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精练专题卷必修3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95853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精练专题卷必修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精练专题卷必修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精练专题卷必修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精练专题卷必修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精练专题卷必修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精练专题卷必修3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精练专题卷必修3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精练专题卷必修3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精练专题卷必修3Word文档格式.docx

5.(2016·

广元三模)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

“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

”在此,朱熹(  )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6.明正德十三年正月,王阳明领兵进入广东龙川,剿灭山中之贼后,告谕百姓:

嫁娶之家,丰俭称赀,不得计论聘财妆奁,不得大会宾客,酒食连朝……街市村坊,不得迎神赛会,百千成群。

凡此皆靡费无益。

有不率教者,十家牌邻互相纠察;

容隐不举正者,十家均罪。

此举根本目的是(  )

A.严禁聚会,避免盗贼再起

B.提倡节俭,形成淳朴民风

C.推行连坐,维护社会稳定

D.教化百姓,挽救封建危机

7.(2016·

衡阳三模)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

“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

”这主要说明中国传统社会(  )

A.宗法血缘思想强烈B.君权至上意识浓厚

C.家国一体观念普遍D.家庭伦理道德至上

8.利玛窦是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

1582年他来到澳门,通过“送礼”获准到内地传教,利玛窦传教时尊重中国人“祭孔祀祖”的习俗,同时宣称“上帝就是你们所知的天,他曾经启示过你们的孔丘、孟轲和许多古昔君王,我们的到来,不是否定你们的圣经贤传,只是提出一些补充而已。

”以上可以看出利玛窦在中国传教的主要特点是(  )

A.将天主教教义和中国儒家经典融合起来

B.主动适应中国国情尊重中国习俗

C.将传播西方科技文化作为传教的敲门砖

D.背离了天主教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9.(2016·

保定一模)宋人蔡绦在《西清诗话》中说:

“丹青、吟咏,妙处相资。

”吴龙翰的《野趣有声画序》中提到:

“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

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

”清代方薰也说:

“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

”材料中三人均强调(  )

A.绘画艺术的深远意境

B.诗歌的抒情性

C.诗、画具有互补作用

D.诗歌增强了绘画的审美空间

10.(2016·

安徽百校论坛第三次联考)苏格拉底坚持“无人有意作恶”,一切罪恶都是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

这符合苏格拉底(  )

A.“美德即知识”的哲学观

B.“性善论”的言论

C.“认识你自己”的价值观

D.对真理的追求

11.宗教改革早期,路德不赞成在学校中教授德语。

但此后,他一改原有的主张,积极推行用德语传教,并亲自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这一变化(  )

A.彰显反专制和求民主的时代精神

B.消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的禁锢

C.激起德意志民族反天主教会风潮

D.否定《圣经》地位和上帝的存在

12.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

“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10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

……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

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  )

A.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

B.提出三权分立学说防止暴政

C.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

D.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度

13.(2016·

齐鲁名校协作体调研)康有为在《日本变政考》中指出:

“自道咸以来,已稍知变法,然收效莫睹……不知全变之道。

”这里康有为批评的是(  )

A.中体西用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D.实业救国

14.严复认为宋代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不知其时之风俗之心不足以行其政”,今日变法如果不从根本上痛下功夫,必然会重蹈王安石的覆辙。

为此,严复提出的变法主张可能是(  )

A.立宪法、改官制、定权限

B.修铁路、办船政、建设海军

C.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D.倡民主、谈科学、写白话文

15.(2016·

资阳一模)1926年创刊的《自然界》的《发刊旨趣》中说:

科学上的理论和事实,须用本国的文字语言为适切的说明,须用我国民所习见的现象和固有的经验来说明;

还须回转来用科学的理论和事实来说明我国民所习见的现象和固有的经验。

材料强调的是(  )

A.要用民族化语言解释科学

B.固有经验能推动科技发展

C.科学必须民族化和本土化

D.科学须以民族文化为基础

16.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

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

这一思想状况(  )

A.得益于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的氛围

B.反映了观念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C.体现了国人自卑的病态文化心理

D.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17.(2017·

张家界一中月考)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写道: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

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这一思想(  )

A.促使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

B.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C.有利于文化的普及

D.展示了西学的优势

18.以下是中国各政治阶层在那一时期的政治言论,其共同诉求是(  )

1865年

李鸿章说: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

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实现中国工业化B.实行民主政治

C.启蒙与救亡并重D.推动中国近代化

19.(2016·

宜宾一模)下图反映了(  )

 

  

A.近代科技研究方法形成B.“蒸汽时代”的终结

C.科技结合推动文明发展D.实验促进科学进步

20.桑戴克在《世界文化史》中说:

“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止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所著的《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的《天体运行之道路》。

”桑戴克认为这两本著作的主要意义在于(  )

A.日心说的提出,否定了统治人类思想千年之久的地心说

B.标志着近代科学产生

C.对人体结构研究,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D.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21.(2016·

郑州二模)下表是历史上的部分经济要素变动表。

这说明(  )

时间

经济要素的变动

公元前4世纪

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18世纪末

工厂出现

19世纪末

集团公司日益增多

20世纪中叶

自动控制系统问世

A.科技进步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创新

B.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

C.劳动工具革新改变经济调控机制

D.经济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革

22.18~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

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

这一追求是基于(  )

A.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B.对政治现状的不满

C.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23.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苏联局势时,得知一中国消息,感慨的说“这一天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同时表示了美国保卫自己和盟国的强大力量和无比决心。

这一消息可能是中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C.导弹发射成功

D.籼型杂交水稻研发成功

24.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

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下列促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出现的是(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

B.“大跃进”运动的发展

C.“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D.“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

25.1946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到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

1947年,政法科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工科院校在大学体系中的地位尤为突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才的培养有其时代特点

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即将展开

C.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成果

D.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第26题30分,第27题20分,共50分)

26.(2016·

安徽“江淮十校”联考)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人才标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史记》到《清史稿》的二十五史,列有孝友传、忠义传、列女传、卓行传、死节传等等,其中记录的忠孝类、操守气节类的人才连篇累牍……几乎每一部正史都有,比如《儒林传》《文苑传》或《艺术传》《文学传》《道学传》等篇章,而且比重越来越大。

初步统计结果表明,从《汉书》到《宋史》,列传所收录的人文型人才,分别为27人、300余人……。

粗略统计,《汉书》列传收录经济类人才仅有13人……而汉代以后,这类人物基本上不能登正史“大雅之堂”,只是散见于各种野史之中……科技型人才只是偶见于《方术传》、等带有神秘色彩的专传和《天文志》之中,而正式入选列传的科技人物则是寥若晨星……有些入传的科学家,并不是因其科技方面的成就,而主要是因其官宦背景,如张衡、沈括等。

蔡伦乃是作为宦官而被列入《宦者列传》。

——《中国古代人才观是如何演变的?

材料二 福州船政学堂的主要课程为算数、几何、代数、直线与球面三角、天文气象学、航海测算、地理、蒸汽机结构原理、仪表使用和英语。

船政学堂的毕业生和留学生在各地也普遍受到欢迎。

……(魏翰)长期充任福州船政局总工程师,后来又担任广九铁路总理。

留学生李荣芳、郑成分别在驻法、驻美使馆担任翻译。

……

仅北洋海军参加中日甲午黄海海战的12艘战舰中,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生和留学生就占有10舰管带之职……——孙占元《左宗棠评传》

材料三 蔡元培曾说:

军国民主义为体育;

实利主义为智育;

公民道德及美育皆毗于德育;

而世界观则统三者而一之。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1912年,蔡元培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他宣布废除忠君尊孔、读经,改革学制,实行小学男女同校,推行义务教育等。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

——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 院系调整的总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干部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

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

经过这次调整,到1957年,高等院校共有323种专业,其中工科183种,占56.7%。

而文科、政法、财经各专业所占的比重急剧下降。

1947年文、法、商科在校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47.6%,1952年降到22.5%,1957年又降到9.6%。

——摘编自栾曦、栾学钢《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苏化”及其利弊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封建统治者的人才价值取向主要有哪些?

并简要分析其思想文化原因。

(10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的教育理念有何不同?

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12分)

(3)指出材料四我国调整高等教育的背景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其对我国当今教育的改革发展有哪些启示?

(8分)

27.(2016·

德阳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思潮的时候,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研究范式:

一是“激进—保守”范式,即主张西化、欧化或苏化,认为传统性与现代性是二元对立的关系;

二是“抗拒—调适”模式,即主张以传统去适应、调节和融合现代化,凸显中华文明的主体性;

三是“传统的发明”范式,即认为要想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赋予源于西方的现代性以一种中国主体的身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性的生长点。

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思想演变过程示意图。

——据何爱国《中国现代化思想史》、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整理

结合上图并运用相关史实,对上述任一研究范式进行探讨。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20分)

答案精析

1.B [题干中的材料反映的只是孔子、孟子的一种思想愿望,没有孔子、孟子为此作出的努力的相关信息,也与社会转型无关,故A项错误;

依据材料“苟有用我者”“如欲平治天下”可知,两人都在强调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故B项正确;

封建纲常思想是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来的,被当时的汉武帝所接受,故C项错误;

材料“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体现了孔子、孟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与“愤懑之情”不符,故D项错误。

]

2.A [根据材料除了四大学派,还有纵横家、农家、兵家、杂家等比较有影响的学派,众多学派影响较大,说明各派受众较多,社会分化严重,故A项正确;

材料并未涉及礼乐制度的内容,故B项错误;

民本思想属于儒家,在当时属众多有影响的学派之一,故C项错误;

诸子的学说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实际而提出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学说都注重实用,比如道家学说,故D项错误。

3.D [宗法观念更多强调的是血缘亲情,而材料体现的是孝道,故A项错误;

材料中讲汉代皇帝以“孝”为谥号,而非整个社会以孝为伦理,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除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而儒家正统地位到汉武帝时期才确立,中间有较长时间儒学并非正统地位,不存在巩固一说,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汉代皇帝都以‘孝’为谥号”,既突出了统治者,又强调了对孝道的重视,故D项正确。

4.B [汉武帝时期,放弃了西汉初年以来的“无为”学说,故A项错误;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汉武帝采取多种措施以提高儒学的社会地位,其中在教育方面设置太学、教授儒家经典是一个关键性措施,推动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故B项正确;

太学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质,与提高执政能力无关,故C项错误;

太学的设立是提高儒学地位、适应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与阶级矛盾的缓和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5.B [材料提出的是“去恶从善”,而非“三纲五常”的儒家人伦观念,故A项错误;

材料提出“去恶从善”的儒家道德观念,并且积极从事农业生产,正体现了“理学”强调“理性”的原则,故B项正确;

兴农的举措未体现“存天理”的目的,故C项错误;

“去恶从善”非材料的全部,故D项错误。

6.D [王阳明领兵进入广东龙川,剿灭山中之贼后,通过了解,多数山中之贼来自当地民众,了解这些情况后,他大为感慨贼和民只是一念之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为了破“心中贼”要从教化百姓入手,严禁聚会是教化百姓的措施,避免盗贼再起是目的之一,但不是根本目的,故A项错误;

提倡节俭是教化百姓的措施,形成淳朴民风是目的之一,不是根本目的,故B项错误;

推行连坐是教化百姓的措施,维护社会稳定是目的之一,不是根本目的,故C项错误;

以上措施的根本目的是教化百姓,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明朝后期出现的统治危机,故D项正确。

7.C [宗法血缘突出血缘亲情关系,材料“忠臣”不具备这一属性,故A项错误;

君权至上突出君臣等级尊卑,材料“孝子”不属君臣关系,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突出儒家为人臣、为人子的道德伦理观念,于国于家具有道德上的一致性,故C项正确;

材料“忠臣”不属于家庭伦理,故D项错误。

8.B [材料未涉及教义的内容,故A项错误;

利玛窦将上帝解释为“天”,孔孟和君主受到天的启示,适应了古代中国“君权神授”、君主专制的国情和儒家思想是统治思想的现实,故B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利玛窦将传播西方科技文化作为传教的敲门砖,故C项错误;

利玛窦的解释是为了能在中国顺利传教,并未违背天主教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故D项错误。

9.C [题意为“绘画无法表达的可以借助诗歌,诗歌无法表达的借助于绘画”,强调的是绘画和诗歌的相互作用,单强调一方面的作用不全面,故A、B、D项错误;

根据前面的分析,强调了双方的互相作用的只有C项,故C项正确。

10.A [“一切罪恶都是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所以苏格拉底主张知识的重要性,有了知识才能发扬善性才能避免罪恶,故A项正确;

“性善论”是儒家人性论的主流,故B项错误;

材料的侧重点是说知识与善性的关系,意在指导人们通过教育接受知识,提高善性,而“认识你自己”只强调最终的人生价值,并没提出具体的手段或方法,与题干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

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真理,故D项错误。

11.C [宗教改革主要是反对天主教会、教皇的特权统治,没有涉及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和寻求民主的内容,故A项错误;

材料中“用德语传教”“把《圣经》翻译成德文”可冲击天主教会的统治,但起不到“消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的禁锢”的作用,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

用德语传教,把《圣经》翻译成德文可激发德意志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德意志人民反抗天主教会的腐朽统治,故C项正确;

从“并亲自把《圣经》翻译成德文”,可知没有否定《圣经》地位和上帝的存在,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12.C [文艺复兴“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与材料中“伏尔泰……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不符,故A项错误;

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与材料中“伏尔泰”不符,故B项错误;

材料中“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表明推崇理性,材料中“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表明否定外在权威,故C项正确;

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制而非反对君主制度,卢梭倡导人民主权,主张共和制,故D项错误。

13.A [根据材料此种思想开始于道光咸丰年间,且其不知全变之道,由此推测该思想为仅仅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中体西用思想,故A项正确;

君主立宪思想为康有为一派的主张,故B项错误;

民主共和与本题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实业救国与本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4.C [根据材料“不知其时之风俗之心不足以行其政”说明严复的变法主张是从民众角度提出的,立宪法、改官制、定权限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

修铁路、办船政、建设海军是洋务派主张,故B项错误;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符合材料“不知其时之风俗之心不足以行其政”的信息,故C项正确;

倡民主、谈科学、写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主张,故D项错误。

15.C [“科学上的理论和事实,须用本国的文字语言为适切的说明,须用我国民所习见的现象和固有的经验来说明”体现了科学依赖于民族化和固有经验,A项和B项都过于片面,故A、B项错误;

材料体现了科学对民族文化和本土经验的依赖,体现了科学必须民族化和本土化,故C项正确;

D项没有体现本土化的经验,故D项错误。

16.B [五四时期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的氛围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

众多中国人介绍各色各样的主义,反映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是观念变革,故B项正确;

学习西方思想并不能说明国人自卑,故C项错误;

中国人介绍各色各样的主义,在经过比较后,人们发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故D项错误。

17.C [材料中没有涉及宣传白话文的内容,故A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文学的写作要点,不能反映出否定了传统文化,故B项错误;

材料中“六曰,不用典。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可知避免了生涩难懂的内容,使文学作品通俗化,有利于文化的普及,故C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涉及西学,故D项错误。

18.D [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其学习西方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故A项错误;

洋务派并不主张变革政治制度,故B项错误;

洋务派并未主张思想启蒙,故C项错误;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以郑观应、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倡的君主立宪与章太炎等革命派提倡的民主共和都有利于近代中国政治的民主化,故D项正确。

19.C [材料无法体现近代科技研究方法形成,故A项错误;

材料涉及电气时代,但不能说明“蒸汽时代”的终结,故B项错误;

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创制奠定基础,发电机的创制为电缆和电车的发明奠定基础,三幅图的结合说明科技结合推动文明发展,故C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实验促进科学进步,故D项错误。

20.D [根据题目中可以看出,维萨留和哥白尼均注重实验,中世纪处于基督教统治之下,科学处于神学笼罩之下,带有神权色彩,而两部著作正显示了近代科学的实质,把科学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此其主要意义,A项并未提到维萨留作品的意义,不全面,故A项错误;

标志着近代科学诞生的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故B项错误;

C项未涉及哥白尼著作的意义,故C项错误;

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正确。

21.A [材料反映出自18世纪末以来,随着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故A项正确;

材料没有反映出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劳动工具的革新,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反映出经济管理体制的根本变革,故D项错误。

22.D [根据所学知识,18、19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但是煤、石油的过度开采,工厂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人类开始思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并非实质原因,故A项错误;

对政治现状不满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

理想社会应该是指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

根据前面分析,故D项正确。

23.A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赫鲁晓夫下台”,可知时间是在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故A项正确;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中国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是在1960年,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发成功是在1973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4.A [把握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可,B、C项均不利于文化建设;

D项出现于新时期以来;

“双百”方针促进了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化建设,故选A项。

25.A [根据材料中“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