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4498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发展心理学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发展心理学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发展心理学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发展心理学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1Word文件下载.docx

《发展心理学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1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心理学1Word文件下载.docx

一、儿童心理学诞生的准备阶段。

文艺复兴以后,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以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为主导,提出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观念,他们强调儿童天性在其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

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等儿童心理学的早期研究成果,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研究基础。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被公认为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他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儿童心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20世纪中期以后,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进入了演变和增新的时期。

四、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从此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3种研究方式

一、横断研究。

横断研究是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

它是最常用的设计方式

二、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是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

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

这种横断与纵向的交叉研究。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单因素论。

1、遗传决定论:

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

环境的作用只能促进和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已。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顿(F.Galton)。

2、环境决定论:

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单18-p186),他的一段名言是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观点的典型写照。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分别重视了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对心理发展的制约作用,但两者都因为片面强调一个因素的作用,走向极端而失却科学性。

(二)二因素论。

二因素论主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

把两者视为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

他们关注各因素在心理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

(三)相互作用论。

相互作用论认为,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

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二、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1896-1980)的认知发展理论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他一直是儿童心理发展领域最杰出的一个代表人物。

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以客体环境的适应;

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

他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认知结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做出反应的组织方式。

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scheme)、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

图式是指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

同化是指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

顺应是指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创造心的认知结构。

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皮亚杰认为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4、心理发展阶段说。

心理发展阶段论观点为:

心理发展表现为连续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

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典型特征;

各阶段的发展次序是固定的;

前一阶段与后一阶段具有连续性,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前提,也是后一阶段的量的积累过程,先前的认知结构包含并融合在后继的结构之中。

皮亚杰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的4个阶段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个阶段儿童主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 

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

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他知道它并非不存在,这样他逐渐获得了客体永久性。

这时认知活动处于感知动作思维水平,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2)前运算阶段(2~6、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把上一阶段中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系统,具有了符号功能,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但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表现为泛灵性、自我中心、思维的不可逆性、未掌握守恒。

(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获得了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进行逻辑运算。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能够提出假设。

他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3个阶段

(1)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

这个时期儿童尚不能判断,他们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属于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单31-p189)。

(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

他律道德判断又称道德实在论,这个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以他律为主要特征。

(3)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

自律道德判断又称为道德相对论。

自律道德判断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二)弗洛伊德按其情欲说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学说的中心思想是情欲说。

认为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性本能——利比多,并强调人有追求自我快乐的本能,追求性欲的满足就是心理发展的内驱力。

1、口唇期(0―1岁):

里比多的发展从嘴开始,吮吸本能能产生快感。

2、肛门期(1―3岁):

这个时期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排泄能产生快乐。

3、前生殖器期(3-6岁):

弗洛伊德所说的性生活主要是指儿童对异性父母的一种爱恋,即恋母情结、恋父情结。

这一早期的亲子依恋,被弗洛伊德描述为“俄底普斯情结”即恋母情结。

4、潜伏期(6-青春期):

进入潜伏期,其性的发展便呈现一种停滞的或退化的现象,也可能完全缺乏,也可能不完全缺乏。

利比多受到压抑,性能量转移到创造性的游戏活动和学习中去。

5、生殖期(青春期):

始于青春期,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

青春期的特点:

青春期的发展,个体的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

同时,到了青春期,容易产生性的冲动,也容易产生同成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

(三)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8个阶段理论(重点)。

艾里克森(1902—1994),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

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日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

从本质上讲,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和相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

(1)婴儿前期(0~2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单35-p190),克服怀疑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2)婴儿后期(2~4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单37-p190),克服羞耻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3)幼儿期:

(4~7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单39-p190);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4)童年期(7~12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单41-p190);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5)青少年期(12~18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单43-p190);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6)成年早期(18~25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单45-p190);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

(7)成年中期(25~50岁):

这个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单47-p190)。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

(8)成年后期(50岁以后):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单49-p191);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

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特点:

(1)人格发展是自我逐渐形成的过程;

(2)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观点,即他将个体一生人格发展视为连续的而又具有不同阶段特质的统一的过程;

(3)人格发展是连续一生的发展进程,他的心理发展阶段划分包括从出生到衰亡整个人生历程;

(4)二维性的发展阶段说,即他不是一维的纵向发展观,而是强调人格发展的成功与否与横向维度上的两极内容有关。

(四)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他(1925-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仍然在于说明、预测和控制行为。

这一理论也超越了传统行为主义的局限性,成为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

1、三元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认为,在人的心理机能中,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影响三者之间互为决定因素,三个决定因素之间是一种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

2、观察学习:

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

3、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

(五)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他将人的心理机能区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两类。

前者的发展受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后者的发展则受社会文化-历史所制约。

心理实质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2、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所谓心理发展就是指:

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组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3、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实际上这种差异就是教育教学所带来的发展,是潜力的开发。

(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环境和教育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也决定着智力的发展,其决定作用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和活动特点上。

教学可视为“人为的发展”。

因此教育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习的最佳期限:

对儿童的教育教学必须以生物成熟为前提,又要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最佳期限就是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如果错过学习某一机能的最佳年龄将不利于其发展。

教育教学的最佳期限也就是儿童最容易接受有关教育教学影响的时期。

(六)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1927-1987)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他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单58-p193)。

人的道德判断随年龄发展而发展的趋势却是一致的,大致可分为3种水平,6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

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

第二阶段:

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

好孩子定向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必须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考虑他人和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尽量按这种要求去做。

在这个阶段,儿童已经开始从关心自己的需求发展到较全面的关心别人的需求,从而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

第四阶段:

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来改变。

第六阶段:

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其认识超越了法律,认为除了法律以外,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个人的尊严等更高的道德原则。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

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只能决定发展的速度或改变其道德的内容,但不能改变它的发展顺序。

在生活中,要让儿童不断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

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0~3岁。

这个时期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都非常迅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

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一、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一)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 

没有动作,婴儿心理就无从发展。

(二)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 

(三)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

(四)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1)头尾原则:

从上到下,即从头部开始向脚部发展;

(2)近远原则:

从中心到外周,即从身体的中轴部位向周边部位转移。

(3)大小原则:

粗细指向,即从粗的动作向精细的活动发展,从大肌肉动作向小肌肉动作发展。

三、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

(一)手的抓握动作 

五指分化抓取物体与视动协调活动对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主动探索和认识周围事物;

(2)开始操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

(3)使动觉、触觉、视觉等多种感觉协调活动,为知觉发展奠定基础。

(二)独立行走 

(1)婴儿的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2)主动行走可以扩大认知范围;

(3)增加了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

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训练对成熟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发展。

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婴儿认识的开端。

他们通过感知觉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以此适应周围环境。

婴儿感知觉的发展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

(一)研究方法的突破。

传统的观点一直把新生儿、婴儿视为软弱无能、消极被动的生物个体。

有人认为他们一生下来就是一块“白板”。

这种歪曲性的认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着统治地位。

但随着研究方法的突破,特别是习惯化范式和优先注视范式的发明,极大的促进了婴儿感知能力发展的研究。

研究发现,新生儿、婴儿具有了不起的反映外界刺激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习惯化范式又称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

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

通过这种研究方法能够发现以前无法了解的早期感知能力。

优先注视范式也称刺激偏爱程序,这种研究方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

通过一个特殊的观察小屋呈现刺激、观察反应并记录注视时间,发现婴儿早期就能够察觉刺激源。

根据对不同刺激物注视时间的长短,还发现他们能够区别不同的刺激物,且对某种图形产生偏爱,如鲜艳的色彩、运动的物体、物体轮廓线密集的地方或黑白对比鲜明处、正常人脸、曲线或同心圆图案等。

(二)视觉的发展

1、视觉集中:

研究发展,出生后3周婴儿的视线开始集中到物体上,理想的视焦点是距眼睛约26厘米处;

2、视觉追踪:

出生12~48小时的新生儿中有3/4可以追视移动的红环。

3、颜色视觉:

出生后15天就具有颜色辨别能力,3~4个月的婴儿颜色辨别能力基本上趋近成熟水平。

4、对光的察觉:

出生后24~96小时的新生儿就能察觉光的闪烁。

5、视敏度。

在出生后24小时只有成人的13/100,其后开始稳定发展。

(三)听觉的发展。

1、听觉辨别的能力:

出生第一天婴儿已有听觉反应。

新生儿能区别不同的音高。

2、语音感知:

婴儿对人的语音的感知能力十分敏感,对母亲的声音尤为偏爱。

3、音乐感知:

婴儿偏爱轻松优美的音乐曲调。

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经能够辨别音乐的旋律和曲调。

4、视听协调能力:

初生婴儿就有听觉定位能力,表现出视-听协调活动能力。

(四)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

1、味觉的发展;

2、嗅觉的发展;

3、肤觉的发展;

(五)空间知觉的发展。

1、形状知觉;

2、深度知觉;

吉布森等通过视崖装置的实验发现,6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具有深度知觉

3、方位知觉:

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次前后,再左右。

通常,3岁能辨别上下,4岁能辨别前后,5岁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8岁能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方位知觉个别差异很大,有的人一生方位知觉都不清楚。

婴儿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的最重要时期,更是对儿童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的最宝贵时期。

二、记忆的发展

3~6个月婴儿的记忆:

这一时期婴儿的长时记忆能力有很大的发展,他们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保持数天或数周;

6~12个月婴儿的记忆:

这个时期婴儿长时记忆保持时期继续延长,出现“认生”现象(单79-p198),寻找物体的能力增强,出现了大量的模仿动作。

这都说明长时记忆的发展。

12个月以后婴儿的记忆:

这一时期符号表象的出现使婴儿词语逻辑记忆能力的产生得以可能,延迟模仿的出现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

三、思维的发展。

婴儿期的思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其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轰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直观性和行动性。

间接性和概括性。

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思维的狭隘性。

5、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

四、言语的发展

(一)言语发展的理论。

1、后天学习理论

后天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儿童获得言语的决定作用,其代表人物是斯金纳等。

强化说以操作条件反射的操作行为和正强化、负强化等概念来解释言语的获得。

社会学习说认为儿童学习言语是通过模仿成人而获得的,强调模仿作用,后又提出“选择性模仿”的概念。

2、先天成熟理论

先天成熟理论强调先天因素对言语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儿童言语的发展决定于成熟,所以也称自然成熟说。

其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

乔姆斯基是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

他假设人类先天就具有学习语言的内在结构—普遍语法,在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下,通过大脑中的语言获得装置,普遍语法转换成个别语法,成为使用某一具体语言的能力。

3、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

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二)婴儿言语的发展

1、语音的发展

婴儿发音的发展顺序分为三个阶段,即简单发音阶段(0-4个月),多音节阶段(4-9个月),有意义的语音,即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2、词汇的发展:

婴儿在1岁到1岁半之间获得第一批词汇,词汇量约50左右,到3岁能达到1000左右。

3、句法的发展。

1岁半到2岁半是婴儿获得母语的基本语法的关键时期。

3岁儿童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

其发展过程如下:

1岁到1岁半能使用不完整句,从单词句、双词句到电报句;

1岁半到2岁的句法结构多属完整的简单句和一定程度的复杂句;

3岁儿童基本上使用完整句。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婴儿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社会行为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

一、情绪的发展 

(一)笑的发展:

婴儿的笑是与人交往,吸引成人照料的基本手段。

笑有其一定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自发性微笑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1、自我性微笑:

婴儿出生1-2天就有笑的反应,这种笑的反应是反射性的,而不是社会性微笑。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5周-4个月这个时期引起婴儿微笑的刺激主要是人的语音和面孔;

他们对熟悉人与陌生人都可以报以微笑,是不加区分的;

这时期的微笑已属于社会性微笑。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4个月以后这个时期的婴儿对熟悉的人比不熟悉的人有有更多的微笑(单97-p201),这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二)哭的发展

在婴儿学会语言之前,哭声是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

婴儿啼哭有5种原因:

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最初的哭声多属于胜利反射性的哭,进而由不适宜的环境刺激引起的应答性的哭;

再进一步便出现主动的操作性哭泣。

这后一种哭是从经验中学到的,是社会性的哭。

(三)恐惧的发展

1、本能的恐惧;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3、怕生 

4、预测性恐惧(单98)。

预测性恐惧是一种由想象引起的恐惧,如害怕黑暗,害怕“狼外婆“。

二、气质 

婴儿气质类型分为三种:

1、容易型:

易于适应环境,生活习惯规律,情绪愉快,喜欢探索,主动交往。

2、困难型:

难以适应环境、生活无节律,负性情绪多,对新异刺激反应消极。

3、迟缓型:

适应环境缓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