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章 理想 信念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9467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第一章 理想 信念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3第一章 理想 信念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3第一章 理想 信念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3第一章 理想 信念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3第一章 理想 信念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第一章 理想 信念文档格式.docx

《3第一章 理想 信念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第一章 理想 信念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第一章 理想 信念文档格式.docx

第一组走了不到2小时就有人叫累了,"

怎么还没到?

"

究竟要到哪里去?

有人不想走了。

第二组走了5公里也累了,心想"

才走了一半呢"

,意志低落,垂头丧气。

第三组走了6公里也有人喊累了,但走到第8公里时,情绪开始高昂起来,因为马上快到了。

走到第9公里的时候,胜利在望了,大家欢快地唱起歌来,几乎是跑步前进。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目标在人的生活中很重要,要摆脱空虚无聊,就要树立一个目标。

目标有大有小,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一个人所确定的目标越远大、越崇高,他的行为动力就越强烈、越持久,理想就象罗盘,引导着人生航船的方向,一程一程向前推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每一个立志成材的大学生都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时确定具体的学习生活目标。

如果我让你向前走十米,或是向后走十米,你非常容易完成任务,因为目标很明确。

可是假如我只是让你走、不停地走,你就会有一种焦虑的心情,你就会走得头晕。

那是因为你失去了努力的方向,不知道应该去哪。

因此同学们要及早懂得确立人生目标,树立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懂得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理想信念的引导。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在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和统领的作用。

所以,这方面的精神真空将导致青年大学生人格素质的片面性。

【案例】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杀人被判处死刑,在行刑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

这几年没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

”他还说“有信念的人,活着才会快乐。

”这是马家爵在生命最后时刻的人生感悟。

没有理想的,也许并不只是马加爵一个人。

【案例】陈果自焚事件说明什么?

陈果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一名在读学生。

在大家眼里可以说是一名好学生,学习好,也遵守纪律。

1999年发现她练"

法轮功"

,院里、系里多次帮助,想把她从"

的圈子里拉回来,她也曾有过转化,表示不再参加"

的活动。

可是2000年寒假回到家里受到母亲影响,又出现了反复,受其蛊惑,2001年1月23日在天安门广场和其母亲一道自焚,以求所谓的"

升入天国"

,走向"

圆满"

,被烧成重伤。

一个大学生何以会成为李洪志歪理邪说的忠实信徒,以至走上自焚的道路?

陈果事件引起高校和社会的深刻反思。

它暴露出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空虚与迷惘。

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大学生中出现了重视物质利益,淡化理想信念;

重视个人理想,忽视社会责任;

重视生活理想,忽视道德理想;

社会政治理想模糊的令人堪忧的倾向。

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多元化甚至迷失的现象,价值观越来越功利化。

(80后、90后)所以,作为一门思想教育课程,有必要老生常谈,重申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思考】1、你的理想是什么?

2、你怎样规划你的大学生活?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

“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在中国古代,理想叫做“志”,即“志向”。

孔子讲“三军可夺率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既追求眼前的生产生活目标,渴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憧憬长远的生产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

在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马克思曾指出,蜘蛛织网与工人的纺织相似,而蜜蜂建造蜂房的本领甚至使建筑工程师感到惭愧;

但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更高明,因为建筑师在动手建造一个建筑物之前,已经先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的存在着。

在一定的劳动过程之中,这个观念地存在着的东西,就是人所特有的对于自身和外部世界未来发展状况的一种构思和设计,理想就是人所特有的这种意识活动的产物。

理想≠幻想、空想

理想不同于幻想和空想,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理想:

立足于现实基础之上,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志向和抱负。

空想:

脱离实际,违背客观,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主观臆想

幻想:

(1)不切实际的空想。

(2)符合现实发展要求,目前没有足够的根据和实现条件,一旦条件具备,就有实现可能的想象,如科学幻想。

幻想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

有些幻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有些则是符合现实发展要求的想象,如科学幻想,只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根据和实现的条件,一旦条件具备,就有实现的可能。

当一种幻想反映事物发展规律,具备实现的可能时,就是理想。

古人曾有“嫦娥奔月”的幻想,今天航天飞机、宇宙飞船把人送入月球、太空,幻想变成了现实。

当幻想脱离事物的发展规律,不具备实现的可能时,便是空想。

理想、幻想、空想在形式上都是主观的,都是人们对未来事物的一种想象。

理想的内容是客观的,是可能实现的,幻想的内容是对客观的超越,而空想的内容则完全是主观的。

如果靠空想度过一生,将一事无成,贻害终生。

青年人要树立远大理想,可以有幻想,但不要空想。

(二)理想的特征

1、现实可能性:

理想立足于现实的土壤之中,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是经过奋斗能够实现的人生目标。

理想是人们在对现实的认识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它高于现实,但同时也根植于现实。

如果说,理想是种子的话,那么现实的社会基础就是培育种子的土壤。

理想虽然是未来的事,但是这个未来的美好种子却要埋在现实的土壤里。

就像崭新的社会主义却是在资本主义的母体里孕育出来一样,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则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母体里孕育出来的。

如果种子对土壤有严格的选择的话,那么反过来土壤对种子的要求也是毫不含糊的,什么样的土壤播什么种,长什么苗。

例如,奴隶社会的人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要打电话和坐飞机的事。

电话对他们来说是神话,坐飞机对他们来说就等于做梦。

这就启示我们,理想如果离开了现存的社会基础,就成了空想—幻想—梦想,它们虽然也有一定的价值,但对于个人来说毕竟与可能实现的人生理想相距太远。

2、超前性:

在不同的社会生活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会产生不同的理想.人的理想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它高于现实。

理想是关于未来“应怎样”的设想,而现实是现在实际“是怎样”。

事实与应当、“是怎样”与“应怎样”之间总是有一定的差距。

理想是指向未来的价值目标,是现实生活中尚未存在的东西。

人不仅生活在现在,而且生活在对未来的追求之中;

人们根据自己对未来的设计蓝图不断地推动着现在的变化,改造着现实。

理想以预见的方式反映未来,把握未来:

“将来如何如何……”。

因而,理想具有超前性,它高于现实,超于现实。

同时,与现实相比,理想是更为美好的。

人们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而与理想相比,现实则显露出其缺陷。

正因如此,理想对人们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它吸引着人们通过自己的奋斗,不断地改造现实,从而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3、具体历史性(差异性):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理想,或者对自己理想进行各种调整。

理想的差异性,或者说理想的多样性,首先是说在不同的社会生活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会产生不同的理想。

人的理想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比如,中国古代儒家的社会理想,是一个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听,长惠幼顺、亲亲尊尊,依礼而行的差序社会。

封建士大夫向往的是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而劳动人民向往的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生活,“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的小农生活理想。

而近代启蒙思想家的社会理想,则是一个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社会。

其次,一个人在其人生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理想,或者对自己的理想进行各种调整。

一个人童年时期的个人理想也许是做一个歌唱家,到了青年时期其理想则可能变成了做一个文学家,成年以后,其理想又可能会变成要做一个成功的商人。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理想,这些都是正常的。

4、实践性:

真正的理想不只是对未来目标的主观想象,它要变为现实还要人们在实践中付出自己的主观努力。

(三)理想的本质:

客观必然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

人生理想是一种主观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人的主动性、目的性的追求和行为特征表明:

作为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应有理想。

(四)理想的类型

1、从时间角度看,可分为近期理想与长远理想:

近期理想:

较短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理想

长远理想:

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才能实现的理想。

2、从理想的主体划分,人生理想分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

社会理想:

指一定社会的阶级或个人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包括对未来社会面貌的预见。

向往的社会制度。

◆社会政治理想:

这种理想涉及的是对未来社会制度的设想,包括政治上的、经济上的、道德上的等方面的美好设想并加以追求,鼓舞仁人志士和人们去为此奋斗,前仆后继,并加以阶级斗争的形成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更和精神文化的发展。

古今中外人类对社会的美好构想大体有:

中国:

大同世界——《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祸恶疾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道家的“小国寡民”理想——分成许多互相隔绝的“小国”,每一个小国的人民都从事着极端落后的农业生产以维持生存,废弃文字,尽量不使用工具,人人满足于简陋低下的生活而不求改进;

同外部世界断绝一切联系,即使对“鸡犬相闻”的“邻国”(实际上是邻村),也“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

太平天国—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

三民主义—孙中山

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

外国:

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

乌托邦—奠尔(英十六世纪伦敦市副市长,后被英皇亨利八世纪斩首示众,头颅挂桥头)

太阳城—托马斯(意大利人,在狱中写作)

空想社会主义—圣、傅(法国),欧文(英、十九世纪)

科学社会主义—马、恩、(德)

社会制度建立—巴黎分社1871年72天

从古今中外一些关于社会理想的共同特点是:

①废除非有制②建立公有制③人格平等④财产上平均。

个人理想:

指个体的人对自己未来种种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即将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样的事,所制定的奋斗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下的决心。

个人理想包括——

生活理想:

指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即人的理想生活。

生活理想并不就是对生活条件的期盼,更重要的是人们期望具有怎样的生活方式、怎样生活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设问:

福彩中奖,人们的不同态度?

表明其理想生活方式就是追求不劳而获,安逸平庸,饱食终日)。

所以,生活理想是指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式的向往追求。

人都向往生活美好,但美好的标准却很不相同。

有的人向往奢侈的生活,淫逸的生活(有条件时表现为放纵,无条件时就会刺激人走向罪恶,如偷、抢)而有的人却崇尚俭朴,即使生活富裕也过着勤俭朴素的生活。

(如很多富裕的港商)从我国古代道德传统来看,对待生活的态度一贯倡导“勤劳为本,俭以养德”,将劳动、勤俭、节约视为美德。

这并不是像某些人说的是安于贫穷,而是追求一种健康有为的生活方式。

职业理想:

指人们对未来的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职业生活是人的社会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生旅程中最长、最丰富的一段。

如果25岁就业,60岁退休,职业生活就长达35年,几乎占人生命的一半。

更宽一些说,就业前的学习生活,退休后的休闲生活,也都与职业有紧密的联系。

可以说,人生的理想追求、成败得失大部分都体现在职业生活当中。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由于各种职业客观上存在差异(条件的优劣、施展聪明才智范围的大小、获得利益的多少)这就必然会使人们产生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设计和追求。

人们对同一种职业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选择同一种职业的也可能怀有不同的目的和动机;

在同样的职业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和结果。

其实,都是受到人们的职业理想的影响和制约。

道德理想:

指人们向往的理想人格、做人的楷模和标准,是人们道德生活中所期望达到的目标。

其实,道德理想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一定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概括和结晶;

二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理想人物的道德品质,人们往往把这种道德上的完善典型称之为理想人格。

所以,用简单的话说,道德理想就是要把自己培养、锻炼成为什么样的人,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的问题。

列宁在解释理想时曾说:

理想是“道德的最高者”。

道德理想是道德的一种完美形成,其中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理想的社会道德风尚;

二是人应具备的各种完美品行品德;

三是道德典范人物—高尚的人格。

①理想的社会道德风尚:

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社会风尚。

如夜不闭门,路不拾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等等。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道德风尚的设想是:

1、社会到处洋溢着真善美的人道气息,人的行为完全排除了非道德动机,人们由于处处行善而使社会生活和道德关系变得十分和谐和丰富。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共产主义社会中的道德,将克服以往的道德史所固有的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禁欲主义和快乐主义之间的对立,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也不从理论上来领会这种对立,相反,它揭示了这种对立的物质根源。

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的消失。

随着共产主义的发展,为了社会利益而必要性将逐渐消失,社会利益同个人内心愿望将成为一致的,而后者的实现将成为人们道德上的自我肯定的方式(人的个性极大的作用)

②是指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德,即理想人格在品德上的完善程度和标准。

如:

a、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德配天地。

//b、彬彬有礼、慷慨解囊、虚怀若谷。

//C、舍己为人、大义凛然、舍生取义。

//d、见义勇为、鞠躬尽瘁、天下为高、全心全意。

//e、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等等。

③是指道德上的典型人物、榜样人物、历史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作为道德人格的偶像去效仿。

如,一提到爱国方面的典范,古人立刻就会想到两个人四个字:

屈原、岳飞;

一提到现代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典范,人们立刻就想起了雷锋两个字。

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是核心,它规定、制约着个人理想;

社会理想寓于个人理想之中,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

3、从性质上来划分,理想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4、从层次上来划分,理想有崇高与一般之分。

二、信念的涵义和特征

1、信念的涵义:

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信念是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或想法;

在本质上,信念表达的是一种态度;

“信”是信念突出的本质特征;

信念强调的不只是认识的正确性,还有情感的倾向性和意志的坚定性。

因此,信念以认识为基础,以情感为关键,以意志为保证。

三者缺一不可。

【案例】:

在一次追捕行动中,有一位年轻的警察被歹徒用冲锋枪射中左眼和右腿膝盖。

3个月后,当他从医院里出来时,完全变了样:

一个曾经高大魁梧、双目炯炯有神的英俊小伙子,成为一个又跛又瞎的残疾人。

 鉴于他的功绩,纽约市政府和其他一些社会组织授予他许多勋章和锦旗。

一位记者采访他,问道:

“你以后将如何面对所遭受到的厄运呢?

”这位警察说:

“我只知道歹徒现在还没有被抓获,我要亲手抓住他!

”从那以后,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参与了抓捕那个歹徒的行动。

他几乎跑遍了整个美国,甚至有一次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线索,独自一人乘飞机去了欧洲。

许多年后,那个歹徒终于被抓获了,那个年轻的警察在抓捕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庆功会上,他再次成为英雄,许多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称赞他是最勇敢、最坚强的人。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之后不久,他却在卧室里割腕自杀了。

在他的遗书中,人们读到了关于他自杀的原因:

“这些年来,让我活下来的信念就是抓住凶手……现在,伤害我的凶手被判刑了,我的仇恨被化解,生存的信念也随之消失了。

面对自己的伤残,我从来没有这样绝望过……”

   问题:

你认为什么样的信念可以成为持久的人生动力?

2、信念的主要特征:

第一,信念具有复合性。

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复合体或统一体。

一个人的信念首先是在一定的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这些认识和经验,可以是直接有关他所相信的对象的认识和经验,也可能只是与他所相信的对象有间接的关系。

而且,这些认识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同时,信念又不是单纯的认识现象,它还与人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需要人的情感上的认同。

特别是坚定的信念,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感。

另外,信念和意志也不能分开。

人的信念不是仅仅藏于内心深处的东西,它最终是通过他的行为和实践意志表现出来的。

在信念的鼓舞下,人们的意志会更为坚强。

第二,信念具有稳定性。

人的信念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而不会轻易改变。

因为,人的信念的形成本身,就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而是在人的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积淀了一个人多年的人生经验,包含了社会环境对他的长期影响。

而且,如前所述,一个人的信念不仅基于他长期的认识和经验因素,而且受制于其稳定的情感认同,并与他的生命意志和人格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一个人的信念形成以后,不会因为某个个别事件就发生改变。

斯大林曾说过,手帕都不是轻易更换的,更何况人的信念呢!

当然,信念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一般来说,经过时间和现实变迁的考验,一个人的信念会变得更为合理和坚定。

【教学案例】本世纪初发生了令人震惊的物理学家自杀事件

1895年以前,科学界一直认为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原子,如果宇宙是一座大厦,原子就是建造这座大厦的最小单位——宇宙之砖。

当时许多物理学家笃信这个理论。

然而,科学上的一系列发现,很快将物理学界流行的观点打破。

1895年X射线的发现,1897年电子的发现,1898年居里夫妇的发现。

到20世纪初,科学家们查明,原子不是最小单位,原子之中还有原子核,周围还有电子。

这些新的发现,用原子论的观点是无法解释的,原来笃信原子论的科学家陷入彷徨、苦闷之中,其中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曼等因为无法改变自己的信念,走了集体自杀的道路。

第三,信念具有执着性。

具有坚定信念的人,对信念所要求的事业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能够产生饱满的热情,能够在行动上持之以恒。

一个人执著于自己的信念,就能够超脱眼前的名利,成为精神振作、心胸通达的人。

关键是信念的正确与否,坚持正确的信念就会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坚持错误的信念就会成为顽固不化。

人的认识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但从个人来说,谁都认为自己的信念是正确的,都持坚决相信的态度,这使信念带有极大的执著性。

一个人如果以错误的信念作指导,那就肯定要出偏差。

牛顿是位伟大的科学家,但在他的后半生,竟用了25年的时间来研究神学,企图证明上帝的存在,结果当然是徒劳的,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光。

这个教训非常深刻。

我们认识了信念的这个执著性,必须正确地对待信念。

一旦发现自己的信念与客观情况相矛盾,就要自觉地去校正自己的信念。

抱住错误的信念不放,只会处处碰壁。

第四,信念具有多样性。

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信念。

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如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道德、审美、真理、事业、学业、生活等方面,都会形成相应的不同层次的信念,从而构成信念体系,由高到低。

高层次的信念决定着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高层次的信念。

最高层次的信念就是信仰。

信仰――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真正的信仰是与崇高和神圣连在一起的,是对于崇高和神圣价值的信念。

信仰的形成过程:

外界信息――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信仰

信仰类型:

一种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废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

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

后者就是我们所主张的信仰。

3、信念与理想的关系:

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信念一旦形成,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

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

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三、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三个农民工在砌一堵墙。

有人过来问:

“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

“没看见吗?

砌墙。

”第二人抬头笑了笑,说:

“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说:

“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10年后,时间将三个人分出了层次:

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

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

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可是,真的是时间将我们分出层次来的吗?

不,是每个人心中的理想信念把人们分成不同的层次的。

不同的理想信念,就有不同的人生规划,也就有了不一样的人生,或碌碌无为,或铸就辉煌。

这是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的一个显著表现。

(一)理想的作用

【作品欣赏】

理想〔诗〕作者:

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