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 自考管理思想史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5142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 自考管理思想史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省 自考管理思想史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省 自考管理思想史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川省 自考管理思想史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川省 自考管理思想史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 自考管理思想史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四川省 自考管理思想史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 自考管理思想史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 自考管理思想史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如果各人都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满意的话,可以使人类处于一种比较和平的境地;

相反的,在那些联合地和共同地站有某种东西的人们中间,往往最容易发生纠纷。

阿奎那的思想与后来管理思想中关于人性的某些基本假设中的伦理学基础的探讨有明显的关联性。

10、尼科洛~马基雅维利。

意大利人。

管理思想有:

1)“性本恶”的人性假定;

2)物质利益决定论3)共和制优于君主制的政体观。

4)强调了领导者的素质问题。

11、托马斯~莫尔。

《乌托邦》。

1)指出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2)提出了“乌托邦”的构想3)主张按民主的方式管理国家;

4)设想整个社会经济按照一定的统一原则管理。

12、工业文明:

现代管理思想是工业文明的产物,而工业文明的发展则是以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为前提的。

资本主义精神的确立、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工业革命分别从思想、政治和产业三方面为工业文明的繁荣和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3、行会制度类型:

1)商人行会2)手工业行会

14、资本主义精神三大支柱:

1、新教伦理2、自由意志伦理3、市场伦理

15、新教伦理:

马丁~路德在德意志,提出“天职”概念。

4条重要伦理准则:

1)浪费时间是万恶之源,因为所浪费时间都是履行“天职”的机会;

2)乐于工作,不劳动者不得食;

3)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神的一直,因为使得技术提高,丰富了物质,符合所有人的利益,神意如此,教徒应尽心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4)超过基本需求的消费是浪费,是有罪的。

16、市场伦理:

亚当~斯密,《国富论》,市场与竞争是经济活动的调节器。

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市场竞争效率的主要源泉。

17、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8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标志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1775——1789美国独立战争。

1789,法国大革命将之本主义传遍欧洲。

18、工业革命:

是以机器大生产代替一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又称为产业革命。

始于18世纪60年代。

19、现代管理思想的萌芽:

代表性思想:

1、关于管理的重要性2、关于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3、关于管理体系和管理职能4、关于劳动分工问题5、关于工厂的生产经营管理

20、关于工厂的生产经营管理:

詹姆斯~瓦特和马修~鲁宾逊~博尔顿强调:

1、必须进行市场的预测和研究,将一切生产和销售简历在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

2、右击选选择厂址;

3、有计划进行符合工艺要求的机器的布置;

4、应制定生产工艺的流程和机器作业标准,并按照所要完成的工艺流程安排详细的工作规划;

5、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6、试行产品部件的标准化;

7、对工厂中的各项工作要有先进的控制制度和统计制度,作为管理决策的依据;

8、建立详细的会计记录,实施有效的会计控制和监督;

9、进行工作研究;

10、在工作研究基础上,实行按成果付酬的工资制度(计件工资制、福利制度)。

21、丹尼尔~A~雷恩:

管理即是环境产物又是其过程。

早期人道主义。

22、我国芮明杰教授:

狭义的管理学主要由组织研究个管理方法研究构成;

广义的还要加上经营领域研究。

23、21世纪对管理学的挑战:

1、知识经济时代对管理学的挑战;

2、信息爆炸时代对管理学的挑战;

3、经济全球化对管理学的挑战;

4、文化和利益多元化对。

5、生态和环境问题对。

6、新经济体制对。

24、管理学未来发展新趋势:

1、创新仍然是未来管理学发展的主旋律:

1)管理视角的创新,2)管理内容的创新,3)管理方法的创新;

2、学科体系的完善是未来管理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3、社会效用的经一部扩大是未来管理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二章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5、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是管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26、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

1、宏观背景2、现实原因

27、宏观背景:

1、市场和企业的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

2、对企业制度化管理的的重视程度投入增强;

3、管理者和管理者组织的出现。

28、现实原因:

1、劳资关系及激励问题;

2、管理人才的缺乏;

3、工人掌握技能及工人的劳动效率问题;

4、政府机关如何提高管理效率。

29、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1895年《计件工资制》,1903《工场管理》,1912《科学管理原理》

30、泰勒为解决“磨洋工”所做实验:

1、铁块搬运实验,2、铲掘实验,3、金属切削实验

31、科学管理理论的前提假设:

1)科学管理能有效的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当时普遍存在的劳资问题;

2)工人是“经济人”,关心的是如何提高物质收益;

3)单个人可以取得最大效率,集体行动反而导致效率下降。

32、科学管理的目的:

获得最高效率,即泰勒认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33、科学管理的内容(必考,解答):

1)作业管理:

首先把每次操作分解为动作,并把动作细分为要素,然后研究每项动作及要素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去掉不合理的动作,依据经济合理的原则对必要动作进行改进。

2)工人的选择和培训;

3)激励性的报酬制度;

4)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5)职能工长制;

6)例外原则;

7)管理哲学。

34、科学管理是人类第一种较为系统的管理思想,从此,管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5、亨利~法约尔,法国,管理过程学派创始人。

1916,《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国家在管理上的无能——邮政和电讯》、《公共精神的觉醒》等。

36、泰勒是从生产角度提出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从组织角度提出一般管理理论。

37、法约尔的主要贡献:

1,管理有5项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2,14项管理原则;

3,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8、法约尔认为:

企业中出现金字塔组织机构是职能增加的结果。

职能的发展是水平方向的。

有能力有知识的参谋人员是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得到延伸。

39、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

1)专业分工;

2)权责对等;

3)遵守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7)合理报酬;

8)适当集权和分权;

9)等级制度;

10)秩序;

11)公平;

12)保持人员稳定;

13)首创精神;

14)人员团结。

40、马克斯~韦伯,德国,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研究了政府机关的复杂性,由此产生“理想行政组织”学说。

41、理想行政组织的特征:

1)确定的目标;

2)分工明确;

3)指挥链;

4)非人格化的人员关系;

5)规范录用;

6)实行任命制;

7)管理职业化;

8)公私有别;

9)遵守纪律;

42、韦伯对权利的分类:

(多选)1)合理的法定权利;

2)传统的权利;

3)神授的权利。

43、科学管理理论的传播:

甘特发明了甘特图;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是动作研究之父,莉莲~吉尔布雷斯是他的夫人,被称为“第一位女管理学家”。

44、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

厄威克是组织设计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最大贡献是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综合。

45、卢瑟~哈尔西~古利克,提出7种职能,POSDCORB。

分别是:

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46、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简评:

(简答)古典管理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理性的方法来探讨管理问题,提出了一些管理原则和管理职能,并取得了时间的支持;

没有深入研究外部环境对管理活动的影响,研究方法和结论的系统性方面有不足。

第三章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47、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政治背景、经济背景、人文背景。

48、行为科学:

把行为科学视为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行为和群体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而不是一个学科群。

49、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人际关系学说;

2)个体行为理论;

3)群体行为理论;

4)组织领导理论。

50、人际关系学说:

乔治~梅奥,美国,人际关系理论的奠基人。

他主持的霍桑实验。

历时8年。

霍桑实验的4个阶段:

1)车间照明实验—“照明实验”;

2)继电器装配实验—“福利实验”;

3)大规模的访谈计划—“访谈实验”;

4)继电器绕线组实验—“群体实验”。

51、人际关系学说的理论要点:

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3)管理的关键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52、非正式组织是指为了维护成员的共同利益,自发形成核心人物和行为规范的相对稳定的群体。

53、个体行为理论。

马斯洛,美,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

《人类动机的理论》《动机与人格》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对霍桑实验“社会人假设”的补充。

5级金字塔: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美,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

就是那些会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

激励因素:

就是那些能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

戴维~麦克利兰,美,提出“成就需要论”。

个人在工作情景中有3种重要需要:

1)成就需要:

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一种需要;

2)权力需要:

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一种需要;

3)亲和需要:

渴望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需要。

他的理论并没有考虑到低层次水平的需要,不适用所有的劳动者,只适用于卓越的成就者。

维克托~弗鲁姆,期望理论,他认为,个人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是效价和期望的乘积。

M=V*E。

M:

激励力,V:

目标效价,E:

期望值。

弗鲁姆第一个把视野从人们的“内在缺乏”拓展到了“外在目标”。

莱曼~波特和爱德华~劳勒在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综合激励理论”。

内容为:

1)努力=f(效价*期望值),即人们的努力及努力的程度取决于对事物的效价和期望值的评价。

2)人们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他能力的大小、努力程度以及对所需完成人物理解的深度;

3)奖励必须以工作绩效为前提,因为会影响人们衡量下次完成同样事情的期望值;

4)奖励不一定能带来员工满意;

5)满意感会影响员工的效价评价。

54、“人性”理论。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X—Y理论”。

X理论(消极理论):

这1理论对人性的假设包括:

1)人生性好逸恶劳,尽量逃避工作;

2)人生性不愿负责,为逃避责任,宁愿被人领导;

3)人生性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身需要而漠视组织需要;

4)人生性保守,反对变革;

5)人生性愚蠢易于受骗,随时被煽动者当做挑拨是非的对象,作出不适宜的举动。

基于以上假设,X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管理工作要点包括:

1)管理者要以利润为出发点把各项生产要素(金钱、物资、设备、人员)组织起来;

2)管理过程就是指挥、控制并矫正员工的不适当行为,使之适合于组织需要的过程;

3)管理方法就是胡萝卜加大棒,即以金钱为激励手段以严格的制度为控制手段。

Y理论(积极理论):

1)人并非生性好逸恶劳,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

2)人并非生性不愿负责,在适当条件下,人们不但能接受,而且会追求责任;

3)人并非生性以自我为中心,只要管理适当,人们会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4)多数人都具有相当搞的想象力、灵敏度和创造力。

基于以上假设,Y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管理工作要点包括:

1)管理者要通过有效地综合运用各项生产要素(金钱、物资、设备、人员)来实现经营目标。

2)管理过程是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引导辅助、教育员工实现组织目标和自身需要的过程。

55、埃德加~沙因,《组织心理学》,提出四种人性假设:

1)理性“经济人”假设;

亚当斯密;

相当于X理论;

2)社会人假设;

梅奥;

3)自我实现人假设;

由马斯洛首先提出,相当于麦格雷戈的“Y理论”;

4)复杂人假设;

由沙因提出,以复杂人假设为依据产生了权变理论。

56、群体行为理论。

库尔特~勒温,当代实验谁会心理学之父。

他提出“群体动力学”,内容:

1)群体是非正式组织,同组织一样,也包含活动、相互影响和情绪三要素;

2)群体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各种力的一种力场,叫做“生活场所”或“自由运动场所”。

3)群体拥有自己的目标,以维持群体的存在,使群体能够持续发挥作用;

4)群体的结构中包括正常成员、非正常成员、领导者和孤立者;

5)群体有三种不通的领导方式:

专制式、民主式和自由放任式;

6)群体参与者的数量和参与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群体规模群体领导方式;

7)人物不同,群体规模亦不同,一般说来,效率高的非正式组织往往是规模较小的群体。

57、领导品质理论。

早期的领导品质论开辟了对领导主体及其内在构成的原因进行研究的新领域。

它认为领导者是天生的,它忽视下属需要和环境条件的变化。

58、詹姆斯~库赛基和贝瑞~波斯纳的领导品质理论。

前四位的领导品质是:

诚实、有远见、鼓舞人心、能力卓越。

59、领导方式理论。

斯托格迪尔的领导四分图理论。

最后归纳为2个独立维度:

1)结构维度:

领导者以工作为中心,注重组织需要,强调自己与下属的角色差异;

2)关怀维度:

领导者以人际关系为中心,注重职工需要,同下属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体谅的关系。

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论。

有5种典型的领导方式:

1)“1.1型领导”—贫乏型领导2)“1.9型领导”—俱乐部型领导3)“9.1型领导”—任务型领导4)“5.5型领导”—中庸型领导5)“9.9型领导”—团队型领导。

60、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所关注的是环境与领导行为的相互影响,以沙因的“复杂人”假设为出发点。

菲德勒的领导权变模型。

它认为,领导当时应由任务行为、关系行为、下属成熟度这3个因素来决定。

根据人物行为、关系行为2个维度可以组合成4种领导风格:

1)指示型(高工作—低关系)2)推销型(高工作—高关系)3)参与型(低工作—高关系)4)授权型(低工作—低关系)。

根据下属成熟度的4个阶段特点如下:

1)低成熟度的员工,适合指示型领导。

2)中低成熟度员工,适合推销式领导。

3)中高成熟度员工,适合参与型领导。

4)高成熟度员工,适合授权型领导。

在非常有利和非常不利的情况下任务导向型更有效,中等情况下关系领导型更有效。

行为科学论对管理思想史做出如下几方面的贡献:

1)使管理对象的重心由“物”转到“人”。

2)使管理范围由“正式组织”扩大到“非正式组织”。

3)使管理方法由“监督管理”转变为“人性化管理”。

4)借鉴和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形成了完善的学科体系。

行为科学的局限性:

1)研究对象存在片面性;

2)研究方法过于简单化。

第四章管理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61、管理科学理论是指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最新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

数学、系统思想、计算机运用是管理科学的三大基础。

62、管理科学理论主要包括管理科学学派和系统学派的理论。

63、运筹学在管理科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1952年成立美国运筹学协会,1953年成立美国管理科学学会。

64、系统思想就系统学派理论的最基本含义来说,是关于事物的整体性观念、相互联系的观念、演化发展的观念。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系统理论。

“老三论”。

65、管理科学理论的主要特点:

1)将数学应用到组织管理中;

2)在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

3)将系统观念引进到管理方法中;

4)生产和经营管理各个领域的各项活动都以经济效果好坏作为评价标准。

66、运筹学:

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最优化问题的学科,动机是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目的是求解系统最优化问题,即制定合理地运用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优方案。

67、运筹学与其他科学学科的区别(特征):

1)系统导向性;

2)多学科性;

3)重视效益与费用的比较。

68、运筹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1)规划问题;

2)排队问题;

3)对策问题;

4)决策问题;

5)库存问题;

6)搜索问题。

69、运筹学的主要特点:

1)从系统观点出发研究各种功能的关系;

2)应用多学科交叉配合的方法;

3)应用模型化和定量化来解决问题;

4)随情况的变化而修改模型,求出新的最优解。

70、对“一般系统理论”作出最大贡献的是路德维希~贝塔朗菲,是现代系统论的创始人。

提出“有机体系统理论”的概念,这是一般系统理论的萌芽。

71、一般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1)整体观点,即一切有机体都是一个整体——系统;

2)动态观点。

即一切生命现象都处于一种积极活动的状态,并趋于某种稳定;

3)层次观点,即各种有机体都是按照严格的等级层次组织起来的。

72、诺伯特~维纳提出“控制论”。

73、系统分析:

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逻辑推理和科学分析的计算方法,在确定条件或不确定条件下,找出各种可行的备选方案加以分析比较,进而选出一种最优方案。

74、系统分析的准则(简答):

1,对方案进行选择时,应系统目的来进行;

2,从整体利益出发;

3,要考虑到长远的利益;

4,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5,必须抓住关键。

75、系统分析的步骤:

1)确定目标;

2)收集资料,拟定对比方案;

3)建立各种分析模型;

4)分析对比各种方案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5)实施、总结、反馈。

76、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被称为“老三论”,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协同学、突变论、耗散结构论的“新三论”。

第五章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77、切斯特~巴纳德,美,是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

现代管理理论系统学派的创始人。

1938年《经理人员的职能》,被誉为管理学界的经典。

78、协作组织都是正式组织,包含:

1)协作的意愿;

2)共同的目标;

3)信息联系。

他提出“有效性”和“能率”2条原则。

79、个人若想痛他人建立协作关系,必须处理好相关的社会因素,它们是协作系统得以成立的最基本条件。

社会因素包括5方面:

1)协作体系中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2)个人和集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作为协作体系影响对象的个人;

4)社会目的和协作的有效性;

5)个人动机和协作的能率。

80、赫伯特~西蒙,美,是在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的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西方管理决策学派创始人之一,堪称社会科学通才,1978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管理方面唯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理性人——具有“有限理性”的人,即基于“令人满意”而不是“最优”方案的决策模型和完善了社会系统论。

81、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管理就是决策;

2)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3)合理性的决策标准;

4)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82、西蒙的决策包括4个阶段:

1、搜集情况阶段;

2、拟定计划阶段;

3、选定计划和实施阶段;

4、评价计划阶段

83、决策时很难求的最佳方案,原因有几点:

1、信息的不完整性;

2、预测的困难性;

3、穷尽可行性的困难性

84、彼得~德鲁克,经验主义学派,“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是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人。

首次提出“组织”概念,奠定了组织学基础。

1954年,《管理实践》,提出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

1973年,《管理:

任务,责任,实践》,该书被誉为“管理学”的“圣经”。

85、经验主义学派理论内容:

1)管理应侧重于实际应用;

2)管理者的任务是了解本机构的特殊目的和使命,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职工有成就,了解本机构对社会的影响和对社会的责任;

3)实行目标管理的管理方法。

86、权变理论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其代表人物有卢桑斯、菲德勒、豪斯等人。

87、卢桑斯,权变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菲德勒被称为“权变管理的创始人”,。

权变:

权益应变。

88、权变理论主要观点:

1)突破传统理论把组织看成是静止的、相对封闭的系统的局限,认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理想的组织管理模式。

2)提出环境变量和管理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函数。

这是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3)为了有效的解决问题,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然后把组织情况进行分类,建立模型,据此选择和调整有效的组织方式。

89、对权变理论的评价(重点):

1)权变理论学派痛经验主义学派有密切关系,但又有所不同;

2)权变理论为人们分析和处理各种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十分有用的方法;

3)权变学派存在一个根本性的缺陷,即没有统一的概念和标准。

90、经理角色学派代表人物是亨利~明茨伯格,怪才,“经理角色理论巨匠”。

经理角色学派采取的方法是:

一方面采用日记的方法对经理的工作活动进行系统的观察记载,另一方面又在观察的过程之中及观察结束以后对经理的工作内容进行分类。

91、经理工作的6个特点:

1)工作量大,步调紧张;

2)工作的简短|多样和琐碎;

3)把现实的活动放在优先地位;

4)爱用口头交谈方式;

5)重视同外部和下属的信息联系(主要为三方面:

上级、外界、下属);

6)权利和责任相结合。

92、经理所承担的角色:

1)人际关系角色;

2)信息角色;

3)决策角色;

93、简评:

经理角色学派得出的十种角色是靠归纳得出的,对管理者的调查由于数量较少而受到怀疑。

明茨伯格所得出的管理行为是否包含了所有管理行为很值得怀疑。

第六章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

94、生产质量管理的实践与理论的演变:

1)传统质量管理阶段,事后检验;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事先检验;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95、全面质量管理:

是美国的阿曼德~费根堡姆于1956年提出。

全面质量管理:

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充分考虑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个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

96、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四个过程的质量。

97、戴明,美,《转危为安》,“质量管理之父”。

全面质量管理14要点.

98、戴明环:

“PDCA循环”。

P,计划,指规划以改善为目标的变革或实验;

D,执行,执行计划里面的变革或实验;

C,检测,检测执行过程中的状况,看有没有出现偏差;

A,行动,采取变革、放弃或是新一轮的循环。

99、朱兰,罗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