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规范-中国国家图书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9596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规范-中国国家图书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规范-中国国家图书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规范-中国国家图书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规范-中国国家图书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规范-中国国家图书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规范-中国国家图书馆.docx

《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规范-中国国家图书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规范-中国国家图书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规范-中国国家图书馆.docx

ICS01.140.20

A1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xxxx—xxxx

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规范

GeneralspecificationofLibraryservicesforthevisuaIIy

impaired

(征求意见稿)

2017年7月19日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XXXXXXXXXXXXXXXXXXXX发布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盲文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上海浦东图书馆。

本标准起草人:

沃淑萍、唐李真、杨阳、林旭东、李春明、陈克杰、冯轶宇、谢影、何川、浦墨、刘东晓、李健、王光武。

引言

为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更好地满足视障人士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盲人文化事业发展,提高视障阅览室的服务效能和管理效益,制定本规范。

本标准是图书馆开展视障人士服务的全国性统一标准,是检验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效能与管理的尺度,是评估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水平的依据。

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图书馆视障服务的服务对象、服务资源、服务内容与形式、服务效能、服务宣传、服务监督与评价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省、地(市)、县(区)级公共图书馆视障阅览室以及各级残联、各地盲校和其他社会组织建立的为视障人士提供图书馆服务的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20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GB/T31015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基于无障碍需求的设计与设置原则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DGJ08-103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JGJ38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YD/T1761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视障人士visuallyimpaired

因视力残疾或某种原因导致的视力下降或视力丧失的人。

3.2

视力残疾visualdisability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GB/T16930.2盲杖术语3.1]

注:

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两类,每一类中又分别分为两级。

其中,盲:

一级盲为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2,或视野半径小于5度;二级盲为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2,而低于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

低视力:

一级低视力为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5,而低于0.1;二级低视力为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1,而低于0.3。

视障阅览室readingroomforthevisuallyimpaired

为视障人士(3.1)提供文献或文化服务的专门场所或服务设施。

3.4

盲文图书馆braillelibrary

专门为视障人士(3.1)建立的图书馆。

3.5

视障阅览设备readingdevicesforvisuallyimpaired

辅助视障人士(3.1)阅读纸质文献、数字资源的软硬件设备。

3.6

读屏软件screen-readingsoftware

专门为视障人士(3.1)设计的屏幕信息获取软件。

3.7

盲用电脑computerforthevisuallyimpaired

集成盲文显示、读屏软件(3.6),并配有专用盲文输入键盘的电脑。

3.8

盲文设备devicesfortheblind

用于处理和摸读盲文的设备。

3.9

听书设备digitaltalkingbookplayer

播放有声资源或利用语音合成技术(TextToSpeech,简称TTS技术)将电子文本转换为语音的设备。

3.10

助视设备visualaid

改善或提高低视力者视觉能力的设备。

3.11

盲文显示器brailledisplay

能够将盲文ASCII码以点字形式凸显出来的设备。

3.12

盲文刻印机brailleprinter

可将盲文数据刻印到专用介质上的设备。

3.13

无障碍设施accessiblefacilities

为方便残疾人或行动不便者设计的使之能参与正常活动的设施。

[注]:

改写自DGJ08-103-2003术语2.0.3和GB50642-2011术语2.0.1

3.14

馆藏holdings

信息和文献工作机构所保管文献的总和。

[GB/T4894术语4.3.1.13]

3.15

盲用数字资源digitalresourcesforthevisuallyimpaired

以专用格式发布的盲文、有声、电子等可通过网络和视障阅览设备为视障人士(3.1)所触摸或阅听的资源。

3.16

远程服务longdistanceservices

利用互联网、手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和载体,开展不受时空限制的网上书目检索、参考咨询、文献提供等远程网络信息服务。

3.17

盲文读物braillebook

是一种专供视障人士(3.1)使用,依据文稿译制并显示在不同介质上、可触摸的作品。

3.18

大字读物largeprint

是一种专门为低视力人群设计,以字号介于14磅-20磅的字体制作的出版物。

3.19

有声读物audiobook

是依据文稿并以特殊格式录制在不同介质上的作品,供视障人士和其他有身体缺陷、阅读普通纸质图书有困难的人使用。

3.20

无障碍影视作品audiodescribedmovies

为视听残障人士专门加工制作的影视节目O即在原影视的基础上为视障人士增加画面配音,为听障人士添加字幕、手语。

4 总则

4. 1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是指公共图书馆通过各类资源和自身专业能力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对知识、信息及相关文化活动需求的工作,其基本服务应当免费。

4.2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可选择、无障碍、主动性、引导性、温馨的服务,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能。

4.3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应依据视障人士的特点和需求采选文献资源,安排服务项目,完善服务设施。

4. 4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除执行本标准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GB/T28220以及其他相关国

家标准和政策文件的要求。

5 服务对象

5. 1视障人士,包括盲人及低视力人群。

5. 2相关人士,包括视障人士的家庭成员,以及从事视障人士服务、教育或相关研究的人员。

6 服务资源

6. 1馆舍建设

6. 1.1基本要求

视障阅览室(盲文图书馆)的馆舍建设除应遵照JGJ38中关于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有关要求外,还应考虑视障人士的生理条件和心理特点。

6. 1.2选址

视障阅览室(盲文图书馆)选址除应遵照GB/T28220中选址的相关要求执行外,还应针对视障人士的生理条件和心理特点着重考虑以下要求:

a) 应遵循交通便利选址原则,尽量靠近视障人士相对集中的居民区和工作区;

b) 宜设在图书馆本体建筑物与社会公共通道之间的平行层,按GB/T28220中建筑功能总体布局的要求实施。

6.1.3无障碍环境要求

a) 应在门口处设置与馆外人行道相连接的盲道,并在转弯处设置转向标志,保证视障人士能顺利到达图书馆;

b) 应按GB50763要求配备无障碍设施;

c) 应在楼梯、过道等处设置扶手或盲道;在阅览室座椅、洗手间等处设置手杖存放处和扶手;在墙角等转弯处设置护垫等物;在各阅览室或洗手间门口处的适宜位置设置盲文标识或语音提示。

6.1.4功能布局

视障阅览室(盲文图书馆)应保证一定的建筑面积和阅览坐席,建议指标具体见表1。

表1视障阅览室(盲文图书馆)建筑面积和阅览坐席指标

等级

阅览室面积(m?

阅览坐席(个)

省级

N100

N15

地级

350

N8

县级

320

N4

注:

省级馆包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级图书馆;地级馆包含地(市、地区、盟、州)级图书馆;县级馆包含县(市)级图书馆。

阅览室门口设置服务台,四周可利用墙面设置书架,在房屋中间设置阅览区及视障人士活动区;若条件允许,可设置藏书区、阅览区、活动区及电脑区等功能区。

a) 应配备专门为视障人士设计的图书馆家具,如阅览桌、书架、展示桌等;

b) 应参照GB50763和GB/T31015中关于导引标识设计的要求增设便于视障人士利用触觉和(或)听觉识别方位、文献排架和无障碍设施等导引标识。

6.2阅览设备

6.2.1配置原则

阅览设备配置应遵行以下原则:

a) 与视障人士的认知特点和信息获取方式相适应;

b) 与视障人士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相适应;

c) 与本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相适应;

d) 与本馆服务视障人士的数量相匹配。

6.2.2设备类别

6.2.2.1基本要求

视障阅览室(盲文图书馆)应配备与服务相配套的视障阅览设备,如盲文设备、听书设备和助视设备等。

6.2.2.2盲文设备

盲文是视障人士获取信息的基本方式,视障阅览室(盲文图书馆)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盲文设备,包括盲文显示器、盲文刻印机和盲用电脑等设备。

6.2.2.3听书设备

有声读物是视障人士获取信息普遍采用的重要方式,视障阅览室(盲文图书馆)应配备数量充足的听书设备。

6.2.2.4助视设备

助视设备是帮助低视力人群获取信息的补充手段,视障阅览室(盲文图书馆)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助视设备,如电子助视仪、光学助视仪等。

6.3文献资源

6.3.1文献采集则

文献资源采集原则应符合GB/T28220中关于图书馆文献采集的原则要求,特别应重点采集符合视障人士认知特点和信息获取方式的盲文、有声、大字等类型的资源。

6.3.2馆藏文献总量

文献资源类型以盲文读物、大字读物、有声读物及无障碍影视作品为主,在确保其满足视障人士基本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数字资源。

馆藏盲文读物、大字读物以册数计,有声读物和无障碍影视作品以种数计,省级馆、地(市)级馆、县(区)级馆的入藏总量分别应达到相应数量,见表2。

文献收藏总量取决于当地条件、视障人士的需要以及图书馆的能力。

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可为视障人士提供适量的本民族语言文献资源。

表2视障人士服务文献类型及数量指标

等级

盲文读物(册)

大字读物(册)

有声读物(种)

无障碍影视作品(种)

省级

N1500

^3000

^3000

N200

地级

N700

N2000

N2000

N200

县级

N300

N700

N1000

N200

6.3.3年均新增藏量

馆藏资源的年均新增藏量与视障人士的基本文化需求相适应。

6.4人力资源

6.4.1人员要求

工作人员应符合GB/T28220中对人员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还应掌握盲文基础知识,熟练使用视障阅览设备,具备为视障人士服务的技能。

6.4.2人员配备

视障阅览室(盲文图书馆)应以服务时间、规模、馆藏资源数量、年度读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