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账户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4648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收支账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国际收支账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国际收支账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国际收支账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国际收支账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收支账户Word文件下载.docx

《国际收支账户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收支账户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收支账户Word文件下载.docx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的物价变动,从而使该国物价水平与其他国家比较发生相对变动,由此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四)结构性失衡。

由于国际分工与需求变化时国内生产要素配置不能及时适时变化而引起的失衡

(五)收入性失衡。

国民收入快速增长导致进口需求增长超过出口增长造成的失衡。

(六)不稳定的投机和资本外逃造成的失衡。

物价—金币流动机制

金本位制下汇率波动的规则

评价

(1)优点(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看,“物价—金币流动机制”倡导自由放任、自动调节的理论主张,成为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各国制订自由放任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理论依据。

从国际金本位制的实践来看,由于自动调节机制发挥作用,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确实也大体上保持了均衡状态,“物价—金币流动机制”较好地反映了当时各国国际收支的实际情况。

(2)缺陷(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物价—金币流动机制”要真正发挥自动调节作用,须具备如下条件:

①各国须自觉遵守金本位制的货币纪律。

②市场完全竞争且不存在资本流动。

③经济中不存在大量失业,否则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会引起收入的变化,而不会导致物价变动。

④赤字国和盈余国的进出口必须具有较高价格弹性,对价格反应迅速。

⑤要求在一国出现国际收支失衡时,不对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实行冲销政策,施加反向影响,这就意味着赤字国必须紧缩信用而盈余国必须放松信用以实现国际收支的自动均衡,而各国将失去自行选择国内经济政策的自主权。

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机制:

前提:

市场失灵,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失效或弱效。

1:

外汇缓冲政策:

指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向外短期借款,来对付国际收支的短期性失衡。

一般的做法是建立外汇平准基金,该基金保持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和本国货币,当国际收支失衡造成外汇市场的超额外汇供给或需求时,货币当局就动用该基金在外汇市场公开操作,买进或卖出外汇,消除超额的外汇供求。

这种政策以外汇为缓冲体,故称为外汇缓冲政策。

如果国际收支失衡是由季节性变动或不正常的资本流动所造成,则改变国内经济运行来消除这种失衡,会对国内经济产生不良影响,这时最好运用外汇缓冲政策,使外部失衡的影响止于外汇储备阶段,从而不会影响国内经济与金融。

外汇缓冲政策运用的难点是如何判断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

一般说来,外汇缓冲政策往往只适用于解决国际收支的短期性失衡,而对于长期性的根本性的失衡,运用该政策不仅不能解决失衡,而且会使失衡大量积累,最终使国内经济因不可避免的调整而承受极大的震动。

此外,运用该政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必须具备实施外汇缓冲政策所需要的充足外汇,必须具备实施公开市场操作的有效条件等。

2:

需求调节政策

指运用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提高或降低收入、物价和利率水平,进而消除国际收支的周期性失衡和货币性失衡。

这是战后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

(1)支出增减型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Policy)。

通过改变国民经济中的社会总需求或总支出的水平,来改变对国外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以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

A.财政政策。

指一国政府通过利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公债对经济进行调控的经济政策。

政府从收支量方面进行调节。

财政政策通常作为调节国内经济的手段,但因总需求的变动可改变国民收入、价格和利率,进而引起国际收支变动,所以财政政策也成为国际收支调节手段。

以国际收支逆差为例,财政当局可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从两方面使国际收支恢复均衡:

一方面,减少政府支出或增税会通过乘数效应成倍地降低国民收入,收入降低又会相应地压缩进口,从而使经常账户恢复均衡。

另一方面,抑制总需求又会降低通货膨胀率或使物价下降,而物价下降将会提高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产生刺激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也有利于减少经常账户逆差。

但在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以抑制总需求的同时,国民收入和价格的下降往往也伴随着利率的降低,在资本的国际流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会引起大量资本流出,从而在相当程度上抵消经常账户收支的改善。

因此,在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适当进行资本管制,将有利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发挥更好的效果。

B.货币政策

货币当局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国民经济需求管理的政策。

金融调控干预金融市场,伸缩需求规模,以达到平衡国际收支的目的。

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与利率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一般通过改变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来调整货币供应量。

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价格和利率的变动,所以货币政策也成为重要的国际收支调节手段。

(2)支出转换型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Policy)。

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支出方向来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

包括:

汇率政策、补贴政策、关税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

汇率政策、补贴政策和关税政策是通过改变进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的相对价格来达到支出转换的目的,而直接管制政策是通过改变进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的相对可获得性来达到支出转换的目的。

3、供给调节政策

包括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指通过改善一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加出口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达到增加社会产品的供给、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

(1)科技政策。

A.推动技术进步。

内部:

加强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

外部: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B.提高管理水平。

C.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增加投资、调整教育结构、改革教育体制、鼓励国际交流。

(2)产业政策。

优化产业结构

(3)制度创新政策。

改革企业制度

4、汇率调整政策

汇率调整政策是指运用汇率的变动来纠正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

在不同的汇率制度背景下,实施汇率调整政策的做法不同:

①汇率制度的变更。

在一国原先采用固定汇率或钉住汇率的情况下,如果出现巨额国际收支赤字,货币当局可以采用浮动汇率制或弹性汇率制,允许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自行决定,让汇率的自发变动来纠正国际收支逆差。

②外汇市场干预。

在汇率由市场决定的情况下,一国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参与外汇交易、在外汇市场上购入外汇出售本币的方法,操纵本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

③官方汇率贬值。

在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汇率由一国货币当局人为规定,而非由市场供求决定。

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公布官方汇率贬值,直接运用汇率作为政策杠杆实现奖出限入,以消除其国际收支逆差。

在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通过本币贬值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需要注意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①进出口商品的弹性需要满足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毕肯戴克一罗宾逊一梅茨勒条件或其它相关条件。

②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所产生的影响可能会存在时滞效应。

③如果一国通过本国货币竞争性的贬值,以求本国国际收支盈余,促进本国国民收入和就业增加,往往会引起其他国家国际收支状况恶化,经济增长放慢和失业率提高。

因此,竞争性贬值往往是一种“以邻为壑”的政策,理所当然地会引起对方报复,从而引发货币战。

④在一定的条件下,虽然本币贬值可以改善一国经常账户的收支状况,但本币贬值往往也会诱发资本外逃,恶化一国资本和金融账户的收支状况,最终对该国国际收支所产生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需求管理政策和汇率调整政策的实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

一是这些政策发生效应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方能实现;

二是这些政策实施后不能立即收到效果,其发挥效应的过程较长。

5、资金融通政策

动用外汇储备建立外汇平准基金。

改善对象:

季节性、短期暂时的失衡

6、政策搭配

支出增减型与支出转换型;

支出型政策与融资政策;

支出增减型与供给型政策。

7、直接管制政策

直接管制政策是指对国际经济交易采取直接行政干预的政策,包括财政管制、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等。

(1)主要内容

A.财政管制。

指政府通过管制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成本来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目的的政策措施。

各国经常采用的财政管制方法主要有:

①进口关税政策。

通过提高进口关税税率来限制进口数量,或者通过降低进口生产资料的关税来扶植本国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产业的发展;

②出口补贴政策。

如对出口商品发放价格补贴或出口退税等;

③出口信贷政策。

如由官方金融机构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优惠贷款等。

B.贸易管制。

指政府采取的直接限制进出口数量的政策措施。

各国经常采用的贸易管制方法主要有:

①进口配额制,即由政府规定在一定时期内部分进口商品的数量限制;

②进口许可证制,即由政府通过发放进口许可证来限制进口商品的种类与数量;

③规定苛刻的进口技术标准,包括卫生检疫条件、安全性能指标、技术性能指标、包装和标签条例等;

④歧视性采购政策,即要求政府部门和国营企业必须尽量采购国产品,限制购买进口商品;

⑤歧视性税收,即政府对进口商品征收较高的销售税、消费税等。

C.外汇管制。

一国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通过关税、配额、许可证制来控制进出口,从而对外汇交易所进行的限制,包括对外汇买卖、外汇汇价、国际结算及资本流动等诸多方面的外汇收支与交易所做的规定。

(2)常用外汇管制方法主要有:

①贸易外汇管制。

要求出口所得外汇收入必须全部或部分卖给外汇指定银行,而进口所需外汇支出需要在外汇管制机构的批准下从外汇指定银行购汇;

②非贸易外汇管制。

要求对于绝大部分非贸易外汇实行许可证制、规定限额制、预付存款制、以及课征非贸易外汇购买税等;

③对资本输出入进行管制。

通常对于发展中国家,大多采取优惠政策与措施,吸引国际资本特别是长期资本流入,限制本国资本流出;

④对非居民银行账户进行管制。

根据非居民银行账户产生原因的不同,通过设立自由账户、有限制账户以及封锁账户等形式,对外汇交易以及国际结算等加以限制;

⑤对黄金现钞输出入进行管制。

⑥实行复汇率制。

由外汇管制当局根据外汇的不同来源和使用情况,主动人为地制定和利用多重汇率并存,以达到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

常见的做法主要有固定的差别汇率制、外汇转让证制以及混合汇率制等。

3)评价 

A.优点:

首先,在于其效果迅速而显著。

其次,在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为局部性因素时,较易针对该部分实施管制,因而不必使整个经济发生变动。

B.弊端:

①直接管制会对价格机制发生阻碍作用,不利于自由竞争和资源最佳配置,社会福利也难以实现最大化;

②由于直接管制措施易于察觉,因而比需求管理政策和汇率调整政策更易招致他国的责难或报复;

③暂时得到政策保护的受益者,在这种政策措施已经变得没有必要之后,也总是不愿让它废止,因而直接管制措施有一种长期持续的倾向。

第二章

国际储备是指各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和维持汇率稳定而持有的在国际间可以被普遍接受的那部分流动资产。

能够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具有三个特点:

①官方持有性;

②普遍接受性;

③充分流动性。

什么是黄金储备

指一国货币当局所集中掌握的货币性黄金。

虽然已经不是货币制度的基础,但仍作为最后的支付手段来平衡国际收支。

什么是外汇储备

指由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外国可兑换货币和用它们表示的支付手段。

是国际储备的主体。

使用频率最高,规模最大。

发达的工业国家增长速度慢,数量不大,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快,数量大。

作为储备货币,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这种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二,这种货币必须能自由兑换成其他储备资产;

第三,其内在价值相对比较稳定。

国际清偿能力与国际储备的关系

 

 

影响国际储备供给的因素:

1、国际收支顺差出口额-进口额。

反映资金的双向运动及对储备的实际需求

2、干预外汇市场

3、国际借贷

4、收购黄金

5、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的分配

6、储备资产的收益

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因素

1、国际收支状况(失衡规模、概率和类型)

2、融资能力大小

3、汇率制度的选择(汇率变动弹性)固定汇率制需要较多的外汇,浮动汇率制需要较少的外汇

4、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成本和效率反比

(财政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管制政策)

5、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反比

6、政策偏好(政府效用函数和经济开放水平)

7、国际政策协调反比

第三章

外汇(foreignexchange)是国际汇兑的简称。

指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动态定义:

指国际间为清偿债权债务,将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过程。

静态定义:

指国际间为清偿债权债务进行的汇兑活动所凭借的手段或工具,即用于国际汇兑活动的支付手段和支付工具。

外汇应具备的条件:

1.普遍接受性。

在国际经济往来中被各国普遍接受和使用。

  2.可偿付性。

外国政府或货币当局发行并可以保证得到偿付。

  3.自由兑换性。

必须能够自由地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或购买其他信用工具以进行多边支付。

  

直接标价法:

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本币的汇率表示法。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用的是这种标价法。

目前,世界上除了美、英等六个国家外,一般采用直接标价法。

如:

我国:

USD1=CNY6.6865

直接标价法下,右边数字越大,则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直接标价法下,右边数字越小,则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间接标价法:

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外币的汇率表示法。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1979.1.)、英国等六个国家采用间接标价法,美国对英国为直接标价法。

如:

美国USD1=JPY83.89

间接标价法下,右边数字越大,则本币升值,外币贬值;

间接标价法下,右边数字越小,则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区别两个概念:

升水(premium):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称为远期汇率升水;

贴水(discount):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称为远期汇率贴水;

平价(par):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称为远期汇率平价。

计算

直接标价法下:

若升水,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

若贴水,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贴水

间接标价法下:

若升水,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

若贴水,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贴水

第四章

外汇市场(ForeignExchangeMarket)指从事外汇买卖、外汇交易和外汇投机活动的系统,也是一个包含无数外汇经营机构(和个人)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决定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的水平,为投资者或投机者提供规避汇率风险或赚取汇差的机会,并为汇率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宏微观基础。

现代外汇市场的特点:

(一)各外汇市场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全球性的连锁交易。

(二)各外汇市场间的汇率差别很小

(三)汇率变动频繁,幅度较大

(四)交易数额巨大

(五)即期外汇交易的比重下降,远期和调期交易的比重上升

两角套汇(计算):

即“直接套汇”

指套汇者直接利用两国或两地外汇市场之间某一时间内某种货币汇率的差异,同时在这两个市场上贱买贵卖这种货币以获取收益的行为。

纽约:

GBP1=USD2

伦敦:

GBP1=USD1.5

操作:

以100英镑为基础,在纽约市场GBP100可换得USD200,

回到伦敦市场USD200可换得GBP133

所以,净赚33英镑

三角套汇(计算):

即“间接套汇”

A.定义:

套汇者利用三个不同外汇市场在同一时间某些货币的汇率差异,同时在这三个外汇市场上贱买贵卖以获取收益的行为。

C.举例说明

例1:

(间)纽约:

USD/AUD=1.9100/10

(直)法兰克福:

GBP/AUD=3.7790/800

(间)伦敦:

GBP/USD=2.0040/50

解:

首先,判断:

换成直接标价法:

(1/1.9100)×

3.7800×

(1/2.0040)=0.9895<

1,所以有利。

换成间接标价法:

1.9100×

(1/3.7800)×

2.0040=1.0126>

然后,可从任意一货币入手,若从USD入手,假设有10万美元(注:

投资者与银行相反)

①美元兑澳元:

USD10万×

1.9100=19.1万AUD

②马克兑英镑:

AUD19.1万÷

3.78=5.5029万GBP

③英镑兑美元:

GBP5.5029万×

2.0040=10.126万USD

所以,净赚0.126万USD

例2:

在某一外汇市场,瑞士法郎、英镑、美元的标价为:

CHF1=USD0.2(a)

GBP1=USD2(b)

GBP1=CHF8(c)

由(a)、(b)可得:

GBP1=CHF10(d)

(d)和(c)相比,英镑兑瑞士法郎汇率相对高出2瑞士法郎。

可以首先从(c)入手,用8瑞士法郎换到1英镑,然后按标价(b)用1英镑换到2美元,最后按标价(a)用2美元换回10瑞士法郎,最终赚得2瑞士法郎。

也可以从(b)入手,用1英镑换2美元,再按标价(a)换成10瑞士法郎,最后按标价(c)将10瑞士法郎兑成1.25英镑,净赚0.25英镑。

外汇套利交易的计算:

举例:

  伦敦英镑存款利率为8%,

纽约美元存款利率为10%,

英镑对美元的即期汇率为GBP1=USD2,

远期汇率为GBP1=USD2.02

为避免汇率风险,可采取以下交易:

先做一笔英镑对美元的即期交易,即以GBP1=USD2的即期汇率购入200万美元,将其存入纽约银行,同时利用远期外汇合约,以GBP1=USD2.02的远期汇率出售1年期的远期美元202万美元,换回英镑。

则1年后套利者的英镑盈利为0.9万英镑(200×

(1+10%)/2.02-100×

(1+8%)≈0.9),即在消除了汇率风险后,套利者可获利润0.9万英镑,较未抵补所得2万英镑减少了1.1万英镑,这1.1万英镑即为套利者因美元有远期贴水而导致的汇率损失。

外汇期权又称外汇选择权,是指在一定期间内或一定期间后按协议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额的某种外汇的权利。

欧式期权:

只有在期权到期时买方才可以行使其权利,但可通过从事一笔反向期权交易达到目的。

美式期权:

在期权有效期的任一时间买方都有权行使其权利。

第五章

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

国际金融市场是资金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或者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流动或金融产品在国际间进行买卖和交换的场所。

国际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

1.I战前,主要在英国

2.I战——II战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瑞士(苏黎世)

3.20世纪60年代后,快速扩张。

巴黎、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卢森堡、新加坡、香港等

4.20世纪80年代后,向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扩展,墨西哥、泰国、马来西亚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金融活动呈现出新的特征:

(发展)

1: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迅速拓展。

2:

私人资本成为国际金融市场资本流动的主体。

3:

机构投资者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迅速上升。

4:

网络金融迅猛发展。

5:

国际金融危机频频爆发。

离岸金融市场的类型:

进入21世纪后,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形成了几十种形式各异的离岸金融市场,根据离岸金融市场的功能和经营管理特征来划分,可以把离岸金融市场分为内外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以及避税港型离岸金融市场。

1,内外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

特征:

(1)市场的主体包括居民和非居民;

(2)交易的币种是除东道国货币以外的可自由兑换货币;

(3)该市场的业务经营非常自由,不受东道国国内金融法规的约束,国际和国内市场一体化。

主要有:

伦敦、香港。

2,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或称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

这种类型的离岸金融市场是专门为进行非居民交易而创建的金融市场,具有同国内金融市场相分离的特征。

特点:

自由——不受东道国金融法规约束

隔离——与东道国国内货币市场隔离

广泛——参与者有居民和非居民

一体化——世界范围内。

统一、开放、高效的一体化

主要有:

纽约、东京、新加坡

3,避税港型离岸金融市场。

这种市场不进行实际的金融交易,各银行只是在这个不征税的地区(国家)建立“空壳”分行(ShellBranches),通过这种名义上的机构在账簿上中介境外与境外的交易,以逃避税收和管制。

中美洲、中东

欧洲美元:

是存放于美国境外的外国银行及美国银行的海外分行的美元存款;

或是存储在美国以外银行以美元为面值并以美元支付的存款。

“欧洲”并非指地理上的欧洲,而是泛指“境外”的意思。

什么是辛迪加:

国际银行业的中长期贷款主要采用辛迪加贷款(syndicatedloans),也称“银团贷款”。

辛迪加贷款是由几家或更多的银行联合起来为一个借款者筹措巨额资金的一种贷款。

国际辛迪加贷款快速增长的原因:

1、对银行有利。

这种贷款既增加了国际银行的信贷收益,又可以避免同业竞争,并能有效地分散贷款风险,减少或阻止借款人违约行为的发生,尤其是有利于减少国家债务人利用“主权豁免”的特权给银行利益造成的损害。

同时,由于辛迪加贷款多采用浮动利率、对借款人附有契约约束、贷款风险由辛迪加银行共同分担等特点,因而对辛迪加银行有利;

2、使不同规模的银行都能在相同条件下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开展信贷业务。

3、为需要巨额资金支持项目的借款人提供了良好的融资方式。

4、对借款人有利。

对借款人来说,进入辛迪加市场无需信用评级,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也便利了借款人。

金融衍生品:

一些由基础金融资产价值、金融指数、汇率或利率衍生出来的合约被称为衍生金融工具,或称为衍生金融产品。

金融衍生产品的特征:

1.高风险性。

作为风险管理的工具,金融衍生产品自身的交易与运行也蕴涵着巨大的风险。

2.高杠杆性。

杠杆性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基本特征。

投资者只须缴存一定比例的(一般为4%~10%)的押金或保证金,便可得到对数倍甚至数十倍于押金或保证金的相关资产的管理权。

3.虚拟性。

虚拟性是指金融衍生产品所具有的独立于现实基础资产运用之外的,却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特征。

第六章

国际资本流动:

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