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97669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技术落后、缺乏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生产效率低,营销水平差,市场狭小,销售不稳定等原因导致企业的竞争能力不强。

小企业没有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制度,存货积压严重,也缺乏对应收账款的科学管理。

而随着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加强,各银行普遍间建立了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制度,信贷人员压力增大,中小企业由于信贷风险较大银行对其贷款更加慎重。

  (三)现有融资体系不利于中小企业长期资金的融通

  银行为了加强自身风险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一般都制定了贷款的评定标准。

对于资本较少、财务信息不完整、不真实、风险发生可能性较大的中小企业来说很难达标,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跟踪监控费用也因此而增加。

同时各商业银行在贷款上大多以抵押、担保贷款为主。

抵押物以不动产为主。

中小企业大多无法提供银行要求的抵押物,而担保公司要求的担保手续较高,造成企业融资成本过高,企业也不会轻易利用这种贷款方式。

  (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省级或市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具体表现在:

一是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质量不高,以国有存量资产为主组建的政策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不易变现,担保资金严重不足,行很难接受,从而降低了担保公司注册资本作为金融杠杆工具的乘数放大效应。

二是担保体系不健全。

三是具体运作管理方式缺陷,担保公司对申请担保企业的审查偏严,许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同样无法获得担保公司的担保。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支持体系

  1.从法律法规建设上来强化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制度安排。

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二是应尽快明确中小金融机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主渠道,结合目前的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对现有城乡信用合作社的改造;

三是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贷款条件和审批程序。

  2.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对利用再贷款、再贴现增加的贷款投放,其利率可适当优惠,并适当增强利率弹性。

认真执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可以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利率浮动区间;

同时,商业银行应尽快下放贷款权,健全信贷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信贷人员的营销水平,使银行不惟抵押、质押而发放贷款,进一步开拓市场。

  

(二)完善资金支持体系

  1.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开辟直接融资新渠道。

一是发展股票市场;

二是发展债券市场;

三是发展基金市场。

为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考虑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引导闲散的民间资本多渠道、多形式地进入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同时鼓励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向中小企业投资。

  2.改善现有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体系。

是应拓宽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

二是对农村信用社在清理、整顿、规划的基础上,应允许并鼓励民间资金参股,并明确以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使农村信用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组织;

三是对城市中小商业银行,应取消各种不利于中小银行发展的歧视政策。

  (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扶持力度;

另一方面,要借鉴发达国家信用保证制度支持中小企业获取金融支持的做法,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互助担保体系、商业担保体系,逐步形成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

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

  (四)构建中小企业融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

  一方面,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

首先,要建立一整套符合国际惯例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定类的理论方法。

形成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估指标体系。

同时,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

严格规范信用评估中介机构的信用评估行为。

另一方面,健全中小企业资信调查体系。

  (五)创新融资手段,增加企业融资渠道

  在当前的市场机制下,中小企业应考虑到自身发展的现状,并结合国家财政、金融、信用等实际,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利用一切可能的路径,不断地创新出切合自身发展实际的融资手段:

  1.票据贴现融资。

即票据持有人将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取得扣除贴现利息后的资金。

在我国,商业票据主要是指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这种融资方式的优势在于银行不按照企业的资产规模来放款,而是依据市场情况(销售合同)来贷款。

  2.发展融资租赁。

所谓融资租赁是指企业需要添置某些技术设备而又缺乏资金时,由出租人代其购进或租进所需设备,然后再将它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期限内使用的一种租赁方式。

作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之一,企业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获得运营条件所付出的成本会远远高于银行直接贷款的方式。

  3.吸收创业投资。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创业投资是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成长型企业发展的重要直接投资方式。

创业投资切合中小企业的管理参与与分阶段投资的特点,不仅是最适合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同时也给予了中小企业在管理和技术上的支撑,这是传统融资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4.保险公司融资。

中小企业融资,银行选择担保方时,一般优先选择有实力的大企业做担保单位,但随着大企业对风险控制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担保市场的逐步成型,大企业为中小企业作贷款担保的情况会越来越少。

由于担保企业赔偿金额有限,且自身也存在着道德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的安全,而保险公司的这一业务使得银行多了一个控制风险的途径,转移了银行的部分风险,增强了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的信心。

摘要:

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从中小企业自身、信息系统两方面对信息化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强化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意识,合理使用有限资金,培养专业人才,切实搞好整体规划,改革管理模式,选择ASP模式和合适的信息化开发商等信息化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息化;

ASP模式

  

  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有4300多万家,占到企业总数的99.6%,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58.5%,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48.2%。

中小企业是大企业专业化协作的伙伴,在与大企业组成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协作体系方面,也发挥着专而精、小而特的优势。

在拉动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中小企业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数量多、效率高、周期短、成本低,在20世纪,大约有60%的重大创新都起源于中小企业。

  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其核心就是降低成本和改善管理水平。

中小企业信息化并不是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简单应用,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根据本企业产品、工艺、流程、客户及服务等特点,运用合适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其具有一次性资金投人少,对短期回报、产品稳定性、交互界面、技术服务、产品个性化以及产品灵活性要求高的特点。

  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

据2002年10月至12月21CN网站与支点网等通过网络联合开展的一项中小企业信息化状况调查显示:

  

(1)在信息化建设方面,23%的企业没有建设局域网,仍然处于单机操作的阶段;

56%企业不但拥有局域网,而且有专业的职能部门负责局域网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36%表示自己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网站,31%的受访者表示本企业已经建成了网站,并有独立的域名。

此外,还有33%的受访者企业或者已经申请了域名,或者已经建成了网站,正在全面地实现企业上网。

  

(2)在信息化应用方面,68%的受访者表示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体现在办公自动化之中。

企业信息化的其他应用依次是:

财务管理(56%),业务管理(55%),宣传(42%),库存管理(42%),客户关系管理(40%),经营决策(30%),供应链管理(25%)。

  (3)在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方面,用户最为关注的是加强企业管理(68%),其他关心的内容还包括:

搜集市场信息(61%),提高服务水平(57%),提高生产效率(53%),促进技术创新(50%)。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信息化问题

  1、领导对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

  领导信息化意识不强,观念陈旧,严重阻碍了信息化的发展。

要么对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不了解,没有紧迫感,缺乏积极性,要么错误理解信息化,做出错误的决策,影响了信息化的实施。

认为信息化是技术工程,应该由“信息中心”负责,对信息化建设不闻不问,即使开发出软件也不积极使用,或者消极对待甚至抵制,把信息部门设在某一部门之下,只有计算机方面的支持,没有管理方面的技术,不重视信息人才的培养,缺乏创新精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

这就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2、投入不足,资金配置欠妥

  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的普遍困难,调查表明,近20%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不足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

企业对硬件的投资占到整个信息化建设投资的80%以上,而配套软件投入却相对落后。

这样“重硬轻软”不仅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也制约了硬件设备发挥效益。

同时,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也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人力、物力和资金的不断投入与支持。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二)信息系统存在问题

  1、价格昂贵,方案缺乏个性

  目前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过于昂贵;

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管理软件产品还不多或者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软件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后续服务也没有跟上。

国外企业管理软件又很难为中小企业所接受。

在对中小企业关于信息化建设障碍的调查中,38%的企业认为缺乏一种系统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2、缺乏专业服务伙伴提供完善的服务

  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比较复杂,在系统维护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麻烦,中小企业需要信息化专业服务商提供更全面和更完善的服务。

但当前大多数信息化专业服务商提供的服务仍然停留在“以我为主”的理念上,中小企业的个

  性化服务得不到满足。

而且缺乏信息化管理的专业咨询机构,不利于信息系统的推广与维护。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对策

  

(一)强化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意识

  转变中小企业的观念,使企业认识到开展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企业领导层、决策层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

因此,在信息化的推进中,企业的领导层必须理解信息化,领导并参与整个项目的实施,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给予全面的支持。

信息化服务提供商可通过与政府的信息化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信息化发展介绍会、经验交流会、人才培训等活动,宣传和普及信息化知识。

政府要有意识地树立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示范企业,通过实效让广大中小企业学习跟进。

  

(二)“软”、“硬”兼施,合理使用有限资金

  资金不足和信息化建设承受能力低是目前中小企业的现状。

作为中小企业,能够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肯定不会太多,因此要考虑怎样“少花钱、多办事”。

因此,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能盲目追求新技术,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滚动开发”的投资方法,认真分析自身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宜的实施路线,科学、合理地安排实施计划。

中小企业一定要摆脱以硬件设备为主的投资方式,要硬件实施、软件系统以及网络产品同时并重。

由于中小企业涉及行业广泛、企业内部管理方式以及业务流程多变,在系统选型时要坚持“好用、够用、实用”的原则,还要充分利用社会信息科技力量,例如第三方的信息平台,协助信息化建设中的IT采购,减少IT采购过程中的风险系数。

  (三)选择ASP模式

  应用服务提供商ASP(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模式就是集中为企业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行平台,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使企业无需购买软硬件、建设机房、招聘IT人员,只需前期支付一次性的项目实施费和定期的ASP服务费,即可通过互联网享用信息系统。

这样,就大幅度降低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门槛与风险,既可以节省用于购买IT产品、技术和维护运行的资金,又能使中小企业方便地利用信息化系统。

  四、结论

  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中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庞大,情况千差万别,信息化基础也比较差,推动起来有一定难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和道路可循。

因此,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引导、推动、扶持、服务的作用,各类服务机构应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及后续服务,中小企业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企业的实际需求,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注重实效。

如此环环相扣,构成一个稳固而有力的三角支撑,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中小企业信息化道路。

转贴于中国【摘要】国际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必须与世界经济接轨,走国际化经营的路子,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

同时,我国的经济国际化,也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国际化。

鉴于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日益活跃,而传统理论主要解释的是那些资源丰富的大型跨国公司的行为,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现状及主要障碍的分析,提出提升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水平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国际化 

策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蓬勃发展,截至2006年10月底,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200多万,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到43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3800多万户。

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缴税收,分别占全国的58%、68.3%和50.2%。

中小企业的发明专利占全国的60%以上,研发新产品超过全国的八成,提供了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的就业机会。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经济全球化是伴随世界多极化和科技信息化趋势同步发展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对各国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走国际化经营之路。

鉴于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日益活跃,如何加快、迈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必然性分析

1、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中国战略的新取向是我国中小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客观条件

世界跨国公司在其全球战略的指导下,大规模地在华进行直接投资,特别是以抢占中国市场为目的的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由于跨国公司的进入,使得在我国市场上既有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国内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有在华投资的外国企业之间的竞争。

我国企业已经完全被卷入到国际市场竞争之中,即使不出国门也要面对来自世界各国包括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竞争。

面临这样一个严峻的经营环境,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只有放手一搏,勇敢地走国际化经营之路,在全球范围内最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2、进军国际市场是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成长和扩张的必然路径

即使企业当前的市场没有受到威胁,也应该积极收集海外市场信息,寻找进军具有潜力的国际市场的机会,争取和扩充新市场,尽早建立竞争的优势。

因为如果行动迟缓,原有的市场也可能会被抢先行动的企业侵占。

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管理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与外资企业相比表现出明显的劣势,因此为了获取企业深层发展的先进技术和资源,企业也要走出国门,主动与国际市场接轨。

3、加入WTO后,我国中小企业面临巨大机遇与挑战

加入WTO以后,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态势从国内企业间的国内市场竞争转变为与国外企业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展开更直接、更全面、更激烈的竞争,这是严峻的挑战。

当然,加入WTO后,我国也可以享受多边的、无条件的、稳定的最惠国待遇。

这有利于中小企业借助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机,全方位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在国际上争取更大的合作空间。

4、我国的国内市场状况及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要求中小企业走出国门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经济由短缺经济转向过剩经济,大量的生产能力过剩,不少产品出现积压。

在这种形势下,中小企业一方面要积极研究国内市场,开发新的产品,创造和引导需求,另一方面,则有必要把目光转向国外,寻找国外市场。

同时,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要求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

在这方面,除自身努力外,必须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二、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

1、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选择2003年至2005年在国家海关总署登记注册、出口额在100万美元至2000万美元之间、年均增长率25%以上的中小企业进行样本分析和研究,形成了《出口型中小企业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2005年我国出口总额为7619.99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73.83%,中小企业出口额达到了5181.59亿美元,占全部出口额的68%。

从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产品构成来看,出口方面,纺织服装产品、鞋产品、玩具箱包等轻工产品、日用塑料制品和金属五金制品等几乎全部都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

有调查显示,我国主要出口产品中,企业数名列第1和第2位的是纺织服装和轻工类产品,分别为25.54%和15.58%。

这几年来,中小企业也积极参与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等技术含量较高、附加价值较大的行业。

在这三个行业中,中小企业数分别占总企业数的15.35%,14.53%和12.05%,而且有快速增加的趋势。

2、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中小企业不但是我国出口的重要力量,还是我国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主体。

在我国的“三资”企业中,中小企业所占的比重很大。

从对外投资方面来看,近几年来,我国许多企业纷纷涉足海外经营,抢占国际市场,使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已累计在海外投资非贸易性企业6960家,协议投资总额累计137.8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累计93.4亿美元。

这些企业涉及资源开发、生产加工、工程承包、交通运输、旅游餐饮、贸易和咨询服务等行业,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不少项目的投资主体都是中小企业。

它们不但为拓宽我国产品的出口渠道做了不少开创性的工作,也为我国企业大规模开展国际化经营起了铺路石的作用。

三、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1、缺乏国际化经营的资本,往往是很多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碰到的首要问题

在财政政策上我国主要通过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来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关键点上的资金缺口。

但仅仅依靠财政收入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资金缺口;

专项资金以“给予”方式运行,这些资金的利用效率也是值得思考的。

在税收方面,我国现行的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措施存在明显不足:

优惠政策目标起点不高、针对性不强,税收优惠措施多而零散、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优惠手段单一、力度小。

另外,由于企业规模偏小带来信用差、风险大以及金融机构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融资渠道不通畅,不能及时地获得充足的贷款,中小企业很难进行有规模的对外投资,严重阻碍了国际化经营的步伐。

一些从事承包劳务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金不足,又无法获得进出口银行的贷款,受国际市场带资承包要求的限制,这些企业难以开展和扩大国际业务。

2、缺乏人力资源

缺乏跨国经营人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又一个紧迫问题。

我国2434家民营企业共有从业人员91.4万人,大专以下占八成以上,大专以上仅占17.9%,技术人员占13.40%,高层管理人员占2.70%。

民营企业总经理中,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的占三分之一,大专及以下文化的占三分之二。

由于企业缺乏真正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造成企业核心资产——人力资本的内在素质低下,技术创新能力非常有限。

3、境外投资项目审批程序繁琐,且缺乏事后监管

我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必须要接受多个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查和批准。

企业用境外投资获得的利润进行再投资也要再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

这一些环节多、时间长的审批.不仅使企业丧失了良好的市场机会,也影响了企业对外投资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对境外投资的事后监管却极为薄弱,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或无能为力的状态,极易造成海外资产的流失。

4、对外投资的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

我国目前尚无规范对外投资的法律法规,中小企业在发展跨国经营时经常陷于“无法可依、无法可循、尤法可助”的境地;

与对外投资相关的国际法律、会计、评估、咨询等领域的涉外中介机构还很不健全;

境外投资的保障机制有待建立。

5、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出口额也有较大的增长,产品种类增多,出口市场扩大,但总体上来看,这些产品低档低价,不能适应国际市场多样化的需要,出现了出口数量增加,但出口价格连年下跌的现象。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人才和技术积累的不足,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有限,这无疑阻挡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步伐。

6、信息不灵,缺乏强有力的支持

中小企业对信息的渴求十分迫切,其信息来源是客户、报刊、广播、电视,但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还非常薄弱,仍然依靠原始的方法获取信息,市场触角有限。

它们的生产批量小,人员规模小,无法承担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的费用。

由于国际商情不灵,企业很难掌握出口主动权。

而这种制约在短期内靠企业自身是无法克服的。

企业不仅需要政策规定的“硬件”支持,更需要“软件”支持,如信息、咨询、协调、配合等方面的支持,类似于新加坡半官方的“贸发局”、美国商务部的“全球信息和贸易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