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
《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过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改革改什么
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介
日本
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
2002年即将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
教育指导思想突出四个方面: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
*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
韩国
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提出“美国学生在4、8、12年级毕业时也能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能应付挑战”。
最近特别强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英国
英国1998年颁布《教育改革法》,首次提出推行国家课程,制定课程标准。
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
四项发展目标:
精神方面的发展,道德方面的发展,社会方面的发展,文化方面的发展。
六项基本技能:
交往、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学习、解决问题。
新加坡
新加坡2001年新加坡课程改革提出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成为勇于革新、善于获取信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以适应二十一世纪的需要。
各国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1、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2、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
3、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4、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展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
(条形统计)
知识60%解题50%智力发展30%
创造性25%情感态度18%个性发展15%
校长和教师认为学生以被动接受方式学习的比例
小学78%初中90%
学生对公布成绩、排名次的感受
小学
初中
紧张
70%
67%
害怕
20%
28%
讨厌
9%
23%
喜欢
17%
10%
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依据考试结果排名次的做法,70%的初中和小学生感到紧张,同时不同程度地感到害怕或讨厌。
中国学生的优势与问题
优势问题
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弱
技能熟练(计算)创造性不强
解题能力强情感体验与自信心
勤奋刻苦精神强人生观与价值观
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目标之一(改革课程功能)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1、制定课程标准
转变课程功能——通过2、编写教材
3、实施教学与评价
目标之二(改革课程结构)
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和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目标之三(改革课程内容)
改革课程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目标之四(改革学习方式)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应意识到接受式学习方式不是我们唯一的学习方式。
)
中西方学习方式比较
中国
西方
听讲与接受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记忆与模仿
理解与创造
书本知识
实践活动
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
目标之五(改革评价功能)
改变以前评价甄别、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目标之六(改革管理政策)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怎样进行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重心的转移)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改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课程目标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我们要努力把小学数学教育的重心转移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上来。
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更为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习策略等多方面的发展。
课程目标多元化
传授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课程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二、准确把握教师角色
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能创造性使用教材,并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组织者;
教师不再只是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善于使学生发现探索的引导者;
教师不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圣人,而是善于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真诚的合作者。
1、挖掘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2、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成为学生真诚的合作者。
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
学生是由活生生、有个性的个体组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学生正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极大,教师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课堂教学中要减少对学生的时空占领,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
2、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让他们以数学的意识,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
那么,数学就不在仅仅是书本上板着面孔的枯燥的数学题,数学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命活力。
提高数学素养,使之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去解决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课程也应该与时具进,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
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
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
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具体体现在高中生选课的模块化设计,选择什么模块是基于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意识。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
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这一轮高中课改对传统高中教育模式的冲击是很大的,可以说是“伤筋动骨”的。
但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完全“推倒重来”,需要的是看准方向和坚定信念。
高中新课改“最要害”的变化是学生自主选课。
也就是说,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有很大的“课程选择权”,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想学什么就学什么”,相当于高中生的"
自助餐"
。
为了有利于学生选课,教育部把高中课程分为8大学习领域:
语言与文学(包括语文、外语);
数学;
人文与社会(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的一部分);
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的一部分);
技术(包括通用技术、信息技术);
艺术(包括音乐、美术);
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
学生只要“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至于在一个领域内学哪门课,学生可以选择,比如可以选语文而不选外语。
新课程还将同一学科的内容分为若干“模块”,教科书也按模块编写,一般一个模块36学时、2个学分。
学生选思想政治,还可进一步选《经济学常识》模块,或选《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及其他模块。
用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其实也是为了与学生选课相适应。
学生自主选课,这是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难点!
这其中,有高中学生自身的问题,比如高中生对社会的了解不深,人生规划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不知道自己今后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因此也就不知道该选什么课;
有家长的问题,家长期望的未必是孩子喜欢的,选课时听谁的?
有学校的问题,学生想选的课,学校的师资、设备、场地等都能满足吗?
还有社会的问题,相对统一的高考,就业形势的严峻,无法让我们“想干啥就干啥”。
就目前而言,我们应当积极去做的是:
让学生尝试着按自己的意愿选课,学校要探索有利于学生选课的“走班制”教学模式,《通用技术》课程要认真开起来,综合实践活动要落到实处,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要做好并发挥作用,这几个方面可以说是衡量新课改到底有没有真正启动的主要标志。
另外,高考是一个"
指挥棒"
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还需要高考制度的改革作为保证.因此三年后的高考应该是在新课改理念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改革,这个已经在2007年宁夏等4省市的高考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这个方面老师们尽管放心地推进新课程改革,不要有所顾虑,束手束脚.反之,如果你没有跟上新课改的步伐,还是按照旧的方法进行教学,很可能学生不适应三年后的高考,那时可就后悔也来不及了.
**************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
外语学院:
杨国颖
e-mail:
ygy99cn@
通过查找资料和自己理解,本篇文章是想就为什末要进行新课程改革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
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
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地说明了上述论断。
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
刚刚过去的20世纪之所以被人们称做教育改革的世纪,其原因也在于此。
20世纪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迅猛的一个世纪。
在社会发生如此急剧变革的时期,各国的教育必将随之而发生相应的改革,其中,涉及面甚广,可以被称做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的就有三次。
在这三次世界性的课程改革期间,为了使改革达到预期目的,各国在教育方面所作的其规模或大或小的调整、完善更是难以胜数。
20世纪中国的教育也始终处于不断变革的历史进程之中。
清朝末年学堂的兴办,癸卯学制的颁布,辛亥革命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期间的教育改革姑且不论,仅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十多年的时间而言,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众所周知,我国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脱胎于欧、美、日等现代工业化国家的教育体制。
尽管由于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以及国家所处的地域等存在着种种差异,各国的教育表现出互不相同的特点,有其个性的一面,然而,由于它们都是孕育、发展、完善于工业经济时代,所以,它们又表现出了非常相似的共同的特点,又有其共性的一面。
也就是说,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实际上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
由于它对于工业经济时代各国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国政府对于教育都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越来越自觉地把教育作为实现国家目的的重要手段,以至于许多有识之士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工业经济时代的学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价值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的工具。
学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价值。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人力资本理论。
其专注于经济增长、不顾人的发展的教育模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
然而,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要求对教育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如果不着手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将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世界各国之所以不约而同地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原因也在于此。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曾做出过举世公认的、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然而,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种种错综复杂的原因使我国的发展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本次课程改革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在向我们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向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即所谓挑战与机遇并存。
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抓住人类生产方式转变这一历史性的机遇,我们就可以尽快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超越它们。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先例。
19世纪中期,在幕府统治下的日本,遭遇到的是同我国清朝政府相类似的命运。
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抓住了19世纪后半期产业革命的机遇,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跃成为现代工业强国。
其他如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所谓“后发型国家”,在19世纪后半期的迅速崛起,同当时正在进行的产业革命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些事例充分说明,生产方式的变革可以促成国家非常规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还是一个科技文化水平偏低的人口大国。
如前所述,对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来说,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换言之,同过去时代发展主要依赖于为数不多的精英人物相比较,当前我们更需要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致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在“人口众多”这一既成的、不可更改的事实面前,除了继续执行控制人口增长的长期国策之外,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就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也是我国教育无可推诿的重大责任。
诚然,我国能否很好地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生产方式变革这一历史机遇,能否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然而,教育毕竟是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教育在把握人类自身命运、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由于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综合国力竞争必将聚焦到教育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乃是世界各国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制高点,谁就将占据主动的地位,谁就将有可能最终赢得这场竞争的胜利。
基于对教育功能准确而深刻的认识,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我国的教育已经被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为了更好地担负起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地反思我国教育的现状,并认真地思考究竟应该如何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