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站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污水处理站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站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厂址距吉木萨尔县城直线距离约,西距五彩湾镇35km。
本主项为“污水处理站A(00460A)”,主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
1#厂房"
、"
2#厂房"
3#厂房"
。
1#厂房位于2#、3#厂房北侧,污水处理站整体位于工艺废气处理工程南侧,厂区道路西侧。
污水处理站南北方向长71m,东西方向宽m,北侧1#厂房水池底板(、两种厚度)底标高为、,整个水池占地面积为。
建筑物±
0.000m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
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P8,抗冻等级为F150,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素混凝土,混凝土掺入相当于水泥用量10%的CM型康硫酸盐防腐剂。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水池底板底层40mm,顶板顶面20mm。
水池底板厚为600mm及900mm两种,外侧壁厚为400mm及700mm。
基础底板钢筋的配置为C20@150、C22@150、C25@150等;
侧壁钢筋配置为C20@150、C18@150、C16@150等;
顶板钢筋配置为C12@150双层双向,顶板梁的钢筋型号为C25、C22、C20等;
具体见施工图。
主要工程量统计
工程量的计算是按照现有综合给水蓄水池土建结构施工图纸进行计算的,具体工程量如下:
土方开挖工程:
约10000m3;
钢筋工程量:
约600t;
混凝土工程量:
约3400m3;
模板支设工程量:
约5000m2;
土方回填量:
约1500m3。
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本工程地貌上属于准噶尔盆地东部腹地的天山北麓冲洪积扇前缘的细土平原。
拟建场地勘察前已进行过简单的场地平整,地势总体是中间低四周高,平坦开阔。
根据勘察报告,本工程地下水属第四系孔隙潜水,勘察期间实测了地下水,水位埋深为~,标高为~,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土方开挖至基础垫层底标高以上200mm~300mm处,采用人工清槽,若遇软土层,须将此层清理并换填戈壁料,压实系数不小于。
本工程南侧与西侧场地尚未开工,东侧为临时施工道路,北侧20m处为我单位正在施工的工艺废气处理工程,场地比较开阔、充足。
地层概况
①层:
细砂(Q4eol),褐黄色,稍湿,松散~稍密。
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粗砂颗粒,分选一般,表层局部为新近填土,该层局部夹粉土薄层;
②层:
粉细砂(Q3al+pl),黄褐~褐黄色,稍湿~饱和,稍密~中密,局部夹粉土、粉质黏土夹层;
②1层粉质黏土(Q3al+pl),黄褐~灰褐色,混砂,干强度、韧性较低,局部夹粉土、细砂,土质不均匀,一般可塑状态,局部软塑,属中压缩性土。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推荐值
地层编号及名称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①层:
细砂
120
②层:
粉细砂
150
②1层:
粉质黏土
130
三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3.1.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认真检查复核图纸及设计文件,将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图纸的一些合理化建议及时同设计、业主及监理进行协商,为工程顺利进展做好准备。
3.1.2施工管理人员学习掌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及质量计划的内容和要求,向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以及安全交底,让所有施工人员理解并知晓自己的职责与工作内容。
3.1.3检查与试验计划已报送监理、业主,并获得监理、业主的批准。
3.1.4根据工程部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在各工序施工前提制物项加工计划和材料需求计划。
3.1.5由测量技术人员对轴线和中心线进行定位,将定位线引测到建筑特外围作标示和有效的保护,并出具测量定位资料报送监理公司核准。
3.1.6内、外部接口已策划好并明确了接口人员与联络渠道。
人员准备
所有进场施工人员需进行技术交底、安保培训及技能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劳动力分工及责任如下:
人员
数量
职 责
施工负责人
1
现场总负责
技术负责人
负责施工的技术管理,编制合格的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测量员
2
负责现场测量技术工作与现场测量、负责现场测量放线工作
质检员
负责跟踪检查,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把好质量关,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上级反映或越级反映
安全员
负责监督检查施工现场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上级反映或越级反映
施工员
执行施工工艺,协助工程师解决技术问题,提出材料、机具计划,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负责施工组织并安排人员、材料、机具,协调现场施工工作
后勤保障
负责现场供水、伙食、人员接送、通勤车调配、油料供应工作等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木工
28
模板的支设及拆除,砼浇筑时负责看护模板及埋件
砼工
12
负责砼浇筑时的布料、振捣及养护、施工缝处理
钢筋工
20
钢筋的制作及绑扎,砼浇筑时看护钢筋
抹灰工
4
砼浇筑过程中和浇筑完毕后对表面的刮平、抹平
施工缝处理及养护工
砼浇筑完后施工缝处理,砼覆盖、养护工作
水电机具维修工
负责照明、用水、机械设备、施工机具的维修保养工作
实验员
负责钢筋、砼等材料送检、试验(坍落度、入模温度、标养、同条件试块取样等)
塔吊司机
操作塔吊
信号工
指挥塔吊
架子工
14
负责现场的脚手架搭设及维护
杂工
6
负责其它工种的配合工作
材料、机具准备
按照机具设备需用计划组织好机械设备、工具的购买、租赁、调配进场等工作。
现场主要使用机具及数量如下:
材料、机具名称
单位
备 注
砼输送泵(甲供)
台
混凝土浇灌
反铲式挖掘机
土方回填,土方开挖
拖拉机
3
材料运输
机动翻斗车
装载机
土方回填
运输车
插入式振捣器
8
蛙式打夯机
电焊机
焊接连接、止水钢板安装
闪光对焊机
套
钢筋连接
直螺纹滚轧机
钢筋套丝
木工圆盘锯
木工制作
钢筋切断机
钢筋制作
钢筋弯曲机
空压机
混凝土凿毛
全站仪
测量放线
水平仪
标高测设
50米钢卷尺
副
5米钢卷尺
5
镝灯灯管
盏
夜间施工照明用(备用)
扭力扳手
把
钢筋连接力距检查
钢管
吨
40
脚手架及模板加固
扣件
只
12000
方木
m3
模板制作
木胶板
m2
2000
现场准备
3.4.1该区域土方开挖工作已经结束,地基验槽经设计、监理、勘察、业主单位认可并办理完相关手续。
3.4.2现场场地平坦,施工道路经过压实与换填后能满足运输需要。
3.4.3各项施工设备、作业人员已到位。
3.4.4现场施工用电配电盘柜已经具备使用条件,现场用水管网已布置好具备使用条件。
四施工部署
施工层次的划分
根据污水处理站结构工程的特点,污水处理站结构不划分流水施工段,即只为一个流水施工段。
根据1#厂房结构工程的特点,1#厂房结构从立面上划分为三个施工层次,即第一层施工到生产水池及消防水池底板上翻1000mm标高处,施工缝设在-5.00m标高处;
层施工到-1.050m层梁底,即施工缝留设在-1.800m标高,第三层施工到结构顶。
(详见下图《综合给水蓄水池结构分层施工图》)。
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总体上是遵循先深后浅,先下后上的施工顺序,由低到高逐层施工到顶。
注:
每层施工缝留设在剪力墙中心通长设置-30*3钢板止水带。
施工工艺流程
各施工段的施工工艺流程:
地基验槽→垫层施工→定位放线→底板施工→池壁施工→顶板结构施工→地下结构养护→地下结构隐蔽验收→土方回填→转入下道工序。
五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测量放线
5.1.1仪器:
全站仪1台,水准仪2台,塔尺2根,50m钢卷尺,经纬仪等。
5.1.2工程开工前根据业主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基准高程,建立平面、高程测量控制网。
5.1.3控制点根据平面布置选择在合适的位置上,同时应便于使用、安全和能长期保存。
5.1.4每次定位放线后通知监理进行轴线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5.1.5按设计要求埋设沉降观测点,并按规定进行沉降观测。
5.1.6沉降观测前编制沉降观测措施。
5.1.7沉降观测在基础施工完毕后开始。
5.1.8从建成至移交生产每月观测一次。
施工期间总观测次数不少于6次。
土方开挖
5.2.1本工程的土方工程由于水池埋深较深,水池底标高深为,局部达,可分两次开挖到基底标高处。
5.2.2本工程的土方开挖顺序为自北侧向北侧方向南侧进行大面积开挖,一次性开挖到水池基底标高处,注意在距基底标高约30cm标高处需进行人工开挖,不得扰动地基土。
5.2.3对于基础四周部位,可在该部位水池外边预留1.50米的操作面,四周按1:
进行放坡开挖,关于本工程具体的土方开挖方法及施工工艺可参见《污水处理站深基坑开挖方案》。
钢筋工程
5.3.1钢筋原材料进场检验
钢筋原材料甲方供应,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原材料质量证明书。
原材料进场后应按不同炉批号及规格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规定由试验室抽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做好钢材跟踪记录。
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损坏标志,并应按批分别堆放整齐,避免锈蚀或油污。
钢筋进场按照炉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识外观检查,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进场钢筋要有出场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有标牌,验收人员要把标识牌上的钢筋炉批号标在出场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上,并检查其含碳、锰量是否符合规定。
外观检查:
钢筋外观应平直、无损伤,且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力学性能检验:
同批次根据进场吨数不超过60吨作为一个检验单位,每个取样单位任意选出两根钢筋取两套试样,作抗拉试验和冷弯试验。
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弯曲试验均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规定,且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的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钢筋屈服强度的实测值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钢筋直螺纹接头连接要有出场合格证和进场复检报告。
钢筋进场检验合格后要分类堆放在专用场地上并做好排水设施。
钢筋距两端1/6长度处用通长的砖砌体条蹾垫起,雨天宜用彩条布遮盖。
钢筋堆放要进行挂牌,标明使用的部位、规格等。
5.3.2钢筋下料
技术员在下料前,必须认真熟悉图纸、规范,充分了解建筑物结构特点、现场操作环境、考虑各相关部位的钢筋绑扎施工先后顺序等因素,依据工程施工方案中施工段的划分情况,在符合设计技术要求、图纸或国家现行验收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遵循节约利用、下料简明、操作省力等原则,对不同的部位选择相对合理的钢筋连接方式,并尽量使用钢筋原料,且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5.3.2.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要满足设计要求;
5.3.2.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应满足技术规格书、图纸或规范要求。
5.3.3钢筋制作
钢筋加工统一安排在生产加工车间,加工完成的半成品分类堆放,施工时运至安装区域。
半成品在加工区域堆放及运至安装区域堆放时下部必须垫方木,以防钢筋污染。
5.3.3.1配料准备
1)配料人员配制料表前,必须熟悉图纸、有关规范规定及技术交底。
2)由专职钢筋翻样人员按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逐一绘出基础钢筋下料单(一式六分),经项目钢筋翻样管理员审核通过。
一份下料单返回翻样间作存根,一份下料单给施工员做资料,一份送材料部门,一份送内场加工,另外两份交给现场作业。
5.3.3.2加工要求
1)①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钢筋作不大于90°
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2)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做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表主控项目第4项的规定外,且应不小于钢筋直径;
②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
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0。
③箍筋弯钩后平直部分长度:
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3)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本工程不采用冷拉方法。
4)本工程直径大于等于25的钢筋必须采用直螺纹接头或闪光对焊接头,直径小于25的钢筋可采用直螺纹连接、闪光对焊接头,也可采用搭接连接。
直螺纹连接接头必须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的规定,闪光对焊接头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的规定。
5.3.3.3钢筋配料
1)加工分为三个流程:
调直、下料剪切、弯曲成型。
2)生产流程线由安全部门检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施工。
3)钢筋除锈: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
油渍、漆污和圆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本工程的钢筋采用人工除锈。
4)调直:
HPB235级钢筋采用钢筋调直机调直,钢筋调整后应平整,无局部弯曲为合格。
5)加工前,检查钢筋表面有无污染,符合要求后根据钢筋料表分类加工。
6)钢筋切断:
采用切断机和砂轮切割机进行切断,严禁使用气焊切割。
7)钢筋的弯曲成型:
钢筋弯曲只可用弯曲机冷弯,严禁用气焊烤弯。
8)下料尺寸必须准确、下料成型质量标准符合相关规范规定、技术交底及下表要求。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净尺寸
±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9)加工完成的钢筋必须按规格、成型尺寸分类堆放整齐,挂好标识牌。
10)成型钢筋须经专职质检人员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11)成型钢筋由专人根据配料单、使用部位、数量领发料。
5.3.4钢筋半成品运输
现场采用平板车将钢筋半成品运至安装区域,装车时,钢筋必须按规格整齐摆放,长钢筋放下面,短钢筋放上面。
运输过程中,装卸人员不得坐在平板车上。
钢筋装卸以吊车为主,卸车时,采用现场的80型塔吊,吊运时,必须有专职的起重指挥,钢筋必须用钢丝绳绑扎牢固并水平起吊。
5.3.5钢筋安装
5.3.5.1安装要求
1)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2)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的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3)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要求。
4)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5)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绑扎钢筋网
长、宽
网眼尺寸
绑扎钢筋骨架
长
宽、高
受力钢筋
间距
排距
保护层厚度
基础
柱、梁
板、墙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钢筋弯起点位置
5.3.5.2底板钢筋安装
1)工艺流程:
验线→画钢筋分档位置→将成型、预检合格的钢筋运至工作面→绑扎底板下部钢筋→放置砂浆垫块→支设钢筋马镫→绑扎底板上部钢筋及拉筋→调整钢筋→安放侧向保护层垫块。
2)画钢筋分档位置线:
经验线无误后,按图纸要求间距在底板垫层上划出钢筋分档位置线,靠近底板边缘的那根钢筋离开底板边50mm。
接着按线摆放相应规格、型号的钢筋并绑扎好,按梅花形布置垫上保护层垫块,垫块数量不少于每平米2个。
3)下部钢筋的绑扎:
按分档线位置摆放钢筋,按照设计进行绑扎,若设计无要求短向在下,长向在上。
带弯钩的主筋,弯钩朝上。
4)上部钢筋的绑扎:
下层钢筋经检查合格后,摆放钢筋马镫,绑扎上层钢筋及拉筋。
马镫支腿座于下层钢筋上。
带弯钩的主筋,弯钩朝下。
5)底板角部与立面钢筋绑扎要求呈一条直线,角部拐尺顶点位置整齐一致,结构底面、顶面钢筋标高一致,满足保护层要求。
底板钢筋网的绑扎时,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
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5.3.5.3墙钢筋绑扎
1)施工流程:
墙插筋矫正→画立筋间距线→定位立筋绑扎→画水平筋间距线→定位横筋绑扎→其余水平筋、立筋绑扎
2)墙体钢筋绑扎时,先立2~4根立筋,与下层伸出的立筋连接,画好水平筋的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分档标志,接着连接其余立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
横筋放在里面或外面要符合设计要求。
3)墙体钢筋网片绑扎时,先绑扎钢筋网片四周的两纵两横钢筋,然后绑扎中间的钢筋,绑扎时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成八字型,以防钢筋网片歪斜变形。
在墙两层钢筋间要设置钢筋内撑,用来固定钢筋间距。
4)最后进行洞口附加筋、墙插筋绑扎及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的挂放,垫块数量不少于每平米1个。
5)墙钢筋绑扎过程中要注意安排好相交墙体的先后施工顺序,以免因此而发生后绑钢筋不能就位的问题。
墙体钢筋网片绑扎达到2.5m高度后应安装剪刀撑,以保证网片的稳定性。
6)当墙体洞口直径或宽度≤300mm时,墙体受力钢筋绕过洞边,当墙体洞口直径或宽度为300<直径或宽度≤1000mm时,按照设计要求对300mm<直径或宽度≤1000mm的洞口增加附加筋。
7)当墙体洞口直径或宽度>1000mm时,要在钢筋下料和绑扎时形成墙体洞口,并按照设计洞口配筋详图增加附加筋。
5.3.5.4梁钢筋绑扎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住→穿次梁底层纵向筋并与箍筋固定住→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及弯起钢筋→按箍筋间距绑牢→穿次梁上层纵向筋→按箍筋间距绑牢。
2)梁钢筋绑扎时首先在模板侧帮上画出箍筋间距后摆放箍筋。
然后穿梁的上、下部纵向受力筋,先绑底层纵筋,再绑上层纵筋。
3)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
4)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
5)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6)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以利浇筑混凝土。
7)梁钢筋绑扎与模板安装之间的配合关系:
当梁的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顶上绑扎,然后再落位;
当梁的高度较大(≥1.0m)时,梁的钢筋宜在梁底模上绑扎,其两侧模或一侧模后装。
模板工程
5.4.1模板加工
5.4.1.1模板采用双面覆膜木胶板,模板尺寸1220mm*2440mm。
模板厚度不小于14mm。
5.4.1.2为确保拼模质量,所有模板都在木工加工场加工制作,加工场地必须硬化,且表面平整。
5.4.1.3模板拼缝处贴双面胶条,防止接缝处漏浆。
拼缝缝宽小于1.5mm,两侧模板高差小于0.5mm。
5.4.1.4模板背面木档采用50*60方木,间距150~200mm,木档必须刨平,确保各部位方木厚度与模板厚度之和相同,防止其背面加设钢管坚楞时引起上、下模板错位。
5.4.1.5加工完成后的模板,堆放及运输时,应防止模板变形。
5.4.2模板安装
5.4.2.1底板基础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前,根据模板边线,用冲击电钻在垫层上钻孔,插入钢筋头定位,定位钢筋采用12螺纹钢,间距不大于2m,以确保基础尺寸准确。
2)根据模板边线,从底板转角处支设,模板接缝处采用铁钉固定,间距不大于15cm。
3)模板支设完成后,钻对拉螺杆孔,并穿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应保持横平竖直,增强其美观性。
对拉螺杆采用12圆钢,底板基础内部通长对拉。
底板基础竖向设置两道对拉螺栓,横向间距600mm,用3型扣与钢管围檩连接。
5.4.2.2墙体模板安装
1)墙体模板加固体系由14mm厚木胶板、或40*80mm的方木档、钢管、直径为14mm的对拉螺杆、三形扣等组成,方木档间距为150mm,横向加固钢管间距为100~150mm,对拉螺杆间距为600*600mm。
2)模板安装前,先清理好基层,并根据施工图和配板图进行定位放线,明确标出每块模板端部控制线、模板边线的控制线及模板编号。
然后即可根据现场定位线对照配板图上的模板编号,依次进行模板的安装。
3)在支设墙体模板之前,先在底板上座浆找平结构面,再在其上搁放抛光40*80木枋,并粘贴海绵条,外侧用短钢筋棍插入结构砼中固定木枋。
若是底板面较平整,也可直接在面上搁放木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