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整理文档格式.docx
《有限空间作业整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作业整理文档格式.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操作步骤
1、气体检测管的检查
(1)根据被测气体选择合适的气体检测管。
(2)检查检测管是否在有效期内。
(3)检查气体检测管是否有损坏。
(4)检查采样器气密性是否良好。
(5)检查采气袋是否完好。
2、气体检测管的操作
(1)根据被测气体性质,正确采集有限空间内气体。
(2)折断气体检测管两头,按管上气体流向提示,将检测管安装在采样器上。
(3)拉动真空采样器拉杆,检测被测气体。
(4)读取读数。
(5)数据评估,了解体积浓度单位与质量浓度单位间的换算。
评分标准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扣分标准
配分
得分
1
操作
过程
气体检测管的检查
1)所选气体检测管与待测气体不匹配,扣10。
2)未检查检测管有效期,或过期仍使用的,扣10。
3)未检查气体检测管完好性,或破损仍使用的,扣8。
4)未检查采样器气密性,或气密性检测方法不正确,扣12。
5)未检查采气袋气密性,或发现气袋存在问题未及时更换,扣10。
50
气体检测管的操作
1)采集有限空间内气体不正确的,扣10。
2)检测管安装方向不正确的,扣10。
3)检测管检测操作不正确的,扣10。
4)读取读数不正确的(包括数值及单位),扣10。
5)数据评估时,需要单位换算的未进行换算,或不知晓不同单位间需要换算的,扣10。
2
合计
100
设备需求
名称及要求
数量
气体检测管(二氧化碳),易耗品
1盒
真空采样泵
1个
3
采气袋,3L
4
抽气泵(有气体进口、出口)
1台
通讯及照明设备的使用
1、选用照明设备。
(1)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防爆型照明设备。
(2)手持照明设备应选择安全电压,优先选择电压不大于24V的照明设备,在积水、结露的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手持照明电压应不大于12V,超过安全电压的应采取有效的漏电保护及绝缘措施。
(3)检查照明设备外观是否良好。
(4)检查设备是否有电。
(5)使用期间照明设备电量不足,在安全场所(有限空间外)更换电池或充电,不允许在易燃易爆环境中进行上述操作。
2、正确选用通讯设备
(1)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防爆型通讯设备。
(2)检查通讯设备外观是否良好。
(3)检查设备是否有电,调节频率并测试通话质量。
(4)通话期间出现信号中断,作业者立即撤离。
选用照明设备
1)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非防爆型照明设备,扣10。
2)照明设备电压选择错误,或照明设备未采取漏电保护及绝缘措施,扣15。
3)未检查照明设备,或发现存在问题未及时更换,扣10。
4)未检查照明设备电量,扣15。
5)照明设备不安全操作(在有限空间内更换电池或充电),扣10。
60
正确选用通讯设备
1)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非防爆型通讯设备,扣10。
2)未检查通讯设备(查外观、电量、调节频率测试通话质量),或发现设备存在问题未及时更换,扣20。
3)通讯设备操作错误,扣10。
40
(非)防爆型手电/(非)防爆型头灯
(非)防爆对讲机
1对
科目二:
安全操作技术
不同级别安全防护设备设施选配
15分钟
1、评估检测为1级或2级,且准入检测为2级的环境,必须配置的有:
(1)1套围挡设施、1套安全标志、警示标识或1个具有双向警示功能的安全告知牌。
(2)作业前,每个作业者进入有限空间的入口应配置1台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作业中,每个作业面应至少有1名作业者配置1台泵吸式或扩散式气体检测报警仪,监护者应配置1台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3)1台强制送风设备。
(4)照明设备。
(5)每名作业者应配置1套正压隔绝式呼吸器。
(6)每名作业者应配置1套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
(7)每名作业者应配置1个安全帽。
根据作业现场情况宜配置的有:
(1)通讯设备;
(2)每个有限空间出入口宜配置1套三脚架(含绞盘)。
2、评估检测为1级或2级,且准入检测为3级的环境,必须配置的有:
作业中,每个作业面应至少配置1台气体检测报警仪。
(5)每名作业者应配置1套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
(6)每名作业者应配置1个安全帽。
(3)每名作业者宜配置1套正压隔绝式逃生呼吸器。
3、评估检测和准入检测均为3级,必须配置的有:
(3)照明设备。
(4)每名作业者应配置1套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
(5)每名作业者应配置1个安全帽。
(1)1台强制送风设备。
(2)通讯设备。
(3)每名作业者宜配置1套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
(4)每个有限空间出入口宜配置1套三脚架(含绞盘)。
(5)每名作业者宜配置1套正压隔绝式逃生呼吸器。
4、准入检测为1级,必须配置的有:
5、在作业点400m范围内应配置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且作业配置的防护设备设施符合应急救援设备设施配置要求时,可作为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使用。
救援设备必须配置:
(1)至少配置1套围挡设施。
(2)至少配置1台强制送风设备。
(3)每个有限空间救援出入口应配置1套三脚架(含绞盘)。
(4)每名救援者应配置1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高压送风式呼吸器。
(5)每名救援者应配置1套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
(6)每名救援者应配置1个安全帽。
根据作业现场情况宜配置的有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评估检测为1级或2级,且准入检测为2级的环境设备配置方案
1)不知该环境配置方案,不得分。
2)必须配置的救援设备缺项,缺1项扣。
3)宜配置救援设备缺项,扣2。
评估检测为1级或2级,且准入检测为3级的环境设备配置方案
1)不知救援设备配置方案,不得分。
21
评估检测和准入检测均为3级设备配置方案
准入检测为1级配置方案
5
救援设备配置
1)不知救援设备配置原则,扣。
2)原则表述缺项,缺1项扣。
3)不知救援设备配置方案,扣17。
4)必须配置的救援设备缺项,缺1项扣。
5)宜配置救援设备缺项,扣2。
30
实际操作、口述、仿真模拟
1、送风式长管呼吸器的穿戴
(1)正确判断长管呼吸器的适用范围
①选择送风式长管呼吸器,不使用自吸式长管呼吸器。
②指定防护因数为1000,在缺氧或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使用或可能发生气体浓度突然升高的情况中使用。
③根据DB11/《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1部分:
通则》,准入检测为2级环境时,优先使用送风式长管呼吸器。
④当在IDLH环境中使用时,必须配有辅助逃生设备。
(2)长管呼吸器的检查
①检查面罩是否完好,无破损,包括面罩边缘、进气阀、呼气阀、头带、视窗等。
②检查送风长管、连接点是否完好。
③检查气密性。
将下颚抵住面罩的下颚罩内,把面罩罩好,用手掌心堵住呼吸阀体进出气口,吸气,面罩会向内微微塌陷,面罩边缘紧贴面部,屏住呼吸数秒,维持上述状态无漏气即说明密合良好。
存在面罩泄漏情况的应调整头带或更换面罩直至气密。
当面罩与通气软管间无法拆卸式,捏住软管进行气密性测试。
④检查通气性。
在戴好面罩,且面罩与通气软管相连接的情况下,松开软管正常呼吸,检查在风机出现异常情况下,转化为自吸式长管呼吸器,通气性是否良好。
⑤检查风机是否正常运转。
(3)长管呼吸器的使用
戴面罩,系腰带,打开风机,并将送风机放置在有限空间外空气洁净处。
2、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穿戴
(1)正确判断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适用范围
①指定防护因数>1000,可以IDLH环境中独立使用。
②准入检测为2级环境,短时间操作可以(次优,但不建议)选用。
③主要适用于救援工作。
(2)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检查
①检查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整体外观是否良好,包括背托、系带、导气管、阀体、气瓶有效期等。
②气瓶压力是否满足作业需要。
打开气瓶阀,压力表指针显示压力数值逐渐上升,观察气瓶压力,气瓶存气量应至少满足25MPa。
③检查报警器是否正常工作。
关闭气瓶阀,压力表指针不动,说明气路密闭。
平缓地按动泄压阀,压力表显示数值逐渐下降,面罩有持续通畅的气流流出,当压力降至(±
)MPa时,蜂鸣报警器开始报警,并持续发出声响至气压为0。
发生“高报”或“低不报”情况时,均属于异常,应及时更换。
④检查气密性。
面罩与供气阀可拆卸:
存在面罩漏气情况的应调整头带或更换面罩直至气密。
面罩与供气阀相连:
关闭气瓶阀后,释放气管内残气,使气压表显示为0。
将下颚抵住面罩的下颚罩内,把面罩罩好,吸气,面罩会向内微微塌陷,面罩边缘紧贴面部,屏住呼吸数秒,维持上述状态无漏气即说明密合良好。
(3)正确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①背空气呼吸器,气瓶倒置于背部,调整肩带,系好腰带。
佩戴面罩,并调整面罩,与脸部完全贴合。
打开气瓶阀,吸气打开供气阀,连续呼吸。
②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时间一般在40min左右。
3、紧急逃生呼吸器的使用
(1)正确判断紧急逃生呼吸器的适用范围
①选择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
②为保障作业安全,进入有限空间时携带紧急逃生呼吸器,一旦作业过程中发生任何意外,使用紧急逃生呼吸器及时撤离。
③可独立使用也可以配合其他呼吸防护用品共同使用。
④紧急逃生呼吸器的使用时间一般在15min左右。
(2)检查紧急逃生呼吸器
①正压式紧急逃生呼吸器:
检查气压、面罩气密性、部件连接是否完好气瓶在有效期内等。
②自生氧式紧急逃生呼吸器:
检查配件是否齐全、是否在有效期内等。
(3)紧急逃生呼吸器的使用
为保障作业安全,进入有限空间时携带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在作业过程中突然发生意外(如气体检测报警仪报警、作业人员身体不适等)时,作业者套好面罩(头套),打开气瓶阀(打开插销),使用紧急逃生呼吸器出离有限空间。
送风式长管呼吸器的穿戴
正确判断长管呼吸器的适用范围
1)选择自吸式长管呼吸器,扣。
2)未正确表述适用范围,a.指定防护因数为1000,在缺氧或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使用或可能发生气体浓度突然升高的情况中使用;
b.准入检测为2级环境;
c.当在IDLH环境中使用时,必须配有辅助逃生设备,各扣。
10
长管呼吸器的检查
1)未检查面罩,扣2。
2)面罩检查缺项(面罩边缘、气阀、头带、视窗),缺一项扣。
3)未检查送风长管、连接点,扣2。
4)未检查气密性,扣6。
5)气密性检查方法错误,a.进气口遮蔽不严;
b.头带遮挡在面罩上;
c.其他可能产生泄漏不严的情况,各扣2。
6)未检查通气性,扣4。
7)检查通气性方法错误,扣2。
8)未检查风机是否正常运转,扣4。
18
长管呼吸器的使用
1)佩戴方法错误,扣4。
2)送风机放置在非洁净处,扣3。
7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穿戴
正确判断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适用范围
未正确表述适用范围,a.指定防护因数>1000;
b.可以IDLH环境中独立使用;
c.准入检测为2级环境,短时间操作可以(次优,但不建议)选用;
d.主要适用于救援工作,各扣2。
8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检查
1)未检查外观,扣4。
2)外观检查缺项(背托和系带、导气管、阀体、气瓶有效期),每缺1项扣1。
3)未检查气瓶气压,扣6。
4)气压检查操作错误(出现漏气),扣3。
5)未正确表述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工作压力(25MPa),扣3。
6)未检查报警器,扣6。
7)报警器检查错误(出现漏气),扣2。
8)未正确表述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报警范围(±
)MPa,扣2。
9)未检查出报警哨异常,扣2。
10)未检查气密性,扣8。
11)气密性检查方法错误,a.进气口遮蔽不严;
c.其他可能产生泄漏不严的情况;
d.未使用负压法检查,各扣2。
24
正确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1)佩戴方法错误,扣6。
2)未正确表述使用时间,扣2。
紧急逃生呼吸器的使用
正确判断紧急逃生呼吸器的适用范围
1)选择过滤式紧急逃生呼吸器,不得分。
2)适用范围缺项或错误,缺1项/错误1项扣。
检查紧急逃生呼吸器
1)未检查气瓶压力或检查方法错误,扣4。
2)未检查面罩气密性或检查方法错误,扣4。
3)未检查其他配件,扣2。
紧急逃生呼吸器使用
1)发生异常状况时仍坚持作业的,不得分。
2)未携带紧急逃生呼吸器进入的,扣5。
3)紧急逃生呼吸器操作有误的,扣5。
连续送风式长管呼吸器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钢瓶,携气式)
紧急逃生呼吸器(钢瓶,携气式)
12/15分钟
1、进入评估检测为1级或2级,且准入检测为2级的环境作业
(1)作业者穿戴全身式安全带、正压式隔绝式呼吸器(优选送风式长管呼吸器或次选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安全帽,佩戴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2)检查踏步安全后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3)作业过程中作业者和监护者实时检测。
(4)作业过程中全程机械通风。
2、进入评估检测为1级或2级,且准入检测为3级的环境作业
(1)作业者穿戴全身式安全带、(携带紧急逃生呼吸器)、安全帽,佩戴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3)作业过程中作业者实时检测。
3、进入评估检测和准入检测均为3级作业
(1)作业者穿戴(全身式安全带、携带紧急逃生呼吸器)、安全帽,佩戴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4)作业过程中至少保持良好的自然通风。
作业人员穿戴安全带
1)未穿戴安全带,不得分。
2)未检查安全带,扣4。
3)未穿戴全身式安全带,扣4。
4)安全带穿戴不合适,扣2。
作业者穿戴正压式隔绝式呼吸器
1)作业者未穿戴正压式隔绝式呼吸器(优选送风式长管呼吸器或次选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不得分。
2)作业者未检查呼吸防护用品,扣20。
2)穿戴呼吸防护用品操作错误,扣10。
作业者穿戴安全帽
1)作业者未穿戴安全帽,不得分。
2)作业者未检查安全帽,扣12。
12
作业者佩戴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1)作业者未佩戴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不得分。
2)未在有限空间外开启检测报警仪,扣12。
3)使用扩散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未取下集气罩,扣13。
25
作业者检查踏步
作业者未检查踏步安全,不得分。
进入作业
1)作业过程中作业者未实时检测,扣6。
2)作业过程中监护者未实时检测,扣6。
3)作业过程中未全程机械通风,扣6。
2)未检查安全带,扣8。
3)未穿戴全身式安全带,扣8。
4)安全带穿戴不合适,扣4。
20
作业者携带紧急逃生呼吸器
1)作业者未携带紧急逃生呼吸器,扣8。
2)作业者未检查呼吸器,扣10。
1)作业过程中作业者未实时检测,扣10。
2)作业过程中未全程机械通风,扣10。
2)未在有限空间外开启检测报警仪,扣15。
3)使用扩散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未取下集气罩,扣15。
2)作业过程中未进行自然通风,扣10。
全身式安全带
1条
安全帽
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四合一
扩散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四合一
送风机,防爆/非防爆
6
风管,5m
1根
移动式小型发电机,汽油型/柴油型
9
实操模拟台
科目三:
安全隐患排除
气体检测及作业环境分级
实际操作、口述、模拟仿真
10分钟
1、选择及检查气体检测报警仪
(1)作业前应选择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2)仪器外观是否完好,无破损。
(3)检查仪器检定日期是否有效,检定期为1年。
(4)检查检测报警仪相关部件是否完好,无破损。
2、开机
(1)洁净环境下开机,进行自检。
(2)检查电量,确认并调节“零点”,在非“0”或“”,进入设置模式调节“零点”。
3、报警值调节
按现场指示正确调节气体检测报警仪报警值、预警值。
4、检测
(1)连接检测报警仪,使用内置泵式的,将采气导管与仪器相连;
使用外置泵式的,扣好集气罩,连接外界泵和导气管。
(2)布置检测点。
竖向有限空间的上、中、下进行布点(上、下检测点,距离地下有限空间顶部和底部均不应超过1m,中间检测点均匀分布,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8m);
横向有限空间的外向内进行布点;
监护检测点应设置在作业者的呼吸带高度内,不应设置在通风机送风口处。
(3)每个检测点的每种气体应连续检测3次,采样一段时间后,读取氧气数值,以检测数据的最高值为依据。
5、关机
在洁净环境下,待数据“归零”后关机。
6、结果评估和作业环境分级
根据检测结果(模拟实际现场,由考官出具检测数据)进行作业环境危险性分级判断。
选择及检查气体检测报警仪
1)选择扩散式检测报警仪,扣5。
2)未检查仪器外观,或发现外观损坏未及时更换的,扣3。
3)未检查仪器检定日期是否有效,扣5。
4)不能正确回答检定周期的,扣4。
4)未检查检测报警仪相关部件,或发现部件存在问题未及时更换的,扣3。
开机
1)未在洁净环境下开机,扣5。
2)未检查电量,扣5。
3)未进行调零操作,扣5。
15
报警值调节
报警值设置操作不正确,不得分。
检测
1)检测报警仪连接错误的,扣5。
2)检测点布点错误的,扣5。
3)检测过程错误的,扣5。
4)读数错误的,扣5。
关机
1)未在洁净环境下关机,扣6。
2)数据未“归零”关机,扣6。
分级判断
分级错误的,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