

福山前路段

福山后路段

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400

2000

1.4

0.52

0.63

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200

1600

1.0

0.37

0.45

水泥稳定碎石

1300

0.5

0.28

0.31

级配碎石

250

新建路基

40

原路面顶面

53.3

⑵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行车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产生的疲劳断裂作为设计的极限状态。

设计基准期:

20年;

累计作用次数:

10348840(福山前路段)、3839394次(福山后路段);

路面承受的交通等级:

重交通等级;

目标可靠度:

85%;

变异水平等级:

根据工程施工设备、工艺、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选用高变异水平等级;

可靠度系数:

1.18;

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详见表4。

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表4

混凝土弯拉强度(MPa)

混凝土弯拉

模量(MPa)

水泥混凝土面层

5.0

31000

㈡路面结构设计

1、行车道

⑴新建路段路面结构

Ⅰ.福山前路段:

4cm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沥青黏层

5cm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1cm沥青封层

沥青透层

36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5cm级配碎石底基层

Ⅱ.福山后路段:

3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⑵原路利用路段路面结构:

段落长<500m的路段:

10cm级配碎石底基层

0~12cm级配碎石调平层(原土路肩顶的厚度为5~17cm)

段落长≥500m的路段:

16cm级配碎石底基层

根据原路基路面检测试验数据,结合沿线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分析,原路面当量回弹模量小于36~53.3MPa的路段位于K111~K180。

如纵断面设计填高满足要求,级配碎石底基层厚度按计算成果采用10~20cm。

如纵断面设计填高不满足要求时,路床顶面以下换填40cm砂类土或砾类土,采用新建路面结构。

⑶过镇路段路面结构:

24cm水泥混凝土面层

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硬路肩

根据海南省类似公路的建设和运营经验,结合有关资料,在主车道上行驶的车辆中,有部分车辆的右侧车轮越出车道线行驶在路肩上。

因此,路肩结构应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根据施工图设计评审意见,结合投资控制因素,硬路肩结构采用15cm水泥混凝土面层+15cm级配碎石,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采用C35。

3、土路肩

土路肩采用植草方案,既经济又美观,效果较好。

对漫水路段和需设超高路段弯道内侧采用硬路肩结构满铺。

㈢沥青路面材料及混合料组成设计

1、材料的技术要求

⑴沥青

根据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量及其组成、路线线形、面层结构、施工工艺等因素,结合海南的使用经验,本项目沥青混凝土面层应采用A级道路石油沥青,沥青标号优先选择50号,如缺乏50号沥青时,可考虑选用70号沥青。

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5《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技术要求,同时还需满足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指标的要求。

封层应采用道路石油沥青,透层、粘层沥青采用乳化沥青,乳化沥青质量标准应符合表6《道路用乳化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规定。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5

指标

沥青标号

试验

方法

备注

70

50

针入度(25℃,100g,,5s)(0.1mm)

60~70

40~60

T0604

针入度指数PI

-1.5~+1.0

如建设单位同意,此三项指标可作为选择性指标,也可不作为施工质量检验指标

60℃动力粘度(Pa·

s)

≥180

≥200

T0620

10℃延度(cm)

≥15

T0605

15℃延度(cm)

≥100

≥80

软化点(R&B)(℃)

≥46

≥49

T0606

闪点(℃)

≥260

T0611

含蜡量(蒸馏法)(%)

≤2.2

T0615

密度(15℃)(g/cm3)

实测记录

T0603

溶解度(三氯乙烯)(%)

≥99.5

T0607

质量变化(%)

±

0.8

T0610/T0609

残留针入度比(25℃)(%)

≥61

≥63

残留延度(10℃)(cm)

≥6

≥4

残留延度(15℃)(cm)

≥10

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表6

试验项目

PC-2PA-2

PC-3PA-3

筛上残留物(1.18mm筛)(%)

≤0.1

破乳速度

慢裂

快裂或中裂

粘度

沥青标准粘度计C25,3

恩格拉度E25

8~20

1~6

蒸发残留物含量(%)

≥50

蒸发残留物性质

针入度(25℃)(0.1mm)

50~300

45~150

延度(15℃)(cm)

≥40

≥97.5

贮存稳定性

5d(%)

1d(%)

≤5

≤1

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

≥2/3

低温贮存稳定度(-5℃)

无粗颗粒或结块

⑵粗集料

沥青路面的粗集料应选用碎石,施工前必须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生产碎石用的原石不得含有土块、杂物,集料成品不得堆放在泥土地上。

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反击破工艺生产的碎石,表面层粗集料应选用硬质、抗滑、耐磨碎石,其石料磨光值应大于42。

粗集料与沥青应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表面层所用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要求达到4级以上,有条件时应达到5级。

考虑本项目所用碎石均具有弱酸性,施工图设计在沥青混凝土中掺入总质量为1.5%的消石灰代替矿粉,以提高粘附性等级及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施工时应通过试验确定掺入消石灰的剂量。

沥青面层的碎石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能,应选用石质坚硬、抗冲击性能好的石料。

面层集料压碎值应不大于28%,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30%,吸水率不大于3%,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5,细长扁平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8%,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软石含量不大于5%。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级配碎石底基层的集料压碎值均要求不大于35%。

⑶细集料

沥青混合料中的细集料,宜用机制砂和天然砂,或石屑与天然砂配制,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采砂场生产。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应具有一定棱角性,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45,含泥量不大于3%,砂当量不小于50%。

天然砂宜选用中砂、粗砂,其规格应符合表7《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的规定,砂的含泥量大于3%时应水洗后使用,沥青混凝土中天然河砂的用量不宜超过集料总质量的10%。

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表7

规格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粗砂

100

90~100

65~95

35~65

15~30

5~20

0~10

0~5

中砂

75~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