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室模板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94659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1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动室模板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活动室模板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活动室模板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活动室模板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活动室模板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活动室模板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活动室模板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动室模板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活动室模板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为保证板的整体混凝土成型效果,将整个板的多层板按同一顺序、同一方向对缝平铺,必须保证接缝下方有龙骨,拼缝严密,并用海棉胶布塞缝,表面无错台现象。

若与柱相交,则不刻意躲开柱头,只在该处将多层板锯开与柱尺寸相应洞口,下垫方木作为柱头的龙骨。

4、板、梁支撑系统为钢管式满堂红脚手架,立杆间距为900毫米,水平竿间距为900毫米,本工程梁底、梁侧模均采用15毫米厚多层板,侧模、底模用50*100间距200毫米方木作通长背楞,50*80方木作梁底排木,间距600毫米。

对于跨度大于或等于4米梁,按全跨长度千分之二进行梁底模起拱,起拱从支模开始时进行,而后将侧模和底模连成整体。

梁模加固完毕后,即可支设楼板模板,楼板模板用15毫米厚多层板,次楞用50*80方木,间距200毫米,主龙骨用Ф48×

3钢管,间距为600毫米,支撑均采用可调节顶托。

(二)模板加工

1、模板加工要求

柱、梁、板的模板加工必须满足截面尺寸,两对角误差小于1毫米,尺寸过大的模板需要进行刨边,否则禁止使用。

次龙骨必须双面刨光,主龙骨至少要单面刨光。

翘曲、变形的方木不得作为龙骨使用。

2、模板加工管理

模板加工完毕后,必须经过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于周转使用的多层板,如果有飞边、破损模板必须切掉破损部分,然后刷封边漆加以利用。

(三)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安装柱模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抹好模板下的找平砂浆。

2、梁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1)模板安装顺序:

搭设和调平模板支架(包括安装水平拉杆和剪力撑)→按标高铺梁底模板→拉线找直→绑扎梁钢筋→安装垫块→梁两侧模板→调整模板。

(2)技术要点:

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米时,起拱千分之二),本单元尽跨度在17米,要求在中心点部位预直供40MM,并注意梁的侧模包住底模,下面龙骨包住侧模。

3、楼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满堂红”碗扣脚手架→主龙骨→次龙骨→柱头模板龙骨→柱头模板、顶板模板→拼装→顶板内、外墙柱头模板龙骨→模板高速验收→进行下道工序。

楼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时,宜以每个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后中央铺设。

按设计要求起拱,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

4、柱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搭设脚手架→柱模就位安装→安装柱模→安设支撑→固定柱模→浇筑混凝土→拆除脚手架→清理模板。

板块与板块竖向接缝处理,做成企口式拼接,然后加柱箍,支撑体系将柱固定。

(四)模板拆除

1、墙柱模板拆除

在混凝土强度在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拆除顺序为先纵墙后模墙。

在同条件养护试件混凝土强度达到1MPa后,先松动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与墙体脱开。

脱模困难时,可用撬棍在模板底部撬动,严禁在上口撬动、晃动或用大锤砸模板,拆除下的模板及时清理模板及补模上的残渣。

2、门洞口模板拆除

松开洞口模板四角脱模器及大模连接螺栓,撬棍从侧边撬动脱模,禁止从垂直面砸击洞口模板。

防止门洞过梁混凝土拉裂,拆出的模板及时修整。

所有洞口宽>1米时拆模后立即用钢管加顶托加撑。

3、顶板模板拆除

顶板模板拆除参考每层每段顶板混凝土同条件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报告,跨度均在2米以下,强度达到50%即可拆除,跨度大于8米的顶板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强度后方可拆除外,其余顶板、梁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强度后方可拆除。

拆顶板模板时从房间一端开始,防止坠落人或物造成质量事故。

顶板模板拆除时注意保护顶板模板,不能硬撬模板接缝处,以防损坏多层板。

拆除的多层板、龙骨及碗扣架要码放整齐,并注意不要集中堆料。

拆掉的钉子要回收再利用,在作业面清理干净,以防扎脚伤人。

(五)模板的维护及维修

吊装模板时轻起轻放,不准碰撞已安装好的模板和其他硬物。

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时按程序进行,严禁用大锤敲击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棱角。

多层板运输堆放防止雨淋水浸,多层板严禁与硬物碰撞、撬棍敲打、钢筋在上拖拉、任意抛掷等现象,以保证板面不起层和变形。

三、注意事项

1、装拆施工时,上下有人接应,随拆随运转,并把活动部件固定牢靠,严格堆放在脚手板上或抛掷。

2、安装墙柱模板时,随时支撑固定,防止倾覆。

3、拆除承重模板,设临时支撑,防止突然整块塌落。

4、大模板按编号分类码放。

5、平模叠放时,垫木必须上下对齐,绑扎牢固。

6、拆除模板时由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

拆模间歇时,将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计算书

柱模板(设置对拉螺栓)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柱名称

k27

新浇混凝土柱长边边长(mm)

750

新浇混凝土柱的计算高度(mm)

3600

新浇混凝土柱短边边长(mm)

二、荷载组合

侧压力计算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混凝土重力密度γc(kN/m3)

24

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t0(h)

4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β1

1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β2

混凝土浇筑速度V(m/h)

2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H(m)

3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kN/m2)

min{0.22γct0β1β2v1/2,γcH}=min{0.22×

24×

21/2,24×

3}=min{29.868,72}=29.868kN/m2

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荷载标准值Q3k(kN/m2)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min[0.22γct0β1β2v1/2,γcH]=min[0.22×

3]=min[29.87,72]=29.87kN/m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

0.7Q3k]=0.9max[1.2×

29.87+1.4×

2,1.35×

0.7×

2]=0.9max[38.64,42.28]=0.9×

42.28=38.06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29.87kN/m2

三、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复合木纤维板

面板厚度(mm)

15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4.74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8925

柱长边小梁根数

5

柱短边小梁根数

柱箍间距l1(mm)

500

模板设计平面图

1、强度验算

最不利受力状态如下图,按四等跨连续梁验算

静载线荷载q1=0.9×

1.35bG4k=0.9×

1.35×

0.5×

29.87=18.15kN/m

活载线荷载q2=0.9×

1.4×

0.7bQ3k=0.9×

2=0.88kN/m

Mmax=-0.107q1l2-0.121q2l2=-0.107×

18.15×

0.192-0.121×

0.88×

0.192=-0.07kN·

m

σ=Mmax/W=0.07×

106/(1/6×

500×

152)=3.84N/mm2≤[f]=14.74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作用线荷载q=bS正=0.5×

29.87=14.94kN/m

ν=0.632ql4/(100EI)=0.63×

14.94×

187.54/(100×

8925×

(1/12×

153))=0.09mm≤[ν]=l/400=187.5/400=0.47mm

四、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矩形木楞

小梁材质规格(mm)

50×

80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213.33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53.33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44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

最低处柱箍离楼面距离(mm)

150

小梁上作用线荷载q=bS承=0.19×

38.06=7.14kN/m

小梁弯矩图(kN·

m)

Mmax=0.72kN·

σ=Mmax/W=0.72×

106/53.33×

103=13.56N/mm2≤[f]=15.44N/mm2

小梁上作用线荷载q=bS正=0.19×

29.87=5.6kN/m

面板变形图(mm)

ν=2.91mm>[ν]=1.5mm

满足要求

五、柱箍验算

柱箍类型

钢管

柱箍合并根数

柱箍材质规格(mm)

Ф48×

柱箍截面惯性矩I(cm4)

10.78

柱箍截面抵抗矩W(cm3)

4.49

柱箍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柱箍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模板设计立面图

1、柱箍强度验算

长边柱箍计算简图

长边柱箍弯矩图(kN·

长边柱箍剪力图(kN)

M1=0.36kN·

m,N1=9.3kN

短边柱箍计算简图

短边柱箍弯矩图(kN·

短边柱箍剪力图(kN)

M2=0.36kN·

m,N2=9.3kN

M/Wn=0.36×

106/(4.49×

103)=81.1N/mm2≤[f]=205N/mm2

2、柱箍挠度验算

长边柱箍变形图(mm)

短边柱箍变形图(mm)

ν1=0.13mm≤[ν]=l/400=1.18mm

ν2=0.13mm≤[ν]=l/400=1.18mm

六、对拉螺栓验算

对拉螺栓型号

M14

轴向拉力设计值Ntb(kN)

17.8

扣件类型

3形26型

扣件容许荷载(kN)

26

N=9.3×

2=18.6kN>Ntb=17.8kN

2=18.6kN≤26kN

梁模板(扣件式,梁板立柱不共用)计算书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1-wkl(34)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8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

mm)

350×

900

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

4.5

梁侧楼板厚度(mm)

120

二、荷载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面板

0.1

面板及小梁

0.3

模板面板

0.5

模板及其支架

0.75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

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1.5

1.1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kN/m2)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2k(kN/m2)

对水平面模板取值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

基本风压ω0(kN/m2)

非自定义:

0.2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0.9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0.8

三、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不共用A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a(mm)

700

梁底两侧立柱间距lb(mm)

1000

步距h(mm)

1700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

a(mm)、l'

b(mm)

900、900

混凝土梁居梁底两侧立柱中的位置

居中

梁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

板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s1(mm)

板底右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s2(mm)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

按混凝土梁梁宽均分

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底左侧立柱距离(mm)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

200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覆面木胶合板

10000

取单位宽度1000mm,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

15×

15/6=37500mm3,I=bh3/12=1000×

15/12=281250mm4

q1=0.9max[1.2(G1k+(G2k+G3k)×

h)+1.4Q2k,1.35(G1k+(G2k+G3k)×

h)+1.4×

0.7Q2k]×

b=0.9max[1.2×

(0.1+(24+1.5)×

0.9)+1.4×

2]×

1=29.77kN/m

q1静=0.9×

[G1k+(G2k+G3k)×

h]×

b=0.9×

[0.1+(24+1.5)×

0.9]×

1=28.01kN/m

q1活=0.9×

Q2k×

1=1.76kN/m

q2=(G1k+(G2k+G3k)×

h)×

b=[0.1+(24+1.5)×

1=23.05kN/m

Mmax=0.1q1静L2+0.117q1活L2=0.1×

28.01×

0.122+0.117×

1.76×

0.122=0.04kN·

σ=Mmax/W=0.04×

106/37500=1.09N/mm2≤[f]=15N/mm2

νmax=0.677qL4/(100EI)=0.677×

23.05×

116.674/(100×

10000×

281250)=0.01mm≤[ν]=l/400=116.67/400=0.29mm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4=0.4q1静l+0.45q1活l=0.4×

0.12+0.45×

0.12=1.4kN

R2=R3=1.1q1静l+1.2q1活l=1.1×

0.12+1.2×

0.12=3.84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

=R4'

=0.4q2l=0.4×

0.12=1.08kN

R2'

=R3'

=1.1q2l=1.1×

0.12=2.96kN

五、小梁验算

方木

小梁材料规格(mm)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78

64

256

为简化计算,按四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

q1=max{1.4+0.9×

[(0.3-0.1)×

0.35/3+0.5×

(0.9-0.12)]+0.9max[1.2×

(0.5+(24+1.1)×

0.12)+1.4×

max[0.5-0.35/2,0.5-0.35/2]/2×

1,3.84+0.9×

(0.3-0.1)×

0.35/3}=3.87kN/m

q2=max[1.08+(0.3-0.1)×

(0.9-0.12)+(0.5+(24+1.1)×

0.12)×

1,2.96+(0.3-0.1)×

0.35/3]=2.98kN/m

1、抗弯验算

Mmax=max[0.107q1l12,0.5q1l22]=max[0.107×

3.87×

0.72,0.5×

0.22]=0.2kN·

σ=Mmax/W=0.2×

106/64000=3.17N/mm2≤[f]=15.44N/mm2

2、抗剪验算

Vmax=max[0.607q1l1,q1l2]=max[0.607×

0.7,3.87×

0.2]=1.644kN

τmax=3Vmax/(2bh0)=3×

1.644×

1000/(2×

60×

80)=0.51N/mm2≤[τ]=1.78N/mm2

3、挠度验算

ν1=0.632q2l14/(100EI)=0.632×

2.98×

7004/(100×

9350×

2560000)=0.19mm≤[ν]=l/400=700/400=1.75mm

ν2=q2l24/(8EI)=2.98×

2004/(8×

2560000)=0.02mm≤[ν]=l/400=200/400=0.5mm

4、支座反力计算

梁头处(即梁底支撑小梁悬挑段根部)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max[1.143q1l1,0.393q1l1+q1l2]=max[1.143×

0.7,0.393×

0.7+3.87×

0.2]=3.1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4=2.34kN,R2=R3=3.1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

max=max[1.143q2l1,0.393q2l1+q2l2]=max[1.143×

0.7+2.98×

0.2]=2.39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

1=R'

4=2.08kN,R'

2=R'

3=2.39kN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主梁材料规格(mm)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主梁自重忽略不计,计算简图如下:

主梁弯矩图(kN·

σ=Mmax/W=0.373×

106/4490=83.17N/mm2≤[f]=205N/mm2

主梁剪力图(kN)

Vmax=4.996kN

τmax=2Vmax/A=2×

4.996×

1000/424=23.57N/mm2≤[τ]=125N/mm2

主梁变形图(mm)

νmax=0.09mm≤[ν]=l/400=500/400=1.25mm

七、立柱验算

立杆稳定性计算依据

钢管类型

立柱截面面积A(mm2)

424

回转半径i(mm)

15.9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λ=h/i=1700/15.9=106.92≤[λ]=150

长细比满足要求!

查表得,φ=0.54

1、风荷载计算

Mw=0.92×

ωk×

la×

h2/10=0.92×

0.22×

1.72/10=0.05kN·

2、稳定性计算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公式5.2.5-14,荷载设计值q1有所不同:

1)面板验算

q1=0.9×

[1.2×

0.9)+0.9×

1=27.16kN/m

2)小梁验算

q1=max{1.28+(0.3-0.1)×

0.35/3+0.9×

0.12)+0.9×

1]×

1,3.51+(0.3-0.1)×

0.35/3}=3.54kN/m

同上四~六计算过程,可得:

R1=0.42kN,R2=9.31kN,R3=0.42kN

立柱最大受力Nw=max[R1,R2,R3]+Mw/lb=max[0.42,9.31,0.42]+0.05/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