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2第二章末达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6283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必修2第二章末达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化学必修2第二章末达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化学必修2第二章末达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化学必修2第二章末达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化学必修2第二章末达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必修2第二章末达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化学必修2第二章末达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必修2第二章末达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必修2第二章末达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发生改变

B

5.(2014·

大同检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

B.物质的燃烧可以看作为“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

C.氮气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共价键,故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氮气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共价键,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C错;

化学反应生成稳定的化合物,体系能量降低,A对。

C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B.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不会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构成原电池两极的材料可能是两种金属,也可能一种是金属,另一种是能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等;

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氢气在正极铜片上生成;

铜片插入FeCl3溶液中,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2Fe2++Cu2+,铜片上不会析出铁;

D项,锌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A

7.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

装置

部分

现象

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大

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

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a>

b>

c>

d      B.b>

d>

a

C.d>

a>

cD.a>

c

由装置一知,a>

b,由装置二知b>

c,由装置三知d>

c,由装置四知d>

a。

8.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

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

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

在这种电池中(  )

①铝合金是负极 ②海水是电解质溶液 ③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②③

9.在2NO2(红棕色)N2O4(无色)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一定属于平衡状态的是(  )

A.N2O4和NO2的分子数比为1∶2

B.N2O4和NO2的浓度相等

C.平衡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

D.单位时间内有1molN2O4变为NO2的同时,有1molNO2变为N2O4

颜色不变,说明NO2浓度不变,反应已达平衡。

10.下列各组反应(表中物质均为反应物)中,反应刚开始时,放出氢气的速率最快的是(  )

编号

金属(块状)

酸的浓度及体积

反应

温度/℃

Mg0.1mol

6mol/L硝酸10mL

60

Mg0.2mol

3mol/L盐酸40mL

Fe0.2mol

3mol/L盐酸50mL

3mol/L硫酸10mL

首先根据金属活泼性排除C选项;

镁与硝酸反应不生成氢气,排除A选项;

镁与酸反应的实质为Mg+2H+====Mg2++H2↑,因为镁是固体,所以镁量的多少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而且温度相同,只有H+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B中H+的浓度为3mol/L,而D中H+的浓度为6mol/L,D反应速率最快。

11.由质量均为100g的铁片、铜片和足量的CuSO4溶液组成原电池装置,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电极的质量差变为1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片溶解了12g

B.导线中通过了0.2mol电子

C.铜片上析出了6gCu

D.铜片溶解了6.4g

铁片每溶解56gFe,铜片在就析出64gCu,两极质量相差120g,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当两极相差12g时,铁片溶解5.6g,铜片上析出6.4gCu,电子转移0.2mol,故B正确。

12.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制作的番茄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

B.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D.铜电极上无气泡产生

13.已知某反应aA(g)+bB(g)2C(g)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

起始浓度/(mol/L)

3.0

1.0

2s末浓度/(mol/L)

1.8

0.6

0.8

据此可推算出上述方程式中A、B、C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

A.9∶3∶4B.3∶1∶2

C.2∶1∶3D.3∶2∶1

A、B、C三种物质浓度的变化量之比为Δc(A)∶Δc(B)∶Δc(C)=1.2∶0.4∶0.8=3∶1∶2,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浓度的变化量之比,故B正确。

14.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着某一反应,X气体(2mol)、Y气体(10mol)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YX

B.t1时,Y的浓度是X浓度的1.5倍

C.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t3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

t2时,X、Y的物质的量相等,但v(正)>v(逆),反应仍在进行中;

t3时达到平衡,v(正)=v(逆)。

15.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B(g)C(g)+D(g),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g)和D(g)的物质的量相等

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态,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故气体的压强和密度在反应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A、B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C(g)、D(g)均为生成物,反应的任何时刻,C(g)、D(g)的物质的量总是相等,D项错误。

当c(A)不变时,说明单位时间内生成的A与消耗的A的量相等,即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5分)

16.(10分)下图是炭粉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CO和H2的途径和三个状态的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试问:

E1      E2     E3

(1)步骤1、2分别是吸热过程还是放热过程?

步骤1:

________,步骤2:

________。

(2)比较E1、E2、E3的大小:

(3)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二氧化钛(TiO2)表面作用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

2H2O

2H2↑+O2↑。

分解海水时,实现了从______能转变为______能,二氧化钛作________。

生成的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时,实现了从________能转变为________能。

水分解时,断裂的化学键为________,分解海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1)吸热 放热 

(2)E2>

E3>

E1 (3)太阳 化学 催化剂 化学 电 HO键 吸热

17.(10分)Ⅰ.王亮在超市看到一种电池外壳的纸层包装印有如图的文字,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该电池的种类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干电池 ②蓄电池 ③燃料电池

(2)该电池含有的金属元素中毒性最大的是________(写元素符号)。

(3)下列对该电池的使用和性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电池可应用于闹钟、收音机、照相机等

B.该电池可充电后反复使用

C.该电池使用后不能投入火中,应埋入地下以防污染环境

Ⅱ.科学家预言,燃料电池将是21世纪获得电力的重要途径,美国已计划将甲醇燃料电池用于军事上。

一种甲醇燃料电池是采用铂或碳化钨作为电极催化剂,在稀硫酸电解液中直接加入纯化后的甲醇,同时向一个电极通入空气。

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电池放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电池的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液中的H+向________极移动;

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是________。

(4)比起直接燃烧燃料产生电力,使用燃料电池有许多优点,其中主要有两点:

首先是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高,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

(1)因为该电池是锌锰干电池,属于一次性电池(干电池)。

(2)电池中含有Zn、Mn、Hg等,金属汞属于重金属,对人体和环境危害最大。

(3)干电池使用寿命短,常用于收音机、闹钟、相机中;

是一次性电池,不可反复使用;

用完后应该分类回收,防止污染土壤和水体。

Ⅱ.甲醇燃料电池中加入甲醇的电极为负极,通入空气的电极为正极,同时要考虑稀硫酸电解液,来解决问题。

Ⅰ.

(1)① 

(2)Hg (3)A

Ⅱ.

(1)2CH3OH+3O2====2CO2+4H2O

(2)O2+4H++4e-====2H2O

(3)正 负极 (4)燃料电池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

18.(12分)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流表指针________(填“偏转”或“不偏转”),两极反应式为:

正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负极为____________(填Mg或Al),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了一种新型装置,其构造如图所示:

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上述装置中通入的H2改成CH4气体,也可以组成一个原电池装置,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CH4+2O2+2KOH====K2CO3+3H2O,则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1)该装置形成原电池,Mg作负极,Al作正极,两极反应式为:

2H++2e-====H2↑,负极:

Mg-2e-====Mg2+,所以镁逐渐溶解,铝上有气泡冒出,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2)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虽然Mg比Al活泼,但Al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Mg不反应,故Al作负极,总反应方程式就是Al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方程式,即2Al+2NaOH+2H2O====2NaAlO2+3H2↑。

(3)由题图知该装置为H2O2KOH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4)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用总反应式减正极反应式得负极反应式:

CH4+10OH--8e-====CO

+7H2O。

(1)镁逐渐溶解,铝上有气泡冒出 偏转

2H++2e-====H2↑ Mg-2e-====Mg2+

(2)Al 2Al+2NaOH+2H2O====2NaAlO2+3H2↑

(3)O2+2H2O+4e-====4OH-

(4)CH4+10OH--8e-====CO

+7H2O

19.(11分)Ⅰ.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放入V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A(g)+bB(g)cC(s)+dD(g),当反应进行到第tmin时,测得A减少了nmol,B减少了n/2mol,C增加了3n/2mol,D增加了nmol。

此时反应达到平衡。

(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

a=______,b=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以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化学反应的速率为v(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某一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mol的CO和0.2mol的H2O,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高温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CO(g)+H2O(g)CO2(g)+H2(g)。

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根据图中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反应达平衡时,c(H2)=________。

(2)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________(填序号)。

①CO减少的速率和CO2减少的速率相等

②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③CO、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Ⅰ.

(1)反应转化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n(D)=nmol∶n/2mol∶3n/2mol∶nmol=2∶1∶3∶2。

(2)v(B)=

mol/(L·

min)。

Ⅱ.

(1)由图分析10min达到平衡,CO2浓度增加了0.03mol/L,则CO浓度减小0.03mol/L,所以v(CO)=

=0.003mol/(L·

min),由于起始时,H2浓度为0,所以达到平衡时c(H2)=0.03mol/L;

(2)CO减少的速率是正反应速率,CO2减小速率是逆反应速率,可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的依据。

Ⅰ.

(1)2 1 3 2

(2)

min)

Ⅱ.

(1)0.003mol/(L·

min) 0.03mol/L 

(2)①③

20.(12分)经研究知Cu2+对H2O2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回答下列各题:

(1)定性分析:

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H2O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定量分析:

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

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检查乙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6molX气体和0.6mol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X(g)+Y(g)nZ(g)+2W(g),2min末生成0.2molW,若测得以Z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mol·

L-1·

min-1,则前2min内,用X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2min末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中,Z的化学计量数n=________。

(4)在一定温度下,反应2A(s)+2B(g)C(g)+D(g)在恒容容器中进行,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

A.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B.混合气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C.A的质量不再改变

D.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1)催化剂的不同会引起反应速率的不同,所以根据反应中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定性分析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为了实验具有可比性,应该使溶液中的阴离子也相同,这样才能排除阴离子不同可能造成的干扰。

(2)从外观分析A是分液漏斗,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因此需要测量所用时间的长短。

由于装置的右侧是带有活塞的针筒,所以检验其气密性时不能利用传统的方法检验,正确的方法是关闭A上的玻璃旋塞,将针筒的活塞拉出(或推进)一段后松开,活塞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漏气。

(3)以Z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mol/(L·

min),因此生成Z的物质的量是0.1mol/(L·

min)×

2L×

2min=0.4mol,同时生成W是0.2mol,因为物质的变化量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n等于4。

因为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和相应的化学计量数是成正比的,所以速率之比应该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用X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5mol/(L·

生成0.2molW,就必然消耗0.1molY,则剩余Y是0.5mol,所以2min末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5mol/L。

(4)因为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是不变的,所以在反应过程中压强始终是不变的,A不正确。

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容积不变,但混合气的质量是变化的,所以当混合气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时,可以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A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因此选项C正确。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混合气的质量和混合气的物质的量的比值,混合气的物质的量不变,但质量是变化的,因此当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时可以说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1)反应产生气泡快慢 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 2H2O2

2H2O+O2↑

(2)分液漏斗 收集40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关闭A上的玻璃旋塞,将针筒的活塞拉出(或推进)一段后松开,活塞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气密性良好

(3)0.05mol·

min-1 0.25mol/L 4

(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