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九年级化学教学情况调研测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9841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九年级化学教学情况调研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九年级化学教学情况调研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九年级化学教学情况调研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九年级化学教学情况调研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九年级化学教学情况调研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九年级化学教学情况调研测试题.docx

《届九年级化学教学情况调研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九年级化学教学情况调研测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九年级化学教学情况调研测试题.docx

届九年级化学教学情况调研测试题

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试时不得使用任何型号的计算器。

2.请将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Ar(H)=1Ar(C)=12Ar(N)=14Ar(O)=16

Ar(Na)=23Ar(S)=32Ar(Cl)=35.5Ar(Ca)=40Ar(Al)=27Ar(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按对应的题号填涂在答题纸上)

1.利用右图装置探究空气组成成分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B.拉瓦锡

C.居里夫人D.诺贝尔

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俗名和分类正确的是

A.NaHCO3小苏打酸B.CaO熟石灰氧化物

C.Cu2(OH)2CO3铜绿盐D.NaOH纯碱碱

3.俗语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A.KNO3B.Ca(H2PO4)2C.(NH4)2CO3D.K2SO4

4.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A.苏打水B.红梅牛奶C.祖名豆浆D.蒸馏水

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测定溶液的pHC.添加酒精D.检查装置气密性

“辽宁号”是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建造航母需要大量的特种钢材。

特种钢材有别于传统钢材,它主要由合金形式构成,可在极为苛刻的环境下使用。

据此回答6~7题。

6.从物质的分类看,钢材属于

A.化合物B.单质C.纯净物D.混合物

7.从材料的分类看,钢材属于

A.复合材料B.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非金属材料

8.下列自然灾害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火山爆发B.融雪洪水C.房屋倒塌D.山体雪崩

9.乳酸菌饮料是世界公认的长寿食品之一,能为人体健康提供大量的益生菌,其保质期要求在2~10℃下密封为15天,分别用pH计每三天测量一次pH,则根据下列表格中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有错误的是

保存时间(每3天)

第3天

第6天

第9天

第12天

第15天

pH(用pH计测量)

4.24

4.16

4.15

4.14

4.12

A.保质期为十五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B.随着保存时间延长,饮料的酸性减弱

C.精确测量乳酸菌饮料的pH时,不能使用pH试纸

D.饮料中酸碱度发生变化可能是由于乳酸菌数量的变化引起

10.“铝热反应”是网络上流行的十大令人惊异化学反应之一,它的重要应用之一是用于焊接铁轨。

其实验原理如下:

2Al+Fe2O32Fe+Al2O3,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1.下列探究实验不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A.燃烧的条件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C.铁生锈的条件D.CO2水溶液中是何种物质使石蕊变色的

12.下列离子能在使酚酞试剂变红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

A.H+Cl−B.NH4+SO42−C.Fe2+NO3−D.Na+CO32−

13.吐火,是川剧中独一无二的神秘绝技。

吐火有一个绝窍,那就是眼前的火尚未熄灭之时,绝对不能吸气,否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引火焚身”。

屏住呼吸时,嘴巴里的煤油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A.缺乏氧气B.没有达到煤油的着火点

C.缺乏可燃物D.嘴巴里的唾液使煤油不易着火

14.蔓延全球的甲流疫情,使一些不法商人借机炒作大蒜,使其价格疯涨的甚至比肉还贵——“蒜你狠”一度成为时下流行的网络语。

大蒜中含有大蒜素(化学式为C6H10S2),下列关于大蒜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蒜素属于有机物

B.大蒜素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

C.大蒜素中碳氢硫的原子个数比为3∶5∶1

D.1个大蒜素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5个氢分子和2个硫原子构成的

15.人类每年从自然界中提取大量的金属铁。

下列关于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钢是很纯的铁

B.炼铁的主要设备为电炉

C.被腐蚀的铁制品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D.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比氧化铁中的高

1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CO2 (CO)——足量的氧气,点燃

B.CaO (CaCO3)——高温煅烧

C.N2(O2)——足量的灼热铜网

D.KCl粉末(MnO2)——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17.某电镀厂的电镀液中含有金盐,为了回收其中的金元素,技术人员制作了如图的“吸金球”,

“吸金球”是装入一些“吸金”物质的纱袋,把“吸金球”浸入电镀液,能“吸”出盐溶液中的金。

据上所述,“吸金球”中的“吸金”物质可能是

A.胆矾(CuSO4•5H2O)B.铁屑(Fe)

C.磁石(主要成分是Fe3O4)D.活性炭(C)

18.右图表示的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KNO3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NaNO3溶液的浓度

B.T1℃时,在50g水里加入15gKNO3固体,充分溶解,

可得到65g溶液

C.T1℃时,往180gNaNO3饱和溶液中加入620g水可配成

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

D.若KNO3中混有少量NaNO3,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

19.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用“——”连接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可发生化学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可以为盐

B.乙只能是氧化物或酸

C.丙只能是金属单质、盐或碱

D.其中一个反应能同时生成两种沉淀

20.某研究小组测定Cu~Fe合金和Al~Fe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

向5.6g其中一种合金粉末中加入100g某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并产生ag氢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当粉末为Cu~Fe合金时,反应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和Cu2+;

②当粉末为Cu~Fe合金时,若a为0.1g,则该种合金中含铁的质量分数为50%;

③当粉末为Al~Fe合金时,a<0.2g;

④当粉末为Al~Fe合金时,所需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9.8%;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

21.(6分)⑴化学用语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氢原子▲;②过氧化氢分子▲;

③氢氧根离子▲;④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⑵从a.水银、b.氧气、c.水、d.食盐、e.氦气五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由分子构成的是▲;②由原子构成的是▲。

22.(4分)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A.醋酸B.纯碱C.新制的氢氧化铜D.碘化钾淀粉溶液E.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

⑴除去水垢应选用▲;⑵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除选用A外还需▲;

⑶“白色污染”物是指▲;⑷用来检验糖尿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的是▲。

23.(4分)酸、碱、盐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20℃)的溶解性。

阴离子

阳离子

OH—

NO3—

Cl—

SO42—

CO32—

H+

——

溶、挥

溶、挥

溶、挥

Na+

Ca2+

Cu2+

请依据上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查:

硫酸钙的溶解性▲;

⑵判断:

从表中看酸分成两类的依据是▲;

⑶书写:

从表中选出一种可溶性碱和可溶性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6分)“微观与宏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⑴物质性质反映其组成和结构。

从宏观进入微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不同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性质也存在差异。

图1中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则能与之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据图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写出该反应的实质是▲;

②一杯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和1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

▲(填“相等”或“不相等”)。

[

⑵物质组成和结构决定其性质。

从微观进入宏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图2圆圈中表示这杯氯化钠溶液的构成,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

是▲;

②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

根据图3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图示,分析推测NaHSO4的性质,其中合理的是▲

A.其水溶液能导电

B.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

D.其水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5.(14分)今年全市化学实验考查的实验之一是制取、收集一瓶氧气并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AB

⑴小明利用上述A装置来制取和收集一瓶氧气。

①仪器①的名称▲。

②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但他最终却没能收集到一瓶氧气,经检查发现A装置有一个明显的错误▲。

⑵小明利用上述B装置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①把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是▲,然而遗憾的是小明在实验过程中没有看到火星四射的原因是▲(写一点即可)。

②通过原因查找后重新实验,看到了火星四射的现象,小明产生了两个疑惑:

为什么会火星四射?

燃烧溅落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小明查阅了资料,发现:

①用来做燃烧实验的铁丝往往是生铁,生铁中含有少量的碳元素,纯铁中不含碳元素,会不会是这个原因造成现象的差异呢?

②铁粉、四氧化三铁均是黑色或灰黑色粉末,均能溶于稀盐酸(四氧化三铁+盐酸→两种含铁元素的盐+水),且氧化物先于金属与酸反应;③氯化铁溶液与铁先于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探究1:

“火星四射”的现象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直径0.20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零星火星

“火星四射”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是:

B。

实验2:

取直径0.20mm,含碳0.3%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较明显的火星四射

实验3:

取直径Amm,含碳0.5%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明显的火星四射

①按要求在表中横线A、B处填写恰当内容。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分析原因:

碳元素在燃烧过程中生成了CO2气体,气体将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金属熔化物推了出去,从而产生了火星四射现象。

探究2:

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

小明质疑小刚用磁铁来检验黑色固体是否含有铁的方案,其理由是▲四氧化三铁有磁性

小明也质疑下表小军的检验黑色固体是否含有铁的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部分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放置一段时间

未看到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黄绿色

黑色固体中不含有铁

①写出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小明质疑小军实验方案的理由是▲。

26.(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25.0g石灰石样品,平均分成两份,并分别加工成块状和粉末状;②将两份样品分别投入两个锥形瓶中,各加入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