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源流Word文件下载.docx
《羌族源流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羌族源流Word文件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播"
,《唐书》写"
吐蕃"
(当时土、大同音)。
吐蕃皇帝松赞干布,与唐太宗同时。
他兼并了高原内部诸羌落,奉行佛教,创制藏文。
又迎娶尼婆罗公主与唐公主,输入印、尼和中华的文化,并与羌族文化揉合为吐蕃文化。
从而把整个康藏高原改变成奉行吐蕃文化的"
(吐蕃)。
播域以内的人,通行用藏文写出的语言,其实就是羌语的稍加变化。
难怪《后汉·
西羌传》(我国叙述羌族史最周详的一篇文章),也把播域的人称作"
了(发与播,古音同)。
与雅鲁同时兴起于藏布河谷地区的,除苏毗外,还有许多著名的羌族部落,都被蕃王在第七世纪以内征服,成了吐蕃的王畿。
吐蕃把拉萨定为国都,与孜塘、琼结等旧部称为卫部(乌斯);
它曲水以上,仁部(仁蚌宗)、娘部(江孜附近)、林部(南木林)、拉孜、萨迦、日喀则等上游诸部落,经吐蕃征服后,合称为藏部。
卫部之东,还兼并了达部、工部、波部,与藏部皆作为吐蕃的畿甸。
这一畿甸地区的食盐(南羌塘产一点)不足自给。
尤其是藏布北岸拉萨、工部、波部地区,完全仰给于羌塘。
所以吐蕃建都拉萨后,首先就必须兼并羌塘(羊同)。
3.羌塘的吐蕃化
羌塘本是羌族诞生的摇篮。
在石器时代,它若干万年的光荣历史。
即在距今二千年前,他也还是这大高原诸部落的宗祖。
汉《西羌传》把它叫作"
唐旄"
唐《吐蕃传》把它叫作"
羊同"
它是依靠食盐和牲畜发展商业经济,保持女性中心的氏族组织,停滞在纯牧业的原始社会时代的一个地域集体的称呼。
《山海经》传说的昆仑和西王母,实即指此区的部落(原始时的昆仑,系指冈底斯山。
《穆天子传》的西王母,是另一女国)。
她们不惟文化落后,武力也不能抗御吐蕃,所以地盘被吞并,人被同化,连羌塘的羌名,也失却了本义,而在藏语中转为"
北方"
之义了。
自唐代吐蕃兼并此地区推行喇嘛教以来,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一千三百多年中,羌塘这个地区虽奉行了喇嘛教,接受了"
藏"
这样的称呼,但却始终人烟稀少,并保持着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关于解放前羌塘人民的生活,详见《康藏研究月刊》第三、五两期中谢国安先生论著)。
羌塘人还有另一个称呼,叫"
阿波霍尔巴(A-bo-hor-pa),意为"
胡人祖母"
相传松赞干布时,有个民族英雄倡行均贫富的政策,她把经商获得的大量财富,平均分与族人,因而全部羌塘人都拥护她,直至近世还怀念她。
但由于不能抵抗松赞的军队。
她只好率人向西逃跑。
现在西海还有她的子孙。
这个传说反映了羌塘历史中值得注意的两点:
第一,吐蕃兼并以前,是女王统治;
第二,所谓"
胡祖母"
,可能是和阗、鄯善或吐谷浑族的人,是从羌塘外来的,所以被称为胡。
羌塘是在吐蕃兼并以后,才转变为男性官吏统治的。
4.东女国及其部落
苏毗属地的拉萨部分被吐蕃占领后,苏毗仍在抵抗,国王却已投降称臣。
吐蕃将其土地的一部作为藩王领土,征用部分赋役,仍以苏毗女子为王。
这就是隋代裴矩的《西域图志》,和唐代的《隋书》、《北史》;
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贾耽的《县道四夷孜》,杜佑的《通典》;
五代苏冕的《唐会要》、刘昫的《唐书》;
宋代的《新唐书》、《太平寰宇记》和《资治通鉴》等书中所说的"
东女国"
后来沿袭引用中所谓"
西海女国"
,也就是羌塘传说?
逃徙后所建的国家(在里海附近)。
与东女国相对的羌塘西陲,还有个"
西女国"
,位置在喀剌昆仑大雪山南,印度河上游的草原上。
《大唐西域记》按印度音译为"
苏伐剌拏翟坦罗国"
,并说"
唐言金氏,出上黄金,故以名焉"
其地即今以列城为中心的拉达克区。
拉达克也是吐蕃兼并的羌族部落,至今奉行藏文、藏俗,是咸丰八年才被达赖喇嘛悄悄割让与英国的(今为上部克什米尔)。
苏伐剌拏"
与苏毗同义。
故《东女国传》说:
为吐蕃所并,号孙波"
孙波"
按藏文即"
金氏"
之义,西域人也把它称为"
(裴矩、玄奘的《西域记》所载同)。
但自宋人以来,引述每有混淆。
这两?
,实际都是羌塘这一女性中心分出的左右两支属国,为识别之便,可分别称为"
西康女国"
与"
雪山女国"
《穆天子传》的"
西王母"
,则是羌塘北出的分支属国,可称之为沙漠女国。
他们与"
和羌塘女国,都是唐代才进入男性中心社会的。
西康的"
,隋大业中"
蜀王秀曾遣使招之,拒而不受"
(《唐会要》)。
唐武德中,因吐蕃胁逼,曾遣使人贡于唐。
贞观中继续遣使。
永徽、显庆间,又遣大臣。
垂拱、天授中、其王两次亲自来朝,唐不能救。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又遣王子来,吐蕃恶而灭之,"
更以男子为王"
,遂与唐绝。
阅九十二年,其王与其属国白狗、哥邻、逋租、南水、弱水、悉董、清远、咄霸八国之君,率其部曲"
诣剑南韦皋,求内附。
这显然是曾叛吐蕃,战败,一同逃到蜀地来依大唐避难。
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奏请安置他们在岷江西山地区屯垦,是为"
西山八国"
(其工则入朝安置)。
时陇右诸州,已为吐蕃所据。
岷江上游,为唐蕃互相争夺地区。
因而这八国之族,先后为吐蕃所同化,只剩一小部分坚决反对接受吐蕃文化的,才依靠唐、宋朝庭,避过岷江东岸而结寨自保,并保存其旧缀陀镅裕饩褪窍纸?
茂汶自治县"
的羌族。
八国原境位置,皆在金沙江西的澜、怒二水流域。
是否已过金沙东,包有西康高原?
尚待详考。
可以粗略断定的是:
弱水"
(见本传)在王都"
康延川"
(今昌都)附近;
南流,缝革为船"
,当是现今澜沧江水;
国因水名,或即今察雅县地。
咄霸"
,今巴塘县有"
竹巴龙"
,在金沙江两岸,地势开阔,疑为巴塘部落发祥之地。
白狗"
疑与白狼(白兰同)同是金沙江以东之部落,在今巴塘和白玉县地界。
哥邻"
,可能就是邓柯县的林部。
南水"
,疑在今盐井县(察卡龙),为后世"
澜沧江"
取名由来。
以上虽是一种推论,但是,这八国与康延川女王联结之所以强固,实因对"
察零多"
食盐的共同需要,则是可以深信不疑的。
吐蕃征服苏毗后,不废其王,而征用其兵,越金沙江征服西康诸部落,以与唐争夺松、维诸州及大渡河外之地。
这些,两《唐书》记载甚详。
吐蕃所以称巴颜喀喇山以南,丹达山以东之地为康(Khams,一译"
喀木"
),即因"
,置有吐蕃都督府管理此一地区的缘故。
康区金沙江以东诸部落,因无抵抗之力,轻易臣服。
有逃向云南与川边依附于唐者,唐置松、茂、雅、黎、嶲、姚六都督府,就其所在处置。
诸羁縻州以百数,著于《唐书·
地理志》,琐屑而又向背无常,难于考订。
5.安多诸羌落
吐蕃最初和唐的接触,从松州开始,它的军队往来都经过康区。
当时苏毗与康区之北为吐谷浑国,其国民都是羌族,分为两大群落:
在察卡盐海附近的,亲附吐谷浑,遥附于唐;
在哈姜盐海附近的,为多弥与党项两部落,自为集团,为吐谷浑藩属。
多弥,按藏文为"
平坦地区人"
之义。
党项语为"
光明的母舅"
吐蕃先征服多弥,其次党项,再次吐谷浑,并进而夺取唐陇西诸州。
“多弥”,《唐书》称为国,位置在今金沙江上游的青海玉树州、果洛州,及四川邓柯、石渠县地。
都是平浅草原,无大山谷,故羌语叫"
多"
后来吐蕃驱逐吐谷浑王,占领了青海、河、涅、洮西诸羌落。
由于地文的相似,遂并称诸地为多部(今日安多)。
安多与羌塘,同为羌族的原始住区,与华夏商业往来最早,在漫长的石器时代,和好有如一家。
羌族的毛皮、牲畜、玉器和食盐都行销关陇,羌、汉并互通婚姻(周始祖后稷,即姜原羌女所生)。
后来华夏文化日高,国族强盛,汉、羌之间渐渐发生局部战争。
到秦、汉时,开置了陇西、北地、金城、河西等郡县,包括其中移居的经营农业的羌族在内,都推行了封建制度。
羌民初颇相安,但由于汉强羌弱,官吏贪虐,羌民感受到大民族主义压迫。
到后汉时,陇右郡县羌民反叛,河西诸羌也响应,致使关陇扰乱六百余年(自汉宣帝神爵元年至北周武帝时)。
其事具载于《汉书·
赵充国传》,《后汉书·
西羌传》与皇甫嵩、张奂、段颍、董卓诸传,及《三国志》、《晋书》、《魏书》、《北周书》、《北史》等书。
但由于纪、传较分散,特缘《通志》与《通鉴》等书撮举其要领如下:
6.陇西羌乱
从前汉末叶起,陇西不断发生羌乱。
汉魏时,陇西诸羌以大小榆谷地区为核心,其地即《地理志》中金城郡临羌县所谓"
仙海盐池"
(今云察卡盐池,一作茶卡)。
羌族拥有盐利。
其盐与牲畜都运售于陇西诸县,兑换粮食与工艺品。
因为彼此相需,故能和好相处,混居如一家。
前汉时,盐海的羌人叫"
种"
,徙居陇右的"
(《赵充国传,《西羌传》作"
研"
),因本是一族,故《汉书》屡以””连称。
又因农牧生产的不同,别种居盐池的叫"
西羌"
(生羌),居内郡的叫"
东羌"
(熟羌)。
总之,羌种的派系繁多,大抵均以各自英雄的祖名为种落的名称,盛衰起落,变动无常。
如盐海的种,自赵充国罢屯田后,多徒居河湟屯田地经营农业。
有卑禾羌,则居盐海附近,曾献地于王莽,莽因其地置西海郡。
不久,莽败亡,其地仍沦为西羌。
当时最强的是先零种。
强盛的原因,仍然是因为拥有盐泉之利(《地理志》:
金城"
临羌县"
,王莽改为"
盐羌"
其"
仙海"
字,又称"
鲜水"
先、仙、鲜同音部;
零、临、盐亦同部。
秦汉称盐为临,故越嶲盐池泽,又作临池泽。
疑先零羌,即因仙海盐池区羌人之义,别写作先零字)。
东汉时,先零羌与诸种落屡起为乱,占据了陇、河湟等地,自称天子,又结蜀、汉诸羌种侵扰关东、汉中、巴蜀诸郡县,使汉室穷于应付,竟分崩而亡。
魏武帝曹操,勉强平定过羌乱。
(分别见于夏侯渊、张郃、郭淮、马超诸传及《魏略》)。
入晋代,又有齐万年割据。
当时关陇、汉、蜀地区的羌、氐、胡人与汉族均反叛,混战达三百余年,至周武帝宇文邕时始获安定。
原属羌落分布的西海、河、湟一带地方,都为鲜卑、吐谷浑族所占据,羌人只得臣服于它,自号为吐浑族,随后都融合于吐蕃。
明代时,蒙古小王子据有这块地方,并大兴黄教。
到明末清初,青海、蒙古固始汗才一度统一了青康藏大高原,并降附于清。
所以青海省区多黄教寺院,并和黄教盛行的拉萨等地区同语言习俗。
现今湟水地区的塔儿寺,为黄教始祖宗喀巴的出生地。
夏河区有拉卜伦寺,盐海区有都兰寺,都是黄教著名的大寺。
其他中小黄教喇嘛寺还多,都是明清年代建立的。
藏人把此区叫"
宗喀"
(意即官寨总口)。
现在这个地区内的羌族遗迹已经完全消灭了。
7.党项与林国
哈姜盐海区的羌落,则是顽强抗拒吐蕃文化的。
它们也分为两大部:
西部通天河区为隋、唐的多弥国,被吐蕃征服得最早。
这个地方居于大高原中央,四通八达,为唐蕃往来所必经之地,吐蕃控制此区用的力量也特别大。
蒙古固始汗统治青康藏时期,此地有二十五部,称为玉树二十五族,今为青海省的玉树自治州。
哈姜盐海以东,属黄河上游,即《禹贡》雍州西戎的"
析支"
,《后汉西羌传》作"
赐支"
(赐亦读析音),为烧当羌种的老窝。
烧当衰逃后,又有党项羌兴起于此区。
党项最初依附吐谷浑,后降吐蕃。
但它屡叛吐蕃;
屡受镇压,又屡受唐朝招抚,并同吐浑移居陇右诸州。
吐蕃据陇右后,羌浑不能不服。
吐蕃崩溃后,陇西党项融合于汉族者多,后曾建立西复国。
留居赐支与哈姜盐海的党项复臻强盛,其别支中有个叫格萨王的《宋史》作唃厮啰),兴起于邓柯之林葱,曾经征服整个安多地区,建成林国(gling),是为"
林格萨"
(藏僧有《格萨王传》演述其事)。
元代封林王为"
朵甘斯宣慰使"
,明代,德格土司代兴,林国退缩到邓柯的一隅,近世尚保存为林葱土司。
现今德格祝靖的红教喇嘛寺,即林格萨所兴建,其主要化导区就在果洛地区,可见林格萨族是属于党项的。
赐支党项,虽曾与林部及多弥一起被吐蕃征服并接受喇嘛红教,但自吐蕃崩溃后,他便跟从林国,脱离吐蕃。
蒙古固始汗占有青、康时,也未能降服他们。
在这个区里,不仅没有黄教寺院,即白教、花教等比较新兴的喇嘛教派也未能传播进来。
因此,黄教徒把这个地区的人称"
野番"
,又号果洛,即"
捩头人"
的意思。
果洛人是保存古羌族语言和习俗最多的一个民族。
8.明、清代的康区部落
西康地面最早和最著名的羌落为白兰。
由于与中原隔绝,汉《西羌传》未述其事。
其国始见于《隋书》,但《华阳国志》汶山郡已见名,足见它扩散之远。
后汉的白狼夷与它有关。
在隋代,它曾建成附国,宋代不详,元代属于朵甘思,即林国。
明中叶,蒙古小王子俺达汗占据青海,大兴黄教。
反对黄教的林国属地尽为所夺,林国仅存而已。
当时最强大的甘孜白利国,专崇黑教(绷波,为藏族最早信奉的佛教)。
明末,固始汗灭白利,以其地封子侄五人,这就是"
霍尔五土司"
(麻书、孔撒、朱倭、章谷白利)大兴黄教(格鲁派宗喀巴所创的新教),建成的十三座大黄教寺,均在今甘孜、炉霍、道孚、色达县和德格的杂柯区。
在霍尔五土司之南,雅砻江河谷的捏绒地方(鱼谷),有五个小部落,也是坚决反对黄教的羌支民族。
固始汗未能征服他们。
清代把他们称做"
瞻对"
,曾经多次用兵,到光绪时才把它们征服。
今为新龙县(原称瞻化县),人们习惯称当地人为瞻对娃,是以悍勇著名的。
霍尔与瞻对的东边,为汉旄牛王地。
羌语称为"
木雅"
,藏语称为"
甲拉"
今为康定、雅江、九龙、乾宁县地(现乾宁县已并入道孚)。
元代开打箭炉峡路,置鱼通土司,兴萨迦派喇嘛教(花教)。
不久,为乌斯藏白教徒(即迦举巴,是与萨迦派同时兴起的新教)占领。
清扑灭白教徒政权,建立明正土司,并设置打箭炉厅管理康区诸土司。
清末改为康定府(今康定县。
)
瞻对之南的雅砻江西岸一带,旧为梭罗、曲登、毛丫、稻巴等羌人部落。
明中叶,为第三世达赖的化域,建立理塘大寺管理。
固始汗设置理塘第巴,清为理塘土司。
今为理塘等县。
梭罗部最强悍(《徐霞客游记》作),后为固始汗所灭。
乡城娃(乡巴)亦强悍,固始汗建桑披林寺以化之,今为乡城县。
理塘以西的金沙江流域,元代为巴部,本属白兰的别支,所以又号"
丁零"
固始汗设第巴管理它,并建立了丁零寺与龙藏寺,大兴黄教。
清末改为巴安、得荣等县。
巴部之北的金沙江河谷,清代为德格土司属地,今为德格、白玉、邓柯、同普、石渠五县。
德格土司自称是吐蕃大臣禄东赞的后代,著有世谱(详见《康藏研究月刊》第13、14、15期)。
其中提到:
禄东赞的儿子钦陵为吐蕃王所族灭;
另一子赞婆与孙子奔唐。
得以苟安,后匿居在巴部的红土寺。
有个女儿因嫁给格萨王,得食邑于德格的龚垭,康熙末,因掩护第七世达赖有功,受封为大土司。
乾隆初,土司丹巴策零因有学识,能兼宏黑、红、花、白、黄各教派,在清朝平定青海时,远方一些不同教派的族落便来依附,使他成为继林格萨后的康地第一强国。
改流时分置五县(同普县在金沙江西)。
康南的木里,也是康熙时以黄教寺僧为土司的。
今为木里县,人民多受宗教影响,融合于藏族。
其中坚决抵制喇嘛文化熏陶的部分叫"
普米族"
与白利同时称强的,还有"
打日"
王国与"
促靖"
王国,都是专崇黑教"
(虎山)后为固始汗所灭,今为道孚县。
即金川,为乾隆皇帝所灭,并改兴黄教。
康区诸羌支部落,由于与华夏接触少,史实难明。
大抵唐以前以旄牛种与白兰种最大;
唐以后,成为喇嘛各教派纷起争夺的场所,最后成为黄教独占优势的地区。
其他各教派也未完全消灾。
9.宕昌与达布
羌族的向东移进,进入白龙江、涪江上游松潘草原地区的一支,在南北朝时,曾经一度建成半农半牧的国家,与党项一样保持西羌旧俗,甚为顽强。
其史实见干《魏书》、《北周书》、《北史》及《宋·
齐·
梁书》。
周武帝灭宕昌王后,这里称为宕州。
宋、元无闻。
明、清有铁布土酋兴于此地,一作叠部。
这一带地方,现在是甘肃的迭部、宕昌、舟曲县和文县的西境,四川南坪的东境及平武西北白马乡的一角。
阿坝州与迭部接界的若尔盖县,原名铁部,居民均为宕昌遗民。
平武县白马乡的达布人,解放初期,人民政府以其语言与藏语略同,故划为藏族。
但达布人不服,曾多次申诉他们不是藏族。
根据史实考订,我认为应是宕昌羌族遗民,详见拙著《论达布族源》。
达布人虽被汉、藏、蒙、满等民族政权(还要包括苻秦、元魏、宇文周、吐谷浑等)统治过几千年,但他们顽强地保持古代羌语、羌俗,比茂汶羌族保存的更为纯正,可算得是羌族的"
铁豆"
他们现在剩下的人口已经不多(平武的达布,解放时只五百人。
现发展到两千多人),所以能幸存下来,主要是由于居住在人迹难到的险僻山谷里。
还有丹巴县的丹东、革什咱、茂汶羌、黑水羌,与川边一些山谷的土民,也保存着较多的羌俗。
二、中华北方的羌支民族
1.黄河与盐池所起的作用
羌族从陇西向东北移进,被黄河分为内外两支。
华人呼居河内者为戎,居河外者为胡。
羌人把陇西黄河叫作玛曲,颇值得探讨。
玛"
这个字,本义与华夏的"
瘴疠"
相当;
又有相反的"
幸运"
,"
绚丽"
等含义。
依语言文字发展的一般规律推断;
当羌族在高寒的草原上长期生活之后,为了寻找缓斜的地势移进,在进入陇右地区时,只有丘陵高地是他们能居处的;
若遇深陷的河谷,便是他们所畏避的。
而黄河自刘家峡以下正是这样的地区:
海拔低到千五百米左右,水流湍急,不利于牛马浮涉,所以他们把黄河比为疮癞,呼"
玛曲"
(癞水)。
但后来,他们逐渐习惯了陇西气候,进而乐于经营农业时,便又觉得这段黄河的两岸都可爱了,因而语音不改而意义翻新。
这个名词含义的转变,反映了进入陇西后羌人生活与情感的历史转变。
原始羌人进入陇右地区的时间,大约在距今二十万年以前。
近年发现"
蓝田人"
和"
大荔人"
,可能使是当时先到羌人的遗骸。
但大批羌人移来定居,则当在"
河套人"
的时代。
吸引羌人大批移进到河套鄂尔多斯地区来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有许多盐池。
最著名的是今陕、甘、宁、蒙间的花马池(北大池、苟池)。
他与华夏的河东解池,都具有原始时代发展经济、孕育文化和形成民族的作用(另有《说盐》一文详论)。
依靠花马池区的盐池发展起来的河套民族,与依靠河东盐池(解池)发展起来的华夏民族,时间大致相同,但经济基础不同。
华夏是以农业为基础;
河套是以牧业为基础。
两方行盐的部落也不同:
农业文化地区行解盐;
牧业区行河套盐;
陇西农牧兼营区则行察卡盐。
在中石器时代,他们形成为三个鼎足式的民族:
华夏民族领先前进,制成文字,自称"
华"
华人把河套民族区称为"
朔方"
后来进入农业社会的叫"
戎"
而把在西海仍停滞于牧业的叫"
羌"
2.朔方与索虏
古代的华夏语言,称民族部落为方。
二字,最早见于《尚书·
尧典》"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尧舜时尚无文字,《尚书》的"
虞书"
各篇,都是殷周人依古诗歌而编造的。
虽不完全可靠,什八九可以信赖。
因为先民有口传的历史。
《诗·
小雅·
出车》也说:
天子命我,城比朔方。
那是周宣王时征伐玁狁的军士所作的诗。
宣王时的玁狁,即太王时所头痛的"
熏鬻"
(见《孟子见梁惠王篇》和《史记·
周本纪》),也就是花马池区的游牧民族的名称。
周族虽已富强,但必须用熏育(鬻)的食盐。
所以随时都要受到熏育的剥削、侵夺。
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
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
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
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日:
狄人之所欲者吾上地也。
……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
(《孟子》)。
实际就是熏育贪图邠(豳同)原之富,恃盐诛求,没有满足。
太王(古公亶父)不胜其苦,率族迁徒到渭水平原的边缘来,改吃河东解盐,周族自此才得以兴盛起来。
这是研究我国西北民族古史具有很大启发性的一个故事。
的"
朔"
字,在羌语为"
肩胛骨"
、"
叶片"
由贫转富"
考察它词义的发展,原是以河套的羌落比喻高原羌本部的左臂、枝叶,故呼曰朔。
后来,因此部羌人从西海逾陇阪,跋涉千里而至,始获富盛,故又有好转之义。
华夏借用朔旦字以叶其音,并非字的本义。
此地后为幽洲。
幽是背明之义,与朔旦字义无关。
华文"
,意即向明,有"
光华复旦"
按《月令》五行之说,当为春季,为东方;
不得为冬季,为北方。
由此可知:
朔方系羌语的译音,并非"
南北朝时,南人称北胡为"
索虏"
,也是用羌语旧音。
不用朔字,正因忌责骂;
不用光华复旦义,但仍用它的旧音。
3.西戎释义
河套盐池地区发展起来的朔方,在周族强大以后,已经是渐由牧业经济转营农业,并逐步向华夏文化过渡的羌民,华人因而称它为"
这是华夏人使用的字呢,还是羌语的原称?
既然从唐虞至西周都称为"
,并且在南北朝时还叫"
,为什么又要在周、秦两代改称为"
,而汉代以后"
字又消失了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解释是:
戎字也是从羌语造出的。
羌语中,适于耕种的河谷叫戎(Rong译字一作绒)。
羌族居住在陇西的,既乐于从事农业,就必然入居河谷,并发展成为定居族落,所以牧民称之"
(这样的地名,西藏和西康还保存得很多。
如金川叫"
甲戎"
,瞻对叫"
捏绒"
,得荣叫"
德戎"
,盐井叫"
察瓦戎"
,九龙县叫"
吉乌绒"
之类,都是农耕河谷之义)。
殷代人因其音而造戎字,以与羌族相区别。
戎字从戈,戈为车战用的钢铁武器。
古羌族用石器为矛,无戈。
居住在关陇间的,因为承受汉文化,才用戈。
所以,就造字取义来说,"
的称呼当是在殷以后才有的,以前只称"
熏育"
或"
玁狁"
因为那时还是牧民部落,属羌类的原故。
简言之:
羌与戎的区别,就是牧与农的区别,华族化与非华族化的区别。
《后汉书·
西羌传》举出了许多戎落的名称。
有些是出自《竹书纪年》的;
有些是出自《春秋·
左传》的。
在殷代,已经有了"
西戎"
鬼戎"
燕京之戎"
余无之戎"
始呼翳徒之戎"
等戎落(《竹书纪年》所纪)。
在周代,则有"
太原之戎"
条戎,奔戎"
北戎"
申戎"
六济之戎"
伊洛之戎"
狄豲、邽、冀之戎"
义渠、大荔之戎"
姜戎"
等等(《左传》所记)。
这些戎落的位置,有许多都是可以见诸现今地图的;
有一部分则还不可考。
所谓"
,就是已入居东周畿内伊水、洛水山谷的戎人,是戎人深入最远的一支。
他与入居崤山的姜戎,和入居于王屋山中的六济之戎,都是从雍州地界深入到冀豫州界的戎人。
4.羌戎氏
《春秋》鲁僖三十三年"
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崤"
这个姜戎,按襄十四年《左传》所说,他原是住居在陇西的,因被秦人追迫而徙居瓜州,到晋惠公时,才作为附庸招安到崤山地区的。
这个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