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标准脚手架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96567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防护标准脚手架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全防护标准脚手架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全防护标准脚手架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全防护标准脚手架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全防护标准脚手架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防护标准脚手架Word下载.docx

《安全防护标准脚手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防护标准脚手架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防护标准脚手架Word下载.docx

脚手架外边与外电架空线路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不得小于下表数值。

外电线路

电压(KV)

1KV以下

1KV--10KV

35KV--110KV

150KV

--220KV

330KV—

550KV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m)

4

6

8

10

15

注:

上、下脚手架斜道严禁搭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

2.11作业层、斜道的栏杆和挡脚板均应设置在外立杆的内侧,上栏杆高度应为1.2m,中栏杆应居中设置,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

2.12脚手架外立面,必须立挂密目网沿架子内侧进行封闭,安全网之间应连接牢固,并与架体固定。

密目网必须使用专用尼龙绳绑扎,并按标准搭设水平安全网防护。

2.13未搭设完的脚手架,搭设人员离开作业岗位时,不得留有未固定构件和不安全隐患。

未经验收,严禁使用并做警示标志。

2.14当有五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

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

风、雨、雪过后要进行检查,发现倾斜下沉、松扣、崩扣要及时修复,合格后方可使用。

2.15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进行改动时,必须经技术部门批准并采取相应措施后进行;

脚手架结构形式发生变化时应编制方案,并由架子工负责拆改。

2.16脚手架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前应对相关人员交底。

2.17脚手架移交其他单位使用的应履行移交手续。

3材料

3.1钢管应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或外径51mm,壁厚3mm的管材,严禁混用。

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表面平直光滑,无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钢管严禁打孔。

3.2钢管应涂有防锈漆,用于外脚手架外排立杆、横杆的钢管必须使用橘红色防锈漆,用于剪刀撑的钢管应采用蓝色防锈漆。

钢管锈蚀超标的不得使用。

3.3工字钢、槽钢、角钢及钢丝绳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经现场检查发现裂缝、变形等情况严禁使用。

3.4扣件应采用可锻造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

新扣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3.5木脚手板长度为2~6m,厚度不小于50㎜,宽230~250㎜,不得使用有腐朽、裂缝、斜纹及大横透节的板材。

两端应以直径为4㎜的镀锌铅丝箍两道。

4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4.1脚手架基础必须平整坚实,有排水措施,满足架体支搭要求,确保不沉陷,不积水。

其架体必须支搭在底座(托)或通长脚手板上。

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应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脚手板,也可采用槽钢。

4.2立杆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4.2.1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m。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4.2.2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2.3立杆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4.2.4立杆顶端应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4.2.5立杆底部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4.3纵向水平杆(大横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4.3.1结构脚手架纵向水平杆间距不得大于1.5m,装修脚手架纵向水平杆间距不得大于1.8m。

4.3.2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4.3.3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4.3.4在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4.4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4.4.1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0.4L(L为脚手架立杆横向间距),且不应大于500mm;

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m。

4.4.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4.4.3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

4.4.4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不应设置在下列部位:

4.4.4.1设计上不允许留脚手眼的部位;

4.4.4.2过梁上与过梁两端成60°

角的三角形范围内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4.4.4.3独立砖柱或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4.4.4.4梁或梁垫下及其两侧各500mm的范围内;

4.4.4.5砖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的范围内;

其它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300mm和转角处600mm的范围内;

4.5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4.5.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

4.5.2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4.5.3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

4.5.4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4.5.5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固定。

脚手板探头应用直径4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4.5.6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4.5.7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向下,宜每隔12m(或每隔4层)满铺一层脚手板。

4.6连墙件

4.6.1连墙件数量的设置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还应符合下表规定。

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

脚手架高度

竖向间距(h)

水平间距(l)

每根连墙件覆盖

面积(㎡)

双排

≤50m

3h

3l

≤40

>

50m

2h

≤27

单排

≤24m

h——步距;

l——纵距

4.6.2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4.6.2.1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4.6.2.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4.6.2.3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4.6.2.4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

4.6.2.5在连墙件设置条件不满足情况下,应在楼板浇筑前预留预埋不小于螺纹20的钢筋,将连墙件与预埋筋固定。

4.6.3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

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4.6.4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4.6.5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4.6.5.1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4.6.5.2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刚性连接。

4.6.6当脚手架下部暂时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

抛撑应在连墙件搭投后方可拆除。

4.6.7当脚手架施工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二步时,应采用临时稳定措施,直到上一层连墙件搭设完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4.7剪刀撑、横向斜撑

4.7.1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4.7.2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4.7.3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

~60°

之间;

4.7.4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

4.7.5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

4.7.6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

4.7.7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4.8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4.8.1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4.8.2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

m,且不应大于65N·

m。

4.8.3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4.8.4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4.8.5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5斜道

5.1斜道宜附着外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无可靠附着物时应采取缆风绳斜拉措施。

缆风绳斜拉要求见本标准14.7条款。

5.2运料斜道宽度不得小于1.5m,坡度宜采用1:

6;

人行斜道宽度不得小于1m,坡度宜采用1:

3。

高度超过6m,不宜使用一字形斜道。

5.3斜道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

5.4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

栏杆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

5.5运料斜道两侧、平台外围和端部均应按照落地式脚手架标准的规定设置连墙件和剪刀撑。

5.6斜道脚手板横铺时,应在横向水平杆下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应大于500㎜;

顺铺时,接头宜采用搭接;

下面的板头应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处宜采用三角木填顺。

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0~300㎜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20~30㎜。

6悬挑式脚手架

6.1悬挑脚手架方案中应对悬挑支撑部分和架体进行设计计算。

如架体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必须按照落地式脚手架标准进行设计和搭设。

悬挑脚手架应尽量减少荷载,不宜使用双排双立杆。

悬挑脚手架悬挑基础应采用工字钢或槽钢,不宜采用钢管。

6.2悬挑脚手架的挑出部分宽度不宜大于1.5m,立杆和斜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m,斜立杆必须与结构可靠连接,形成三角支架。

6.3采用悬挑梁作为支撑体系,悬挑梁支点必须设在可靠的承重结构上,锚固点必须与结构预埋件连接牢固,架体的立杆必须支撑在悬挑梁上。

6.4根据计算悬挑脚手架需要卸荷时应设置钢丝绳卸荷,斜拉钢丝绳的间距不得大于4跨,钢丝绳必须同时作用于内外立杆上。

6.5悬挑脚手架底部必须全部封闭,不得有空隙,并设高度不小于180㎜的挡脚板。

7外挂架

7.1外挂架必须有施工方案和计算书。

7.2架体的制作和预埋悬吊构件都必须按设计计算和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悬吊构件间距不得超过2m。

7.3厚度小于240mm的砖墙、空斗墙、轻质隔墙和门窗两侧各240mm内,以及混凝土柱、宽度小于500mm的窗间墙都不得设置挂钩。

7.4外挂架悬挂点采用穿墙螺栓的,穿墙螺栓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固定必须加垫板和双螺母紧固,同时悬挂点处的建筑物结构强度必须满足施工需要。

7.5架体外侧防护栏杆高度必须超过作业面1.5m,并用密目网全封闭,

7.6架体作业面脚手板必须满铺,不准有空隙,并设高度不小于180㎜的挡脚板。

7.7相邻外挂架之间立面用密目网封闭,作业面用脚手板或竹胶板封严。

7.8安装人员必须必须持有特种作业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不得站在起重机械上操作。

7.9外挂架每次提升固定后,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并做好记录。

8门式脚手架

8.1不配套的门式脚手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

门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不得相对进行。

搭完一步后,应检查、调整其水平度与垂直度。

8.2交叉支撑、水平架和脚手板应紧随门式脚手架的安装及时设置。

连接门架与配件的锁臂、搭钩必须锁住、锁牢。

水平架和脚手板应在同一步内连续设置。

8.3底层钢梯的底部应加设钢管并用扣件扣紧在门架的立杆上,钢梯的两侧均应设置扶手,每段钢梯可跨越两步或三步门架再行转折。

8.4门式脚手架作业层外侧应立挂密目安全网。

加固杆、剪刀撑必须同步搭设。

8.5门式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45m。

门式脚手架搭设高度小于45m,每隔垂直6m,水平8m设置连墙件。

门式脚手架搭设高度大于45m时,每隔垂直4m,水平6m设置连墙件。

转角处、不闭合处、受偏心荷载处等都要设置连墙件。

8.6连墙件必须随门式脚手架搭设同步设置,严禁滞后设置或搭设完毕后补做。

当作业层高出相邻连墙件两步时,应采取确保稳定的临时拉接措施,直到连墙搭设完毕后,方可拆除。

9附着升降脚手架

9.1附着升降脚手架必须是建设部科技司组织鉴定的合格产品,并由有专业资质证书的队伍负责升降方可使用。

由当地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放准用证或备案。

9.2采用附着升降脚手架必须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执行相关工种的操作规程,并经公司技术、安全部门审核,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

9.3安装、使用和拆卸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工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未经培训任何人(含架子工)严禁从事此操作。

9.4架体定型主框架,其节点上的杆件应焊接或螺栓连接。

架体结构高度不应大于5倍楼层高;

架体宽度不应大于1.2m;

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撑跨度不应大于7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中心线处支撑跨度不应大于5m;

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应大于2m,且不得大于跨度的1/2。

9.5架体主框架要与其覆盖的每个楼层进行连接,连接构件要经过受力设计计算,升降所用的钢挑梁也要经过设计计算,并与建筑物牢固连接。

工作状态时,架体底部要有支托和斜拉等装置。

9.6架体升降时必须有两处与建筑物连接,架体上不准站人,必须设置高差和荷载的同步装置。

不得使用手拉葫芦(倒链)作为提升设备。

9.7架体上必须具有防倾覆、防坠落和同步升降控制的安全装置方准使用。

9.8组装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水平梁及竖向主框架,在两相邻附着支撑结构处的高差应不大于20mm;

竖向主框架和防倾导向装置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5‰和60mm;

预留穿墙螺栓孔和预埋件应垂直于工程结构外表面,其中心误差小于15mm。

9.9升降操作必须严格遵守升降作业程序;

严格控制并确保架子的荷载;

所有妨碍架体升降的障碍物必须拆除;

严禁任何人(含操作人员)停留在架体上,特殊情况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实施。

升降脚手架过程中,架体下方严禁有人进入,应设置安全警戒区,并派人负责监护。

不准任意拆卸结构件或松动连接件及移动架体上的安全防护设施。

9.10严格按设计规定控制各提升点的同步性,相邻提升点间的高差不得大于30mm,整体架最大升降差不得大于80mm;

升降过程中必须实行统一指挥,规范指令。

9.11架体升降到位后,必须及时按使用状况进行附着固定。

在架体没有完成固定前,作业人员不得擅离岗位或下班。

在未办理交付使用手续前,必须逐项进行点检,合格后,方准交付使用。

遇五级(含五级)以上大风和大雨、大雪、浓雾和雷雨等恶劣天气时,严禁进行升降作业。

9.12架体螺栓连接件、升降动力设备、防倾装置、防坠装置、电控设备等应定期(至少半月)检查维修保养1次,并进行不定期的抽检,发现异常立即整改,严禁带病使用。

当停用超过一个月或遇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后复工时,必须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9.13架体底层的脚手板应铺设严密,使用过程中与墙面间缝隙封闭严密。

作业层外侧应设置防护栏杆和180㎜高的挡脚板。

10满堂红脚手架

10.1模板支撑体系暨满堂红脚手架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搭设高度低于8米的,由项目工程师负责编制施工方案,方案应有计算书、搭设详图、搭设要求和安全要求,并经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

搭设高度大于8米(含)或跨度大于15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必须由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并组织专家论证。

模板支撑体系暨满堂红脚手架搭设高度大于5米的,架体必须由专业架子工进行搭设,安全员旁站监督。

10.2模板支撑架应根据所承受的荷载选择立杆的间距和步距,在立柱距地面200㎜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如使用碗扣式脚手架,其底纵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应小于或等于350㎜。

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底座或固定底座,如使用可调底座,底部可调螺杆伸出底端长度不应大于100㎜。

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500㎜,且可调螺杆伸出不得大于200㎜。

10.3当模板支撑架立杆间距大于1.5m时,应在拐角处设置通高专用斜杆,中间每排每列应设置通高八字形斜杆或剪刀撑;

立杆间距小于或等于1.5m时,模板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5m;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度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

10.4(16米以上加:

大型的水平十字)

10.4装修用的满堂红脚手架,立杆纵、横向间距不得超过1.8m.靠墙的立杆应距墙面500~600mm,纵向水平杆每步间隔不得大于1.8m,檩杆间距不得大于0.9m。

10.5满堂红脚手架与周边建筑物应采用钢管抱柱、与预埋件拉接、与墙体拉接等形式进行刚性连接,提高其整体稳定性。

拉接点的间距水平方向不得大于6m,竖向不得大于4m。

10.6运料应预留井口,井口四周应设两道护身栏杆,并加盖板,下方设置防砸设施,上人孔洞口处应设爬梯.爬梯步距不得大于300mm。

10.7满堂红脚手架作业面应满铺脚手板,周边搭设1.2m高防护栏杆,用密目网封闭。

没有满铺脚手板区域设置水平安全网,每10m设置一道。

11电梯安装井架

11.1电梯井架只准使用钢管搭设,搭设标准必须按安装单位提出的使用要求,遵照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有关规定搭设。

11.2电梯井架搭设完后,必须经搭设、使用单位的施工技术、安全负责人共同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11.3电梯井架每步至少铺2/3的脚手板,所留的上人孔道要相互错开,留孔一侧要搭设一道护身栏杆。

脚手板铺好后,必须固定,不准任意移动。

11.4采用电梯自升安装方法施工时,所搭设的上下临时操作平台,必须符合脚手架有关规定。

在上层操作平台的下面要满铺脚手板或满挂安全网。

下层操作平台做到不倾斜,不摇晃。

12卸料平台

12.1卸料平台应采用钢管搭设的落地式平台或型钢制作整体吊装的平台两种形式,禁止采用钢管搭设的悬挑平台。

12.2卸料平台必须制定专项方案,并设计计算。

方案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12.3卸料平台周边必须设置1.5m高的防护栏杆,栏杆内测设置硬质材料的挡板。

承载面积不宜大于20㎡,长宽比不应大于1.5:

1。

12.4卸料平台应满铺脚手板,缝隙不得大于30mm。

12.5卸料平台明显处必须设置荷载限值,严禁码放材料超重或高度超过防护栏杆,不得将物料堆放在防护栏杆上。

12.6落地式卸料平台的拉接点必须直接与建筑物可靠连接,拉接点必须采用刚性拉接,不得和施工用脚手架连接。

12.7斜拉钢丝绳(含保险绳)与卸料平台的固定点应设置在距平台外边缘1/3L(L:

平台伸出建筑物的长度)范围内,斜拉的角度应大于45度。

12.8平台的搁支点及上部的拉结点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临时设施上。

主梁在平台搁支点处加设止挡件,止挡件的长度应与主梁宽度相同,主梁搁支长度不应小于600㎜。

12.9钢平台安装,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与钢丝绳接触的物体尖锐棱角应采取防止钢丝绳受剪的保护措施,钢平台外口应略高于里口。

13外电架空线路安全防护脚手架

13.1外电架空线路安全防护脚手架应使用杉木、落叶松等作为杆件,腐朽、折裂、枯节等易折木杆和易导电材料不得使用。

13.2外电架空线路安全防护脚手架应高于架空线1.5m。

13.3立杆应挖杆坑,深度不小于500mm,遇有土质松软,应设扫地杆。

13.4纵向水平杆应搭设在立杆里侧,搭设第一步纵向水平杆时,必须检查立杆是否垂直,搭设至四步时,必须搭设临时抛撑和临时剪刀撑。

13.5剪刀撑杆应贴在立杆上,剪刀撑下桩杆应选用直径较大杉槁。

13.6两杆连接,其有效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m,两杆搭接处绑扎不少于三道。

杉槁大头必须绑在十字交叉点上。

相邻两杆的搭接点必须相互错开,水平及斜向接杆,小头应压在大头上边。

13.7遇到两根交叉必须绑扣,绑扎材料可用扎绑绳。

如使用铅丝严禁碰触外电架空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