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护渔业资源具体措施非洲帮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保护渔业资源具体措施非洲帮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保护渔业资源具体措施非洲帮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目前,人类消费的水产食品中养殖水产品占比接近50%,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62%。
当今,水产品已从单纯的食用发展到成为提供各行各业的生产原料。
从海洋生物体内和水产品加工的废弃物提取活性物质制成药品、功能食品,在抗癌、抗心脑血管硬化、人体保健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海洋绿色保健食品开发,特别是海洋微藻食品,其前景最为诱人,20世纪90年代风靡世界的螺旋藻食品就是一种微藻纯天然食品。
联合国粮农组织更把人类未来基本食物的供应,寄希望于海洋微藻的大量生产。
4.渔业形式不断地创新
以统筹渔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为发展原则的特殊渔业,特别是休闲渔业的发展,近几年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5.渔业管理正在从“命令+控制”的观念向“共同管理”(国家管理部门和渔民、科学家、经营商等)的理念转变。
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管理协调、统一,并形成法律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6.渔业在海洋经济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虽然包括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滨海旅游业、海水淡化和以及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的利用以及海洋医药等新兴的海洋产业不断出现,并且发展迅速,对海洋经济的增长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但是,在海洋经济结构中,渔业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相当多的滨海国家和地区中,海洋渔业仍然是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
在一些沿海国家和地区,渔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渔业活动为沿海地区提供食品、就业机会、收入和生机,2008年渔业经营直接就业人数3400万人(FAO)。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海洋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海洋渔业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图3、图4)。
图3中国海洋产业2009年增加值(左)和2003年总产值(右)结构图
图4中国海洋产业2011年(左)和2012年(右)总产值结构图
7.海洋环境污染、过度捕捞、全球气侯变化和渔业管理不力等原因,正在影响海洋渔业资源,近海渔业资源呈现逐渐衰减的态势。
有些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甚至濒临灭绝,渔业资源的衰减已影响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不少临海国家和地区,投入巨大的资金、人员,进行渔业资源衰退原因的调查研究,探索、寻找资源恢复的途径。
二、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
权威的《科学》杂志发表最新报告称,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如果目前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得不到治理,“那么到2048年,海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将锐减,甚至绝迹。
”
1.海洋污染
大量的废水和固体废物倾泄入海,对海洋的生态平衡构成危害。
目前,海洋污染突出表现为石油污染、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以及营养物大量排放入海,已严重污染了海洋,最严重的海域有波罗的海、地中海、东京湾、纽约湾、墨西哥湾等。
就国家来说,沿海污染严重的有日本、美国、西欧诸国和前苏联国家。
中国的渤海湾、黄海、东海和南海已不同程度受到污染。
污染已造成渔场外迁、鱼群死亡、赤潮泛滥、有些滩涂养殖场荒废、一些珍贵的海洋生物资源正在丧失。
全世界每年都有大量的污染物流入海洋,其中有80%的污染物是由陆源输入。
据有关报导,每年入海的石油达1000多万吨(约占世界石油产量的5%)、汞1万多吨、多氯联苯2.5万吨、铜25万余吨、锌390多万吨、铅30多万吨,以及过量的营养物质等(其主要营养物是源于化肥中的氮和磷)。
这些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大部份滞留在沿岸和近海区域,造成海域水质恶化,海水自净能力下降,生物资源遭受到破坏;
有些海域因营养物质过量致使浮游植物和有害藻类疯长,形成赤潮灾害。
而这些生物的死亡腐烂会消耗大量氧气,最终导致其它海洋生物窒息死亡,成为海洋中的“死亡地带”。
UNEP在“2003年全球环境年鉴”中指出:
全球范围内的海洋“死亡地带”已经接近150个,2008年,联合国报告“死亡地带”已近200个。
在海洋的“死亡地带”里,重要的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深受“死亡地带”折磨的海域有墨西哥湾和美国东海岸的切萨皮克海湾。
“死亡之爪”也伸向波罗的海、黑海、亚得里亚海、泰国湾、黄海等等,并正在向美国南部、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蔓延。
在过去的10年间,“死亡地带”的面积翻了一番,超过7万Km2。
2.过度捕捞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世界海洋鱼类的渔获量以每年6%的速度持续增长,但到了70年代初期开始,增长率明显下降。
1990年出现了1976年以来首次减产,减幅为3%。
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渔业捕捞的能力,使得渔获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过度捕捞使全世界17个主要渔场都已达到或超过它们可持续能力,其中9个渔场已处于衰退状态。
在过去的25年里,亚洲鱼类资源减少了30%。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具有商业价值的金枪鱼、鳕鱼和箭鱼等大型鱼类的数量锐减。
世界著名的加拿大纽芬兰渔场因过度捕捞而关闭,昔日“踏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以走上岸”的情景已彻底消失。
FAO指出,在世界上所有自然资源中,鱼类是消亡最快的,有3/4的商业捕捞鱼种已经被过度开发或者被开发殆尽。
中国的海洋渔业资源也不例外,受到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的影响而造成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中国主要渔场之一的渤海,重要的经济鱼类和对虾因过度捕捞已严重衰退,甚至濒临绝迹。
优质鱼类占总渔获量的比例已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5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不足30%。
渤海的对虾资源近年来大幅度减少,已基本上无虾汛。
中国最大的东海舟山渔场,曾被誉为“中国的鱼仓”,每年的渔汛期间,中国沿海省市的渔船,几乎都到舟山渔场进行捕捞。
长期以来,高强度的捕捞使渔业资源不断衰退,1975年,东海大黄鱼产量约为20万吨/年,到2000年,捕捞产量几乎为0;
1957年到1967年间,小黄鱼捕捞产量最高达19.6万吨/年,到1993年,产量不足4万吨/年,近几年来,产量仍不见恢复,已形不成小黄鱼的渔汛期了。
舟山渔场的产量是以带鱼、墨鱼、大黄花鱼和小黄花鱼这四种鱼类为统计依据的,而现在计入渔业产量中,大、小黄鱼则几乎看不到了,捕捞到的带鱼绝大部分是一龄鱼,二龄鱼已很少,三、四龄鱼几乎看不到了。
图4舟山渔场图和主要捕捞种类
图5中国海洋捕捞总产量变化趋势
综上所述,海洋生物资源虽然是可再生的,但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海洋渔业资源的增殖速度远低于其持续衰退的速度,渔业资源的回复远远慢于海洋捕捞的增长,海洋渔业资源正在不断地衰退。
3.全球气侯变化
全球气侯变化对海洋渔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温室效应引起的水温变化,使海洋初级生产和饵料基础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时空分布范围和地理种群量发生变化,对渔业产生深远影响。
②全球温暖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导致造成近岸和内湾水域物理构造的重大改变,影响了鱼类的生存环境的变化,这些将成为世界渔业不稳定的因素,给渔业带来巨大损失。
三、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主要措施
海洋渔业资源的衰竭,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显现,各沿海国家和地区都在探索和研究有效保护和恢复海洋渔业资源的手段和措施。
中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从渔业资源的管理、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和恢复资源方面入手。
1.管理方面
渔业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人类活动是对渔业资源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渔业进行严格管理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对人及人类活动的管理
1.1立法保护渔业资源
中国政府在1986年1月20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0年10月31日进行了修订。
在这部国家法律中规定“禁止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等与保护渔业资源有关的内容。
2013年3月8日,中国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中国渔业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养捕结合;
着力加强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
有效控制近海捕捞强度;
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开展近海捕捞限额试点;
建设一批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逐步减少渔船数量和功率总量;
发展海洋牧场,加强人工鱼礁投放,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
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向水体排放,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
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和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完善和落实好补救措施;
加强渔政执法,严厉打击“三无”(无捕捞许可证、无船舶登记证书、无船舶检验证书)、“大机小标”(实际功率大于标定功率)渔船及各类非法捕捞和养殖行为;
制定禁止或者限制使用的渔具目录”等一系列保护渔业资源的法律和实施渔业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
沿海地区根据国家法律,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法规,比如2014年福建拟推十项海洋渔业资源保护行动,包括严格执行伏季休渔专项行动、全面实施捕捞标准渔具专项行动、开展大规模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渔船违规专项执法行动、加快海洋牧场建设专项行动、海洋渔业环境监测与疫病防控专项行动、渔民教育培训专项行动和促进公众参与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专项行动等。
对违法者处理包括教育、罚款、扣船及没收生产工具、追究法律责任等手段,对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取得明显的效果。
1.2实行休渔制度
中国政府于1995年正式宣布在东海区(27°
00′N~35°
00′N),每年实施两个月(7月1日至8月31日)休渔。
在休渔期间,禁止拖网和帆式张网渔船进入北纬27度以北至35度以南的东、黄海生产;
9月1日至10月31日拖网渔船可以在机动渔船拖网禁渔区线向东平推30海里以东的海域作业,但须实行幼鱼比例检查制度。
1998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东海、黄海渔业资源保护,促进中国渔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中国进一步扩大休渔范围。
规定每年6月15日零时至9月15日24时,禁止所有拖网和帆张网渔船在北纬26度至35度的东海、黄海海域生产;
北纬35度以北黄海海域,每年7月1日零时至8月31日24时,禁止所有拖网和帆张网渔船作业;
北纬24度30分至26度海域,拖网渔船和帆张网渔船休渔两个月。
2007年开始,中国实现了在四个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伏季休渔制度,范围复盖沿海11个省、市及香港、澳门;
休渔渔船20多万艘,渔民近百万人,并且在休渔期间,做到“船进港,人上岸,网入库”。
由于各海区捕捞鱼种、产卵期等的不同,沿海地区在评估历来休渔效果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实际,制定更有效的休渔方案,如福建省2014年提出,除钓具作业外,全省2.4万艘海洋捕捞渔船全部进港休渔,其中,北纬26度30分以北的我省海域捕捞渔船休渔时间拟定为5月1日12时至9月16日12时;
北纬26度30分至“闽粤海域交界线”的我省海域捕捞渔船休渔时间拟定为5月1日12时至8月1日12时。
全省5000艘捕捞辅助船拟定为5月1日12时至8月1日12时。
图6休渔区示意图
休渔期间,既保护了产卵群体,也为幼鱼的生长和索饵创造了较良好的环境,对于海洋渔业资源的恢复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1.3控制捕捞强度
过度捕捞是导致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重要因素,海洋生物资源虽然是可再生的,但并非是无限的,当没有了渔业资源,也就没有渔业。
中国在控制捕捞强度的目标是,到2020年,渔船数量和捕捞强度与渔业资源可再生能力大体相适应,主要采取下列措施。
1.3.1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严厉打击“三无”(无捕捞许可证、无船舶登记证书、无船舶检验证书)渔船及各类非法捕捞行为。
从事捕捞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捕捞许可证关于作业类型、场所、时限、渔具数量等的规定进行作业,并遵守国家有关保护渔业资源的规定。
从事外海,远洋捕捞业的许可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从事外海生产的渔船必须按照批准的海域和渔期作业,不得擅自进入近海捕捞;
近海大型拖网,围网作业的捕捞许可证,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放;
近海其他作业的捕捞许可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下达的船网工具控制指标批准发放。
1.3.2完善海洋渔船管理制度,逐步减少渔船数量和功率总量
各级政府的渔业主管部门分别制订了控制海洋捕捞渔船数和功率数增加的“双控”制度,加大控制新增渔船数和压缩现有作业渔船数的力度,坚决取缔违法违规造船。
。
1995年,海洋机动生产渔船265620艘,2002年底为22.2万艘;
2008年压减2.18万艘;
到2010年减少到19.2万艘,并且严格建立渔船的新建改建的审批制度,严格限制建造对渔业资源破坏强度大的底拖网、帆张网和单船大型有囊灯光围网等作业类型渔船。
1.3.3调整渔业补贴结构
2009年世界银行和世界粮农组织联合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造成渔业资源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很多国家实行的对渔业的补贴政策。
由于补贴的存在,渔业有了过剩的资本,更多的渔船被建造出来,在海上追捕着越来越有限的鱼类。
各国现有的捕鱼能力是海洋可以持续供给的鱼类资源的两倍,直接威胁着鱼类资源的可持续性。
中国政府为了限制渔业捕捞强度,不断调整渔业补贴结构。
中国的渔业补贴主要用于中心渔港、良种体系、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水生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设和科研推广工作,以及用于更新渔政执法装备等,对提高渔业产业素质、加快渔业现代化和控制捕捞强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1.4限制使用对渔业资源造成损害的渔具、渔法
1.4.1捕捞方式的限制
目前中国海洋捕捞的主要作业类型的产量比例大致为底拖网占49%、围网占6%、刺网占18%、张网占15%、钓业占4%及其它类型占7%。
长期的资源调查表明,底拖网、帆张网和单船大型有囊灯光围网的捕捞方式,对渔业资源的破坏相当严重,这些捕捞方式将严格给予限制。
1.4.2实行最小网目规定
自2004年7月1日起,针对拖网、流剌网和有翼张网三种捕捞方式,实施海洋捕捞网具最小网目尺寸制度。
拖网:
东海、黄海区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
54毫米;
南海区(含北部湾)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
39毫米
流剌网:
东海、黄海、渤海银鲳流刺网最小网目尺寸:
137毫米。
东海、黄海鳓鱼流刺网最小网目尺寸:
90毫米。
东海、黄海、渤海蓝点马鲛流刺网最小网目尺寸:
90毫米
张网:
主捕带鱼的有翼张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
50毫米
福建省根据上述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福建省全面禁止使用双船单片多囊拖网等十三种渔具;
自2014年6月1日起,将禁止使用小于准用渔具和过渡渔具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
制定重要经济鱼类最小可捕规格标准。
为了加强渔获物管理,配合最小捕捞网目的实施,以及渔获物中同一种鱼的幼鱼比例不超过20%,中国农业部渔业局研究制定重要经鱼类最小可捕规格的标准,2010年6月举行了听证会,对东海区15种鱼类的最小可捕规格标准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为实施这一规定打下基础。
1.4划定禁渔区
为了保护中国沿海水产资源,1957年7月开始,在渤海、黄海和东海划定机轮拖网渔业禁渔区,具体位置为下表中19个基点联线以西海域。
具体位置为下表中19个基点联线以西海域。
基点序号
纬度(北纬)
经度(东经)
1
39度33分
124度00分
2
38度56分
123度20分
3
38度40分
121度00分
4
39度30分
5
40度00分
121度20分
6
120度40分
7
119度00分
8
38度12分
9
37度50分
120度00分
10
38度05分
120度30分
11
12
38度00分
13
37度20分
123度03分
14
36度48分10秒
122度44分30秒
15
35度11分
120度38分
16
30度44分
123度25分
17
29度00分
122度45分
18
27度30分
19
27度00分
121度10分
2.渔业资源的恢复
2.1增殖放流
增殖放流作为资源恢复是一项重要措施。
鱼、虾、贝、人工育苗的成功,为增殖放流提供了大量的苗种,使得向自然水域投放各类海洋生物苗种成为现实。
2001年—2005年,中国各沿海地区向各类天然水域投放各种鱼、虾、贝类等经济鱼类苗种共492.7亿尾(其中近海海域约为178.5亿尾)、2006年放流163.9亿尾、2007年中国各沿海地区向各类天然水域投放各种鱼、虾、贝类等经济鱼类苗种就有194.6亿尾(粒),投入资金2.64亿元。
至2008年底,中国共投入资金8.15亿元,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555.5亿尾(粒),放流品种达88个。
2012年,中国放流水域已覆盖境内全部重要渔业水域,增殖对象不仅包括鱼、虾、蟹、贝等重要水产苗种,还有大量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放流增殖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
一是经过近些年的增殖放流,渤海和黄海北部部分海域多年不见的中国对虾、海蜇、梭子蟹等渔汛又逐步形成;
浙江和福建部分近海海域也重新出现一定规模的大黄鱼野生群体。
二是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
三是增加了渔业效益和渔民收入。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11月底,山东全省累计回捕增殖渔业资源4.14万吨(不包括底播贝类),创产值19.92亿元,江苏省2012年增殖放流可为渔民增收2.1亿元,浙江省5年来增殖放流累计增加社会总产值20亿元以上。
在实施增殖放流中,我们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①是合理选择品种。
放流品种原则上要以本地原种和其子一代(用野生亲本繁殖的第一代后代)苗种为主,一般选择生长快,生命周期短,目前自然海区尚有一定资源的种类,通过放流来增加这些种类的补充群体,有利于自然资源的恢复。
②为保证放流的生态安全性,必须严格控制放流品种和来源,外来物种增殖放流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必须通过生态安全评估方可进行,不得向天然水域中投放杂交种、转基因种及种质不纯等不符合生态安全要求的物种。
③放流苗种的保护,提高放流种类的成活率。
人工培育的种苗放流入海后,有一个适应过程,需要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发生今天放流,明天被重新捕捞的现象。
放流效果的评估是检验增殖放流成效的重要工作,回捕率差异较大成为了困扰渔业增殖放流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
渤海每年平均放流梭鱼种苗600万尾~700万尾,回捕率仅为0.03%~0.053%,中国对虾在80年代回捕率高达10%,90年代初降为5%,随后又降低到3%,1998年左右开始逐年回升,现已接近80年代水平。
辽宁省2012年在黄海北部和辽东湾共回捕中国对虾555吨,同比增加121吨,增长21.8%。
2.2投放人工渔礁
人工渔礁为鱼、虾类聚集、生长和创造条件,也可作为障碍物用以限制某些渔具(如拖网、流剌网)在人工渔礁区作业。
世界各国在人工渔礁的问题上开展了不少研究,特别是在礁体材料、结构、投放水域选择以及渔礁区的管理等方面。
礁体种类较為复杂,包括船礁、廢轮胎礁、旧车厢礁及水泥礁等類,渔礁结构繁多,如图所示。
从实际效果看,人工渔礁在保护和恢复海洋鱼类资源方面,确实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图6人工渔礁礁体示意图
图7人工渔礁集鱼效果图
上图是对大亚湾大辣甲南和深圳杨梅坑2个人工鱼礁区进行了潜水调查,结果表明:
①人工渔礁建设对增加鱼卵、仔稚鱼数量的效果非常明显;
②随着礁体投放时间的增长和数量的增加,海洋生物资源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
③礁体投放一年多来,礁区内已初步形成新型的生态环境,潜水观察时发现,礁体周围聚集了23种主要经济鱼类。
2.3保护渔业水域,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建立海洋生态监控区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海洋生物生息繁衍的场所,海洋生物生存环境的保护是资源保护、恢复的基础。
没有健康的海洋,海洋生物也就失去生存的基础。
海洋污染物有80%来自陆地排放,而且都集中在近岸和近海,因此,控制陆源污染物的排放,是改善渔业水质环境的关键。
中国在重要的水域,设立了生态监控区,并实施在线监测,以便掌握水质的动态变化,及时进行处理。
对于所有的海洋工程建设,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图8中国近岸海域主要生态监控区分布图
3.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
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威胁着海洋生物种群、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建设海洋保护区是人类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的有效方法。
中国对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十分重视,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区。
目前中国已建有各级(国家级、省级和地县级)、各类海洋保护区201处(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保护面积超过330万公顷。
在海域面积仅324km2的厦门,就有一个《厦门海洋珍稀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这个保护区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和文昌鱼。
图9中国沿海各省自然保护区比较图10厦门海洋珍稀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图11江苏海门蛎蚜山牡蛎礁海洋特别保护区
根据保护目的和保护内容,对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
表二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比较
项目
海洋自然保护区
海洋特别保护区
保护的目标和对象
保护某些原始性、存留性和珍稀性的海洋物种和生态环境,基本不涉及资源开发和社会发展。
以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为根本目标,保护的是海洋资源及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