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六专题六3《巧夺天工的园林艺术》导学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5022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1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选修六专题六3《巧夺天工的园林艺术》导学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民版选修六专题六3《巧夺天工的园林艺术》导学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民版选修六专题六3《巧夺天工的园林艺术》导学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民版选修六专题六3《巧夺天工的园林艺术》导学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民版选修六专题六3《巧夺天工的园林艺术》导学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版选修六专题六3《巧夺天工的园林艺术》导学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人民版选修六专题六3《巧夺天工的园林艺术》导学案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选修六专题六3《巧夺天工的园林艺术》导学案含答案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版选修六专题六3《巧夺天工的园林艺术》导学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留园与拙政园齐名,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其建筑空间通过艺术处理,与山水花木组成一个个错落相连的庭院。

4.其他:

(1)网狮园的书斋庭院“殿春簃”古朴素雅。

(2)清幽古朴的沧浪亭,湖石奇巧的狮子林,幽深典雅的艺圃,取意“退则思过”退思园,的无不充满了高雅清逸的书卷气,彰显着古典园林艺术的魅力。

三、文化与自然的和谐

1.原因

(1)苏州经济发达,教育兴盛,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文化氛围浓厚,在此人文环境中,构造山水园林之风盛行。

(2)园林主人深受儒家文化的陶冶,有过“仕官不达”的失意经历,在城市构建园林以寄“栖逸之志”。

这一种与众不同的土大夫文化的物化形态,表达了一种隐逸山林的情趣和远离尘嚣的人生追求。

2.特点

(1)苏州园林的构建是“闹处寻幽”,得景随形,变化丰富,注重人、建筑、自然三者的融合,以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喜悦和情感上的满足。

(2)园林中的厅、堂、楼、阁等各依自然环境巧妙布置。

园中造景刻意追求自然山水之美。

精妙的建筑与巧妙布置的山石水景、花草树木等景观互相配合,共同渲染出苏州园林所特有的清高雅致。

3.评价

(1)以苏州私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反映中国古代社会士大夫阶层生活的一个特殊空间,它以自己独特的形式体现了人与自然、文化和谐一体的理想。

(2)这种理想在现代发达的物质文明条件下,仍值得人们去认知和借鉴。

思考:

苏州园林建筑艺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案:

苏州园林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社会士大夫阶层生活的一个特殊空间,以及一种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相和谐的理想。

精要导学与方法策略

【要点·

剖析·

突破】

1.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1)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

(2)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3)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让人们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

【例题】苏州园林的主人们,大多深受儒家文化的陶冶,有过“仕宦不达”的失意经历,于是转而追崇()

A.功

名利禄B.山水田园之乐C.救国救民D.以文学作品抒其志

解析:

儒家讲求“达则兼济天下,退而独善其身”,题干中的“仕而不达”说明他们放弃了追求功名利禄救国救民的理想,转而追求田园之乐,故选B。

答案:

B

2.苏州园林的私家园林与北方的皇家园林有什么区别?

(1)苏州园林位于江南;

皇家园林大多位于北方;

(2)私家园林多建于城市中,占地不大,园中有亭台楼阁,配以山水花木,以素雅精巧中见大的风格;

皇家园林大都根据自然山水改造而成,占地面积较广,建筑物多而显得堂皇壮丽,风格上趋于雍容华贵。

【例题】避暑山庄和环秀山庄相比,最大的区别是()

A.前者可避暑,后者可防寒B.前者注意山水美,后者注重湖石假山美

C.前者在南方,后者在北方D.前者是皇家园林,后者是私家园林

解析:

两者都可避暑防寒,故排除A;

两者都

注意山水美,故排除B;

前者在北方,后者在南方,故排除C;

前者是皇家园林,一度是清朝前期的政治中心之一,后者是私家园林,是寄情趣于山水的表现。

故选D。

D

【典题·

引导·

感悟】

题型一对苏州园林的评价

【例题】下列对苏州园林的评价,错误的是()

A.苏州园林处处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观

B.苏州园林的构筑是“闹处寻幽,得景随形,变化丰富”

C.佛香阁是观赏苏州园林的最佳位置,也是整个园林的点睛之笔

D.体现了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积淀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最著名的建筑,而不是苏州园林的,故选C。

C

题型二苏州园林的建筑艺术

【例题】下图是

苏州园林中唯一的一景观,其特点是()

A.廊桥微拱,轻若飞虹B.观景赏月,与谁同坐

C.听雨听蛙,怡然自得D.漫步曲廊,园景逶迤

根据该图判断是该图是拙政园的小飞虹,即可判断;

B是“与谁同坐轩”应排除;

C是留听阁,也应排除;

D是留园的曲廊,也该排除。

故选A。

A

迁移应用与探究创新

【自练·

自查·

自评】

1:

苏州园林在造园艺术上吸收了哪些意蕴,配以高雅的诗文、匾联、题刻,在园林景象中寄托了人们的思想情感。

它们是(C)

①文学②国画③西洋画④书法⑤美术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⑤

2.明代正德年间,御使王献臣被贬官还乡后,失意官场转而追求山野之趣和淡泊生活,于是建造了苏州园林的代表之作,命名为(A)

A.拙政园B.锦春园C.退思园D.网狮园

3.苏州古称姑苏,在此地最早建私家园林的是(B)

A.吴王B.顾辟疆C.张士诚D.王献臣

4.中国的传统园林艺术与西方园林比较,最大的区别是(A)

A.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风格B.能够创造出咫尺山林的艺术时空

C.能够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D.能够体现出一种隐逸山林的情趣

5.下图是苏州的名园,根据图中景物判断该图为(D)

A.辟疆园B.留园C.拙政园D.退思园

6.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是反映中国古代社会某些人的一个特殊空间,体现了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理想,该人群是(D)

A.农民B.手工业者C.商人D.士大夫阶层

【实践·

探究·

创新】

1.与苏州园林相比,无论在立意、构思还是技法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C)

A.文学作品B.书法意蕴C.中国传统山水画D.诗文

苏州园林创造出充满诗情画意般的优美环境,堪称立体的中国山水画。

故选C。

2.中国的古典园林是中国特殊国情的产物,苏州园林又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其主要是(B)

A.皇家园林B.私家园林C.兼而有之D.庙宇园林

苏州园林主要是一些失意的士大夫阶层的人们所造,属于私家园林,拙政园即是代表。

故选B。

3.下列关于苏州网狮园的叙述,正确的是(C)

A.该园有清幽古朴的沧浪亭,湖石奇巧的狮子林

B.有苏州园林中最大的太湖石

C.符合了“尚留芍药殿春风”的情境

D.俨然一幅“留得枯荷听雨声”诗意的水墨画

A是退思园,B是留园;

D是拙政园留听阁,C与网狮园的“殿春簃”相符,故选C。

4.“苏州园林甲天下”,可以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代表”,该地区大规模兴建园林的原因有(A)

①自古经济发达②教育兴盛③社会环境相对稳定④文化氛围浓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5.“四面荷花,柳丝低垂,有江南水乡烟水弥漫之趣,”其景恰如“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这是在什么地方观赏到的景致(C)

A.远香堂B.与谁同坐轩C.荷风四面亭D.留昕阁

要抓住“四面荷花”这个关键,说明观察点在池塘的中央,只有“荷风四面亭”四面被池水环绕,四面荷花,故选C。

6.留园中有苏州园林中最大的太湖“石冠云峰”,相传为北宋花石纲的遗物,北宋运送花石是为了(B)

A.修建颐和园B.修建艮岳C.修建北京故宫D.修建太液池和蓬莱山

颐和园是清代修建的皇家御用园林,应排除;

北京故宫是明清时期修建的,也应排除;

太液池和蓬莱山是唐时修建的,也应排除;

艮岳是北宋徽宗修建的皇家御用园林,园中的名花奇石多取自江南,以船运来,正符合题意,故选B。

7.留园是与拙政园齐名的苏州园林,下列的句子中,描绘留园景色的是(C)

A.“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B.“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C.“奇石尽含千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

D.“留得枯荷听雨声”

A描绘的是“荷风四面亭”的景色;

B描绘的是“与谁同坐轩”的景色,D描绘的是“留听阁”的景色,这三景都在拙政园;

只有C描绘的是留园景色。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建筑师们似乎一致追求的是:

“务必使人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材料二:

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水中植莲或养鱼,看到“鱼戏莲叶间”的画景。

材料三:

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即使极小范围的局部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材料四: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也没有高大威严的建筑,有的只是小巧的建筑和自然山水的结合。

请回答:

(1)苏州园林的建筑者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在建筑艺术上最显著的特色是什么?

(2)苏州园林在构筑上有什么要求?

(3)苏州园林与北方皇家园林有哪些区别?

(1)处处是景,处处充满诗情画意。

特色:

在不大的空间内模拟自然景色,把有限空间构造成千变万化的景致。

(2)闹处寻幽,得景随形,变化丰富,注意人、建筑、自然三者的融合,获得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满足。

(3)苏州园林占地少,多位于城市,极少用彩绘,以素雅小巧而著称,属于“小家碧玉”型;

皇家园林依自然山水而建,占地广大,建筑物多而堂皇壮丽,雍容华贵,属于“大家闺秀”型。

【问题·

思考·

提示】

【学习思考】

1.苏州园林在建筑艺术上的最显著的特色是什么?

苏州园林在建筑艺术上最显著特色,是在一个不大的空间内,模拟自然景色,因洼疏池,沿阜垒山,种花植木,营建亭榭,利用水面、奇石和花木,把有限的空间巧妙地构造成千变万化的景致。

2.苏州古典园林是怎样表现那种诗情画意的意境的?

意境是艺术作品借助形象所达到的一种意蕴和境界。

意境是精神境界之所在,是人类特有的。

园林的意境产生在造园前,也存在于园林景物的创造过程中,指导着景物的构筑,意境的创造依附于景物的创造。

而景物的创造(造园)又直接反映造园者人生的经历、世界观、人生

观等。

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幻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涵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

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志的诗,立体的画”。

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

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远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拙政园“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荡怡然自得的(怡园“画舫斋”),还有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四园生活的(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等。

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糅合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3.苏州园林艺术中的自然美与人工美是如何结合的?

①苏州古典园林与当时的文学艺术形式,如绘画、书法、诗歌、戏剧等紧密地交融在一起,把客观的景与造园家的情相结合。

②以人工的奇巧,创造出一种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宜人的幽雅环境。

③园林的构筑十分注重人一建筑一自然三者关系的融合。

④园林中的建筑都能取得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同时又通过家具陈设、楹联题咏等手法的烘托,进一步渲染出园林所特有的清高雅致氛围。

⑤为了呼应自然界中的各种典型环境,创作出各

种不同的建筑类型,每一种类型中又演变出丰富变化的形式,巧而得体、得景随形。

精巧的建筑与美丽的山石水景、花草树木等自然景况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共同形成了比本来的自然更美的梦幻境界。

【自我测评】

1.古代苏州园林的主人一般属于什么阶层?

他们修建园林的目的是什么?

苏州私家园林大多属于官僚士大夫、富商地主等。

他们修建园林的目的多为宅第的延伸和扩展,以满足豪华奢侈的生活需要,或是追求清高风雅的文化情趣。

2.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哪些最常见的建筑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的常见建筑类型主要有亭、榭、台、楼、阁、廊、桥、景石、厅、轩、堂等,次要建筑类型有园路、园门、墙垣、舫、塔、馆、斋、室等。

【材料阅读与思考】

阅读短文,并从中归纳出欣赏中国园林艺术的基本方法。

材料短文中介绍了中国园林的六个审美特征,这也可以说是欣赏中国园林艺术的基本方法。

回顾思考与体验升华

【要点扫描】

【知识整合】

1.平遥古城在建筑布局上的指导思想

(1)严格遵循“左祖右社”、“左文右武”、“文武对应”、“上下有序”的社会礼制形式,形成左城隍庙,右县衙署;

左文庙,右武庙;

左道观,右寺院的相互对称的建筑布局。

这种礼制形式很好地体现了儒家思想。

(2)具体的建筑布局中有道观和寺院,同时把庙和县衙署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体现了“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

【例题】一平遥古城城

墙上有垛口3000个,观敌楼72处,在城东南墙顶,建有祭祀孔子的文庙,这体现了()

A.地域的重视B.对文化感召力的信心

C.以上驭下的传统D.古人的迷信无知

平遥古城讲究对称,建有文庙及3000个垛口,72

个观敌楼,分别对应孔子收徒3000,72贤能,可知平遥古城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尊崇。

2.徽州商人建筑的主要特点

(1)夹溪筑屋,徽商特别重视风水理论对住宅建筑的影响,布局讲求“枕高山面流水”,尤其是对水的活用。

(2)青砖、黛瓦、马头墙,是徽派建筑风格,建筑多为砖木结构,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

(3)“三雕”等装饰更能体现徽派建筑的特色。

木雕多用于室内门窗、

隔窗和天井的装饰;

砖雕主要用装饰民居的门楼、门罩和窗楣;

石雕多用于祠堂和住宅的基座、柱础、栏板及石牌坊等处。

【例题】徽商们致富之后在家乡出资大量兴建祠堂家庙,且规模宏大,装饰堂皇,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这一带人重视教育B.这一带人封建宗法组织严密、宗族意识浓厚

C.这一带人贾而好儒D.这一带人热衷于家乡的公益事业

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祠堂家庙”,理解其含义,则可以得出B的结论。

【走进高考】

高考趋势概述

本单元在近几年的新课标高考中2009年江苏高考考查过一次;

在学习中,该部分的重点应放在:

山西平遥古城、安徽古村落、苏州园林等为例,了解中国绚丽多彩的古城与古民居,探讨文化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考题展示

考例1(2012·

苏州模拟)下列有关丽江古城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国内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特色的古城镇②是中国少数民族城市建设成就的杰出范例③将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和谐地结合在一起④“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是古城的特色之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对丽江古城的掌握和理解。

丽江古城将自然和人文和谐地统一起来,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特色,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考例2(2009·

江苏单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

布迭拉宫自公元17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材料二徽州古村落(是)徽商文化的产物。

……徽州一府六县的方志中,常会对徽商巨贾的资本投向有如下记载:

在家乡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

——王星明、罗刚《徽州古村落》

材料三徽州古村落在选址布局上受着风水观念的强烈制约。

“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是他们基本的原则;

但从风水学角度来看,具有完满的物质条件及合理功能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就是一个理想环境。

人类有着自己的希冀、渴求和恐惧,而只有将这些情感,通过在创造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表达出来,才构成一真正的理想环境。

……徽州民居的天井营造有一个很动听的名儿,叫“四水归堂”,言天降雨露、财气,落到自家房顶,流入宅院。

——摘编自余治淮《桃花源里人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皖南古村落与布达拉宫是哪两类社会群体活动的历史承载?

(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徽州古村落是徽商文化的产物?

古村落突出反映了徽商怎样的心态?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古村落营造中的风水观念在徽州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什么功能?

体现了怎样的环境理念?

(4)有学者称:

“文化遗产的完整样态必须在其存活的情境中才能把握。

”据此,你认为皖南古村落的“完整样态”应该是什么?

此题充分体现了考试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四种能力目标和要求。

第⑴问要求从材料中概括两种不同的社会群体,第⑵问要求

用所学知识回答,要求学生调动所学知识;

第⑶、⑷问要求考生用所学知识论证、阐述“环

境理念”

和“完整样态”。

(1)平民百姓与贵族阶层。

(2)原因:

古村落是徽商财富集聚故里的象征;

古村落蕴含了徽商的儒家观念。

心态:

光宗耀祖。

(3)改善居住环境、方便日常生活;

以景观象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人文与自然的和谐。

(4)一方面,自然环境和建筑等物质遗存;

另一方面,历史上的村落生活。

体验高考

考例3(2012·

温州模拟)我国故有“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街”的说法,从中我们可知()

A.徽州人无处不在B.徽商对中国商品经济和工商业城镇的影响

C.徽商宗法制度的威严和家族意识的浓厚D.徽商重视儒学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要正确理解题意,其意思是如果没有徽商参与,就无法形成繁华的街道和城镇,以此说明徽商的影响。

考例4(2012·

杭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平遥古城是一座完全按照中国汉民族传统城市规划思想和布局程式修建的县城。

在封闭的城池里,以市楼为中心,有四条大街、八条小街及七十二条小巷经纬交织在一起,它们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条。

城内古居民宅全是清一色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右对称,特别是砖砌窑洞式的民宅更是具有很浓的乡土气息。

材料二平遥三宝:

古城墙、日升昌票号、彩塑佛像

材料三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把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其报告对平遥古城的评语为: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世界遗产名录》

蒲回答:

(1)据材料一,平遥古城在规划布局上的特点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材料三《世界遗产名录》认为平遥古城是“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的理解。

(3)通过对平遥古城的了解,谈谈你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

本题考查考生阅读理解问题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问,根据材料信息,思考布局体现的特点。

(2)问观察图,解读出蕴含的政治、经济、思想、宗教因素,进行概括归纳说明。

第(3)问可以从世界文化遗产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如何对待世界文化等角度谈出如何做、怎么做的认识。

(1)按照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札制安排,方正端庄、中轴对称。

(2)平遥古城是晚清时期我国汉族城市建筑和人居形式的典型:

“日升昌”票号是我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对研究我国明清时期的商业金融具有重要价值;

保存了大量佛教彩塑。

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3)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要宏扬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素养;

文化与自然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要增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课堂内外】

【皖南古村落】

皖南古村落是指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以西递和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

是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历史传统村落,有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

皖南山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其村落。

皖南古村落不仅与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结合,而且加上明清时期徽商的雄厚经济实力对家乡的支持,文化教育日益兴旺发达,还乡后以雅、文、清高、超脱的心态构思和营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环境更为丰富,村落景观更为突出。

皖南古村落与其他村落形态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皖南古村落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

古村落居民的意识、生活方式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农民思想意识和一般市民阶层,而是保留和追求与文人、官宦阶层相一致,因此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皖南古村落民居在基本定式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小庭院,开凿水池,安置漏窗、巧设盆景、雕梁画栋、题兰名匾额、创造优雅的生活环境,均体现了当地居民极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专题六检测试题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1.中国近代的“票号”这一金融机构起源于(A)

A.平遥B.丽江C.上海D.北京

中国近代第一家票号是雷履泰在山西平遥西大街创办的“日升昌记”票号,时间是道光三年,即l823年。

2.在平遥古城,市政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B)

A.拆旧盖新B.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