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套管传热实验讲义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94042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套管传热实验讲义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双套管传热实验讲义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双套管传热实验讲义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双套管传热实验讲义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双套管传热实验讲义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双套管传热实验讲义Word格式.docx

《双套管传热实验讲义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套管传热实验讲义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双套管传热实验讲义Word格式.docx

1、管内Nu、αi的测定计算

1)管内空气质量流量的计算G[kg/s]

孔板流量计的标定条件:

P0=101325Pa

T0=273+20K

ρ0=1.205kg/m3

孔板流量计的实际条件:

P1=P0+ΔPPaΔP—为进气压力表读数

T1=273+t1Kt1—为进气温度

kg/m3

则实际风量为:

m3/h

C0—孔流系数,=0.9

A0—孔面积,=1.518×

104m2,do=0.0139m

ΔP2—孔板压差,Pa

管内空气的质量流量为:

G=V1ρ1kg/s

2)管内雷诺数Re的计算

因为空气在管内流动时,其温度、密度、风速均发生变化,而质量流量却为定值,因此,其雷诺数计算按下式进行:

上式中的物性数据μ可按管内定性温度t定=(t2+t4)/2求出。

3)热负荷计算

套管换热器在管外蒸汽和管内空气的换热过程中,管外蒸汽冷凝释放出潜热传递给管内空气,我们以空气为恒算物料流进行换热器的热负荷计算:

根据热量衡算式:

q=GcpΔt

Δt——空气的温升Δt=t4t2oC

cp——定性温度下的空气恒压比热[kJ/kgK]

G——空气的质量流量[kg/s]

管内定性温度t定=(t2+t4)/2

4)α测定、努塞尔特准数Nu测定值

又由传热速度方程:

q=αiAΔtm

式中:

A——管内表面积A=πdiL[m2]di=18mmL=1000mm

Δtm——管内平均温度差

5)α经验计算、努塞尔特准数Nu计算值:

上式中的物性数据λ,Pr均按管内定性温度求出。

2、管外α的测定计算

1)管外α测定值

已知管内热负荷q

管外蒸汽冷凝传热速率方程为:

q=αoAΔtm

A—管外表面积A=πdoL[m2]do=22mm,L=1000mm

Δtm——管外平均温度差

2)管外α的计算值

根据蒸汽在单根水平圆管外按膜状冷凝传热膜系数计算公式计算出:

上式中有关水的物性数据均按管外膜平均温度查取。

3、总传热系数K的测定

1)K测定:

已知管内热负荷q,又据总传热方程:

q=KAΔtm

A—管外表面积A=doπL[m2]

2)K计算:

(以管外表面积为基准)

Ri,Ro——管内外污垢热阻,可忽略不计。

λ——铜导热系数380[W/m2K]

由于污垢热阻可忽略,而铜管管壁热阻也可忽略(铜导热系数很大且铜壁不厚,若同学有兴趣完全可以计算出来此项比较),上式可简化为:

三、实验装置、流程及操作说明

1、传热装置

双套管传热实验流程图

温度:

t1—风机出口气温(校正用);

t12—光滑管进气温度t22—螺纹管进气温度

t13—光滑管进口截面壁温t23—螺纹管进口截面壁温

t14—光滑管出气温度t24—螺纹管出气温度

t15—光滑管出口截面壁温t25—螺纹管出口截面壁温

t6—蒸汽发生器内水温=管外蒸汽温度

说明1:

因为蒸汽与大气相通,蒸汽发生器内接近常压,因此t6也可看作管外饱和蒸汽温度。

压力:

PI1蒸汽发生器压力(控制蒸气量用),PI2进气压力传感器(校正流量用);

压差:

DP1孔板流量计差压传感器;

阀门:

V1-放空阀,V2-螺纹管冷空气进口阀,V3-光滑管冷空气进口阀,

V4-螺纹管蒸汽进口阀,V5-光滑管蒸汽进口阀,V6-加水口阀门,

V7-蒸汽发生器排水口阀门,V8-液封排水口阀门。

说明2:

风机启动时,必须保证V1是全开状态,V2或V3有一个是全开,一个是全关闭。

加热启动时,必须保证V4或V5有一个是全开,一个是全关闭。

2、流程说明

本装置主体套管换热器内为一根紫铜管,外套管为不锈钢管。

两端法兰连接,外套管设置有两对视镜,方便观察管内蒸汽冷凝情况。

管内铜管测点间有效长度1000mm。

下套管换热器内有弹簧螺纹,作为管内强化传热与上光滑管内无强化传热进行比较。

空气由风机送出,经孔板流量计后进入被加热铜管进行加热升温,自另一端排出放空。

在进出口两个截面上铜管管壁内和管内空气中心分别装有2支热电阻,可分别测出两个截面上的壁温和管中心的温度;

一个热电阻t1可将孔板流量计前进口的气温测出,另一热电阻可将蒸汽发生器内温度t6测出,其分别用1、2、3、4、5、6来表示,如图示。

蒸汽来自蒸汽发生器,发生器内装有两组2kW加热源,由调压器控制加热电压以便控制加热蒸汽量。

蒸汽进入套管换热器的铜管外套,冷凝释放潜热,为防止蒸汽内有不凝气体,本装置设置有放空口,不凝气体排空,而冷凝液则回流到蒸汽发生器内再利用。

3、设备仪表参数

套管换热器:

内加热紫铜管:

22×

2mm,有效加热长1000mm

外抛光不锈钢套管:

100×

2mm

旋涡气泵:

风压18kPa,风量140m³

/h,750W

蒸汽发生器:

容积20L,电加热:

4kW

操作压力:

常压(配0-2500Pa压力传感器)

孔板流量计:

DN20标准环隙取压,m=(12.65/20)2=0.4,C0=0.9

热电阻传感器:

Pt100

差压压力传感器:

05kPa

本实验消耗和自备设施:

电负荷:

2.75kW

四、实验步骤

1、实验前准备工作

1)检查水位。

通过蒸汽发生器液位计观察蒸汽发生器内水位是否处于液位计的7080%,少于7080%需要补充蒸馏水;

通过加水口,开启V6,补充蒸馏水。

检查安全水封内水位是否能达到70%80%,少于70%80%需要补充蒸馏水。

2)检查电源。

检查装置外供电是否正常供电(空开是否闭合等情况);

检查装置控制柜内空开是否闭合(首次操作时需要检查,控制柜内多是电气原件,建议控制柜空开可以长期闭合,不要经常开启控制柜);

3)启动装置控制柜上面“总电源”和“控制电源”按钮,启动后,检查触摸屏上温度、压力等测点是否显示正常;

是否有坏点或者显示不正常的点;

4)检查阀门。

风机放空阀V1是否处于全开状态;

若先作上边光滑管,则V3全开、V5全开,其它阀门关闭;

2、开始实验

光滑管实验

1)蒸汽发生器加热时间较长,同时启动触摸屏面板上面的“固定加热”按钮和“调节加热”按钮,并点击蒸汽发生器“SV__%功率”数值,打开“压力控制设置面板”,如显示“功率模式”,直接点击“功率定值”数值,打开数值设定窗口,设定100,如打开“压力控制设置面板”当前显示“压力模式”,则点击“压力模式”,切换到“功率模式”,操作步骤同功率模式;

2)当t6≥98oC时,关闭“固定加热”,点击“泵启动”启动气泵开关,并点击蒸汽发生器“SV__%功率”数值,打开“压力控制设置面板”,设置为“压力模式”,点击“压力定值”数值,打开数值设定窗口,设定1.0~1.5kPa(建议1.0kPa),调节放空阀V1控制风量至预定值,当t6≥98oC时,稳定约2分钟时间,即可记录数据。

建议风量调节按如下孔板压差计DP1[kPa]显示记录:

0.4、0.5、0.7、0.9、1.1、1.4、1.7、2.0[kPa]共810个点即可。

切换阀门进行螺纹管实验

1)阀门切换

蒸汽转换:

全开V4关闭V5;

风量切换:

全开V1,全开V2,关闭V3。

2)当t6≥98oC时,调节放空阀V1控制风量至预定值,当t6≥98oC时,稳定约2分钟时间,即可记录数据。

0.4、0.5、0.7、0.9、1.1、1.4、1.7、2.0[kPa]共810个点即可。

3)实验结束时,点击“调节加热”按钮,使其关闭。

开启V1放空阀,最后点击“泵启动”关闭气泵电源,关闭装置外供电。

如长期不使用需放净蒸汽发生器和液封中的水,并用部分蒸馏水冲洗蒸汽发生器23次,保持装置净度。

五、注意事项

1、在启动风机前,应检查三相动力电是否正常,若缺相,及易烧坏电机;

为保证安全,检查接地是否正常;

2、每组实验前应观察蒸汽发生器内合适的水位,水位过低或无水,电加热一定会烧坏。

因为电加热是湿式,严禁干烧。

3、长期不用时,应将设备内水放净。

4、使用前,可用部分蒸馏水冲洗蒸汽发生器23次。

5、严禁学生进入操作面板后,以免发生触电。

六、思考题

1、为什么向电加热釜中加水至液位计液面应处于液位计的7080%?

2、光滑管和螺纹管的给热系数,哪种管的传热效率高?

3、如何确定螺纹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4、什么情况下用双对数坐标系作图?

5、气-汽换热的结果是什么?

6、当空气流速增大时,空气离开热交换器时的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

7、准数关联式Nu=ARemPr0.4应用范围?

8、实验中冷流体和蒸汽的流向,对传热效果有何影响?

9、螺纹管传热效率高的原因?

10、蒸汽冷凝过程中,若存在不冷凝气体,对传热有何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

11、实验过程中,冷凝水不及时排走,会产生什么影响?

如何及时排走冷凝水?

12、实验中,所测定的壁温是靠近蒸汽侧还是冷流体侧温度?

为什么?

传热系数K接近于哪种流体的?

13、如果采用不同压强的蒸汽进行实验,对α关联式有何影响?

七、实验报告

表1原始数据:

管内径=18mm管外径=22mm管长1000mm大气压=101325Pa

No

流量计前风压

P2

kPa

流量计前风温

t1

oC

孔板

压差

DP

进口

风温

t12

出口

壁温

t13

t14

t15

蒸汽

温度

t6

1

2

3

4

5

6

7

8

表2计算结果

管内有关计算结果

管外

Re

α测

W/(m2·

K)

Nu测

α计

Nu计

K测

K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