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基础知识清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8410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基础知识清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基础知识清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基础知识清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基础知识清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基础知识清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基础知识清单Word下载.docx

《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基础知识清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基础知识清单Word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基础知识清单Word下载.docx

30、酸:

电离时离解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31、碱:

电离时离解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32、盐:

电离时能离解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33、中和反应: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34、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2、基础知识

考点一:

构成物质的几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1、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离子

能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能独立存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用分子式表示,如:

H2、、CO2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FeC

用离子符号表示,如Cl-OH-

都能构成物质;

都可以计“种类”和“个数”

物理变化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化学变化是原子运动的结果

离子运动的结果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当化学式、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前加上计量数时,如2H2、2O、3Cl-,则只表示粒子的个数,不表示物质。

2、物质结构关系

考点二:

对化学元素的认识

1、物质由元素组成,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如石墨、金刚石、C60等均由碳元素组成。

2、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元素和物质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元素组成物质

原子、分子是微观粒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原子构成物质,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

3、元素符号的书写:

一大二小。

考点三:

物质组成的表示——化合价与化学式

1、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宏观上表示一种物质;

微观上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物质的构成,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之比。

2、化学式的书写原则

(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

①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部分非金属固体等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非金属气体单质等由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用元素符号加右下角数字表示。

(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与读法

一排布、二标价、三约简、四交叉。

排列顺序:

金属左,非金属右,氧化物中氧在后。

读法:

从后向前读作“某化某”。

3、化合价:

标化合价时,先写“+”“—”号,再写化合价数值,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化合价原则:

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单质元素化合价为零;

在原子团形成的离子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化合价与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区别:

头上长着化合价,离子右肩标数码。

4、常见化合价记忆口诀:

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加磷,二三铁,二四碳,铜汞二价最常见;

硝酸氢氧负一价,硫酸碳酸负二价,铵根则为正一价。

考点四: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2、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考点五:

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总是先排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然后依次排布在较高的电子层上。

2、每层最多排布2n2个电子(n指电子层)。

3、最外层最多排布8个电子(当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为2个电子,如He).

三类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

元素种类

稀有气体元素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征

8个

(He为2个)

大于4个

小于或等于4个

元素(化学)性质

稳定

(不易得失电子)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总结:

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即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考点六:

元素周期表

1H

1.008

元素周期表的简单应用

考点七:

物质的多样性

物质存在是状态:

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的分类:

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如图:

混合物

金属

分类单质非金属

稀有气体

纯净物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碱

化合物盐

有机化合物

考点八:

化学用语

(1)“三号”(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符号——

1、元素符号:

代表一种元素、元素的一个原子、物质的化学式;

如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的物质。

2、离子符号与化合价符号的异同

相同点:

元素符号相同;

数值、正负相同。

不同点:

①数字和正负号书写的位置不同:

离子符号标在右上角,化合价标在正上方。

②数值与正负顺序不同:

离子符号先标数字,后标正负号;

化合价相反。

③“1”的省留不同:

离子符号所带电荷数为“1”时省略;

化合价则不能省略。

(2)“两式”(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①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上表示一种物质或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上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或表示物质分子的组成。

②注意:

只有纯净物才能用化学式表示其组成;

一种物质只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结果,不能任意书写。

2、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表示不同物质间化学反应的式子。

①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表示某一化学反应事实,也表示各物质间量(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②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是否配平,要保证质量守恒;

条件和气体、沉淀是否标明。

(3)“两图”(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结构示意图:

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

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

碳氯

2、离子结构示意图:

表示离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

在书写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时候,要注意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或2)的稳定结构。

判断方法:

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

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考点九: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宏观:

微观:

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变,只是粒子间间隔可能改变。

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了变化

外观特征

状态、形状、大小改变

常伴随着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举例

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

镁条燃烧、碱式碳酸铜分解

区分依据

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但在物理变化中,不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十:

化学反应的分类及能量变化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AB===A+B

②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AB

③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D=====

AD+CB

2、氧化还原反应

①氧化反应: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②还原反应:

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③在反应物中失氧的物质是氧化剂,得氧的物质是还原剂。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①放热反应:

释放能量的反应,如燃煤做饭,燃烧酒精灯加热试管,镁与稀盐酸的反应,中和反应等。

②吸热反应:

吸收能量的反应,如反应条件需要高温和加热的反应。

考点十一: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浓度:

提高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反应速率。

如物质在纯氧中燃烧比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2、表面积:

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3、温度: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4、催化剂:

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但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

考点十二:

空气的成分及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特点

相对固定成分

可变成分

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主要是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4、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护

危害:

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使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造成酸雨等。

保护: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5、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利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甲烷等)、酸雨(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白色污染(废弃塑料)。

6、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和臭氧等。

考点十三:

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

1、装置:

电解水器

电源种类:

直流电。

2、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

增强水的导电性。

3、生成物位置及体积:

正氧负氢,氧一氢二。

4、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二原子不可分。

考点十四:

水的性质

1、水的物理性质:

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在4℃是密度最大,为1g每立方厘米。

2、水的化学性质:

①水的稳定性:

常温下水的pH=7

②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或碱:

CO2+H2O==H2CO3

CaO+H2O==Ca(OH)2

3、其他

①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②水是检验:

常用无水硫酸铜,若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

③水的吸收:

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等。

考点十五:

水的净化机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水的污染及防治

①水污染物:

工业三废;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②防止水污染:

工业三废要处理达标后排放;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2、水的净化

①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操作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

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

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②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

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考点十六:

溶液的形成

1、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但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质体积。

3、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一般把量多的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

如果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

4、结晶:

热的溶液冷却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物质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这一过程。

5、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6、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吸收热量(例如:

硝酸铵),有的放出热量(例如氢氧化钠)。

考点十七: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互相转换关系:

①加溶质②降低溶液温度③蒸发溶剂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①加溶剂②升高溶液温度

考点十八:

溶解度

1、固体溶解度是: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

2、气体的溶解度是: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和一定的压强下,某气体物质在一体积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

3、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有三种情况:

(1)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钾。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例如氯化钠。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例如氢氧化钙。

4、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外因有温度和压强。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5、溶解度曲线:

(1)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2)溶解度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意义:

表示相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或相应温度下,在100克溶剂里最多溶解该溶质的质量。

(3)两条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义:

①表示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溶解度相同。

②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③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溶液为过饱和溶液。

④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找某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

考点十九: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氧气的物理性质: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液氧、固态氧淡蓝色。

2、氧气的用途:

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

3、氧气的化学性质:

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木条复燃)C+O2

CO2

现象: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⑵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S+O2

SO2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放出热量

⑶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

2P2O5

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可隔绝空气,防止它自燃。

⑷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Mg+O2

2MgO

现象: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点燃

⑸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此实验必须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防止溅落的熔化物使瓶底炸裂

⑹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点燃爆鸣气)2H2+O2

2H2O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

考点二十:

碳和碳的氧化物

1、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它们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碳的化学性质跟氢气的性质相似(常温下碳的性质不活泼)

①可燃性: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

CO2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碳燃烧不充分(或氧气不充足)2C+O2

2CO

②还原性:

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C+2CuO

2Cu+CO2↑

黑色物质受热后变为亮红色固体,同时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

比较项目

物质

一氧化碳

物理性质

状态

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

1.25g/L(小于空气)

1.977g/L(大于空气)

溶解性

不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有可燃性:

2CO+O2

2CO2

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还原性

有还原性:

CuO+CO

Cu+CO2

没有还原性

与水反应

不能与水反应

与水反应:

CO2+H2O=H2CO3

与石灰水反应

不能与石灰水反应

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C02+Ca(OH)2=CaC03↓+H20

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2

+4

有无毒性

有毒

无毒

主要用途

气体燃料、冶炼金属

灭火、人工降雨、干冰制冷、化工原理、温室肥料等

对环境影响

污染空气

造成温室效应

考点二十一:

金属材料

1、金属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

2、金属的化学性质

①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反应;

②金属+酸→盐+氢气

③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

“前换后,盐可溶”),如Fe+CuS04==FeSO4+Cu

(“湿法炼铜”原理)。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说明:

(1)越靠前金属活动性就越强,越靠前的金属可以从靠后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生成氢气;

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3、合金:

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的共熔体。

属混合物。

与各组成物比.合金的硬度更大、强度更好、因而用途更广,但熔点更低。

4、铁的冶炼

原理:

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Fe2O3

2Fe+3CO2

原料:

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等。

5、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

铁与氧气、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水和物:

Fe2O3.xH2O)铜生锈的条件:

铜与氧气、水、二氧化碳接触。

铁锈(又称铜绿)的化学式:

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考点二十二:

1、酸的组成:

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酸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

溶于水时电离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2、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

浓盐酸是无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具有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质量会变小,溶质质量分数也会变小。

浓硫酸是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无味,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腐蚀性。

3、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

酸电离时所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

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②活泼金属+酸→盐+氢气

③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④碱+酸→盐+水(中和反应)

⑤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4、三种离子的检验

试剂

Cl-

硝酸银溶液及稀硝酸

SO42-

稀盐酸及氯化钡溶液

CO32-

稀盐酸及澄清石灰水

考点二十三:

1、碱的组成:

碱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等。

2、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制法:

Ca(OH)2+Na2CO3=CaCO3↓+2NaOH。

3、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制法:

CaO+H20=Ca(OH)2

4、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

碱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①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②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③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④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其中④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注:

①常见的沉淀:

AgClBaSO4Cu(OH)2Fe(OH)3Mg(OH)2BaCO3CaCO3

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考点二十四:

1、盐的组成: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

2、盐的化学性质

①与某些酸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与某些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3、一种重要的盐——碳酸钠

(1)碳酸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俗称纯碱、苏打,化学式为Na2CO3,它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碳酸钠的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与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与稀硫酸反应:

H2SO4+Na2C03=Na2SO4+C02↑+H2O

③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

④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OH)2+Na2CO3=BaCO3↓+2NaOH

⑤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BaCl2+Na2CO3=BaC03↓+2NaCI

⑥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CaCl2+Na2CO3=CaC03↓+2NaCI

考点二十五: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