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管理与其他技术措施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9031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0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项目管理与其他技术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管理与其他技术措施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管理与其他技术措施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管理与其他技术措施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管理与其他技术措施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项目管理与其他技术措施Word格式.docx

《施工项目管理与其他技术措施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项目管理与其他技术措施Word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项目管理与其他技术措施Word格式.docx

⑴质量保证体系见《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⑵质量管理控制体见《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框图》。

2.2确保主要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2.1连续墙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⑴钢筋笼在水平的钢筋平台上制作,制作时须保证有足够的刚度,架设型钢固定,防止起吊过程中变形。

钢筋笼制作过程中及制作完成后,须由项目部技术员、质量员进行跟踪检查和验收。

⑵吊放钢筋笼时如发现不能顺利下放,严禁强行入槽,应立即停止吊放,待重新成槽清碴后再吊放钢筋笼。

⑶钢筋笼制作时,预埋钢筋及钢筋接驳器要精确定位,其牢固程度、标高、位置须由项目部技术员、质量员复核。

确保地下墙预留筋、接驳器与车站结构连接准确,尤其是钢筋连接器的安装,固定由项目部技术员、质量员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专项验收。

⑷下放钢筋笼采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跟踪测量,并在导墙搁置处同时测出水准控制高程,便于精确定位钢筋笼。

⑸采地下连续墙采用先进的自动纠偏成槽机,严格按成槽机操作工艺进行操作,保证成槽垂直度,保证接缝不开叉;

选用顶拔机进行锁口管的安装和固定,确保连续墙施工接缝质量。

⑹选用顶拔机进行锁口管的安装和固定,确保连续墙施工接缝质量,采用膨胀土护壁,保证槽壁的稳定和质量。

⑺合理安排成槽顺序,严格规范施工工艺和安全规程。

⑻基坑开挖必须遵循开挖任务单制度,按计划开挖,不能盲目开挖。

⑼严格执行“开挖预探”制度。

大面积开挖前必须在地墙接缝处先开挖1米深、1米宽的探坑,如发现有漏沙现象,必须先在坑外采用加固措施后才能进行大面积开挖。

⑽基坑开挖严格执行夜间巡视制度,防止围护结构涌沙涌水的突发事故发生。

2.2.2钻孔咬合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⑴咬合桩定位与桩垂直度控制

导墙起锁口和导向作用,直接关系到钻孔咬合桩成孔精度,施工中严格控制导墙施工精度,确保轴线误差±

10mm,内墙面垂直度3‰,导墙顶面平整度5mm。

钻机就位后使套管中心、钻机摇管装置的中心与桩中心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利用钻机的调平系统,调整水平。

第一根套管下压时采用2m靠尺附贴在套管外壁两垂直方向校核,确保套管垂直度小于2‰。

套管在切压过程中,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定时采用2m靠尺测量套管垂直度,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通常采用以下方法纠偏:

1)利用钻机油缸纠偏:

如果偏差不大或套管入土不深。

可直接利用钻机的顶升油缸、推拉油缸调节套管的垂直度。

2)A桩的纠偏方法:

如果A桩入土5m以下发生较大偏差,可先用钻机油缸纠偏,如达不到要求,可向套管内填砂。

边填砂边拔套管,直至将套管提升到上一次检查合格的地方,然后调直套管,检查其垂直度合格后重新下压。

2)B桩的纠偏方法:

B桩的纠偏方法与A桩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不能向套管内填砂,而应填入与A桩相同的混凝土。

⑵超缓凝混凝土质量控制

1)超缓凝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能否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是钻孔咬合桩施工成功的前提和关键,钻孔咬合桩所采用的超缓凝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宜早于60h。

因此对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要求较高,慎重选用高效缓凝减水剂,施工前进行工艺试验。

各种原材料的质量应保持稳定,主要材料应专罐专用,专车转送,各车混凝土运抵工地后按规定制备试块。

做好现场施工组织管理,保证施工连续快速进行。

2)钻孔咬合桩在全面施工前进行试成孔(数量不小于2个),以核对地质资料、检验设备、工艺、材料以及技术措施是否适当。

⑶钢筋加工及安装控制

钻孔咬合桩钢筋加工及安装严格按规范执行,严格控制钢筋笼直径,钢筋笼直径不可过大,否则无法下放至孔内,灌注过程中易被套管带出,钢筋笼直径过小则使保护层过大,影响结构受力。

⑷孔内沉渣控制

通过计算套管底至地面高度可准确计算孔深,然后通过实测孔深可得出孔内沉渣厚,及时用抓斗对孔内虚土和沉渣进行清除,确保孔内沉渣厚不超过200mm,不得以超挖代替沉渣厚。

2.2.3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⑴根据本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施工图和图纸会审纪要及周围管线调查资料,编制钻孔灌注桩单项施工组织设计,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⑵施工质量交底主要内容有:

成孔、泥浆配制、清孔、钢筋笼制作及吊放、水下混凝土浇筑、桩底注浆等,并按施工组织设计详细列出的技术措施和技术指标;

⑶在施工中派专人进行详细的施工记录,包括桩的定位、成孔、泥浆比重、钢筋笼、混凝土材料及其灌注等各工序,每道工序在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⑷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要求,控制护壁泥浆的比重、孔内液面高度等,避免孔壁坍落。

⑸混凝土浇捣时应严格控制导管的埋入深度,避免引起桩身夹泥或断桩。

⑹混凝土试件制作:

同一配合比每班不得少于一组且每5根不得少于一组,每组3件;

对于直径大于1m的桩,每根桩应有1组试块,且每个浇注台班不得少于1组,每组3件。

⑺泥浆制备应选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

拌制泥浆应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进行配合比设计。

⑻泥浆指标应符合有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⑼钻进成孔后,应立即进行质量检查,质量标准应符合有关设计及规范的规定。

⑽钢筋笼的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有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2.2.4井点降水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冲孔时冲管应垂直插入土中,并做上下左右摆动,以加剧土体松动,边冲边沉,冲孔深度宜比滤管管底深0.5m左右。

砂滤层一般宜选用干净粗砂填灌均匀,井点填砂后统一用粘土封口,以防漏气。

每根井管沉设后,应检验其渗水性能,在填粗砂滤料时,管口应有泥浆水冒出。

井点系统全部安装完毕后,需进行试抽试灌,以检查有无漏气现象。

在进度计划安排中留出充分的降水施工时间,预降水时间不少于14天。

深井管在工作期间应固定牢靠,保证抽水质量。

2.2.5基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⑴基坑开挖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清除基坑范围内障碍物,修好施工场地范围内运输便道,处理好需要悬吊改移的管线。

2)落实弃、存土场地并勘察运输路线。

3)根据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做好地面排水、地下排水、降水方案。

如采用坑内防水方案应在开挖前降水,并检查其效果和深度。

4)按工程监测要求,做好不同类型的测点布置,并测得各测点的初始数据。

5)划分分层及分步开挖的流水段。

根据设计提供的采用支撑的形式、轴力和腰梁的形式等有关参数,进行支撑的设计、加工、购置(或租赁)等。

⑵基坑开挖与支撑

1)基坑开挖应严格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

开挖过程中必须确保基坑及周围环境安全。

2)开挖应在混凝土支护桩及止水搅拌桩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挖。

3)基坑开挖中,应采用纵向分段、分层开挖,分段长度视周围环境、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结构受力情况综合考虑确定,一般取20~30m;

分层标高,应为设计考虑横撑架设而规定的标高。

4)分段开挖的纵向应放坡,随挖随刷坡,坡度符合要求。

5)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必须及时安装支撑,并按设计要求施加支撑预应力值。

6)限制坑顶堆土等地面荷载。

7)为做到坑底平整,防止局部超挖,在设计坑底标高以上30cm的土方,需用人工开挖修平,对局部超挖的部分要用砂、碎石或混凝土填充;

同时必须设集水坑,用泵排除坑底积水。

8)当基底上层与设计不符或扰动、水浸、发现淤泥、土质松软等现象时,应做好记录,并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2.2.6确保结构质量保证措施

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砼浇捣技术、土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见上文有关部分。

2.2.7防水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涂膜防水层应与基层粘结牢固,并形成连续不断的封闭防水涂膜,不允许有空鼓、开裂、脱皮等现象;

阴阳角、预埋件及管道等细部构造处理应严密,不允许有脱层、翘边等粘结不良现象;

保护层的质量应符合相应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不得有空鼓、裂缝、脱落及凹凸不平的现象。

2.2.8盾构区间隧道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⑴平面控制网测设的技术要求与措施

1)进场后项目经理部将专门设立一个测量小组,由项目工程师负责。

下设专业测量人员若干。

测量人员都已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2)测量基准点要严格保护,避免撞击、毁坏。

施工期间,要定期复核基准点是否发生位移。

⑵盾构推进质量控制

1)每环推进过程中,严格控制切口平衡压力值,使切口正面土体保持稳定状态,以减少对土体扰动程度。

2)采取信息反馈的施工方法对盾构推进进行质量控制,盾构穿越区域地面纵向轴线位置布设沉降观测点(在构筑物等控制沉降要求较严的影响区域内布设横断面)。

然后在盾构推进工程中进行跟踪沉降观测,并将所测沉降数据及时反馈,为调整下阶段的施工参数提供依据。

3)施工过程中,通过前期施工过程中对各种施工参数的调整,尽快研究出一套适应本工程的施工方案。

4)及时充填盾尾建筑空隙,可采用同步注浆及壁后注浆工艺,对沉降量控制要求较高的范围可作两次或三次注浆。

5)当盾构穿越构筑物时,可结合采用地面注浆加固措施来保护构筑物的稳定。

6)通过对实测数据与施工参数的收集和整理,形成一套更为完善的单圆土压平衡施工智能数据库来指导施工。

⑶隧道成环控制

1)拼装前管片在地面上按拼装顺序堆放,并贴好接缝弹性密封垫等防水材料。

2)管片接缝连接螺栓、配件和防水衬垫等运送至工作面由专人负责检查。

3)检查环面质量,必要时提出新一环采用的纠正措施。

4)作圆环校正,并全面检查所有纵向螺栓,保证拧紧。

5)在盾构掘进的同时复紧刚出车架的环纵向螺栓,并以长扳手予以拧紧,有专人予以检验。

2.3现场安全与文明施工

2.3.1现场安全施工

2.3.1.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见《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所示。

2.3.1.2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见《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图》所示。

2.3.1.3安全生产监控网络

见《安全生产监控网络图》所示。

2.3.1.4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⑴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实施指标层层分解

安全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明确到项目部各部门、各班组直至各岗位,确保每个职工正确理解,并明确目标要求,以确保项目安全管理目标落到实处。

⑵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策划,从安全生产源头抓起

项目开工初,对施工现场认真进行安全生产策划,组织编制安全生产保证计划,在确定安全生产目标的基础上,展开分项保证措施。

1)开展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策划:

识别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并依此制定目标及管理方案,从而有效地控制事故和污染。

2)编制安全生产保证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①确定安全目标、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岗责任制和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②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和专业人员,各类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确定控制和检查的手段和检查的措施。

③确定本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到上级文件、规范以及要补充的特殊的安全操作规程。

④确定本工程的危险部位和风险点,采取安全技术措施,责任到人,进行全过程的监控。

对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前编制安全控制计划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成立安全监控小组。

⑤开工前认真开展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种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交底,层层落实到班组和个人。

⑥对工程项目进行经常性检查、特殊性检查、专业性检查,控制施工现场的不安全行为,纠正不安全状态,完善现场不良环境和管理制度缺陷,消除施工过程中的事故隐患。

⑦制订安全记录的种类和表式、确定收集、整理和填制各种安全活动记录的人员和职责。

3)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认真审核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论证审查,从技术方案上确保施工安全。

4)保障安全生产资金到位,设立安全专项资金,制订项目安全生产资金计划,建立资金使用明细表。

⑶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水平

通过对项目部管理人员及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保护自己及不伤害他人的技能,共同实现项目部提出的安全管理目标及承诺。

1)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员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和文明施工宣传教育及安全生产岗位培训,树立全员安全意识,带领全体员工共同搞好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

2)新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考核。

3)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简称三类人员)必须经安全生产考核并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担任相应职务。

4)焊工、电工、起重工和场内机动车辆驾驶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岗位培训,严格执行国家经贸委《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经贸委[1999]第13号令)规定,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

5)施工前所有各分部分项工程对全体施工管理人员、作业工人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6)施工过程中,坚持做好班前交底,做到交施工任务时同时交安全、交质量,落实并健全三上岗(上岗检查、上岗记录、上岗交底)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

7)定期进行安全生产讲评活动,重点讲解施工中的安全重点部位、分项操作规程,分析经安全检查查出的安全隐患,强化每个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⑷加强安全生产检查,纠正“三违”、落实措施

项目部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和业绩进行日常的例行检查,以掌握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活动和结果的信息。

1)安全检查范围:

包括施工现场的人、机、料、环,做到不断检查,持续改进。

2)安全检查内容:

查思想、查制度、查机械设备、查安全设施、查安全教育培训、查操作行为、查劳保用品使用,查隐患整改情况,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项目安全目标的实现程度;

安全检查落实情况;

遵守适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其他要求的情况;

生产活动是否符合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文件的规定;

重点部位和重大环境因素监控、措施、方案、人员、记录的落实;

安全检查,对人的意识和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符合安全标准进行分析,发现不符合规定和存在隐患的设施、设备制定措施进行纠正处置,并跟踪复查。

3)安全检查依据:

主要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市政(公路)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市《重大工程文明工地检查评分标准》,将安全检查分为“安全管理”、“三宝、四口及个人防护”、“施工用电”、“起重吊装”、“施工机具”、“龙门吊”、“防火安全”、“盾构施工”等类。

将文明施工检查分为“文明施工内业资料”、“施工现场”、“工地卫生”。

4)检查方式

①项目经理(或生产副经理)每周定期组织一次有经理部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安全员、分包商负责人和分包商安全员参加的检查小组,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进行全面检查,对文明施工进行检查考评。

②工区长每周组织一次由各工种班组参加的检查小组,对各工序的安全生产进行全面检查。

③班组长每周组织一次由全班组人员参加的安全自检活动。

④安全员每日进行工地巡视检查。

⑤按上级要求进行专项安全大检查,节前组织安全检查。

5)对查出的隐患,必须填写整改通知书或安全检查记录,对不能当场整改的,进行隐患登记,必须定人、定期限、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进行复查,符合规定给予销案,不符合规定的,继续整改,直到整改符合规定予以销案为止。

6)所有检查必须作好记录并存档,以备上级和地方相关部门检查。

7)按奖惩制度,表彰先进、惩罚落后并做好记录。

2.3.1.5加强对重点、关键部位的安全管理,控制高风险作业

施工实践证明:

盾构施工的高风险区域为盾构吊运、工作结构井的垂直运输、盾构机进出洞、联络通道施工。

项目部在确定了高风险区域后,落实监控人员,确定监控措施,加强施工人员的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2.3.1.6主要施工项目安全技术措施

⑴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按规定佩戴个人劳动保护用具,如安全带等安全工具。

2)作业人员不准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易滑鞋上班进入施工现场,进行登高作业。

3)在距基坑边缘1.2m处设置安全防护栏并架设护网。

且高度不低于1.2m,并要稳固可靠。

4)从事施工的人员要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能上岗。

5)施工作业搭设的扶梯、工作台、脚手架、护身栏、安全网等必须牢固可靠,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架子工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6)作业用的料具应放置稳妥,小型工具应随时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工具时,严禁抛掷。

7)采用两层或多层上下交叉作业时,上下层之间应设置密孔型阻燃型防护网罩保护。

8)脚手架拆除时,应经安全员检查同意后方可拆除,并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禁止将杆、扣件、模板等向下抛掷。

9)基坑周围应悬挂醒目的安全警示牌。

夜间施工必须有充足的灯光照明。

⑵深基坑开挖安全技术措施

见上文有关部分。

⑶钢支撑安装及拆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⑷土石方挖、装、运安全技术措施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基坑开挖采用履带式挖掘机进行放坡法和台阶式开挖,边挖边运,挖运前各种设备要置于坑内安全稳定的地基上。

2)开挖时,应由专人负责指挥挖掘机和运土车辆,基坑内配合施工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

3)在开挖作业前,对司机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司机要认真操作,精力集中,严禁挖掘机臂或斗撞击钢支撑。

4)夜间施工配有充足的照明设施,若遇有暴雨、大风、台风、地面发生下沉、滑坡等情况时,应停止施工。

⑸盾构隧道施工密闭空间防护管理

1)密闭空间管理程序

密闭空间管理程序见《密闭空间防护管理程序图》

2)开展安全评估,掌握密闭空间状况

密闭空间施工安全环境要求依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由经过培训的专职安全员对开工前的密闭空间进行危险评估,评估周期正常情况下为每周进行,评估的内容包括:

工作点气体、气温和噪音3类测试,潜在危险的判断。

气体、温度和噪音等测试内容及指标(每班测试):

表8-2-1

序号

测试项目

测试标准

项目指标

1

O2含量

体积比

≥20%

2

燃爆气体浓度

≯30%燃爆气体下限(LEL)

3

有害气体浓度CO

质量比

≤25ppm

4

H2S浓度

≤10ppm

5

温度

摄氏度

≤28℃

6

噪音

人体感受指标

≤90dB

潜在危险的判断包括:

现场是否存在或有可能渗入尘埃、烟气、蒸汽等危险,有无自由流动的泥、水等进入工作面,有无火警或其他物品爆炸的危险,以及因工作方法、物料、设备等其他危险情况。

3)严格审批程序,落实方案措施

在危险评估的基础上,由安全员和施工员作出初步判断,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和密闭管理办法确定需要采取的有效措施,并报送项目经理批准和签署。

正常情况下,危险评估和安全工作证明按每周办理一次。

开工前,由专职安全员组织施工管理、操作人员进行密闭空间相关知识培训,熟悉施工作业内容,掌握注意事项。

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强制性要求:

进行机械通风,在洞外设置专职保安与洞内人员随时保持通讯联络,确保必需的通讯设备。

②附加要求:

动火作业必须进行审批、温度高于28℃时应降低洞内温度、清除尘埃烟气蒸汽、连续的气体测试、特殊情况下的照明和呼吸器具等。

在隧道洞口醒目位置:

挂放密闭空间标识灯箱,提醒施工人员;

贴挂评估报告和气体测试记录,告知作业人员洞内情况、以及是否允许进入;

设置每日危险源告示牌,标明工作面存在的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

洞内每100~200米配备1台应急灯具。

4)实施封闭管理,掌握人员动态情况

施工人员进出必须翻“名(字)”牌,外来人员进洞前进行登记、出洞后消项,随时掌握洞内人员实际情况。

设置专人值班看护,非施工期间关门加锁,防止人员随意进入。

由于洞内施工的特殊性,项目部规定凡进入盾构隧道人员必须穿戴反光背心方可进入盾构隧道区域。

项目部配备的管理资源:

专职看护人员、密闭空间动态管理牌、每日危险源告示牌、外来人员进出登记表。

5)盾构隧道施工密闭空间防护管理资源配置表8-2-2

类别

设备、资源名称

用途

单位

数量

测试检测设备

四通道气体测试仪

测试O2、有害气体CO、燃爆气体

和H2S等指标

噪音测试仪

测定工作点噪音指标

温度计

测试工作点干湿温度

生产防护设备

轴流式鼓风机

满足作业人员呼吸供氧、降低温度、设备运行和外排气体最小流速等指标

内部有线电话

密闭空间内外通信联络

15

应急灯

隧道内意外停电用(1只/100~200m)

40

7

(人工)呼吸器

用于异常、紧急情况下的抢险和救护使用

只/套

12

8

实时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

⑹盾构掘进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进出洞安全措施

项目针对盾构出洞、进洞编写专门的安全技术方案;

召开安全会议,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技术交底;

全过程有专人指挥、专人监控;

全过程设专人连续监控地面沉降情况,如有问题及时采取通过预埋注浆管注浆的方法,防止地面塌陷;

施工人员站位安全可靠,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小组。

2)推进安全措施

盾构机的各制动器、离合器动作灵敏可靠、各种仪表完好,显示准确。

桁车、起重机、砼泵送设备和盾构机等的操作由专人持证进行,做到定机定人。

大型设备桁车、起重机吊钩超高限位器、力矩限制器、吊钩保险,起重量指示器等齐全、灵敏、有效、灯光、喇叭(警铃)完好有效。

各制动器、离合器动作灵敏可靠、各种仪表完好,显示准确。

机械连接件紧固牢靠,润滑良好;

油路系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