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聚物复习文档格式.docx
《高聚物复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聚物复习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粉尘则主要来自聚合后树脂干燥过程。
单体污染大气的途径大致有以下方面:
a.生产装置密闭性不够而造成泄漏;
b.清釜操作中或生产间歇中聚合釜内残存的单体浓度过高;
c.干燥过程中聚合物残存的单体逸入大气中。
高分子合成工厂中污染水质的废水,主要来源于聚合物分离和洗涤操作排放的废水和清洗设备产生的废水。
第二章
国土资源与聚合物生产的原料
聚合物生产的主要原料为有机化合物,它主要来源于各种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和各种动植物。
单体原料来源路线为:
石油化工路线、煤炭路线和其它原料路线;
我国石油探明储量约940亿t,占世界第8位。
天然气储量38万亿m3居世界第16位。
煤炭储量为7650亿t,占世界第3位。
对中国“地大物博”的概念重新加以认识,随着矿产开发年代推移、深度的增加、品位下降,2000年以后我国部分矿产将呈现下降趋势。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石油的组成
石油主要存在于地球表面以下的一种有气味的从黄色到黑色的粘稠液体。
主要为碳、氢两种元素所组成的各种烃类混合物,并含有少量的含氮、含硫、含氧化合物。
根据所含主要碳氢化合物类别,原油可分为石蜡基石油、环烷基石油、芳香基石油以及混合基石油。
我国所产石油大多数属于石蜡基石油。
原油经石油炼制工业的加工,主要是常压蒸馏(300-400oC以下)分出石油气、石油醚、汽油、煤油、轻柴油等馏分。
高沸点部分再经减压蒸馏得到柴油、含蜡油等馏分。
不能蒸出的部分称做渣油。
石油裂解生产芳烃
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过去主要来自煤焦油,现在则开发了由石油烃催化重整制取芳烃的路线。
原料:
用全馏程石脑油(由原油经常压法直接蒸馏得到的沸点<220oC的直馏汽油)于管式炉中,820oC下裂解生产芳烃。
生产过程的裂解、分离与轻柴油裂解分离相似,同样得到聚合级乙烯和丙烯,不同的是裂解原料组成不同。
煤炭路线所获得的化工产品
煤是自然界蕴藏量很丰富的资源。
我国已探明煤炭储量为7650亿t,占世界第三位,煤矿伴生的矿并气储量也根丰富。
煤炭在高温下干馏则产生煤气、氨、煤焦油和焦炭。
煤焦油经分离可以得到苯、甲苯、二甲苯、萘等芳烃和苯酚、甲苯酚等。
焦炭与生石灰在2500-3000℃电炉中强热则生成碳化钙(电石),碳化钙与水作用生成乙炔气体。
目前我国大部分氯乙烯单体和部分醋酸乙烯、氯丁二烯单体以乙炔为原料生产的。
第三章
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所用原材料及产品形态
四种聚合方法的工艺特点
聚合方法的选择
聚合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聚合物性质。
相同性能的产品,产品质量好,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的方法将得到发展,其它方法则逐渐被淘汰。
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工艺
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有些单体可以用热、光、辐射等能源来直接引发聚合,其中苯乙烯热聚合已工业化。
大多数单体的聚合反应需要引发剂的存在实现,引发剂其用量很少。
引发剂的选择
(a)根据聚合方法选择适当溶解性能的水溶性或油溶性的引发剂。
(b)根据聚合操作方式和反应温度选择适当分解速度的引发剂。
(c)根据分解速度常数选择引发剂。
(d)根据分解活化能Ed选择引发剂。
(e)根据引发剂的半衰期选择引发剂。
平均分子量:
反应温度(平均聚合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链转移反应的影响
在学术上,将每个活性种从引发阶段到终止阶段所消耗的单体分子数定义为动力学链长(υ)。
浊点和三相点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溶液由透明变为浑浊,出现此现象时的温度称为浊点(CloudPoint),乳液聚合在浊点以下进行。
离子型乳化剂在一定温度下会同时存在乳化剂真溶液、胶束和固体乳化剂三相态,此温度点称三相点。
乳液聚合在三相点以上进行。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应用最广泛,通常是在pH>7的条件下使用。
R=CnH2n+1
n<
9时,在水中不形成胶束。
n=10,可生成胶束,乳化能力校差。
n=12-18,乳化效果较好。
n>
22,亲油基团过大,不能分散于水中。
悬浮聚合过程中影响颗粒大小及其分布的因素
a.反应器几何形状的影响。
b.操作条件的影响。
c.材料因素:
如两相液体动力粘度、密度及表而张力等。
d.分散剂浓度的增加,聚合物颗粒粒径下降。
分散相粘度增加,平均粒径增加。
第三章思考题
6.简述自由基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教材P55-56)
7.自由基溶液聚合生产中溶剂聚合反应的影响。
(教材P57-58)
8.自由基乳液聚合中乳化剂的分类并举例说明,并简述不同乳化剂的稳定性作用原理。
(教材P62-66)
9.自由基乳液聚合生产中常用的破乳方法有哪些。
(教材P67)
10.简述自由基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教材P72、74、75、78、79)
第四章
齐格勒-纳塔(Ziegler-Natta)催化剂
主催化剂
a、周期表中第IV族到第VIII族的过渡元素钛、钒、铬等的卤化物(或烷氧化物),常用的主催化剂有TiCl4、TiCl3、VCl3、ZrCl3等,其中以TiCl3最常用。
b、TiCl3共有α、β、γ、δ四种结晶变化,不同的制备办法,其颜色、晶系及定向能力都不相同,α晶形是极好的催化剂。
第五章
缩聚反应
定义:
含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经缩合反应析出小分子化合物,生成聚合物的反应称为缩合聚合反应。
要求单体官能度≥2。
单体官能度:
一个单体分子上反应活性中心的数目,用f表示。
2-2官能度体系线型缩聚
通式
a,b—官能团,A,B—残基。
线型缩聚物的生产→分子量的控制→控制产物的使用性能
a.原料配比和体系中的杂质对聚合物产品的分子量影响显著。
b.单体转化率的高低对产品的平均分子量有重要影响。
c.聚合反应生成的小分子化合物须及时除去,其残存量对聚合分子量产生明显影响。
d.缩聚物端基的活性基团影响成型时的熔融粘度和分子量。
线型缩聚物生产工艺
界面缩聚生产工艺
(1)界面缩聚法:
将两种单体分别溶于两种不互溶的溶剂中,再将这两种溶液倒在一起,在两液相的界面上进行缩聚反应,聚合产物不溶于溶剂,在界面析出。
(2)主要适用于分别存在于两相中的两种反应活性高的单体之间的缩聚反应。
(3)发生在气-液相、液-液相、液-固相界面之间,实际应用以液-液相界面反应为主。
主要用来生产聚碳酸酯、芳香族聚酰胺以及芳香族聚酯等。
固相缩聚生产工艺
(1)固相缩聚法:
反应温度在单体或预聚物熔融温度以下单体或预聚体在固态条件下的缩聚反应。
(2)主要应用于两种情况:
结晶性单体或某些预聚物。
(3)优点:
反应温度低,反应条件缓和。
(4)缺点:
原料要达到一定细度,反应速度慢,小分子不易扩散。
第五章思考题
1.分别简述线型缩聚物和体型缩聚物的定义、应用和生产方法。
(教材P107)
2.简述四种线型缩聚物生产工艺的定义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教材P113)
3.简述熔融缩聚生产工艺。
(教材P115-118)
第六章
逐步加成聚合反应(Step—GrowthAdditionPolymerization)简称聚加成反应,某些单体分子的官能团可按逐步反应的机理相互加成而获得聚合物,但又不析出小分子副产物。
大分子链逐步增长,每步反应后均能得到稳定的中间加成产物,聚合物分子量随反应时间增长而增加。
由于反应中没有小分子副产物析出,高聚物的化学组成与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
异氰酸酯与含活泼氢化合物的反应初级反应
聚氨酯大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第六章思考题
1.聚氨酯的定义和反应通式。
(教材P132)
2.从分子结构进行分析说明为什么异氰酸酯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
(教材P132-133)
3.简述一步法和两步法合成聚氨酯树脂的原理。
(教材P135-137)
4.分别举例说明合成聚氨酯的原料异氰酸酯、多羟基化合物、扩链剂、催化剂的类型。
(教材P138-146)
5.从大分子结构方面阐述聚氨酯为什么会有广泛的应用和优异的性能。
(教材P147)
6.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分类,其成泡原理是什么,发泡工艺有哪些。
(教材P150-151、教材153-154)
第七章
改进高聚物性能的工艺方法
共混聚合物的生产方法
(1)熔融共混:
将两种聚合物加热到熔融状态使它们在强力作用下进行混合的方法,可在捏和机或螺杆挤出机中进行。
(2)溶液浇铸共混:
将两种聚合物的溶液混合,烧铸成型脱除溶剂后得到共混物薄膜,用于少量或不宜于加热熔融共混的聚合物。
(3)胶乳共混:
分别合成两种聚合物胶乳,然后再经凝聚、分离、干燥而得到共混物。
此法可在较低温度和低剪切力下进行。
合成工艺
(1)先后合成IPN:
先合成交联聚合物I,用单体II溶胀聚合物I,使单体II充分扩散到聚合物I的网络结构中,然后进行聚合交联生成交联聚合物II,而形成IPN结构体系。
(2)同时合成IPN:
将两种单体(或预聚物)、交联剂、引发剂(催化剂)等充分混合后,使两种单体直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的聚合反应以生成IPN体系。
(3)热塑性IPN的合成:
两种聚合物是通过物理交联形成的体系,包括结晶相和离子键等方式。
IPN体系的性能
IPN体系存在不同程度的分相,其形态与两种聚合物的化学相容性、界面张力、交联密度、聚合物模式以及动力学和其组成等有关。
由于产生相分离之前形成了交联结构,所以IPN中两种聚合的相容性增加;
不相容的聚合物形成的IPN因分相作用具有两个Tg;
相容性好的则具有一个Tg,其数值与两种聚合原料的玻璃化温度以及在IPN体系中的含量有关。
第七章思考题
1.简述高聚物改性工艺的方法有哪些。
(教材P164)
2.简述共聚改性的共聚物类型有哪些。
(教材P165)
3.简述共混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共混聚合物的主要类型。
(教材P173-174)
第八章
弹性体在低的应力下表现很高的但可恢复的伸长率(高达500-1000%)。
纤维具有很高的抗形变力,伸长率低(<10-50%)并且有很高的模量和高的拉伸强度。
塑料的机械强度介于橡胶与纤维之间。
分为柔性和刚性两种类型。
纤维、塑料和橡胶的应力-应变曲线
合成材脂的分类方法
塑料
(1)塑料:
以树脂为主要成分,适当加入(或不加)添加剂(填料、增塑剂、稳定剂、颜料等),可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塑化成型,而产品最后能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一类高分子材料。
(2)特点:
塑料的优点是质轻、绝缘性好、耐腐蚀、制品形式多样化等优点。
缺点是易燃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生老化现象。
(3)塑料与树脂的区别:
树脂是纯的高聚物,而塑料是以树脂为主的高聚物制品并加入适当添加剂。
合成纤维
纤维是指柔韧、纤细,具有相当长度、强度、弹性和吸湿性的丝状物。
大多数是不溶于水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少数是无机物。
合成纤维:
线型结构的高分子量合成树脂,经过适当方法纺丝得到的纤维称为合成纤维。
合成纤高聚物应具有可溶性和熔融性:
只有这样才能将高聚物溶解或熔融成溶液或熔体,再经纺丝、凝固或冷却形成纤维,否则就不能进行纺丝
分子结构要规整,最好具有适当结晶度,拉伸取向后成为不可逆状态。
结晶性聚合物熔点和软化点应比使用温度高得多;
非结晶性聚合物,Tg应比使用温度高。
合成纤维的特点:
优点是强度高、弹性好、保暖性好、耐摩擦、耐酸碱、耐腐蚀、防虫蛀;
缺点是未经处理不易着色、易产生静电、吸湿性差、透气性差。
合成纤高聚物的特征
(1)合成纤高聚物均为线型高分子:
用这类高分子纺制的纤维能沿纤维纵轴方向拉伸而有序排列。
当纤维受到拉力时,大分子能同时承受作用力,使纤维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适宜的延伸度及其他物理力学性能。
(2)合成纤维高聚物具有适宜的相对分子量,分子量分布要窄:
线型高聚物分子链的长度对纤维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很大,尤其是对纤维的机械强度、耐热性和溶解性的影响更大。
相对分子质量的高低均不好,高者不易加工,低者性能不好。
第九章
低密度聚乙烯(LDPE)
1、高压低密度聚乙烯:
乙烯在高压条件下由过氧化物或微量氧引发经自由基聚合生成密度为0.91-0.93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
采用熔融指数来相对地表示相应的分子量,如表9-1.
熔融指数仅表示相应的熔融粘度,相对的表示平均分子量,但不能表示聚乙烯的分子量分布。
乙烯高压聚合工艺在主要包括:
(1)原料准备(乙烯99.95%、分子量调节剂-烷烃和添加剂);
(2)催化剂配制(氧及过氧化物);
(3)聚合反应过程(聚合反应条件的确定,设备的选择-管式和釜式);
(4)单体回收与聚乙烯的后处理。
聚丙烯分子结构与结晶度
如果聚丙烯分子由相同构型的单体头尾相连结而成,则为等规聚丙烯;
如果由两种构型单元有规律的交替连结而成,则为间规聚丙烯;
如果无规律的任意排列则为无规聚丙烯。
等规聚丙烯和间规聚丙烯由于分子构型规整,它们都可形成结晶;
等规聚丙烯螺旋状分子堆集成平板状的微晶,其大小约为10-50nm;
等规结晶度不可能达到100%。
第十章
工程塑料的发展动向
①高分子合金;
②提高阻燃性;
③开发成型加工新技术。
聚酰胺的合成与生产流程
聚酰胺-1010
聚碳酸酯的改性与新品种
改性
1、增强聚碳酸酯:
采用玻璃纤维、石棉纤维、碳纤维以及硼纤维,可提高其耐疲劳性能
2、共聚改性:
聚酯碳酸酯、有机硅—聚碳酸酯
聚酯碳酸酯
聚对苯二甲酸酯类的生产
PET和PBT的生产方法相同,它们的工艺路线有两种,即直接酯化法和酯交换法:
第十一章
聚砜的合成原理及生产方法
主要原料是双酚A及4,4’-二氯二苯砜,其合成反应分成盐及缩聚两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