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8080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32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

早上起得晚了,简单收拾一下,出城回老家。

老家在康熙、乾隆皇帝当年打猎的塞外皇家狩猎场的大山下,那山太高,当地人叫它坝,老家在紧贴着坝的地方,人们称坝根子,村名叫桦木沟。

这个地方林茂草丰,四季都有好风光。

尤其是深秋时节,浓霜染过的林海,好看得不得了——松树是绿的,老蔡树是紫的,杏树是红的,山梨树是金黄的……层林尽染,任你什么样的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那样唯美曼妙的壮美,海内外的摄影家这个时节总是蜂拥而来,到这里捕捉美的画面。

每年这个季节,我总要回老家待上几天。

到家,放下行囊,带上相机,赶忙上山。

10月的塞外深山里,播种过莜麦、荞麦、土豆的土地,大多都已收获了,只有一些棒子地还没有收割。

那小树一样的棒子棵,有的挂着白了皮的黄棒子,有的棒子掰了,只有秧子长在地里。

过了一条叫白水的小河,我贴着一块棒子地边的茅草小路往山上走。

“你站一下。

顺着声音,我看见一个身影,拨拉着棒子秧,从地里走了出来。

这是个瘦高的身影,黑裤、黑袄,驼背,面色黑红,皱纹如犁过的土地一样细密松软。

是村里的二爷,80多岁了,是村里最老的人了。

他在我们村里,是少有的看过解放前光景的老人。

他小时候给大户人家放过猪,后来赶大车,还做过多年的队长,当车把式那年月,是他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刻,他赶着四套马车,去海边拉咸盐,好多年,一村子人吃的盐都是他拉回来的。

他是村里走过远路、见过大世面的人。

这时,他出了地,坐在地边的一块青石头上,指着对面的一块白石头,让我也坐下。

他掏出个白布烟口袋,装了一袋烟,他的烟口袋和烟袋杆子是拴在一起的。

当他把烟袋叼在嘴上的时候,那烟口袋就如一个耍单杠的运动员,在烟袋杆子上跳荡。

一口蓝烟,飘在他苍白的头顶了,他说话了:

“咱国家有个写字的,得了那个啥奖了,是偌背耳?

“是诺贝尔奖。

“那人是山东的?

“对,是山东高密的。

“是咱老家那儿的。

你知道不,咱们这一村人,都是从山东逃荒过来的,那时候这儿开围垦荒,这地都是那时候一镐头一镐头刨出来的。

“那人,你熟不?

“不熟,只是读过他的书。

“他写高粱,咱这里可没有高粱,尽种莜麦、荞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里从老辈子就种荞麦。

顿了一会,他又说道:

“他写高粱酒,还写那些老人们的事儿,都是听人说的吧?

我有些吃惊:

“这你也知道?

”我晓得他是不识字的。

“从电视上看的。

”他说。

“他写的,那不就是老人讲的故事吗?

”二爷吐了一口烟问我。

“不是故事,那是小说。

”我告诉他。

“那这些年,你也写这个?

”二爷的眼睛看着我问。

“对,写小说。

有时候也写别的。

“他写高粱,你知道咱这里过去是啥吗?

那比高粱还有气势!

“你知道不,300多年前,这里是原始大森林,一棵松树,好几个人都抱不过来。

身边的这条河,现在细得像一眼泉水了,那个时候,坐皮筏子打细鳞鱼。

后来树就砍光了,四面八方的人,就在这开荒种地。

那也有好景致,你知道吗,这里漫山遍岭是荞麦,荞麦你看过吗,那白花一开,一二十里,就像大海上翻卷的波浪……”他的手朝眼前的山梁,画了个很大的弧形。

“这里打过仗,也来过土匪,这黑土里,埋着一代代的人,哪个人都有故事。

埋了就带进土里了。

等知道他们事儿的人也死了,那些个事儿可就都死了。

“那个人,他现在还在山东?

“不,他在北京。

“那我看电视说,他老家还有房院,他指定是常在老家待着。

我看你回来,把你家那老房院收拾收拾,回来住住,比在城里强。

“你不是想听过去的故事吗?

我给你说说,多了去了!

晚上,到你家去吧。

”说罢,老人拿起镰刀,又进棒子地了。

我的心,似风吹动着一树的叶子,哗哗地舞动着。

二爷一直看不起写字的。

而在今年的这个深秋,在中国,有个叫莫言的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没想到,这个消息竟然在遥远的塞外,在一个叫桦木沟的深山里,让一个80岁的收棒子的老头,我的二爷,对文学这个行当产生了兴趣。

对从事这个行当的我,也有了一份迟到的看重。

这个事情,在我的心头掀起了一层层的涟漪,一位作家,荣获了一个国际的文学奖,从而让一个老人看到了文字与土地、生灵的关系。

我想,这就是这个奖对作家、对文学的意义吧。

这个秋日,在天高云淡中,观如画的山景,闻鸟鸣幽谷,听溪水潺潺,我的心从来没有这样的欢畅,我也从来没有听到,山涧溪水的歌吟是这样的清脆悦耳……

1.概括二爷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4分)

答案 ①勤劳能干;

②阅历丰富(见过大世面);

③热爱家乡,希望家乡的历史、故事得以传承;

④能转变观念,关注文字与土地、生灵的关系。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你知道不”“你知道吗”“你看过吗”等语句的表达作用。

答案 ①增强谈话的亲切感;

②表现二爷对家乡土地、历史的熟悉和自豪之情,同时表达了二爷想让我将家乡历史、故事通过文字传承下去的热切希望。

3.赏析文章结尾的艺术效果。

(6分)

答案 ①视听结合,描绘深山秋景的秀丽,表达物我交融的情致;

②情景交融,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获得文学新感悟后的欢快之情;

③采用整散结合句式,表达形式错落有致,音韵和谐;

④点明文题,照应文首,使文章各部分形成有机整体。

4.结合全文,说说二爷对“文字与土地、生灵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6分)

答案 ①一方土地要养育一方生灵、一方人,一方的生灵、一方的人又改变着这一方土地;

②一方的土地、生灵,孕育着这一方的文化;

③文字应该记录一方的土地、生灵,传承一方的历史、文化。

思考1:

一个80岁的不认识字的老人,突然问起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是什么原因促使他问的?

答:

                                    

思考2:

标题极具诗意,结尾与标题遥相呼应,请思考标题和结尾的妙处。

题型研训一 内容、情感题:

依循思路,归纳提炼

散文对内容或情感的归纳概括,指在分析文章思路结构的基础上切分层次,概括层意或段意,或者是提取特点,也可以是总结归纳文章的主旨或情感。

涵盖层意概括、主题概括、情感概括、作用(价值、意义、影响等)概括、特点概括、原因概括等多种形式。

这类题目可分为整体归纳(针对全文)和局部归纳(针对段落)。

[知能精要]

内容、情感题解题素养

1.特点概括题

2.原因概括题

(1)两个意识:

一是因果意识,要善于由果溯因,一果多因;

二是层次意识,对相关文字划分层次,是不遗漏要点的重要保证。

(2)两个结合:

一是就近原则和分散原则相结合,二是显性要点与隐性要点相结合。

3.主旨情感题

①整体性原则:

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整体把握全文,要能对所给材料做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

这样,才能正确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目的意图。

②借助原则:

概括主旨情感要善于借助文章题目、主要形象、关键语句,从而准确概括归纳文章的主旨情感。

[解题策略]

内容、情感概括解题“4步骤”

步骤一

整体感知文本。

回答概括题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分析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脉络,进而领会文章的主旨。

步骤二

理解命题意图。

把握试题的命题意图,挖掘隐含在题干中的信息,确定思考方向。

步骤三

确定信息区间。

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按照命题要求检索,找出问题的信息区间,并找到、找全相关的句子。

步骤四

概括整合答案。

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归类和提炼,要注意自己思考的条理性,概括出符合题干要求的要点。

[典例剖析]

届浙江省舟山中学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柴门里的岁月风尘

张瑞超

①一种思维,深入到曾经熟悉的时空,那里有一道朴实无华的柴门,一直静静地封存在心底。

②百年的民族屈辱,使得穷乡僻壤更加贫困。

村庄负重前行,沉闷喘息。

一道道简易的篱笆墙,一扇扇田园风格的柴门,在落魄的村庄,处处可见。

③柴门是父母无以言状的艰辛,是贫穷寒酸的代言人,然而在孩童的眼中,却包含了无忧的快乐童年,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④柴门相伴的童年,从不设防。

父母亲从来不叮嘱我们,“出门注意安全。

”他们把我们扔在乡间的土地上,和遍地的小草、到处溜达的小狗一同随意生长。

⑤家家柴门夜不闭户,时常大敞四开,敞开胸怀接纳路人。

简陋的门,无需掩饰瑕疵,也无富足的金玉令他人牵挂,拥有的是农家人的仁厚和宽容。

数量庞大的贫穷,喂养一两户的富裕。

落魄的村庄中,也有朱门大户,端庄肃穆,时常紧闭。

偶尔经过,猛然响起几声犬吠,警示我们不要走近。

⑥敞开的门,无需透过柴门缝隙张望,就可瞅见院中家什,锃光瓦亮的铁锨等农具,堆砌的柴禾等,一览无余。

那时候,时常有衣衫褴褛的乞丐,迈着迟疑的步子,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握着破瓦碗,轻声走进院门,发出浑浊的声音,只是为的一口喘息的生命。

从寒舍中走出的农家人,往往塞给他们一口馍或者半拉窝头。

⑦栅栏围成的门,并不是一扇真正的门,它只是一个家完整的象征意义,是人的心理上的安全屏障。

柴门上锁,阻碍的只是陌生人的脚步,是对自己领地的简单宣示,却从来不对孩子们拒绝。

即使离家做农活的父母用一把铁锁锁住柴门,也锁不住我们那一颗不羁的心。

只要在门的低端,使劲推开一道斜缝,把头伸进去,用力一钻就过去了,小狗也尾随其后。

等我们钻过去之后,再把门拉上。

坏事做得天衣无缝,暗地里偷着乐。

⑧等我们一天天长大,单薄的柴门更加零落,轻轻挪开的时候,发出的声响也是有气无力,只是在坚硬的泥土地上留下一道道半圆的划痕,日久天长、水滴石穿,那划痕竟然变成浅浅的沟壑,如同奶奶额头上深深的纹络。

已经长成高大身形的我们,从门缝中再也钻不过去了。

偶尔放学回家,面对上锁的门,会采取攀爬的暴力手段,翻越院门。

柴门不堪重负,摇摇晃晃,几乎散架。

风风雨雨锤炼它的骨架,不起眼的小虫子侵蚀它的骨髓,岁月压弯了父亲挺拔的身姿,时光也将柴门打磨得光滑圆润,冲击成零散的零件,靠一条生锈的铁丝维系,稍稍用力,它就散做一堆木头。

⑨它老了,年轻的我们不忍再次攀登它的后背,它已经无力承受。

⑩柴门终将老去。

当城镇化的洪流淹没了贫穷,老屋被拆除,柴门就被还原成一堆废弃的木头。

哺育我成长的热土、供养我的村庄在一夜之间轰鸣倒塌,成为一座座废墟。

夏季的雨,淋湿了碎石瓦砾,成批的野草从夹缝中急剧生长,一个夏天,就疯狂成原始森林。

当我站在老屋原地,凝望眼前一人多高的野草,那种沉寂和陌生,来自远古的寂寥。

一时间恍惚,这到底是生我养我的土地,还是万年前的亘古。

无语,沉默。

旧物旧情,始终要退出历史舞台,以新气象新感情代替。

谁也无法拒绝自然规律。

老屋已逝,柴门隐退,代之而起的是伸向天空的高楼大厦,是光鲜靓丽的社区,是厚重的绿漆铁门,是吃饱喝足的满足,是垂钓散步的闲适,是读书下棋的娱乐,是太平盛世的富足。

历史,是记忆,是传承,是割不断的乡间浓情。

在四川成都的浣花溪河畔,有一处自然人文景观“杜甫草堂”。

在草堂的中心,有一处用青花瓷镶嵌的两个大字“草堂”。

仅仅是普通的两个字,却传递了那种散淡、安逸的田居生活概念。

尤其是被现代人还原的杜甫家门,竟然与我家失传的柴门极为神似。

久违的亲切感,亲情、乡情的怀念一股脑地涌上心头。

“寂寞柴门不彻扃,槐花细细糁空庭。

”千年的历史风云,没有淹没淳朴的生活场景,纵然今天的居住富丽堂皇,因为曾经的足迹,即使柴门寒酸,依然让人心生怀念。

也许向往朱门的高墙大院,但是高高的门槛和威严的石狮,让人心生怯意。

当林黛玉第一次踏入豪门世家贾府,“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为其宏伟富丽庄严肃穆所震慑,不由得谨小慎微、忐忑不安。

那里终究不是体弱多病的黛玉姑娘的生身之地,锦衣玉食也无法供奉内心对自由的渴望。

柴门的岁月风尘中,简约的落寞,清新散淡的田居,默默守望着曾经的回忆。

(本文有删改)

★对“柴门终将老去”,作者做出了怎样的思考?

结合文意,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①柴门有曾经的足迹,是隔不断的乡间浓情,但“柴门终将老去”,旧物旧情,最终要退出历史舞台,以新气象新感情代替,谁也无法拒绝自然规律,在怀念不舍的同时更需理性地对待。

②过去的那段,是历史,是记忆,更是传承,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怀念、接受旧物逝去的同时,要对它所包含的精神品质加以传承和守望。

[技法运用]

“作者做出了怎样的思考”实际考查对本文情感态度的理解和分析,这是对文本的整体考查。

按照解题四步骤,首先是阅读好原文,其后的三个步骤我们可以作如下分析:

[第二步]审准题目定区间

(1)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2)答题区间为全文,主要涉及③⑨⑩

六个自然段。

[第三步]阅读文段寻词句(体现情感的词句)

[第四步]提炼概括明要点

第③段:

“柴门是父母无以言状的艰辛,是贫穷寒酸的代言人,然而在孩童的眼中,却包含了无忧的快乐童年,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柴门带给我们幸福快乐的童年。

第⑨段:

“它老了,年轻的我们不忍再次攀登它的后背,它已经无力承受。

柴门随着社会的变迁必将逝去,这是自然规律,作者在怀念、唏嘘的同时,表达豁达的理解。

第⑩段:

“柴门终将老去。

段:

“旧物旧情,始终要退出历史舞台,以新气象新感情代替。

“历史,是记忆,是传承,是割不断的乡间浓情。

“柴门的岁月风尘中,简约的落寞,清新散淡的田居,默默守望着曾经的回忆。

对民族历史的延续、弘扬的期盼和默念。

[失分警示]

1.缺少归纳意识

许多考生在解答内容概括题时一味摘录“组合”,缺少归纳提炼。

要记住概括是一个留主舍弃次、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还有的考生不懂得使用“上位”概念,导致答案条理不清。

2.缺少统一意识

答案中的几个“要点”应当是由统一的标准划分出来的子项,而不是拼凑。

如[典例剖析]中的“惋惜”“赞美”和“欣慰”便是如此。

3.情感概括不到位

如[典例剖析]如果答出“对民族历史的丢失的愤懑”这一情感就是随意拔高,原因是没有吃透文本,没有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即学即练]

一、(2019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国子监

汪曾祺

为了写国子监,我到国子监去逛了一趟,不得要领。

后来,我去找了一个“老”朋友聊了两个晚上,倒像是明白了不少事情。

我这朋友世代在国子监当差,“侍候”过翁同龢等祭酒,给新科状元打过“状元及第”的旗,国子监生人,今年七十三岁,姓董。

国子监,就是从前的大学。

立为国子监,是在元代迁都大都以后,至元二十四年(1288),距今约已七百年。

元代的遗迹,已经难于查考。

给这段时间作证的,有两棵老树:

一棵槐树,一棵柏树。

一在彝伦堂前,一在大成殿阶下。

据说,这都是元朝的第一任国立大学校长——国子监祭酒许衡手植的。

柏树至今仍颇顽健,老干横枝,婆娑弄碧。

传说它老早就已经死过一次,死了几十年,有一年不知道怎么又活了。

这是乾隆年间的事,这年正赶上是慈宁太后的六十“万寿”,嗬,这是大喜事!

于是皇上、大臣赋诗作记,还给老槐树画了像,全都刻在石头上,着实热闹了一通。

这些石碑,至今犹在。

一进国子监的大门——集贤门,是一个黄色琉璃牌楼。

牌楼之里是一座十分庞大华丽的建筑。

这就是辟雍。

这是国子监最中心、最突出的一个建筑。

这就是乾隆所创建的。

辟雍者,天子之学也。

天子之学,到底该是个什么样子,从汉朝以来就众说纷纭,谁也闹不清楚。

照现在看起来,是在平地上开出一个正圆的池子,当中留出一块四方的陆地,上面盖起一座十分宏大的四方的大殿,重檐,有两层廊柱,盖黄色琉璃瓦,安一个巨大的镏金顶子,梁柱檐饰,皆朱漆描金,透刻敷彩,看起来像一顶大花轿子似的。

辟雍,是乾隆以前的皇帝就想到要建筑的,但都因为没有水而作罢了(据说天子之学必得有水)。

到了乾隆,气魄果然要大些,没有水,那有什么关系!

下令打了四口井,从井里把水汲上来,从暗道里注入,通过四个龙头,喷到白石砌就的水池里,于是石池中涵空照影,泛着潋滟的波光了。

辟雍之后,正面一间大厅,是彝伦堂,是校长——祭酒和教务长——司业办公的地方。

此外有“四厅六堂”,敬一亭,东厢西厢。

四厅是教职员办公室。

六堂作为考场。

学生的月考、季考在此举行,每科的乡会试也要先在这里考一天,然后才能到贡院下场。

历代皇帝虽然都似乎颇为重视国子监,不断地订立了许多学规,但不知道为什么,国子监出的人才并不是那样的多。

国子监的课业历来似颇为稀松。

学生主要的功课是读书、写字、作文。

国子监学生——监生的肄业、待遇情况各时期都有变革。

到清朝末年,据老董说,是每隔六日作一次文,每一年转堂(升级)一次,六年毕业,学生每月领助学金八两。

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发作为县级干部。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用途,是调到中央去写字。

明朝的一部大丛书《永乐大典》,清朝的一部更大的丛书《四库全书》的底稿,那里面的端正严谨(也毫无个性)的馆阁体楷书,有些就是出自国子监高才生的手笔。

这种工作,叫作“在誊桌上行走”。

国子监是个清高的学府,国子监祭酒是个清贵的官员。

作祭酒的,生活实在颇为清闲,每月只逢六逢一上班,去了之后,当差的沏上一碗盖碗茶,他到彝伦堂上坐了一阵,给学生出出题目,看看卷子;

初一、十五带着学生上大成殿磕头,此外简直没有什么事情。

但是,一般做官的似乎都对这个差事不大发生兴趣。

因为这个差事没有油水。

查清朝的旧例,祭酒每月的俸银是一百零五两,一年一千二百六十两;

外加办公费每月三两,一年三十六两,加在一起,实在不算多。

据朋友老董说,纳监的监生除了要向吏部交一笔钱,领取一张“护照”外,还需向国子监交钱领“监照”——就是大学毕业证书。

照例一张监照,交银一两七钱。

国子监旧例,积银二百八十两,算一个“字”。

我算了算,每年国子监收入的监照银约有十四万两,即每年有八十二三万不经过入学和考试只花钱向国家买证书而取得大学毕业资格——监生的人。

原来这是一种比乌鸦还要多的东西!

这十四万两银子照国家的规定是不上缴的,由国子监官吏皂役按份摊分,祭酒每一字分十两,那么一年约可收入五千银子,比他的正薪要多得多。

其余司业以下各有差。

据老董说,连他一个“字”也分五钱八分,一年也从这一项上收入二百八九十两银子!

老董的记性极好,我的复述倘无错误,这实在是一宗未见载录的珍贵史料。

我所以不惮其烦地叙写出来,用意是在告诉比我更年轻的人,封建时代的经济、财政、人事制度,是一个多么古怪的东西!

(选自《草木春秋》,原文有删改)

★1.从全文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国子监”的?

请加以概括。

答案 国子监的历史,国子监的建筑,国子监的教育(或课业),国子监的制度(或职员收入)。

2.赏析文中两个画线句的语言特色。

(1)嗬,这是大喜事!

(2)于是石池中涵空照影,泛着潋滟的波光了。

答案 

(1)采用口语和感叹句,看似表达对慈宁太后的六十寿辰的祝贺,实则表达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2)语言典雅精炼,富有诗意美,描写辟雍的池水,化丑为美(以美写丑),用美丽的自然景象讽刺封建统治者的自大荒谬。

3.形散神聚是散文的特点,本文是如何做到形散神聚的?

请简要分析。

答案 本文题为“国子监”,通篇先后介绍了国子监历史、建筑、制度等丰富知识,穿插了相关掌故等,材料繁多、错落,可谓“形散”;

但所有这些材料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对国子监这一封建制度的看法,归结到“封建时代的经济、财政、人事制度,是一个多么古怪的东西!

”这一主旨句上来,这是“神聚”,主旨突出。

行文采用时空交错的顺序,看似形散,但以“国子监”为线索,中心突出,纵马驰骋,收放自如,形散神聚。

★4.作者在文末说:

“封建时代的经济、财政、人事制度,是一个多么古怪的东西!

”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①“古怪”一词反映出国子监尽管建筑宏伟,但实则反映的是统治者个人喜恶;

尽管学规严格,但课业稀松,贪腐横行:

这些揭示了国子监的荒诞无用,批判了封建专制的落后。

②将封建时代的各种制度称为“东西”,化重为轻,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时代的蔑视之情。

③以感叹句收束全文,语气强烈,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制度的讽刺之情。

④结构上画龙点睛,深化主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忆田先生

朱以撒

①田先生已经过世十多年了。

他是我来到这个陌生城市比较早结识的一位长辈。

他在这个城市的书法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着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威望。

田先生待我还是比较友好的,他相貌清癯、言说平静,也使我有好感,也跟着尊他,敬他。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在学校的膳团里举办了一个书法展览,作品四百件。

无钱装裱,就找来几块演戏的布幕,把墙体遮蔽起来,把作品别在布上。

田先生和几位老先生来,逐幅看过,并题了四个字——渴骥奔泉,对整个展览的气势给了赞赏。

后来,他给了我一封信,谈到几个字的不规范,也表示了他的欣慰之情,希望我给他一帧照片。

②一老一少开始了顺畅的交往。

③现在回想与田先生的交往,多半是一些碎片。

比较深刻的是与他一同参加了安阳殷墟的国际甲骨文研讨会,田先生是甲骨文书法的好手,年高手硬,笔下清新脱俗,又能通过古文字借用撰写长篇诗文,总是高于同俦。

他成了会议上的明星,会议期间为人拥戴,应接无算。

会后我们一同游玩了龙门石窟,一个洞窟一个洞窟地看过。

那时他七十多岁,居然毫无倦意。

有人问田先生的行书出自何处,他笑而不答,我应接到,应该是从魏晋写经里来的。

田先生感到惊讶。

④回来后继续交往,田先生送给我一幅甲骨文书法,一幅行书,还有一幅墨竹。

我以为一老一少的良好交往会这样顺风顺水地下去。

⑤有位记者来采访我,问我对这个城市的书风如何看,我用了四个字来表达——陈陈相因。

据我几年来的观察,为师的不是引导学生学习经典,而是局限于师门。

宗派和流派的差异就是这样,屋下架屋,床上迭床,愈见其小。

尽管为师的努力地传授,为徒的勤勉地吸收,其乐融融,毕竟硁硁小道。

当然,这个弊端是在二十年后才彻底地让人看明白。

听说田先生很不高兴。

接下来就是一次有组织的例会,已经有几个人把稿子都写好了。

田先生和几位老先生稳坐中军帐,看我一张嘴和他门徒的五六张嘴往来。

我们各抒己见并不相让。

午饭时间到,田先生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