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课程设计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4186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2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课程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综合课程设计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综合课程设计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综合课程设计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综合课程设计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课程设计Word下载.docx

《综合课程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课程设计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课程设计Word下载.docx

若干路信息在同一信道中传输称为多路复用。

由于在一个信道传输多路信号而互不干扰,因此可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按复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频分复用(FDM)和时分复用(TDM)两类。

频分复用是按频率分割多路信号的方法,即将信道的可用频带分成若干互不交叠的频段,每路信号占据其中的一个频段。

在接收端用适当的滤波器将多路信号分开,分别进行解调和终端处理。

时分复用是按时间分割多路信号的方法,即将信道的可用时间分成若干顺序排列的时隙,每路信号占据其中一个时隙。

在接收端用时序电路将多路信号分开,分别进行解调和终端处理。

频分复用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中给从的是一个12路调制、解调系统框图。

图1频分复用原理框图

【设计指标】

设计一个频分复用调制系统,将12路语音信号调制到电缆上进行传输,其传输技术指标如下:

1.语音信号频带:

300Hz~3400Hz。

2.电缆传输频带:

60KHz~156KHz。

3.传输中满载条件下信号功率不低于总功率的90%。

4.电缆传输端阻抗600Ω,电缆上信号总功率(传输频带内的最大功率)不大于1mW。

5.语音通信接口采用4线制全双工。

6.音频端接口阻抗600Ω,标称输入输出功率为0.1mW。

7.滤波器指标:

规一化过渡带1%,特征阻抗600Ω,通带衰耗1dB,阻带衰耗40dB(功率衰耗),截止频率(设计者定)。

8.系统电源:

直流24V单电源。

【系统原理分析】

采用两级调制,各路基带信号首先通过LPF限带,限带后的基带信号由不同频率的载波进行单边带调制,形成不同频率的调制信号。

为避免已调信号的频谱发生交叠,各路已调信号再由BPF进行限带。

然后利用加法器把3路信号加在一起,合成一个前群。

12路信号共形成4个前群。

再利用加法器将4个前群加和,形成多载波信号,在信道上传输。

另外,在接收端,为使发送方不会收到自己发出的信号,采用混合线圈接收。

信号到达接收端,首先用BPF将多路信号分开,各路信号由各自的解调器进行解调,再经LPF滤波,恢复为调制信号。

【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A~B发送框图(具体参数见图中)

B~A发送框图(具体参数见图中)

接收端框图(以B端接收为例)

使用Simulink系统仿真(此处只仿真了3路信号)

观测第三路信号原始信号和接收到的信号:

第三路发送信号(3000HZ)

第三路接收信号(3000HZ)

【系统具体电路】

一、调制载波的产生:

1.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设计时用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先产生4KHZ正弦波作为基准信号,再利用锁相环进行频率的合成,以产生设计所需的各种信号。

下图为基准信号产生电路:

由于

,故选频网络参数

的乘积决定了正弦波的中心频率。

同时为了选频网络的选频特性尽量不受集成运放的输入电阻

和输出电阻

的影响,应使

满足下列关系式:

,否则会使中心频率

偏离

合理安排网络参数,搭建如上电路图,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使用频率计得到输出波形的频率为3.949Khz,存在0.051Khz的频偏。

由于电器元件规格的问题,难以找到匹配的电器元件。

下图为基准正弦信号的波形以及频率:

2.频率合成器产生载频

在得到基本正弦信号之后,可以采用锁相式频率合成器来获得不同频率的载频。

产生载频信号的电路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在环路锁定时,在上图中,鉴相器两输入的频率相同,即

是VCO输出频率

经N分频后得到的,即

所以输出频率

设计中的锁相环电路可以用集成的频率合成器,如MC145106,其原理框图如图所示:

MC45146电路原理框图

经分频器输出的信号不一定满足信号的设计要求,可以再级联一个频率和成器,也可以用锁相环技术,其

,则总的有:

例如产生一个设计所需的12KHZ的信号,则可以M=3,N=250。

要产生实验中的其它信号与之类似。

二、信号的调制:

调制采用乘法器MC1596完成。

MC1596电路图:

调制电路图:

其中,I01接载波信号,I02接调制信号,I03为输出。

仿真电路图:

仿真波形:

三、加法器电路

1、产生一次群的三输入加法器:

仿真电路:

2、产生二次群的四输入加法器:

3、插入导频加法器

采用插入导频法,发送端导频的插入,应插在信号功率为零的地方。

导频要是4kHz的整数倍,且符合信道传输要求(信道带宽为60~156kHz)。

在不考虑噪声的情况下,导频的功率小于总功率的10%即可,也就是说导频的功率要小于0.1mw。

设计中的导频频率为60kHz和108kHz。

波形仿真:

四、滤波器设计指标:

在系统总体设计框图上已经标出了各个LPF和BPF的设计参数,下面再从设计指标上详细的说明。

用滤波法产生单边带信号时,一次群滤波器都为低通通滤波器(取上边带),规一化过渡带1%,特征阻抗600Ω,通带衰耗1dB,阻带衰耗40dB(功率衰耗),截止频率为单边带调制的载频频率。

二次群滤波器都为高通通滤波器(取下边带),规一化过渡带1%,特征阻抗600Ω,通带衰耗1dB,阻带衰耗40dB(功率衰耗),截止频率也为单边带调制的载频频率。

一次群SSB调制器后的滤波器为带通滤波器,规一化过渡带1%,特征阻抗600Ω,通带衰耗1dB,阻带衰耗40dB(功率衰耗),中心频率为单边带调制的载频频率,带宽为4KHZ。

A

B传输调制:

第一级调制后,第三路信号通过的BPF的通带频率为20KHZ-24KHZ。

使用椭圆滤波器设计的BPF,通过matlab画出幅频响应如下:

第二级调制后,最后一个前群通过的BPF的通带频率为96KHZ-108KHZ。

使用椭圆滤波器设计的BPF7,通过matlab画出幅频响应如下:

相干解调后所接LPF的截止频率为4kHz。

使用巴特沃兹滤波器设计的低通滤波器LPF,通过matlab画出幅频响应如下:

五、四二/二四转换电路:

由于语音信号是收和发同时存在(收二线,发二线),所以是四线,而传输线是二线,这就需要进行四——二线转换。

四——二线转换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在将二次群信号送入电缆传输时,为了使发送方不至于收到自己发出的信号,采用混合线圈。

混合线圈的等效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混合线圈原理是一个平衡电桥,使本端发送的信号不能渗漏到本端的接收信号处而形成回波。

当电桥平衡时(4个电阻大小相等),发端信号在收端A,B两点产生的电位相等,A到B间无电流流过,所以收端不会收到发端信号而对发端和收端来说,输入,输出阻抗均为600Ω。

电路图如下:

六、放大电路:

1、发送方放大电路

每调制一次,电压幅度就衰减1/2,经过两次调制,电压幅度衰减为原来的1/4。

在二——四线转换中,电压还要衰减1/2。

总的电压衰减为1/8。

所以总功率就衰减了1/82。

输入功率为0.1mw,到线路端时,只有

0.1/82mw=0.0015625mw

而根据设计要求,线路上的信号总功率为0.9mw,分到每一路信号的功率为

0.9/24mw=0.0375mw。

要完成上述指标,必须将被衰减了的信号进行放大,以满足设计要求功率放大倍数为

0.0375mw/0.0015625mw=24

因此,电压放大倍数取5倍。

2、接收方放大电路

接收解调与调制发送类似。

每解调一次,电压幅度就衰减1/2,经过两次解调,电压幅度衰减为原来的1/4。

接收方每一路输入功率为:

到达输出端前每路信号的功率为:

0.0375/82mw=0.0005859mw.

标称输出功率为:

0.1mw。

要完成上述指标,必须将被衰减了的信号进行放大,以满足设计要求功率放大倍数为:

0.1wm/0.0005859=170.66mw.

因此电压放大倍数取13倍

(由于第一路信号缺少一次相干解调的过程:

故接收方第一路的放大器倍数为:

6.5。

这里不再给出电路仿真图)

七、导频的提取和相干信号的产生:

首先采用一个窄带滤波器,将导频提取出来,然后再利用载频,产生与载波相同的相干性信号,具体方法是采用分频的方法。

八、信号的解调:

相干解调电路:

从IO1输入相干解调信号,从IO2输入信号。

【总结及心得体会】

通过本专题设计,将12路话音信号经过频分复用技术调制到电缆上进行传输,我掌握了频分复用的原理,熟悉了简单复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并且对通信系统中的典型部件电路,如振荡器,乘法器,四二线转换电路等等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其中,用到了Matlab中的simulink,multisim等软件进行电路的搭建和仿真,通过对各个具体电路进行方案设计、分析制作与调测电路,最终形成一个简单的频分复用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