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市一中西山分校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94051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市一中西山分校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市一中西山分校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市一中西山分校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市一中西山分校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市一中西山分校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市一中西山分校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市一中西山分校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市一中西山分校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市一中西山分校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

厕所清洁剂

橘汁

草木灰水

柠檬汁

pH

1.7

3.5

10.6

2.5

 

A.厕所清洁剂B.橘汁C.草木灰水D.柠檬汁

10.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6B.中子数为16

C.最外层有2个电子D.易得电子形成阳离子

11.曾经有人把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引发中毒事件。

在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3价B.+2价C.+3价D.+5价

1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  )

A.降低油的着火点

B.让油与空气隔绝

C.降低温度至油的着火点以下

D.清除了可燃物

13.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

2HCl

14.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它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8

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铈元素的元素符号是Ce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15.蔗糖是储藏在某些植物中的糖,它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它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下列有关蔗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1

B.蔗糖属于无机化合物

C.一个蔗糖分子由45个原子构成

D.蔗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数滴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B.用甲醛溶液浸泡产品保鲜

C.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D.为了节约粮食,把霉变大米淘洗后食用

1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杂质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CuO粉末

Cu粉

加适量稀盐酸、过滤

B

CaCl2溶液

HCl溶液

加足量CaCO3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C

CO2气体

HCl气体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并干燥

D

NaCl溶液

Na2CO3溶液

加适量稀硫酸

A.AB.BC.CD.D

19.甲物质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时,甲的溶解度约为0.6

B.20℃时,甲可溶于水

C.90℃时,在50g水中加入0.7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饱和溶液

D.将80℃时甲的溶液降温至60℃,一定析出甲晶体

20.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象个数有(  )

①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②向一定量pH=2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

③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④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氧化钙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

2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

②两个氮原子_____;

③三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

④四个碳酸根离子____。

(2)①在符号“

”中H正上方的“+1”表示_____,②H右下角的“2”表示_____。

22.化学是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

(1)有四种气体:

aN2bO2cCOdCO2,请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用于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___;

②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___;

③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___;

④用作保护气、化工原料,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的是___.

(2)化石燃料指的是___、石油和天然气,目前开发利用的新型能源有核能、地热能、潮汐能和___等(填一种即可).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最常见的就是生活燃料的使用,如利用化学能转化为___来做饭、取暖.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产生的某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___5.6(填“>”、“=”或“<”).

23.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最新】“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我国纪念【最新】“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_____,另一方面要防治水污染.

(2)云南连续几年干旱,严重缺水.

①有些村民打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_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以利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②有些村民取用浑浊的河水,加入明矾处理后作为生活用水.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水中沉降出来;

③天干物燥,容易引发火灾.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利用水蒸发吸热,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_______以下.

24.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从含有金属元素并有开采价值的矿石提炼金属,以下金属矿石中可用于冶炼铝的是___(填序号).

(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___.铁制品锈蚀的主要条件是铁与___和___同时接触.

(3)将m克Zn和Mg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

质量仍为m克,对所得滤液和滤渣有如下四种判断:

A滤液可能是无色

B滤液中一定有ZnCl2和MgCl2

C滤渣中的物质可能有3种

D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以上判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4)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溶质分别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铜、硫酸钠、硝酸、硫酸、碳酸钠中的一种,检验步骤如下:

Ⅰ.分别取少量混合,无明显现象,溶液无色透明,经测定混合溶液显酸性。

由此可推断这两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不是____;

(填化学式,多填、少填、错填均不得分,下同)

Ⅱ.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则这两瓶溶液中的溶质至少是____中的一种;

试推断这两瓶溶液的溶质可能的组合有_____种(填数字)。

三、推断题

25.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

(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C组成元素相同,D为红色固体单质,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若A、C组成元素相同,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

8,D为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则:

①E的化学式是____;

F的化学式是____;

②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四、实验题

26.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a的仪器名称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验满方法是____.

(4)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得,该反应方程为FeS+H2SO4(稀)=H2S↑+FeSO4,则应选择__来作发生装置.

五、科学探究题

27.某同学在表演完‘水能生火’的魔术后解释说:

“该魔术是向包有淡黄色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就能燃烧起来。

”小红听完后对这个“魔术”非常感兴趣,她和同学们一起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

(作出猜想)①产生了支持燃烧的氧气;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的热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

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如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

实验二:

待过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看到有白色固体出现,探究该生成物是什么?

(1)小张猜想该生成物是Na2CO3,小军则认为该生成物是NaOH,他们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请你参与并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由白色固体配制成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____

②再取由白色固体配制成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CuCl2溶液。

_____

生成物为NaOH

(2)取由白色固体配制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___色,如果滴入的是紫色石蕊试液,则石蕊试液变___色。

(得出结论)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六、计算题

28.13g锌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试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

(结果精确到0.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煤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试管破裂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

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他物质。

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D

A、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不符合题意;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滴加液体,不符合题意;

C、加热蒸发时,为防止液体局部受热沸腾飞溅出,要用玻璃棒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不符合题意;

D、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把试纸直接浸入溶液内,会把溶液污染,而且会浸泡掉试纸上的色素,导致结果不准确,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苹果中富含维生素,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维生素。

4.D

A、紫砂锅是由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不符合题意;

B、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C、不锈钢水瓢是由金属材料制成;

不符合题意;

D、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塑料盆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符合题意。

5.D

纯净物是由一种或同种物质组成,空气是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蔗糖水、医用酒精都是溶液,属于混合物,只有蒸馏水是纯净物。

6.D

A、K2SO4中含有钾元素,不含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钾肥。

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不含磷元素和钾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MgCl2中不含钾元素,磷元素和氮元素,不是肥料,不符合题意;

D、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不含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磷肥,符合题意。

7.B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而改变,故A错误;

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B正确;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变大,故C错误;

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故D错误。

8.C

A、花椒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B、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D、菜籽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碱性溶液,其溶液的pH>7,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A、厕所清洁剂的pH小于7,呈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B、橘汁的pH小于7,呈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C、草木灰水的pH大于7,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符合题意;

D、柠檬汁的pH小于7,呈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10.A

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6,故A正确;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无法体现中子数的相关信息,故B错误;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

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而不是2,故C错误;

D、原子结构示意图图示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易得到两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形成阴离子;

故D错误。

故选A。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

11.C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设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

)=0,得x=+3,故选C。

12.B

试题分析: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故选B。

考点:

灭火的原理

13.D

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错误;

D、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H2+Cl2

2HCl,正确。

14.B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8,表示原子序数为58;

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8,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铈,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Ce,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5.C

A、蔗糖中碳、氢、氧的质量比=(12×

12):

(1×

22):

(16×

11)=72:

11:

88≠12:

22:

11,故A错误;

B、由蔗糖的化学式(C12H22O11)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B错误;

C、由蔗糖的化学式C12H22O11可知,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一个蔗糖分子是由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的,共含45个原子,故C正确;

D、蔗糖中碳、氢、氧的质量比=(12×

88,由此可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D错误。

在比较同一物质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大小时,不一定将每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完全计算出来,可利用各元素的质量比进行比较,既快捷又准确。

16.B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不产生白雾,故A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B正确;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故C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实验结论,不属于现象,故D错误。

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若出现物质的名称描述的是结论不是现象。

17.A

A、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A正确;

B、甲醛有毒,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用甲醛浸泡海鲜不能食用,故B错误;

C、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铜排在氢的后面,因此铜丝放入稀盐酸中没有气泡产生,故C错误;

D、霉变大米的中含有黄曲霉素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淘洗后也不能除去,故D错误。

18.B

加适量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增添新的杂质,过滤,故A错误;

加足量CaCO3粉末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过滤,故B正确;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两种气体均反应或被吸收并干燥,故C错误;

加适量稀硫酸,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增添新的杂质,故D错误。

点睛∶除杂原则⑴杂质尽量除净,⑵在除去一种杂质的同时不应增添新的杂质,⑶在除去杂质的同时,非杂物质不应过多消耗,但质量可以增加。

19.C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60℃时,甲的溶解度约为0.6g,溶解度的单位为g,故A错误;

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0.2g可溶于水属于微溶于水,故B错误;

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90℃时,甲的溶解度约为1.3g,在50g水中加入0.7g甲,最多溶解0.65g,充分搅拌后得到饱和溶液并且试管底部有固体,故C正确;

D、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将80℃时甲的溶液降温至60℃,无法确定是否有晶体析出,故D错误。

20.A

①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硫酸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即从加入稀硫酸开始就会有沉淀产生,硝酸钡完全反应后,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②向一定量pH=2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时,溶液酸性减弱,pH升高,但是不能等于7,更不能大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③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时,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过程中质量不变,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混合物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分解,但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二氧化锰质量分数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④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氧化钙时,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减少导致溶液的质量减小,放热导致部分氢氧化钙析出,也会导致溶液质量减小,当加入的氧化钙和溶液中的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质量变为零,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个数有1个。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21.O2N3SO24CO32﹣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1)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O;

②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两个氮原子就是在氮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表示为:

2N;

③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三个二氧化硫分子就是在二氧化硫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3,表示为:

3SO2;

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表示多个该离子,在其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四个碳酸根离子就是在碳酸根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4,表示为:

4CO32﹣。

(2)①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在符号“

”中H正上方的“+1”表示在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②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H右下角的“2”表示在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22.bdca煤氢能(合理即可)热能<

(1)①用于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O2,故选b;

②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CO2,故选d;

③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CO,故选c;

④用作保护气、化工原料,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的是N2,故选a;

(2)化石燃料指的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目前开发利用的新型能源有潮汐能、氢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核能等;

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最常见的就是生活燃料的使用,如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来做饭、取暖。

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产生的某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5.6。

23.节约水资源肥皂水煮沸吸附着火点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水资源,另一方面要防治水污染;

故填:

节约水资源;

(2)①可用肥皂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生活中可以利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肥皂水;

煮沸;

②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水中沉降出来;

吸附;

③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利用水蒸发吸热,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填:

着火点.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水的净化;

硬水与软水;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点评: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水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如水的组成及水电解实验、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