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科学七上教案第二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96362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科学七上教案第二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沪教版科学七上教案第二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沪教版科学七上教案第二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沪教版科学七上教案第二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沪教版科学七上教案第二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科学七上教案第二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沪教版科学七上教案第二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科学七上教案第二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科学七上教案第二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用生物学术语进行归纳。

观看后回答:

驼鸟、熊猫、金鱼、白玉兰等

思考,猜测

观看

四人为一组就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归纳,派小组代表发言。

不能

因为各种动物有特定的生活环境,只有适应一定的生活环境,才能生存。

试填写课本第42页空格。

补充:

三、植物的基本特征

植物也是生物,它们又有哪些生物的基本特征呢?

和动物的基本特征完全一样吗?

试举例。

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并派小组代表回答。

生物的基本特征、观察动物

1.如道生物的基本特征,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知道饲养蜗牛的简单方法;

认识蜗牛的外形、运动方式以及了解动物对刺激的反应。

3.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生物;

培养学生观察生物的能力,并能对观察结果做出初步的记录、分析、判断。

4.通过表演和观察生物,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

学会观察生物的方法。

(动物对刺激的反应较明显)

对动物刺激量的把握。

对观察的结果做出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实验观察法,讨论法。

录像:

中国珍稀动物(大熊猫和白鳍豚),放大镜15个,蜗牛20个,饲养箱(标本瓶)1

个,200毫升烧杯15个,开水1瓶,实验室温度计1支,玻璃棒15根,玻璃板15块,牙签15根,脱脂棉1包,手电筒1个,纸箱1个,卷心菜1棵,胡萝卜1根,猪肉200克,酒精1瓶,剪刀1把。

学生自带:

生菜、青菜、马铃薯、萝卜、香水、风油精等。

五、教学过程

说到生物,你联想到哪些名称?

请举例

说出一些生物的名称。

一、物的基本特征

1.生活环境及适应

2.呼吸

3.进食或摄取食物

4.生长和发育

5.繁殖后代

6.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7.排泄

你为什么认为这些是生物?

你最熟悉的动物是什么?

你能模仿表演一下吗?

用生物学术语归纳。

植物是生物吗?

它们有哪些生物的基本特征?

录像:

大熊猫和白鳍豚(其中显示哪些生物的基本特征?

说出1-2点即可。

2-3个表演。

评选最神似者,简单说明理由。

讨论,可简单归纳2-3点。

观看后讨论,并试着填写课本第42页空格。

小组代表发言。

二、观察动物的一般方法

1.根据动物的基本特征

2.观察要有目标

你们是否仔细观察过一种动物?

怎样观察的?

引导思考:

1.蜗牛相对苍蝇,哪一个运动较慢?

这与它的运动器官有关吗?

2.动物能够适应环境,从它们的外形和构造上你能找出其适应特点吗?

讲解:

什么是刺激?

什么是反应?

学生学习体会:

观察动物的方法

课本第43页“动物的外形和构造”、“动物的移动方式”、“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动物生活的环境”、“动物进食的习惯”、“动物对人类的影响”。

三、观察动物一—蜗牛

1.生活环境

与外形、构造上

的适应性

体色

触角

眼睛

简单介绍活动2.2饲养蜗牛的方法:

每次投放的食物不要太多,腐烂的食物要及时清除。

根据饲养箱内蜗牛的分布,推测蜗牛的生活环境。

示范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握住放大镜的手柄,上下移动,从镜面中寻找最清晰的观察点。

分发蜗牛。

归纳:

蜗牛的构造名称(挂图)。

身体颜色的适应性。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触角。

用铅笔简单勾画的方法示范。

课前一天,课代表将蜗牛饲养箱放入教室让学生观察。

课前的观察与推测是否一致?

如果课前没有观察,可课后注意观察、讨论。

每人练习一次。

按课本第45页顺序实验,并及时记录描述本小组的观察方法和讨论结果,按观察到的实际画图记录。

呼吸孔

3.移动方式

4.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1)感光性

(2)触觉

(3)嗅觉

(4)听觉

5.进食的习惯和味觉

6.与人类的关系

温水:

要用温度计测量,水温不要超过35℃。

看到蜗牛有反应时,可用放大镜寻找呼吸孔。

观察要点:

运动器官、粘液出现的部位。

运动方式与体色、贝壳的保护作用有无关系?

蜗牛是较小的实验动物,给予的刺激不能过大,否则它会躲进壳内不出来而影响下面的观察。

示范:

感光性。

刺激物不要直接碰到蜗牛的头部。

分发少许卷心菜、胡萝卜片、猪肉丝给各小组。

蜗牛是否有味觉?

喜欢吃什么?

注意:

可以给予自带食物,但是量要少。

如果蜗牛这时不进食,课后放入饲养箱,连续观察几天,作好记录。

箱内的食物不要放得太多,肉要当天清除。

从蜗牛的进食习惯,讨论它对人类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实验并记录结果。

思考与讨论:

蜗牛为什么要爬出来?

呼吸孔有什么作用?

观察和记录。

讨论填写“学习重点”。

讨论。

按课本第47-49页要求实验观察和记录。

刺激方式可以改变,但是刺激量要小。

让蜗牛靠近所给食物,观察它的选择和取食结果。

饲养可以提前几天放到教室,让课代表等人负责提醒同学观察,同时将腐烂的食物清除。

记录实验中的发现。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实验小结

通过实验,你从哪些方面加深了对蜗牛的了解?

我们为什么要用蜗牛来做实验动物?

你今天学会了哪些新的实验方法?

个别发言或写体会交给老师(作业)。

六、教学后记

1.学生第一次按科学方法观察生物,观察目标、内容要明确,对于课本上的观察步骤,教师要帮助列提纲(教学内容)。

2.学生的表演能突出生活环境,确切表达呼吸、进食、生长、繁殖后代、躲避敌害、排泄等生物特征,但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躲避敌害是生物对刺激作出的反应”需要教师引导和讲解。

3.实验观察让学生自带刺激物、蜗牛的食物,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各小组的独特发挥。

要指导各小组将自己的独特想法、做法写下来,以便交流。

不同种类的生物

认知目标:

了解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通过观察、比较,学会区分繁多的生物。

通过观察、比较,了解不同种类的叶子有不同的特征。

能力目标:

培养对事物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学会实事求是地记录。

学会分析归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

渗透环保教育。

学会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学会区分繁多的生物。

通过观察比较,懂得不同种类植物的叶子有不同的特征。

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其各自的特征。

电视机,录像机,海底世界的录像,结合课本插图自制贴画,采集三种叶的标本(沿街草、红叶李、洒金珊瑚)并贴好标签。

引入

复习上节课的小组竞赛、制作的生物剪报等认识的常见动植物。

学生回答。

一、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1.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2.对课本第61页图中有的部分进行交代。

3.引导学生归纳:

生物的不同之处:

生殖方式、觅食、游泳、壳、羽毛等。

4.渗透环保教育。

1.观看海底世界的部分录像,请学生区分哪些是生物和非生物。

2.观察课本第61页上的二幅图,分组讨论。

区分生物;

非生物;

水生、陆生;

飞行的、有壳的。

并请同学将讨论结果用自制贴画展示出来。

3.通过上述活动,请同学讨论、归纳生物的异同处。

4.渗透环保教育,请同学找出课本第61页图中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

二、区分不同种类植物叶的特征

1.在学生观察不同叶的特征前,对叶脉(平行或网状)、叶形(平滑或锯齿)用挂图进行解释。

2.指导学生活动。

①叶的不同特征:

颜色、形状、长度、叶脉、叶缘等。

②叶的相同特征:

有叶脉、有颜色。

③不同种类的植物叶有不同的特征。

1.分组仔细观察老师课前准备好的有标签的三种叶。

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叶脉的排列、叶缘的特征、叶的长度、叶表面是否光滑。

2.将观察的结果实事求是的记录。

3.对记录的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归纳不同种类叶的不同特征。

小结

1.不同的生物有其各自特征,试说出从哪些方面去观察?

2.不同种类植物的同一器官一一叶也有其不同的特征,试说出如何去观察区别?

3.请对校园里植物的叶、茎进行观察并找出它们的不同特征。

学生课外活动。

对于这堂课来说,教师的课前准备充分尤为重要。

预备班学生的年龄小,如果单靠教师结合课本、挂图等进行讲解,很难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和思考。

但预备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心强,如果能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直观、趣味、自主的活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就能提高40分钟课堂效率。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尽力从“新、直、趣”的角度出发,通过观看录像、观察图片、观察实物学会比较,通过讨论学会实事求是的记录、分析。

课后要求学生进一步去观察、比较、探求,加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较同种生物间的异同

1.通过观察人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促进学生生理健康。

1.知道同种生物间都存在差异。

2.学会绘制直方图,并会解释直方图的方法与内容。

1.通过观察和测量人体的某些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初步学会对所记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后,绘制直方图,并就直方图的内容进行交流解释。

1.认识同种生物间都存在差异。

2.懂得利用直方图来显示同种生物间的某种差异。

懂得利用直方图来显示同种生物间的某种差异。

观察——讨论法

实物投影仪、白纸一张(全班每人一份)、收集身高、脉搏、体重的资料(第一章中已测量)

引言

以数学家莱布尼茨的话: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叶子”,引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双胞胎之间也存在差异。

聆听,激发兴趣。

人体间的差异

1.收集人体资料

身高

体重

脉搏

头发

耳垂

卷舌

邀请班中两位同学站到讲台前。

根据你的观察,他们二人有何不同?

肯定学生的回答后讲述:

人体间存在着多种差异,有的比较明显,有的则需仔细观察或测量才能得出结论。

本节课我们就人体的某些特征来仔细研究一下。

(注:

教师应对观察的特征作具体的要求和恰当的分析和指导)

A、身高(厘米)B、体重(千克)

C、脉搏(指静态时所测量的次数)

D、头发卷与直及发色(指未经人为加工的情况下所表现的状态)

E、耳朵有无耳垂

F、卷舌与否(应当指导训练几次再作定论)

各自发表看法

学会具体的操作:

1.仔细观察:

头发、耳朵和舌的形态。

2.适当讨论:

对某些不确定之处,相互讨论,以求结果的准确性。

3.记录结果:

将观察、测量和判断的结果记录到表格内(身高、体重和脉搏参照第一章测量的结果)。

2.发现个体差异

请分析一下你们的观察记录的结果,人体的各个特征在你们之间有无异同点?

同组学生相互比较并分析,得出恰当的结论。

3.绘制直方图

怎样才能更直接简便地了解我们整个班级在各个特征方面的差异情况呢?

例如:

我们班同学的体重情况,谁的体重最重?

谁的体重最轻?

例:

班级体重分布情况分析,操作:

1.班级所有同学的体重统计

2.找出最大和最小体重

3.根据最大体重和最小体重的差距分组。

设:

最大体重为60kg

最小体重为30kg

差为30kg

分6组,分别为:

30~3535~4040~4545~5050~5555~60

其中分组时,包括下限,而不包括上限确定每组的人员数。

人数

30~35

8

45~50

6

35~40

16

50~55

3

40~45

7

55~60

1

4.绘制直方图(横坐标为体重,纵坐标为人数)

思考。

引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探索。

请学生代表将每组同学的体重写于黑板上,显示全班同学的体重:

1.找出最大体重和最小体重。

2.计算最大体重和最小体重之差。

3.确定组间差距为5kg,并根据体重差距进行分组。

4.统计每组的人数。

5.学习绘制直方图。

4.进一步练习绘制直方图

实物投影:

一组数据(某一班级学生身高)

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

学生根据给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图(写于发下的白纸上)。

各组展示结果,并分析得失。

二、总结:

不同生物间有差异,同种生物不同个体间也有差异,这种个体间差异可通过直方图简洁而直观地表现出来。

动植物的分类

1.初步理解动物的分类准则,能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初步理解植物的分类准则,能将植物分成有花植物和无花植物。

3.进一步了解脊椎动物分类。

动植物的简单分类准则。

动物的简单分类。

观察—阅读—讨论法,讲演法。

有花植物、无花植物各一盆,脊椎动物的骨铬标本,河蚌浸制标本,挂图。

复习:

生物的特征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使学生能巩固己学的知识。

请学生回答:

生物的特征,生物能生长、繁殖后代,要呼吸、要获取养料,等等。

生物的分类

1.植物的分类:

植物有花植物

无花植物

1.出示实物盆景:

天竺葵、文竹各一盆。

2.设问:

植物能否开花,可以作为植物分类的一个准则,那么你还能想到其他分类的准则吗?

3.小结:

学生观察、思考。

1.学生讨论:

4人一组。

2.请学生代表回答:

讲出其他的分类准则。

2.动物的分类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1.请学生摸一下自己的后背。

2.设问:

除人以外,其他哪些动物也有脊椎?

3.出示标本:

①鱼、蛙、蜥蜴、鸽、猫的骨骼标本和河蚌的浸制标本。

②根据这些标本,你能否指出哪些动物是有脊椎的?

③请一学生上台:

通过以上的活动,你认为是否所有的动物都有脊椎?

哪些动物是没有脊椎的?

4.阅读课本73页上的照片。

5.小结: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板书)

1.学生活动:

有脊柱。

2.学生讨论、回答:

狗、鸡、猪等动物也有脊椎。

3.学生观察、讨论:

识别有脊椎的动物标本。

除河蚌以外,都是脊椎动物。

认识照片上的动物

1.观察、讨论:

哪些动物有脊椎?

哪些动物没有脊椎?

2.记录:

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名称分别填入课本第码页表格内。

3.请一学生回答。

4.小结:

脊椎动物:

鼠、骆驼)龟、蛇、鱼。

无脊椎动物:

虾、蜗牛、海螺。

3.脊椎动物的分类

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

1.出示挂图:

鱼、蛙、蜥蜴、鸽子、牛。

2.请学生观察、比较后思考、讨论:

以上五种动物的生活环境、生殖、呼吸、皮肤的特点,并用表格的形式(投影片)发给每组学生,得出脊椎动物的分类方法。

3.将一组学生填写的表格通过投影进行讲评。

4.见课本:

第75、76页的图片,按分类方法,把每类动物的名称填写在空格内。

1.学生观察。

2.根据五种动物的4个特点,将讨论的结果填人投影片的表格内。

3.请学生代表上台讲解(下面学生可帮助指正)。

4.学生填写。

请一学生回答。

5.小结:

这些动物是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

4.分类方法的实际应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利用分类的方法,将复杂的事变成简单的事。

1.学生讨论:

(4人一组)分类方法在实际

生活申的应用。

请学生举例「

电脑、超市、球类、医院的各

科门诊等等。

本节课利用实物,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能将动物、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中,应教会学生能结合实际,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如:

医院的各科门诊、邮政编码等等,这样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检索表

教学目标:

1、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2、知识与技能:

了解检索表的作用并能根据生物的特征制作检索表。

3、过程能力与方法:

通过仔细的观察,寻找生物的特征。

教学重点:

通过仔细的观察周围同学的特征,自己制作一张检索表

教学形式:

教师讲解与学生实践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一节课我们用动物生活的地方、动物运动的方式和动物的身体特征对动物进行了分类,我们发现这几种分类的方式不是很合理,我们发现按照上述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的动物不能准确的归属到哪一类。

后来我们用动物的身体特征进行了分类,这种分类的方式我们发现非常的好,因为所有的动物不是属于这一类就肯定是属于另外一类的。

事实上,我们就是按照生物的特征,将它们分门别类的。

如何将生物按照它们的特征进行分类的,用的就是检索表。

生物检索表的基本原理:

按照生物之间存在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来划分。

划分的原则是:

先划分最基本的差异,在划分较细的,依次类推。

二、认识检索表的作用

活动2.7.1

检索表的作用一:

根据检索表可以找到生物的特征。

活动2.7.2

检索表的作用二:

根据检索表可以找到生物的名称。

三、辨别检索表的分类准则

活动2.8

通过练习能准确的找到检索表的分类准则。

四、编制简单的检索表

活动2.9

根据自己的分类准则,检索表是可以不同的。

活动:

前后四位同学为一组,请大家仔细观察个人的特征,编写一张检索表。

五、教学后记

科学的教学应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和学习方法,本节课目的在于让学生辨认植物和动物的特征,通过对比、分析、思考、讨论和判断,认识检索表,学会检索表的使用方法,利用检索表进行生物的检索,同时为制作检索表的教学打好基础。

通过本课的活动,学生能准确地找出事物间的共同特征,学会了检索表的使用,同时能将事物进行分类,观察、比较、分类和综合的能力有所提高。

濒临绝种的生物

1.通过学生所拍摄动植物照片的展示,巩固学生已有的生物分类知识。

2.认识与本课有关的几个科技英语词汇。

3.通过各小组学生代表对国家一级保护生物的介绍与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并引起他们对珍稀动植物命运的关注。

4.学生能阐述生物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知道生物濒临绝种的各种原因,懂得保护生物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爱心与美德。

理解生物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及生物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学会合作,建立互相的学习关系。

理解生物间相互依赖关系。

讲述—讨论法,引导质疑探究法。

四、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仪、计算机。

明确教学目标

展示PowerPoint相关投影片

引起关注,了解学习任务。

教授科技英语词汇

领读生词。

教授英文歌曲,加深记忆。

跟读科技英语词汇。

学唱英文歌曲,并进一步熟悉重要的科技英语词汇。

辨认几个我国一级保护动植物,巩固学生己有的生物分类知识

展示学生秋游时在丹桂园、动物园所拍摄的生物照片,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回忆并辨认几个我国一级保护生物。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照片中生物进行分类(英语)

教师在展示照片时,拍摄者(学生)介绍照片的中英文题名。

全班同学辨认其中的国家一级保护生物。

全班同学对照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英语)。

几个国家的一级保护生物

网页展

组织学生展示网页。

几个小组学生代表介绍本小组分工合作制作的国家的一级保护生物网页。

一、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在同学们介绍的这些国家的一级保护生物中,有许多都是以前的常见物种,如东北虎、亚洲象等。

为什么现在却成了国家一级保护生物?

”并组织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生物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各小组交流讨论结果。

总结有关物种灭绝原因及保护措施。

二、生物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一个物种的灭绝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有关系吗?

”并组织讨论。

我国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发生的生态环境失衡案例。

组织讨论“人为破坏食物链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引导学生以“如果我是法官/市长/科学家……我将为生态平衡做些什么?

讨论物种的灭绝与整个生活环境的关系。

找出呼伦贝尔大草原生态失衡的原因。

讨论人为破坏食物链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并尝试总结原因。

发布“预备7班有关人为因素对食物链的影响的研究成果”。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引发学生保护生态平衡的责任感。

三、本课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课教学内容。

家庭作业

布置作业:

1.论文:

《如果我是……我该为物种保护做些什么?

思考青少年应有的保护生态平衡的责任感

《濒临绝种的生物》这一节难点不多,学生较容易理解。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们引导学生分小组,在课前查找资料。

学生通过上图书馆、lnternet网上浏览,查找了大量的有关生物的资料,然后根据课程内容对资料进行选择、分类、分析和加工,分工合作制作了各小组关于某个国家的一级保护生物的网页。

学生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也学到了研究生物、查找资料、加工信息的方法。

除了探究能力的培养外,我们还很注意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我们通过“如果我是法官/市长/科学家……,我将为生态平衡做些什么?

”的设问,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引发学生保护生态平衡的责任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