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十三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作业1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浙江专用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十三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作业1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十三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作业1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这篇小品文读来“趣”味盎然。
作者认为昨夜纸幅“有骀荡之趣”,你还从文中发现哪些“趣”?
阅读全文,说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种“趣”,简要阐述。
(4分)
二、[2017·
衢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水素女
[东晋]陶渊明
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
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
始出居①,未有妻,邻人共愍②念之,规为娶妇,未得。
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
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
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
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
端谓邻人为之惠也。
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
邻人曰:
“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
”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
后以鸡鸣出去,平早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
乃到灶下问之曰:
“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
”女大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曰:
“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
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③为守舍炊烹。
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
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
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
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可不乏。
”端请留,终不肯。
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
(选自《古代小说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①出居:
单独居住。
②愍(mǐn):
同情、可怜。
③权:
暂且、姑且。
1.用“/”为文中画线处断句。
(端)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
2.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侯官县有个名叫谢端的孤儿,被好心的邻居收养,一直到了十七八岁。
后来因为触犯了法律,他就搬出来独立生活了。
B.邻居们都很关心谢端,按照乡里的规矩,给他娶了一个妻子,但是谢端因为家中一贫如洗,没有能够留住这个妻子。
C.白水素女知道谢端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他,又见他克勤克俭,安分守己,所以自愿下凡来帮助他。
D.白水素女的身份暴露后,必须回到天庭,不能再帮助谢端致富了,临走前她留下了田螺壳,让谢端有取之不尽的米谷。
3.下面是这个故事的尾声,顺序被打乱了,请排出正确的顺序________(只填写序号)。
(2分)
①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
②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
③后任至令长云。
④于是乡人以女妻之。
4.这个故事与“牛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灰姑娘”等故事,有相似的情节结构模式。
请从人物身份、品质、境遇、结局等方面进行探究,写出此类故事的模型。
三、[2017·
河北]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复儿子书①
来信均悉②,兹③再汇汝④日本洋五百元。
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⑤皆散尽?
是甚可怪!
汝此去,为求学也。
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
千金之资⑥,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⑦已告罄⑧?
汝苟⑨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⑩汝不应若是耳。
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
且汝亦尝读《孟子》乎?
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
吾儿恃⑪有汝父庇荫⑫,固⑬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⑭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
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
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
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余前曾致⑮函⑯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
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⑰负⑱老人训⑲也。
(选文有改动)
【注】①本文节选自张之洞回复儿子的书信。
②悉:
知道。
③兹:
现在。
④汝:
你。
⑤业:
已经。
⑥资:
钱财,费用。
⑦即:
就,便。
⑧告罄:
财物用尽。
⑨苟:
假如。
⑩特:
不过。
⑪恃:
倚仗,依赖。
⑫庇荫:
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
⑬固:
本来。
⑭稼穑:
泛指农业劳动。
⑮致:
给予。
⑯函:
信件。
⑰毋:
不要,不可。
⑱负:
辜负。
⑲训:
教诲,教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4分)
(1)儿自去国至今( )
(2)求学宜先刻苦( )
(3)特汝不应若是耳( )
(4)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 )
(标四处)(2分)
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
(1)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
(2)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
4.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
四、[2017·
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秦将伐魏。
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①,告之曰:
“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
”孟尝君曰:
“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
”王曰:
“寡人愿子之行也。
”
…………
又北见燕王曰:
“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
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
”燕王曰:
“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田文曰:
“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
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
”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
“臣效②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
“大变可得闻乎?
”曰:
“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
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
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
燕王曰:
“子行矣,寡人听子。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①孟尝君:
即田文,此时在魏国为相。
②效:
献,呈献。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魏王闻之(听说)
B.寡人愿子之行也(愿望)
C.燕王尚未许也(答应)
D.王且何利(好处)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A.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B.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C.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D.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
B.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
C.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
D.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五、[2017·
江西]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清官周忱
[明]焦 竑
周文襄公①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
使吏抱成案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
至一处,忽点首喜曰:
“幸有此可生。
”遂出其人。
己巳之难②,英宗既北狩③,达虏④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⑤,举朝仓皇无措。
议者欲遣人举火焚之,恐敌因粮于我⑥也。
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⑦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于是肩负踵接于道。
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仓为之一空。
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⑧。
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
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
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节选自《玉堂丛语·
清官周忱》)
【注】①周文襄公:
指周忱,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
②己巳之难:
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虏,史称“己巳之难”。
③狩:
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虏。
④达虏:
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
⑤通州仓:
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
⑥因粮于我:
指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
⑦卫军:
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军制。
⑧民瘼(mò
):
老百姓的疾病痛苦。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欲活之/无路
B.举朝/仓皇失措
C.时/周文襄公适在京
D.说/田里间事甚悉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案( )
(2)恐( )
(3)谢(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至一处,忽点首喜曰:
(2)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4.选文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周文襄公的形象?
请概括。
六、[2017·
宿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客见赵王①曰:
“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
“有之。
”“何故至今不遣?
“未得相马之工也。
”对曰:
“王何不遣建信君乎?
“建信君有国事,又不知相马。
“王何不遣纪姬乎?
“纪姬,妇人也,不知相马。
“买马而善,何补于国?
“无补于国。
”“买马而恶,何危于国?
“无危于国。
“然则买马善而若②恶,皆无危、补于国。
然而王之买马也,必将待工。
今治天下,举错非也,国家为虚戾③,而社稷不血食④,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何也?
”赵王未之应也。
客曰:
“郭偃之法,有所谓柔痈者,王知之乎?
“未之闻也。
”“所谓柔痈者,便辟⑤左右之近者,及夫人优爱孺子也。
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
是能得之乎内,则大臣为之枉法于外矣。
故日月晖于外,其贼⑥在于内,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
(选自《战国策·
赵策》)
【注】①赵王:
即赵孝成王。
②而若:
或者。
③虚戾:
废墟,形容田舍荒芜,人民灭绝。
④血食:
祭祀祖先的食品。
⑤便辟:
亲近宠爱者。
⑥贼:
害,此处指日月中黑暗的部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何故至今不遣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B.未得相马之工也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C.买马而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
D.然而王之买马也 辍耕之垄上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限两处)(2分)
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3分)
4.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客”与赵王谈话的用意是什么。
七、[2017·
连云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项王军壁垓下①,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且籍②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节选自《史记·
项羽本纪》)
【注】①垓下:
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内。
②籍:
项籍,字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力拔山兮气盖世( )
(2)虞兮虞兮奈若何( )
(3)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
(4)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
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4.成语____________从这段故事而来,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1分)
5.结合文本,谈谈你对项王这个人物的评价。
八、[2017·
南通]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崇明老人记
[清]陆陇其
①崇明县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
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①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
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②伯仲叔季②,列肆共五间:
每户一铺,另辟一间,为出入之所。
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
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
其媳曰:
“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
”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
媳又曰:
“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
”乃以一餐为率③,如蚤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蚤餐季,周而复始。
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
分伯仲坐定,以次称觞④献寿。
率⑤以为常。
③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
老人每食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
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
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对弈,或摴蒱⑥。
四子知其所往,随遣人密嘱其家佯输钱于老人,老人亦不知也。
老人胜,辄踊跃归。
亦率以为常。
盖数十年无异云。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萃》,有删改)
【注】①鬻(yù
卖。
②伯仲叔季:
兄弟排行的次序。
③率(lǜ):
文中指频次。
④称觞(shāng):
举杯。
⑤率(shuà
i):
大致,一般。
⑥摴蒱(chūpú
同“樗蒲”,古代一种游戏。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共两处)(2分)
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及四子长( )
(2)方得侍奉颜色( )
(3)则明日蚤餐季( )
(4)老人每食毕( )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4.文中两次写到“率以为常”,请依次分别概括所指的两件事。
(1)第②段中“率以为常”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率以为常”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崇明老人的儿子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传统美德。
九、[2017·
咸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
“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
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
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①例移:
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播州:
今贵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
抵押。
④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