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融结合领域反垄断法律规制初探.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8482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产融结合领域反垄断法律规制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产融结合领域反垄断法律规制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产融结合领域反垄断法律规制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产融结合领域反垄断法律规制初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产融结合领域反垄断法律规制初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产融结合领域反垄断法律规制初探.docx

《我国产融结合领域反垄断法律规制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产融结合领域反垄断法律规制初探.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产融结合领域反垄断法律规制初探.docx

我国产融结合领域反垄断法律规制初探

我国产融结合领域反垄断法律规制初探

【摘要】市场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追求资本增值的最佳场所,竞争机制是产融有效结合的启动器。

本文深入探讨了产融结合领域之内涵界定并对产融结合领域反垄断规制展开法理分析,提出该领域反垄断立法观之发展趋势应从静态转变为动态,该领域反垄断立法之价值维度应从竞争转变为合作,该领域反垄断规制之立法原则应从结构主义转变为行为主义,该领域反垄断规制之执法原则由本身违法原则转变为兼顾合理原则,该领域反垄断规制视域由内国适用转变为兼顾域外适用。

论文并对产融结合领域滥用垄断力量之主要表现形式即排他性交易及搭售行为进行分析,进而初步提出对该领域之反垄断规范与限制措施。

【关键词】金融业;工商业;产融结合;排他性交易;搭售;反垄断规制

【正文】

  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金融改革大环境下,中国的金融业领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冲击。

而金融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金融制度的竞争,因而在金融制度方面我国仍在改革与完善,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所需的广泛金融服务的要求,促进本国金融业持续、健康、有效率的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虽然我国金融立法现阶段仍为分业经营,但是在金融领域中已然出现了产融结合现象,且呈现急速发展的趋势,容易形成市场支配力量和市场支配力量容易被滥用,再加上我国反垄断法刚刚颁布实施,细化工作迫在眉睫,因而本文所探讨的我国产融结合领域的反垄断法规制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一、产融结合领域之界定及发展趋势

  产业经济与金融业的结合我们称之为产业与金融的结合,简称产融结合。

[①]

  所谓产融结合,一般指金融业与工商企业通过信贷、股权、人事等方式走向结合,它是工商企业充分市场化和银行业充分商业化的产物,是产业投入产出过程与金融业融通资金过程的结合。

产融结合的理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工商企业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持股、控股和人事兼任关系;狭义是指工商企业与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的股权渗透和人事交叉。

本文在法律层面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产融结合。

市场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追求资本增值的最佳场所,竞争机制是产融有效结合的启动器。

现实中,人们对产融结合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认为产融结合就必然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还有的把产融结合简单理解为银企结合。

其实,产融结合是一个中性的概念。

比如说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银行对企业的信贷就是一种产融结合,但是银行的信贷规模或信贷结构不合理就会影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所谓产融的有效结合是指能充分利用金融功能促进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经济效益提高的过程。

[②]

  产融结合的国际发展趋势

  产融结合的发展可从两个相互促进的方面来考察:

银行模式由“分离制”向“综合制”过渡;银企关系由单纯的信贷关系向产权关系、产融实质结合发展。

  美国受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影响,对商业银行做出严格限制,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投资业务。

在1890—1920年间,针对托拉斯尤其是产融结合形成的金融托拉斯的兴起,政论家威尔·罗杰斯对此有一句经典名言:

“所谓控股公司,就是你在被警察追捕时将赃物交给同伙的地方。

”[③]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有所扩大,原来实行分离银行制的国家逐渐向综合银行制过渡。

美国1983年修改了1933年银行法,取消对银行从事证券、不动产投资及保险业的限制。

德国历来实行的都是全能银行制,在传统存贷款金融业务之外,银行还可以提供证券经纪、保险业务以及房产交易等其他业务,全能银行一方面作为投资公司的股东,另一方面又为投资公司提供金融服务。

[④]实行综合制更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已成为世界各国银行发展的共同趋势。

  与分离银行制相联系的是银行与企业单纯的信贷关系。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金融业与工商业的关系日益密切。

不论是银行还是企业,都已不能满足于仅有的信贷联系,都迫切需要在产权上建立更为牢固、密切的联系。

从企业角度来看,迫切需要产权联系。

主要体现在:

第一,社会化大生产按照规模经济的要求,企业日益大型化,大型化企业需要巨额资金的扶持,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增强。

第二,股份制企业的建立为银行资本的股权提出要求。

股份制企业的资金通常来源于社会公众,而他们的资金是分散和有限的,筹集成本高。

相对来说,金融机构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银行成为企业大股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三,国际竞争的加剧,使企业向集团化、综合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这种趋势使企业对银行的资金需求加大,并要求银行能给企业更全面的服务,即对企业的资金、信息、科技、证券的承销等提供综合服务,加强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国际竞争力。

另一个方面,从银行角度来看,同样迫切需要产权联系。

首先,银行是负债性企业,其主要的资金来源就是企业存款。

可以说没有企业存款,银行就无法进行正常经营。

其次,银行的经营目标之一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的主要部分是银行对企业贷款所取得的利息收入。

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银行贷款本息能否按期收回。

第三,银行对企业的参股、控股,能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效益,体现银行资产的安全性、盈利性。

第四,金融业竞争激烈,迫使银行开展多种业务,加强和企业的联系。

目前各国证券业、信托业都相当发达,银行业竞争加剧,为使银行在金融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银行必须要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⑤]

  产融结合领域国内发展现状及其内涵

  产融结合突出表现为产业组织与金融组织的相互投资和人事互派。

我国当前常见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大型国有企业与金融业的结合,另一种是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与企业联为一体,以求共同发展。

[⑥]具体而言,产融结合可以表现为金融控股公司、金融集团、全能银行等,我国目前最常见的形式主要为金融控股公司。

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从组建来看,具有组建主体和形式多元化的特点。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金融机构组建的金融控股公司,即以金融机构为主体而组建的金融控股公司。

如2002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根据《公司法》成立了国有独资性质的中信控股公司。

这是中国金融业自实行分业经营以来第一家经批准成立的可以跨金融业务领域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

二是产业组织组建的金融控股公司,即指以工商企业或企业集团为主体而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

如山东鲁能集团、海尔集团、宝钢集团、中远集团、山西国信集团公司等均控股了一定的金融机构。

宝钢集团在集团内成立财务公司,由集团内各成员企业共同出资经办,宝钢集团已经控股和相对控股了四家金融企业,即华宝信托公司、宝钢财务公司、联合证券、太平洋保险,华宝信托与法国兴业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的华宝兴业基金管理公司,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金融链条,且宝钢的“金融军团”仍在不断日益强大。

三是其他机构组建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指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投资银行等具有投资主体资格的国有企业组建的金融控股公司。

[⑦]

  那么,到底什么是金融控股公司呢?

法学界大多认为,控股公司是指因持有另一公司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从而能够对其进行实际控制的公司。

英文“holdingcompany”或“proprietarycompany”,最主要的特征是控股控制。

关于金融控股公司,各国及有关国际组织的界定并不完全一致。

美国《1998年金融服务业法》中正式使用了金融控股公司这一术语,但该法案及美国《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均未直接定义,后者对金融控股公司做出了一般性要求,其规定反映了金融控股公司与银行控股公司之间的内在联系。

[⑧]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三大国际监管组织联合支持设立的金融集团联合论坛于1999年发布了《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原则》中定义,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

[⑨]我国台湾地区2001年《金融控股公司法》第四条第二款定义金融控股公司为:

对一银行、保险公司或证券商有控制性持股,并依本法设立之公司。

  我国学者一般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是指以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为子公司的一种纯粹型控股公司。

金融控股公司中以银行作为子公司的称作银行控股公司;以证券公司作为子公司的称作证券控股公司;以保险公司作为子公司的称作保险控股公司;而同时拥有银行、证券、保险两种以上子公司的称作金融服务控股公司。

如美国的花旗银行集团等。

[⑩]也有学者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是指母公司以金融为主导,并通过控股公司兼营工业、服务业的控股公司,它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高级形态和有效形式,也是金融领域极具代表性的混业经营组织形式。

[11]还有人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经营性控股公司,即母公司经营某类金融业务,通过控股兼营其他金融业务及工业、服务业等活动的控股公司。

按照国际惯例,金融集团公司的母公司都应是控股公司。

[12]

  虽然金融控股公司有不同的界定,但归结为一点,无论其为具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法人,还是为非法人的企业联合,其都是银行业与工商业通过控股走向结合,无论这一控制权是掌握在银行方面或者工商企业方面,这一联合行为就具体存在,且依照国际惯例,这种市场结合只要达到一定规模尤其是当其滥用市场支配力就要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

[13]

  因此,就上述在我国出现的金融控股公司三种形式,笔者认为都可划归产融结合的范畴,符合本文探讨的范围。

  二、产融结合领域反垄断规制之法理分析

  综前所述,关于产融结合的出现,是企业走向规模经济,谋求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企业市场化、金融机构市场化、企业融资的客观需求。

正如前文所述,无论人们对金融控股公司这一产融结合的具体形式有怎样的界定,其都是金融业与工商业通过控股走向结合,是经营者集中的具体表现。

依照世界各国反垄断立法例来看,市场结合达到一定程度和规模就要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而受到反垄断法追究的市场经营者集中主要表现为垄断性经济合并。

反垄断法的核心在于反对市场经济力量的过度集中,其垄断力滥用妨碍市场有效竞争。

历史告诉我们,金融资本和产融结合过度集中就会对自由竞争产生限制,甚至引发经济危机。

[14]在产融结合领域展开反垄断分析十分必要。

  该领域反垄断立法观之发展趋势——从静态到动态

  关于传统竞争立法理论模式,我国学界长期认同的答案是“有效竞争”,这一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也叫“可行性竞争”,即假设一种竞争在经济上是有效的,而且根据市场的现实条件又是可以实现的,那么这种竞争就是有效的。

  但也有学者提出“有效竞争”理论不能适应解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的、长久的问题——产业组织合理化和产业竞争力提升。

反垄断如果仅建立在这种理论之上,实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损害了企业的竞争自由,滞延社会福利的增加。

[15]同时也不利于维护竞争机制。

故而,熊彼特“动态竞争理论”便应运而生并成为主流竞争理论,[16]在此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有学者从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和动态市场角度提出“可竞争市场理论”。

[17]该理论认为,如果进入和退出某一行业是自由的,只要价格一超过平均成本,厂商就会有进入的动机,使相关行业中经常存在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如同现实竞争者存在的实然状态。

  为获得垄断而进行的竞争是一种很重要的竞争形式。

成功获得垄断地位的企业越想得到更多的保障以避免竞争,而要成为那样的垄断者就越会有更多的竞争。

而且只要获得垄断地位的可行途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那么此种竞争就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

尤其在新经济时代,如果一个公司率先在新经济行业中生产出一种新产品,它会在知识产权和消费的规模经济性两方面获得保护,从而具有垄断力量并获得高额利润,而这一前景又会加快创新的进程。

成功的垄断者很可能是最初对其发明创造的新产品收取很低价格的企业。

等到将来网络扩大了,再向用户收取更高费用,这样不仅可以弥补现在的损失,还会有盈利。

如果网络有自然垄断的性质,这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