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7649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5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四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实验四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实验四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实验四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实验四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四报告Word下载.docx

《实验四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四报告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四报告Word下载.docx

%画出零极点图

[H,w]=freqz(b,a,1024,'

whole'

);

%计算频率响应

magX=abs(H);

angX=angle(H);

%计算幅度和相位

figure

(2)%图二

subplot(2,1,1);

plot(w,magX),gridon;

%画幅度谱

xlabel('

\omega'

%横轴

ylabel('

|X(e^j^\omega)|'

%纵轴为幅度谱

title('

幅度谱'

%给图片取名

subplot(2,1,2);

plot(w,angX),gridon;

%画相位谱

argX(e^j^\omega)'

%纵轴

相位谱'

仿真结果、图形

图4.1.1系统函数的零极图

图4.1.2系统的频率响应的幅度和相位

 

3、能否用编写的DTFT子函数无误差地计算此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不能,该系统的DTFT是连续的,但是,如果调用编写DTFT子涵是,DTFT是离散后的,所以无法无误差地计算此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及收获

1、学会了根据差分方程画零极点图,求系统频率响应

2、学会了无误差地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的方法

任务二FIR系统的特性

某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为

(升余弦系统)(4.2.1)

1、

,画出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图形;

1、定义一个矩形序列

2、定义函数

,然后点乘

n1=-40;

n2=40;

%定义观察起止点

n=n1:

n2;

%观察范围n;

N=32;

%举行矩阵的长度

L=length(n);

%定义n的长度

R=zeros(1,L);

%赋初值

R(-n1+1:

-n1+N)=1;

%定义举行矩阵R

h=(0.5*(1-cos(2*pi*n/(N-1)))).*R;

%定义单位冲击函数

stem(n,h,'

.'

%画图

n'

h(n)'

单位冲击响应h(n)=0.5(1-cos2n\pi/N-1)R_N(n)'

图4.2.1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N=32图形

2、利用编写的DTFT子函数计算此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画出幅频特性图形、增益(dB)图形、相频特性,

调用实验二写好的DTFT子程序画图

M=256;

x=(0.5*(1-cos(2*pi*n/(N-1)))).*R;

[X,w]=dtft2(x,n,M);

%调用函数求频率响应

magX=abs(X);

angX=angle(X);

G=20*log10(magX/max(magX));

%定义G为增益

subplot(3,1,1);

幅频特性图形'

subplot(3,1,2);

相频特性图形'

subplot(3,1,3);

plot(w,G),gridon;

%画增益

%横轴为频率w

G(dB)'

%纵轴为增益,单位为dB

增益图形'

%给图片取名增益

图4.2.2系统的幅频特性图形、增益(dB)图形、相频特性

图4.2.3系统的衰减(dB)图形

3、判断系统的滤波特性,估计系统的第一零点带宽和第一旁瓣衰减。

由图4.2.2得是低通滤波器,

由图4.2.2得第一零点带宽为

由图4.2.3得第一旁瓣31dB衰减为

1、了解了升余弦系统的滤波特性

2、了解升余弦系统第一旁瓣的衰减

任务三DFT分析信号的频谱

分析计算序列

的频谱。

1、理论计算信号的频谱(DTFT)和周期,用计算机画出其幅度谱的图形,标注坐标轴的含义和单位。

表达式

(4.3.1)

它是

的周期函数,周期为

,为了便于观察,取一个周期即可,

(4.3.2)

clear%清除全部

w=0:

2*pi/1024:

2*pi;

%w的取值范围及间隔

L=length(w);

%定义L为w的长度

y=zeros(1,L);

a=pi/4/(2*pi/1024)+1;

%第pi/4/(2*pi/1024)+1个点

b=7*pi/4/(2*pi/1024)+1;

%第7*pi/4/(2*pi/1024)+1个点

c=pi/8/(2*pi/1024)+1;

%第pi/8/(2*pi/1024)+1个点

d=14*pi/8/(2*pi/1024)+1+pi/8/(2*pi/1024);

%第15*pi/8/(2*pi/1024)+1个点

y([abcd])=1;

%第abcd个点为一

X=abs(y);

%Xb为y的模值,即x(n)的幅度谱

stem(w,X,'

),gridon;

%画图,为离散的

\omega(rad)'

%横轴为频率w,单位为弧度

|X(e^j^w)|'

%纵轴为幅度

x=cos(n*\pi/4)+cos(n*\pi/8)的幅度谱'

%给图片取名x=cos(n*\pi/4)+cos(n*\pi/8)的幅度谱

图4.3.1

幅度谱的图形

2、将

截取有限长度

,编写子函数计算

的N点的DFT,画出幅度谱,标注坐标轴。

,则

其DFS为

(4.3.1)

截取有限长序列

的DFS则为DFT公式

将式4.3.2写成子程序需要两重循环,内层循环是对n求和的过程,循环N次,外层循环为k与X(k)一一对应形成数组。

过程与实验二写DTFT的过程一样

function[X,k]=dft(x,n,N)%定义函数

for(q=1:

N)%外层循环,对w的循环,循环M+1次

k(q)=q-1;

%循环计算不同的w值

sum=0;

%求和定初值

for(m=1:

N)%内层循环对n的求和过程,循环的次数为n的长度

sum=sum+x(m)*exp(-i*2*pi*k(q)*n(m)/N);

%求和

X(q)=sum;

%把得到的和的值赋给,进行对下一个w的求和过程

end%内循环结束

end%外循环结束

1)分别取N=16,64,128,仔细观察幅度谱的图形,并与信号的理想频谱相比较,得到N的取值与信号的理想频谱的有关结论。

N=16;

%定义N,

n1=0;

%x(n)的的起点

n2=N-1;

%x(n)的终点

1:

%n的取值范围

x=cos(n*pi/4)+cos(n*pi/8);

%定义序列x

[X,k]=dft(x,n,N)%;

%调用函数dft

Xb=abs(X);

%X为X的模值,即x(n)的幅度谱

stem(2*pi/N*k,Xb,'

axis([0,7,0,10]);

dft[x(n)]'

N=16,x=cos(n*\pi/4)+cos(n*\pi/8)的幅度谱'

%给图片取名幅度谱

N=64;

N=64,x=cos(n*\pi/4)+cos(n*\pi/8)的幅度谱'

N=128;

N=128,x=cos(n*\pi/4)+cos(n*\pi/8)的幅度谱'

图4.3.2

的DFT幅度谱,从上到下N=16,64,128

图4.3.3

2)分别取N=4,25,75,100,仔细观察幅度谱的图形,与信号的理想频谱比较,结合1)中N的取值的结果,得到有关对正弦信号利用DFT分析频谱时,有关截取信号的长度(或DFT的点数)的结论。

(用stem画图)

N=4;

subplot(4,1,1);

axis([0,7,0,5]);

N=4,x=cos(n*\pi/4)+cos(n*\pi/8)的幅度谱'

N=25;

subplot(4,1,2);

N=25,x=cos(n*\pi/4)+cos(n*\pi/8)的幅度谱'

N=75;

subplot(4,1,3);

N=75,x=cos(n*\pi/4)+cos(n*\pi/8)的幅度谱'

N=100;

subplot(4,1,4);

N=100,x=cos(n*\pi/4)+cos(n*\pi/8)的幅度谱'

图4.3.4

的4点DFT幅度谱,从上到下N为别为4,25,75,100

图4.3.5

结果分析和结论

观察幅度谱的图形4.3.3和4.3.5,与信号的理想频谱4.3.1比较,对正弦信号利用DFT分析频谱时

1、截取信号的长度(或DFT的点数)为正弦信号的周期或者周期的整数倍是,得到频谱更接近理想频谱。

如:

图4.3.3和4.3.5比较,4.3.3更接近图4.3.1,因为图4.3.3中的N的取值为16,64,128,都是x(n)的周期16的整数倍;

而图4.3.5中的图形和4.3.1比较,相差很远。

2、截取信号的长度(或DFT的点数)多了比少了更接近信号的理想频谱。

图4.3.3和图4.3.5中最后一幅图比第一幅图比较更接近理想频谱。

1、画4.3.3和4.3.5时,开始用k做横轴,在和理想频谱比较时,无法将各自的点一一对应,得到的的图如4.3.2所示,后来想到将横轴改为

,这样得到的图就可以和理想频谱对应比较。

2、频谱分析过程中,不是很理解N的取值造成的影响,后来查阅资料得到

3、通过此次实验,更深刻理解DFT分析频谱的方法,也直观的感受到N取值的不同对DFT分析的影响。

3、将

为信号

,计算其10点和100点的DFT,分别画出幅度谱,理解栅栏效应和频率分辨率的问题(参考课本的描述)。

N=10;

R=zeros(1,N);

-n1+10)=1;

x=(cos(n*pi/4)+cos(n*pi/8)).*R;

stem(k,Xb,'

k'

%横轴为k

N=10,x=cos(n*\pi/4)+cos(n*\pi/8)的幅度谱'

图4.3.6

的10点和100点DFT

图4.3.7

为了减小栅栏效应,可以有两个办法:

1在数据长度T不变的情况下,增加DFT变化的点数,如图4.3.3和4.3.5;

2在N点有效数据的尾部增加零点,使整个数据长度为M点这就相当于DFT的变换点数为M,就如图4.3.7所示,第二个图比第一个图栅栏效应小。

提高频率分辨率的为一办法,是增加数据的有效长度T。

通过此次实验,进一步理解数据长度、DFT变换点数、尾部补零、栅栏效应、频率分辨率等基本概念。

同时,对DFT频谱分析的方法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