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饮水十一五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93416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0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饮水十一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安全饮水十一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安全饮水十一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安全饮水十一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安全饮水十一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饮水十一五Word文件下载.docx

《安全饮水十一五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饮水十一五Word文件下载.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饮水十一五Word文件下载.docx

东临巴河、西毗举水、北依大崎山、南滨长江,分别与湖北省鄂州市、武汉市、新洲区、黄冈市黄州区、浠水县、罗田县、麻城市相邻。

地理位置介于东径114°

49′至115°

14′,北纬30°

35′至31°

54′,东西横长约44公里,南北纵宽约38公里,版图面积833平方公里。

某某县境内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四个类型,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点在北部大崎山顶,海拔1040.8米,最低处在西南部青草湖,海拔15.8米,全县三面环水,湖泊、水库、河流、港汊、渠道纵横交错,主要河流分别注入巴河、举水河两大水系,然后汇入长江。

本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兼有南北过渡的气候特点,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082小时,无霜期长,多年平均为244天,年平均气温15.4-17℃,极端高温40.3℃,极端低温-12.2℃,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为印度孟加拉湾西南季风。

此种降水多为涡切变类型。

偏东水汽来自东海,降水多为季风带系统(台风)类型。

上述类型天气系统其规律是每年4月份进入我县,运动方向是由东南逐渐向西北推进,6月中旬到7月上旬形成“梅雨期”,暴雨多且集中,7月下旬以后,雨带逐渐北移,进入陕西、河南、四川,形成高温伏旱季节。

冬季受西伯利亚干冷气团控制,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降水量少。

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69.18毫米;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31.9毫米,4-10月份蒸发量占全年的78%。

我县主要自然灾害有洪灾、旱灾、山体滑坡、冰雹等,是由地形、地貌、大气影响决定的。

我县主要地方病有血吸虫病、高氟病、钾状腺病和克虰病,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沿江的某某镇、淋山河镇;

高氟病、钾状腺病和克虰病主要分布在贾庙乡、杜皮乡、但店镇的山区;

克汀病全县有577人。

1.1.1.2、社会经济概况

截止2004年底全县人口36.75万人,9.98万户,其中农业人口33.50万人,全县耕地面积23.96万亩,其中水田20.75万亩。

国内生产总值728411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67104万元,工业总产值为2655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109万元。

财政收入7598万元,城区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4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65元,是省级贫困县。

1.1.1.3、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我县的地下水资源的利用,主要用于乡镇供水、农村人畜饮用水,用于农业用水比例较小,只有8%左右。

水资源补给源为大气降水,降水对水资源数量及时空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我县水资源特点:

一是总量偏少,人均、亩均水资源值偏小;

二是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差异大,山区小于平原;

三是受季风气候影响,降雨在年内、年际的分配也严重不均,分配又高度集中。

年降雨量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的72%,其中5-7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的46%,且多为暴雨。

根据我县各区降雨系列来看,记录最早的是1952年。

1952年至2000年记载有最大的降雨量是1954年2078.2毫米,年降雨量最小是1976年696.8毫米。

本区域多年平均径流深为600毫米,多年平均干旱指数为1.44。

根据历史记载1952年至2000年,最大干旱年是2000年连续131天无雨日,最小干旱年是1952年40天无雨日,多年平均最大连续无雨日92天。

本地水资源尚不足,且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与我县人口和国民经济配置不相适应,加之水污染也在加剧,故资源性缺水,季节性缺水、污染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同时存在,由此给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带来不便。

过境水资源主要在长江、举水河、巴河三条河流,过境水资源绝大多数以洪水出现,有效利用过境水资源很困难。

过境水资源主要分属水系为:

①长江中游干流区举水河流域(主要支流有道观河、沙河等);

②长江中游干流区巴水流域(主要支流有新桥河、陆家凉亭河、五桂河、溢流河、牛车河、马家河、沙河图河等);

③长江中游干流区长江流域(主要支流有磙子河、淋山河、长河等)。

此外有一小部分沿江平原的来水直接汇入长江,长江在本县过境流程长度为8.224公里。

我县有大中小型水库59座,其中:

(二)水库1座,中型水库7座,小

(一)型水库43座,总蓄水量为27769.25万方,有效库容18847.97万方,塘堰16886口,蓄水7250万方,引水工程102处,提水工程216处,引山泉水工程420处。

1.1.2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普及程度和自来水普及率

二十多年来,未曾间断的村镇供水工程建设,使农村群众生活用水困难、饮水水质不符合饮水卫生标准或用水极不方便的问题逐年得到了改善和解决。

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实施“渴望工程”及“解困工程”,部分群众用上了自来水,农村集镇绿化、农舍庭院美化等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农民家庭和个人的卫生条件随之改变,精神面貌、健康水平大有提高,特别是用水条件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种植、养殖、食品加工等工、副业及乡镇企业的兴旺发达。

根据饮水安全评价指标,截至2004年底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的人数达到135411人,普及程度为36.85%,农村普及程度为40.42%。

全县饮水不安全人口199589人,占全县人口40.84%,占农村人口44.81%。

省安饮办核定我县不安全饮水人数为15.01万人,减去现状调查人数19.958人,还有49489人不安全饮水问题,有待解决。

占全县人口13.47%,占农村人口14.77%。

饮用供水到户的自来水人口59329人,普及率16.14%;

农村饮用供水到户的自来水人口53437人,普及率15.95%。

1.1.3农村供水设施情况及供水能力

1.1.3.1、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

全县集中式供水分布在县城、乡镇级集镇、中心村等人口密度较大,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

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设计规模较小,一般在20吨/日以内,而实际供水规模比设计的小,供水水质处理工艺简易,水质未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管道铺设粗糙简易,管径较小,阻力大,供水水头低,不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供水规模小导致供水成本偏高,工程运行管理难度大。

全县共有集中式供水工程26处,设计供水规模27145吨/日,实际日供水量16198吨/日,现状用水人口53437人(其中县城人口24033人未计)。

另集中供水点工程43处(主要是学校、林场、少数村庄),用水人口7272人。

按取水水源分,取用地表水工程有16处,供水人口35695人;

取用地下水工程10处,供水人口17742人。

按供水方式分:

泵站提水有25处,供水人口53244人,自流引水1处,供水人口193人;

有净化设施9处,无净化设施17处。

集中式供水以地表水为供水水源的有16处,受益人口35695人。

地表水水源水质较差,水较浑浊,有不同程度的工业生产污染、农业生产污染、生活污染,地表水水质大多数为Ⅲ类到Ⅳ类。

供水水质除县城自来水外,均未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有的未达到《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

如某某镇严家咀村自来水厂,取用塘水,无净化设施,2005年1月15日水质检测结果为:

色度32度,浑浊度28度,有异味,水中有沙土及肉眼可见物,细菌总数2500个/mL,大肠菌群260个/L,耗氧量13.6mg/L,超过了《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标准。

贾庙乡杨家畈村饮用地表水,2005年1月15日水质检测结果为:

色度30度,浑浊度25度,有异味,水中可见颗粒沉淀,铁、锰超标,耗氧量超标,细菌总数1020个/mL,总大肠菌群238个/L,细菌严重超标。

如回龙山镇大湾铺村五、六组饮用塘水,2005年1月15日水质检测结果为:

色度30度,浑浊度32度,有异味,水中有泥土味,还有肉眼可见物,耗氧量达16.64mg/L,超标准约二倍。

细菌总数750个/mL,总大肠菌群237个/L,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所有集中式供水工程中,多半工程饮用水均直接取自河水、溪水、塘水、稻田或组脚水井。

这些水源均为浅层地表水,大量的人畜粪便以及化肥、农药、工业污水等都有可能流入水体中,使水源中的某些化学元素和细菌含量超出饮用水标准范围。

限于建设资金不足,大部分工程未有配置净化设施,一些群众自建的简易自来水工程和集中式供水工程均没有通过必要的净化处理。

另外群众卫生观念淡薄,不够重视饮用水源保护和对水质进行定期检验,所有这些均导致农村供水水质形式不容乐观。

集中式供水以地下水为供水水源的有10处,受益人口17742人。

地下水水源水质浑浊度较好点,但也有不同程度的工业生产污染、农业生产污染、生活污染,地下水水质大多数为Ⅲ类,大部分水源水量不足。

供水水质均未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实现供水到户的集中供水工程中,有净化设施的正规自来水12处,受益人口48304人,均是农村受益人口,自来水普及率为14.4%。

没有净化设施的简易自来水14处,受益人口5133人,均是农村受益人口,普及率为1.53%。

集中供水点43处,受益人口7272人,普及率为2.2%。

已倒闭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情况:

一是管理滞后;

二是水价居高不下;

三是财务收入不公道、透明。

2、分散式供水基本情况

分散式供水工程水源类型基本上是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经对其水质直观调查,发现水中悬浮物较多,水质浑浊。

饮水水质经过实地直观调查和抽验,除引泉水,少部分手压井大口井水质能达到饮水安全外,其余的大部分的手压井、大口井的水质均达不到饮水安全。

我县有供水设施的分散式供水人口14.7262万人,其中大部分人口是饮用地下水,饮用井水有13.0389万人,饮用山泉水1.6873万人。

我县无供水设施的分散式供水人口12.7029万人,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靠近水源的地带以及常年来居住分散,因供水水源无法保证,农民生活困难等原因,而未建供水工程设施的地方,这些地方的群众取水方式有两种,一是取用农业灌溉渠道水为饮用水,水源污染较为严重,水质很差,用水量没有保障;

二是直接取用河水或山泉水,水源未经任何处理,人畜混用,不仅水质差,而且多是远距离取水,极不方便。

经对其水质直观调查,发现水中悬浮物较多,水质浑浊,口感苦涩,水质均达不到饮水安全。

我县已建成的集中和分散式供水工程目前均没有配备水质检验设备,通过调查,我县200人以下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长期没有进行过水质检测,对水质变化情况不掌握,即使卫生部门抽样监测发现存在水质超标问题,多年来也因种种原因,没有着力解决;

200人以上较大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只是间断性进行水质检测,管理机构对水质检测不重视,没有制定相应的水质检测制度。

我县农村人饮工程90%以上都是村组自建自管,目前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相应的政策法规滞后,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措施和手段,没有形成规范的行业管理监督机制和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

受现状管理体制制约,村镇供水工程未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水的商品化程度难以显现,不利于推行节约用水和产业化管理机制,难以实现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水源保护措施不完善,20%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地保护措施相对完善,除采取了简单的水源保护措施如安装井盖、修建井房外,2001~2004年新建的人饮工程还制定了水源地保护制度,划定了水源地保护区,并由专人监督管理。

但80%建于2001年前的农村饮水工程,只采取了简单的水源保护措施,没有建立水源地保护制度,没有划定水源保护区,也无人监管,水源地环境卫生普遍较差。

1.2“十五”以来农村饮水工作成就

1.2.1“十五”农村饮水解困工程规划实施情况

“十五”期间,我县实施的第一期农村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人口规模为0.9万人,总投资240万元,其中:

中央补助96万元,地方自筹96万元,群众自筹48万元。

完成工程处数947处,铺设管道63.6km,建成水池102个,蓄水量366m3,建成泵站94处,785Kw。

实施的第二期农村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人口规模为0.68万人,从2003年开始实施,目前已解决了0.68万人,完成投资182万元,其中:

中央补助73万元,地方自筹109万元。

建设内容为:

自流引水工程54处,泵站扬水工程21处,建水井407个,安装各类管道59.6km,装机78Kw。

工程建成后投入使用效果较好,解决了部分我县目前存在的农村人饮困难,为实现我县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2.22004~2005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情况

2004年人饮工程的建设任务和规模为:

解决我县75个村共0.45万人的饮水困难。

主要建设内容有兴建自流引水工程42处,提水10处,打井243口,建水池30个,安装各类管道48.48km。

完成的工程投资为118万元。

其中:

中央补助47万元,地方自筹71万元。

2005年饮水安全工程我县作为试点县已经解决血防疫区淋山河镇、某某镇共4个村4000人。

主要建设内容有兴建泵站提水工程1处,管网延伸3处,安装各类管道6.85km。

完成的工程投资为107.44万元。

中央补助60万元,地方自筹47.44万元。

本次规划分配人数12.51万人,包括2005年作为试点县已经实施的人数0.4万人。

1.3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基本经验

1.3.1做好前期工作是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基础

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是一项造福于民的德政工程,县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高度重视,把项目实施工作作为具体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行动和为民办实事的具体工作来抓。

各乡镇成立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领导小组,并层层签订了责任状,落实办事机构和人员,具体由县计划发展改革局、县卫生局和县水利局组织实施。

认真细致地搞好前期工作,加强水源的可靠性论证和作好工程实施方案。

饮水工程从规划设汁到施工建设的整个环节要对水源供水保证程度,产业结构和用水现状进行充分论证。

走访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并做好水源可行性分析论证制定保护措施,定期化验、监测,在工程建设前就明确今后的管理方式,明确产权,落实管理机构,并作为业主参与工程建设。

充分考虑当地群众意见,从方便用水的角度,合理制定工程实施方案。

1.3.2做好资金筹措是农村饮水建设的前提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单靠国家有限资金远远不够,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工程的实施。

其中,一方面积极争取用于“渴望工程”、“解困工程”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国债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专项资金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

对资金不足部分,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推向社会,让群众成为工程的直接投资者和受益者。

只有保证资金筹措到位,才能保证饮水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资金筹措到位后,要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在资金管理方面,我县制定严格的资金管理办法,采取专账储存,专款专用,公开账务,群众监督等措施。

资金支付采取验收后报账办法。

加强对饮水安全资金的审计工作,验收一处、审计一处,增加工程建设投资的透明度,对饮水解困工程的投资与构成实行公示,公示工程投资、国家补助、农民自筹的资金比例及数量。

通过完善规章制度,深化管理,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接受群众的监督,对项目资金投付实行报帐制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

1.3.3做好工程建设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在过去实施的人饮工程中,出现水量不足,管子破裂、水质混浊不达标等现象,其中之一是因为工程质量差所造成的。

农村供水工程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

我们在总结过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项目的管理,把好工程建没的四个关口。

一是把好材料、设备的关口;

二是把好施工队伍的选择关;

三是把好工程建没期间的质量监督关;

四是严格把好工程验收关。

以确保工程质量。

我县农村饮水工程中具备招投标条件的较大的骨干工程,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规定的程序,按照招投标的规定进行了招标,通过招标后确定施工队伍,实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建设监理制。

对规模小的工程,达不到招投条件的,采取议标方式,工程建设实行了合同管理制。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强化施工管理,严格要求施工质量,认真抓好工程项目建设的各阶段施工监管工作。

坚持做到每个工程有行政领导和专业技术干部负责,明确职责、行政领导组织劳力,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施工管理,严格把好质量关。

物资、设备由县水利局统一采购。

通讨自查验收评定,建成的人饮工程均在合格以上,部分工程达到优良。

没有出现“豆腐渣”工程的工程质量事故。

1.3.4做好建后管理才能保证工程持久发挥效益

工程验收合格后,通过办理移交手续,明确工程产权,同时将工程移交工程产权单位进行管理。

为使工程正常运行,建设一处,成功一处,管好一处,受益一处,以达到以水养水,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工程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各乡镇的调查情况看,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有些乡镇制定了工程管理制度,有的村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制定饮水工程管水制度,按成本核算收取水费,用于工程的管护和维修。

作为水利局和乡镇政府管理的工程,成立了自来水管理站,按照企业管理办法制定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工程建后管理、运行期间维修、水源保护、水质监测、水费计收等规章制度,做到管理企业化、供水商业化、用水制度化、运行科学化、建立健全以水养水、自我维护、自我发展机制,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另外,作为村、组管理的工程由于点多面广,主要由乡镇水利站对其管理措施进行技术指导,培训专门的管理人员,制定和完善管水、用水、及水资源管理保护措施。

为保证饮用水质的安全,将饮用水水源列入当地村规民约,将水资源区及高位蓄水池四周列为重点保护区加以管护,严禁进行一切乱砍滥伐等活动。

同时,还动员群众对水源区内进行绿化工程建设,鼓励当地农户栽树种草,增加森林履盖率,不断提高水土保持能力,以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1.4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次规划以2004年底现状调查评估数为基础(我县上报数19.96万人),省安饮办上报水利部、卫生部和国家发改委的数为15.01万人(核定我县15.01万人),“十一五”规划解决人数(我县12.51万人),我县还存在饮水不安全因素的人数4.95万人有待解决。

1.4.1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及其成果

2004年12月7日,黄冈市水利局召开了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工作会,会后及时向某某分管水利的甘早花副县长汇报了会议精神和要求。

12月20日,县政府召开了由计划、财政、水利、卫生、环保等有关部门组织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建设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讨论确定了我县农村饮水调查方案。

12月26日,县政府召开水利局、卫生局有关人员会议,并组成调查专班,落实责任及各项经费,布置了我县农村饮水调查工作任务。

水利局和卫生局组成调查专班,按全县三大块分别进村入户调查,在调查前进行了饮水调查技术培训会,主要解决农村饮水调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进一步统一调查方法和判别标准。

2005年元月10日开始进村入户,每到一个乡镇由乡镇分管农业副书记和乡镇水利服务中心主任带队深入村、组调查。

2005年元月14日省水利厅在武汉新大地酒店召开了全省农村饮水规划技术培训会议,主要解决农村饮水调查工作中的技术问题。

接着水利局又召开了全县各乡镇水利服务中心主任参加对农村饮水规划技术和调查标准进行培训会议。

主要解决不漏点,再进行一次核查。

元月27日收集整理调查资料。

2月22日,县政府召开专家评估会议,专家组有县卫生局、县血防办、县卫生防疫站、县环保局、县水利局、县发展计划局等单位的专业人员,对我县农村饮水现状进行评估。

3月8日县政府以团政办发[2005]7号文成立了我县农村饮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甘早花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县水利局长担任,成员有县政府办、计划、财政、水利、卫生、环保局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水利局,分管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3月9日黄冈市农村饮水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黄州主持召开了专家评估会,对我县农村饮水现状进行评估。

3月17日市水利局农水科召开了专题会,学习了省水利厅、省卫生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鄂水利发[2005]8号《关于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复核评估的通知》文件精神,并布置具体工作任务。

回后,迅速向县领导小组汇报,县政府非常重视,迅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

决定全县分五大组,每组由一名副局长带队,每组成员由水利、环保、卫生、财政、计划局参加,对全县10个乡(镇)再进行一次核查,时间从3月19日至3月23日,复核期间每张表格到村、湾,根据复核的数据,由村主任签字,复核人签字,最后审查负责人签字,做到真实、准确无误,24日收集整理,拿出成果。

3月23日开始根据部里评估办法对报告送审稿在文字章节上进行了修改,根据24日自查自纠的复核结果重新对报告再次修改在3月30日定送审稿。

通过调查全县10个乡镇,286个村,7个居委会,23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750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3.5万人。

饮水安全人口5.9329万人。

占全县总人口16%,占农村人口17.7%,饮水基本安全人口7.608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20.7%,占农村人口22.7%,饮水不安全人口19.958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54.3%,占农村人口的59.57%。

饮水不安全人口中有饮用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3.1241万人,主要分布在某某镇3206人,回龙镇8023人,马曹庙镇6842人,上巴河镇4138人,总路咀镇1738人,贾庙乡4592人,杜皮乡2702人。

饮用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16569人,主要分布在但店镇7701人,总路咀镇5381人,马曹庙镇599人,淋山河镇2888人。

其它饮水水质超标问题72169人,主要分布在方高坪镇、某某镇、淋山河镇,主要涉及血吸虫病疫区人口;

水量不达标48681人,主要分布除某某镇外其它全部乡镇;

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8969人,主要分布除某某镇、方高坪镇外其它全部乡镇;

水源保证率不达标21960人,主要分布除某某镇、上巴河镇外其它全部乡镇。

省级核定我县不安全人数为15.01万人,其中饮用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的总人数3.1241万人;

饮用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的总人数1.6569万人;

其它饮水水质问题总人数4.1676万人;

水量不达标人数3.3348万人;

水方便程度不达标人数0.8969万人;

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人数1.7837万人。

1.4.2饮用水水质超标问题

1、饮用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人数、危害、分布及其成因。

我县现有饮用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的总人数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