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4867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区域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区域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区域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区域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区域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909年,韦伯提出了“区位因子”概念,分析不同的区位因子如何影响工业的区位布局。

虽然韦伯提出了三类区位因子,即一般区位因子与特殊区位因子,地方区位因子与聚集、分散因子,自然技术因子与社会文化因子。

但韦伯认为,多数区位因子只对某些具体工业部门的布局有影响,只有少数区位因子会对普遍的工业布局产生影响,因此,他选用了运费、劳动力费用和集聚三个区位因子分析工业的区位选择。

(1)所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地区,内部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工人技艺都相同,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只有经济因素;

(2)工业原料、燃料产地为已知点,一般性原料普遍分布;

(3)产品销售地为已知点,销售量固定不变;

(4)劳动力供给地及供应量预先确定,劳动力不流动,工资固定;

(5)生产和交易就同一产品进行讨论;

(6)运输费与货运量、距离成正比;

(7)运输工具为火车。

2.劳动力费用

3.集聚因子

某些指向性相同或前、后向关联的工业企业集中配置,可以节约生产成本;

相关工业在地理上集中于某一特定地区,可以共同利用某些辅助企业;

工业的地理集中可以利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

人口和工业的大量集中将会扩大本地市场的潜在规模人口和工业在城市地区的大量集中,增加了城市自身的需求,为当地的工商业增加了潜在市场;

人口和工业的集聚将有助于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三)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

1.马歇尔把专业化产业聚集的特定地区称作“产业区”。

在马歇尔看来,这些工业之所以能够在产业区内聚集,主要是为了获取外部规模经济。

2.协同创新的环境

3.辅助性工业的存在

4.对有专门技能的劳动的需求与供给

5.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6.顾客的便利

古典贸易理论

1.绝对成本优势理论:

贸易的产生在于各地区因生产条件的不同而形成生产成本的差异。

一个地区之所以要进口某些外地产品,是因为本地区在这些产品的生产条件方面处于劣势,产品的生产成本太高,不如购买其他地区的产品便宜;

一个地区之所以要出口某些产品,是因为本地区在生产这些产品的生产条件方面处于绝对优势。

2.相对成本优势理论:

每个地区并不需要生产它所需要的一切商品,而只需生产那些利益相对较大或不利相对较少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

3.穆勒的贸易发展理论

穆勒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贸易利益。

他认为,贸易具有两种利益:

一种是直接利益,另一种是间接利益。

贸易的直接利益:

一是通过分工使生产资源向效率较高的部门转移,从而提高产量和实际收入;

二是通过贸易可以得到本国不能生产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该国经济活动持续进行所必需或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料。

贸易的间接利益:

通过贸易分工推动国内生产过程的创新与改良,提高劳动生产率;

通过产品进口造成新的需求,刺激储蓄增加,加速资本积累等。

里昂惕夫之谜:

1953年,里昂惕夫利用1947年美国的投入产出表分析了美国200多种出口工业和进口工业的资本-劳动比例,发展美国出口工业的资本-劳动比例低于其进口替代工业。

也就是说,美国出口的商品是劳动密集型的,而进口的商品则是资本密集型的,这与美国的要素禀赋矛盾。

按照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美国作为资本丰富而劳动稀缺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这种检验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预测不一致,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2.克鲁格曼的规模收益递增贸易理论

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如果每个地区都只生产几种产品,那么每种产品的生产规模均能比以往各地区什么都生产时要大得多。

参与贸易的各地区让渡某一种贸易商品的市场给贸易伙伴,双方分别通过扩大市场来形成某种规模经济,释放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下降和生产能力提高,从而从这些贸易中获得利益。

区际经济分工,即一国内部的劳动地域分工。

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决定区际经济分工即一国内部劳动地域分工直接的客观依据是:

(1)自然条件差异;

(2)地理位置差异;

(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4)需求结构差异。

一、区际经济分工的特点

1.地区经济的专业化。

专业化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减少其生产活功中的不同职能的操作种类,而将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不同职能的操作上。

2.各地区间生产要素相互联系密切

在区际劳功分工的过程中,—方面,不同地区、不同地点和不同企业的职能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使得一个地区为另一个地区生产产品,并相互交换产品成为可能,也使得一个地区利用另一个地区的原料、燃料进行生产变为现实;

只一方面,人们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不可分割性,经济的专业化把各个地域吸引到商品、信息、技术的相互交换中来,从而为参加交换的企业或地区带来额外的利益。

3.区际经济分工的层次性

区与区之间的分工、区内的劳动分工、局部劳动分工

区际经济分工的类型

垂直分工:

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大差别的区域之间所形成的分工,处于这种分工状态的区域在产业结构和贸易商品结构方面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它们之间的自由贸易和经济合作在短期内造成的结构调整代价相对较小,更容易取得成功。

垂直分工更多的表现为产业间分工。

水平分工:

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相似性的区域之间形成的分工,处于这种分工状态的区域之间在产业结构和贸易商品结构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和竞争性。

水平型分工更多的表现为产业内分工。

混合型分工,指一个地区专门化生产既参与垂直型分工,又参与“水平型”分工。

三、区际经济分工的测度

考察区际经济分工的状况可以用一个地区专业化的程度来衡量,而专业化程度的测量一般可以利用两个指标:

1.产品输出率

rpi表示p区域产品i的输出率;

api表示p区域产品i的输出产值;

Σapi表示p区域产品i的全部产值。

由于一个区域,越是专业化地生产某种产品,则这种产品在满足本区域需求后,供应区域外市场的剩余部分就越多。

因此,产品输出率基本上反映了区域专业化的本来含义。

2.区位商:

某个部门在某区域所占的比重与同一部门在全国的比重之比值。

计算公式如下:

Q表示区位商;

di表示某区域i部门的产值或就业人数;

Σdi表示某区域总产值或总就业人数;

Di表示全国i部门的产值或就业人数;

ΣDi表示全国总产值或总就业人数。

区位商所表明的是,区域的某一部门同全国的同一部门相比较所占的优势,并用这种优势来代表专业化的程度。

我国区际经济分工的演变过程

1.1949-1958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8),以156项为中心的694个大型工业项目的地区布局,充分考虑了各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异。

例如,当时以改建、扩建鞍钢为中心,以新建武钢、包钢为中心,在辽宁、湖北中部和内蒙古发展我国三大钢铁工业基地;

在太原、吉林、兰州建立化工基地;

在长春、洛阳分别建立汽车和拖拉机生产基地等等。

都在充分利用当地要素禀赋的基础上,形成了明确的区际经济分工,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

2.1958-1978年

从1958年起,指导方针明显变化。

首先,在“大跃进”中提出了“地方应该想办法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地区经济建设一律“以钢为纲”、“以粮为纲”;

继而具体地要求“钢铁、燃料和一般机械产品各大区全部或大部自给”、“一般日用轻工业品省(区)自给”,许多专区和县地盲目追求建立“小而全”的“五小”工业体系。

在1985至1978年的20年间,几次刮起“地区体系风”,一些煤、铁资源和运输条件不具备的地区,为了以钢为纲,盲目发展钢铁工业,不少林区、牧区和湖区,为了“以粮为纲”,不惜毁林、破坏草原、围湖造田开荒;

江南地区为了“扭转北煤南运”,掀起了“批判江南无煤论”、“大打煤炭翻身仗”的运动。

由于无视自然规律,违背经济规律和技术发展规律,打乱了区际经济的合理分工,使经济建设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3.1978年以来

按照“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方针,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几年内,各省(市、区)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当地资源秉赋的特点,不同程度地调整了地区经济结构,推进了区际经济分工。

但是,从80年代中期起,在经济过热的大背景下,各地兴起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重复引进,竞相发展价高利大的下游产品,不仅再次打乱了合理的区际经济分工,而且造成全国性的结构失衡。

二、区域市场的基本特征

经济件与动态性

区域性与综合性

开放性与互补性

(一)区域市场发育的内在机制

1.原动力——人类的消费需求:

物质生活上的基本需要、健康保障的需要、安全保证的需要、精神上发展的需要、社会服务的需要、丰富身体的业余活动需要、环境需要、社会需要、得到社会确认和自我满足的需要、参与社会活动的需要。

2.内在机制——劳动地域分工:

区域市场是专业化地域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总和。

专业化地域不仅要向区域市场供给单一化的商品,而且也要从区域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商品,以获取社会的供给。

(二)区域市场发育的外部条件

1.区域生产力水平

2.地区开放程度:

区域内地区开放表现为区内各行政区间的商品、生产要素、信息、资金等自由流动以及投资、金融、财政等政策统一,以及市场机制普遍发生作用。

3.地方市场发育良好:

地方市场是区域内某些或某一地域的交易关系与交易场所的总称。

4.经济体制完善,经济政策统一

一、区城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

区域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对市场活动要素(特别是各种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一)优化资源配置

(二)促进地区分工

(三)加快技术进步

(四)推进结构调整

一是协调区域商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平衡:

二是调整企业的产品生产结构和生产管理组织结构;

三是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一、我国区域市场分布

1.南方区域市场。

珠江三角洲(珠三角)经济区、闽台经济区与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南方区域市场的三个经济区。

其中珠三角经济区属于南方经济区域的核心区。

南方经济区域从地域上包括广东、福建、台湾、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及港澳地区,共9个省级行政单元。

南方区域市场目前发展水平较高,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较早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和毗邻港澳台的优势。

这一地区经济运行主要问题是本土人力资本存量小,本地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基础工业相对薄弱,短线产品居多,产业组织缺乏规模经济等问题。

2.长江区域市场。

长江区域市场由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及长江上游经济区组成。

长江区域市场具有良好的综合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密集、技术力量雄厚,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文化历史悠久、科技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上海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建设,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国内资金向该地区聚集。

该区域制造业基础雄厚、人口密集,具有沿江、沿海双重区位优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该区域市场存在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快、资本缺乏、技能型劳动力供给不足、经济外向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3.北方区域市场:

环渤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与西北经济区共同组成我国北方区域市场。

我国环渤海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及河北、山东、辽宁、山西、河南、内蒙中部。

北方区域市场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矿产资源蓄藏量大、土地资源丰富,是我国重化工基地和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北方区域市场目前存在问题:

(1)市场体系不健全,人们的商品意识和商品观念比较薄弱。

(2)企业缺乏创新活力,产业组织体系不完善,中小型企业发育不充分。

(3)产业间协调性较差,配套服务滞后。

(4)要素配置效率低,生产呈粗放型经营,产业结构更新转换能力弱。

一、统一市场内涵

内涵:

全国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不存在时空割裂。

全国市场在时间上是一致的,发育程度相同;

在空间上是同质的,组织状况相同。

表现:

(1)从市场体系看,统一市场是指完善的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商品市场,也包括各类市场要素市场;

(2)从产品和要素的流动性看,在统一市场上,市场充分竞争性的特征是指要素自由流动,企业自由流动,产品和服务自由流动;

(3)从各类市场主体的市场地位看,统一市场是指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地进入各类市场并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

(4)从市场规则看,各个地区的市场规则统一,各个地区市场按照统一的规则运作。

三、统一市场建设路径

1地方经济融入区域经济。

其核心是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和共享。

所谓合作,就是要求区域内地方政府之间克服以邻为壑过度竞争的现状,寻求全面合作的路径。

所谓共享,就是要求区域内各种经济资源和基础设施实现共享,形成区域共同市场。

2统一市场建设的主体是企业。

3通过加快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推动统一市场建设

4利用城市化加快统一市场建设

5统一市场建设不仅需要改革地方政府,也需要地方政府主动介入。

6政府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促进区域要素流动的便捷通道。

7地方政府分割和保护市场的微观基础是国有企业,特别是隶属于地方政府的国有企业。

由企业所推动的一体化主要依靠两条链条进行:

一是产权链

二是供应链

8一般说来,制造业的生产和消费可以分开,如生产地在农村,消费地在城市。

区际贸易类型

(1)城际贸易、乡村间贸易和城乡贸易

(2)“垂直型”贸易、“水平型”贸易和“混合型”贸易。

“垂直型”区际贸易是指甲、乙两地在同一或不同产业链条的不同产业水平上进行专业化生产,并由此进行商品交换。

“水平型”区际贸易是指甲、乙两地在同一或不同产业链条的同一产业水平进行专业化生产,并由此进行商品交换。

“混合型”区际贸易是从一个地区来看,它在全国区际贸易格局中既有“垂直型”贸易,也有“水平型”贸易的情况。

二、区际贸易的特点

区际贸易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一般地说,区际贸易的发达程度和商品构成与所限定的区域范围大小密切相关。

区域规模越小,区际贸易商品的种类超多,区际贸易量占地区经济活动总量的比例越高。

区际贸易比国际贸易更为自由

(1)地区之间无关税;

(2)统一的币制;

(3)生产要素(除土地、矿产资源等不能流动的要素外)在地区之间能相对自由地流动;

(4)地理空间上相互接近;

(5)社会文化背景和消费习惯上具有相对一致性。

区际贸易基本上不存在收支不平衡问题

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大于消费水平的差异。

一、区际贸易产生的条件

1某些商品在某一地区生产要比在别的地区生产便宜

2规模经济的存在

3地区间商品转运费用低于其生产成本差别

4地区间需求偏好差异

区际贸易对各素收入的长期影响

从长期来看,一国国内的资本和劳动具有充分的流动性。

在要素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一种要素越是集中于外向型生产,就越有可能从贸易中获益;

越是集中于内向型生产,就越有可能因贸易而受损。

区际贸易可以改善参与贸易的各个地区的整体福利水平,但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它会提高该地区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这是因为,贸易后一地区输出的商品相对价格上升,输入的商品相对价格下降,而一地区输出的是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输入的是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所以丰富要素的实际收入上升,而稀缺要素的实际收入下降。

贸易条件是指—个地区输出商品的价格指数与其输入商品的价格指数的比率。

区域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关系作图分析

区际竞争的类型

区域间企业竞争

区域垄断、区域间寡头竞争和区域间垄断竞争。

区域竞争是区内竞争的延伸与扩展

区域间集团竞争

区域间集团竞争,是指参与区域竞争的集团的利益在所在区域内具有相容性,而在区域间则具有排他性的竞争。

区域卖方集团、区域买方集团和区域混合集团

区域间地方政府竞争

争项目、争贷款、争投资、争救济、争优惠政策

6.区际贸易的适度保护

直接保护主要是通过行政的、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对地区商品的输入与输出进行各种保护性的干预。

间接贸易保护是一种产业保护。

它主要是通过行政的、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鼓励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从而间接地对地区商品的输入与输出施加重要的影响。

地区产业保护必须适度:

首先,各地区保护的产业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且具有动态的比较优势;

其次,产业保护运用的手段必须是在地方政府拥有的调控职权的范围之内,第三,产业保护的程度必须以维持企业间的有效竞争为前提条件。

1.区域商品率与自给率

区域商品率是指区域某种商品的净输出量占其区内生产量的比重。

区域自给率是指区域某种商品的区内供给量占其消费量的比重。

2.区内购销比

区内购销比是区内商品纯购进量与区内商品销售量的比值。

这里的区内商品纯购进量不包括从区外输入的商品量和从本区输出的商品量。

3.城市商品辐射指数

城市商品辐射指数是指在城市市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销往市区以外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

4.商品区外采购率

商品区外采购率是指在地区社会商业商品购进总额中,从区外购进的部分所占的比重。

区际贸易壁垒

导致区际贸易交易成本增加的障碍性因素

我国区际贸易壁垒的表现

1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或者规定歧视性价格

2对外地商品规定与本地同类商品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者对外地商品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歧视性技术措施,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3采取专门针对外地商品的行政许可,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4设置关卡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阻碍外地商品进入或者本地商品运出

一、我国区际贸易壁垒的演化进程论述题

1.产品行政分配主导阶段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自负盈亏和自主决策的市场主体缺位以及市场机制缺失,区际间的产品流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区际贸易。

但是,这一时期中央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和生产力均衡布局的战略举措成为改革开放后区际贸易壁垒形成的重要原因。

1950年,占国土面积10%左右的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75%的全国工业生产力。

在平衡生产力布局和大量工业位于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的思想指导下,党中央确立了“以内地为投资建设的重点,以缩小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均衡布局为基本目标,追求地方经济的同步发展和自成体系”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2.原料供给约束主导阶段

上世纪80年代初,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财政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分散权力并通过一整套政府绩效考评制度约束地方决策者的行为,地方政府成为事实上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分权式改革为刺激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提供了极大的激励。

在经济短缺和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的市场条件下,工业制成品价格大大高于原材料价格。

为推动本地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各地区竞相从国外引进价高利大的轻纺产品、自行车和缝纫机等生活必需品加工工业。

在加工业规模急剧扩张的情况下,原材料供给相对紧缺的矛盾凸显。

为保障本地区加工工业的原料供给,各区域采取设立关卡等强制性措施限制和禁止能源、农产品和原料输出,通过高价收购和强行闯关等方式获得外地资源输入。

各区域之间不断上演“羊毛大战”、“棉花大战”、“蚕茧大战”等原料争夺大战。

3.市场需求约束主导阶段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通货膨胀趋势逐渐加剧,国家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抑制经济过热,经济发展由资源供给约束决定阶段转向市场需求约束主导阶段,传统分工格局下形成的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和各地区加工工业重复建设的不良后果开始逐步显现。

各地方政府在市场封锁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将钢铁、汽车、机械和石化等利税大、投资高和GDP拉动效果显著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确立为地区支柱性产业,各地掀起新一轮的重复建设高潮,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特征日益强化。

与80年代地方政府限制原材料和生产要素输出相比,90年代区际贸易壁垒壁垒的表现形式为地方政府利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抑制其他地区商品向本地区输入。

4.外部需求急剧扩大阶段

进入21世纪后,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使得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逐步得到确认,企业的权力和边界逐渐扩大,与政府一起共同成为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的主体。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嵌入国际分工链条的成本和障碍大幅降低。

出口优先战略、生产要素价格人为压低和“人口红利”的联合作用使得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优势,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力量。

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外部需求的急剧扩张使得这一时期的区际贸易壁垒呈现新的内容:

(1)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和市场秩序的逐渐规范,各地方政府限制区际贸易的主要手段逐渐由前期的硬性明文规定转变为软性的隐性措施,比如对外地商品采取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实现苛刻的技术标准和卫生安全法规等,而对本地企业和产品予以倾斜性的政策支持。

(2)出口激励政策和加入WTO使得国内企业出口的成本大幅降低,大量区际贸易机会转化为国际贸易。

(3)在地区间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形下,地方政府主导下的投资冲动演变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又一轮重复建设。

5.外部需求急剧萎缩阶段

2008年,发迹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在重创世界经济的同时,也使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市场需求急剧萎缩。

在外部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内市场固有顽疾相互交织和作用下,现阶段的中国区际贸易壁垒具有复杂化、集成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1)地方保护主义再度回潮。

各地区纷纷出台政策鼓励优先购买本地产品。

(2)流通能力落后抑制商品的国内流动活力。

如流通成本高、第三方物流发育缓慢、零供关系不和谐、流通企业规模不足和流通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等等。

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物流总成本占GDP比率为18%,是发达国家的一倍左右。

(3)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激励人们更加重视经济利益和个人利益,同时,契约精神和市场信用机制的缺失大大提高了区际贸易的交易成本,成为抑制国内区际贸易发展的严重障碍。

我国区际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

1.地方政府博弈引发行政性壁垒

2.对外贸易偏好的挤出效应

3.契约精神和信用机制缺失

4.流通竞争力落后的制约

5.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瓶颈约束

钱纳里和斯特劳特(1966)提出的“双缺口”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初期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

国内储蓄难以满足投资扩张的需求;

出口额小于进口额导致缺乏足够的外汇收入以进口经济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